书城艺术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14108100000038

第38章 地下(1)

1995年出品

很显然,对于库斯图里卡而言,苦难并没有成为他在电影作品中所迫切需要表达的东西。恰恰相反的是,这反而使他得到了一种化学反应般的深刻变化。至于体现在影片《地下》中的那些尖利与刻薄的艺术特质,则成为他最令人赞叹和不可思议之处。

——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

1954-

南斯拉夫

主演:拉扎·里斯托夫斯基Lazar Ristovski、米拉佳娜·乔科维奇Mirjana Jokovic、米克·麦诺乔洛维奇Miki Manojlovic

类型:剧情战争

颜色:彩色

海明威、米兰·昆德拉、基耶洛夫斯基……太多在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名字,都曾经出现在法国这片充满才思与浪漫风情的土地上。而巴黎,就像是一位敞开了胸怀的慈母,在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的同时,也同化着他们。当然,在这些艺术家的中间,也有少数人很难被同化。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民族性根深蒂固,更是由于他们本身在艺术追求上的那份坚持与执著。就是在这样的一些人当中,一位来自南斯拉夫的长发蓬面的流浪汉格外引人注目,至于由他拍摄的那部名为《地下》的影片,就更是闻名全球的经典之作了。

这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流浪汉,这个敢于嘲弄一切却又内心狂热如火的艺术家,就是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得到评论界和影迷一致青睐的导演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著名、最受尊敬、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导演之一。事实上,这位新生代电影大师的每部作品几乎都能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捧得大奖。可尽管如此,人们一方面称他为大师,另一方面却还是要不由自主地暗自怀疑他是否真能算作是一位“大师”。

之所以世人会有这样的犹疑,完全是因为他好像根本就从未真正地严肃过。在他的那些影片里,充斥着的全是铺天盖地般的玩笑、戏谑、嘲弄和寻欢作乐。在他的身上,更是仿佛永远都充满着取之不尽的精力和用之不完的想象力。只不过当他将这一切释放出来的时候,却又往往化为一种看似荒诞甚至是疯狂的外在形式。于是,当全世界的评论家和影迷们已经无法对他一以贯之的这种做法做出准确的评价时,就干脆把一顶“内心狂野”的大帽子扣在了他的头上。可是比起这个不负责任的称谓来说,我们则更愿意这样去评论他和他的那些经典之作——一面是冰,一面是火。

作为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这位极具个人化色彩的电影大师的代表作,影片《地下》向世人展示出的却是战争的荒谬与可笑。至于造成所有这一切恶果的,其实只是人类自身难以遏止的欲望而已。

1941年,德军轰炸贝尔格莱德,随着《莉莉·玛莲》的歌声而来的是国土的沦丧和美好时光的永远消逝。于是,影片中的马克和佩塔不得不转入“地下”,做起了地下工作者。然而两个人英勇抗德卫国的行为似乎与爱国主义无关,只不过是为了佩塔的情妇,一个蹩脚的女演员娜塔丽亚。她正被德国军官弗朗茨热烈地追求,而卖身投靠德国主子是她的最佳选择。在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抢夺之后,马克和佩塔终于杀死了弗朗茨,抢走了娜塔丽亚。可是由于受伤和遭到通缉,佩塔不得不在一处地下暗堡里安家落户,并在抚养自己的儿子尤拉长大的同时,又和众多的“地下工作者”一起为革命制造武器。至于马克,却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如鱼得水,不仅勾引了娜塔丽亚为妻,而且还在革命事业中快速地成长了起来。

就这样,两个人从此阴阳两界上下永隔,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业已结束,但马克仍然欺骗着地下暗堡中的人要“继续战斗”。而他本人则高高在上,名义上还说自己是在“为人民服务”。

为了制造阶级敌人随时可能进攻的假象,马克不得不偶尔制造一些空袭警报,并继续播放着《莉莉·玛莲》的靡靡之音以及早已遗臭万年的希特勒的“现场广播讲话”,以此作为假象迫使“下层社会”中的人们保持着那种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好斗精神。至于他自己,却在“上层建筑”里装模作样,比如说站在铁托领袖的身边接受献花,或是为“永垂不朽的无产阶级战士佩塔同志”的雕像揭幕剪彩,甚至还为他们的“英勇事迹”专门拍摄了一部主旋律式的影片以作为纪念。

几十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佩塔为儿子尤拉在地下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也早已准备趁此机会重返地上,去与子虚乌有的法西斯敌人进行最后的决战。同样被马克安置在地下的弟弟伊万是动物园里的一位饲养员。他饲养的宠物猩猩竟然开动了地下的大炮,打出了最荒诞也是最有力的一颗炮弹,将地下的铁壁牢笼彻底打穿了!可是佩塔和儿子尤拉带着花岗岩的陈旧脑壳重返人间时,却发现这里的游戏规则早已完全改变。无奈之下,这对孤注一掷的父子开始在地上的世界里横冲直撞,他们嘴里高声呼喊着“革命啦,造反啦”的口号,将那个所谓的地上世界搅闹得一塌糊涂。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借此来达到他们头脑中的世界大治、天下太平的理想罢了。

故事就在这样荒诞不经的发展中渐渐显示出超越了现实经验的随意性。当时间恍然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战火也真的在巴尔干地区重新点燃了。于是,马克和娜塔丽亚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武器贩子,开始大发血腥的战争财。佩塔则带领着一支部队,当起了滥杀无辜的土匪式的人物。至于觉醒后的伊万,却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马克,以此来报复自己被欺骗被利用了几十年的深仇大恨。到了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在漫天的战火中,伊万自杀,马克和娜塔丽亚被佩塔的军队误杀,而佩塔又带领着逃难的百姓重新回到了颓败的地下暗堡……

遗落在记忆中的过去

如果一部电影想呈现的东西太多,如果一个导演希望讲述的东西太多,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两个相反的极端:成功或者失败。

《地下》想要表达的东西太过于丰富,它涵盖的感情实在令人震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成功了。显而易见地,《地下》把剧本叙事完全客观化了,几乎没有其他电影能够被想象成这样的风格与表现手法,将史诗剧闹剧化的处理,简直是一项非常大胆、非常独特、非常有魄力的处理手法,需要极大的把控电影制作的能力,并且深入地对南斯拉夫历史有所了解与分析。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历史原本都是严肃而且残酷的。把它们看作是一场闹剧的演绎,将变态、欲望、欺骗、人性、战争统统溶进一段闹剧史诗中,导演明显而清楚地知道,历史无法改变,遗落的许多记忆片段是根本不可能拼凑起来的碎痕,也是已经完全过去的那个时代独有的产物,即使再愤恨再失落,也都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虚脱感和自嘲心。

闹剧的电影表现是一定需要夸张的人物塑造的,但是无论如何的夸张表演都需要有真实的感情力量来支撑全局,夸张仅仅是对人物内心风格化的展现。如果人物塑造有成败之说的话,还不如将其视为强弱对比。

在《地下》这部电影中,人物对观众的渗透力量最强的恐怕就是那个充满矛盾的马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以及美苏冷战时期,马克在情与利之间游移数次,既有对环境的妥协又存在对自身的谴责,既有对民族的讹诈又有对友情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