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14099300000015

第15章 80后婚恋进行时(3)

闪婚是速食爱情时代的产物,是前卫、开放的代名词,相较于60、70年代生人,逐渐成为社会主力的80后男女青年,选择了这种看上去另类的婚恋方式。对于重视效率的80后来说,3秒钟可以冲好一杯速溶咖啡;5分钟可以打开电脑,写好并发出一封电子邮件;7小时足以乘飞机跨越几大洲。对“闪婚”者来说,3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5分钟可以谈一场恋爱;7小时足以确定终身伴侣。闪电相识,闪电碰撞,闪电结婚,在当下这个“爱情速配”大行其道的年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闪婚”既节省了金钱又节约了时间,同时感情上还得到慰藉,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在上海,26岁还称得上是大男孩,因此,26岁的李明君从来没想过要结婚。但是命运仿佛早就有所安排。有一天,他去快餐店吃午餐,遇到了眉清目秀的莫莫,只一刹那,李明君的眼睛就被这个温柔的女孩子吸引住了。而莫莫发现他一直在注意她的时候,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给了他一个温和的微笑。就像受到了鼓励,李明君鼓起勇气走过去和她说话。她并不反感,边吃边和李明君聊起天。李明君才知道她和自己在同一幢写字楼里办公,是一家旅游公司的业务经理。吃完饭两个人一起回到了单位,在电梯里给对方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从那天晚上起,李明君和莫莫就开始约会,莫莫是那种秀外慧中的女孩,冰雪聪明而且温柔又不失大方,正是李明君心仪的类型。逛街累了,李明君提议去喝咖啡的时候莫莫找了一间消费适中的咖啡屋,这让李明君很感激。因为他要供弟弟读研究生,还在攒钱供房,经济很紧张。而莫莫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女孩,刚刚帮家里还完了读大学时欠下的钱,现在还在供妹妹读大学。那天晚上两个人聊了很久,都觉得彼此就是自己这二十多年来要找的另一半。

李明君和莫莫认识一个星期以来,每天下班都要一起吃饭,散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心情都特别愉快,于是便开始向往平实的婚姻生活。莫莫在这孤独的城市里一个人打拼,也很想有一个家。相似的经历让他们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月底的时候,李明君和莫莫一起回了一趟老家,他骗父母说他和莫莫已经相爱一年了。李明君的父母也对善解人意的小莫非常满意,于是两个人当天就领了结婚证。

那天晚上回家的时候,莫莫一个劲儿地说:“跟梦一样,跟梦一样。”快乐溢满了她的眼睛。幸福来得太快太不真实,两个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现在李明君每个月的工资全部都交给莫莫,莫莫很会理财,她分别寄给李明君的弟弟和她妹妹,然后交房贷。李明君经常感慨自己很幸运,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孩子,所以也非常珍惜他们现在的感情。

有人说,婚姻是人的第二次投胎。作为人生的一件重要大事,婚姻对每个人来说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选择,是选择一见钟情式的“闪婚”?还是选择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各种方式孰喜孰悲?着实没有定论可言。

通常认为,一见钟情下缔结的婚姻颇有几分冒险,因为恋爱时间的短促可能使彼此的了解不够充分,所谓“日久见人心”,恋爱应该更细水长流一些。然而,是否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就一定能了解对方,就一定能保证婚姻的长久幸福?笔者的一位闺中密友和她的丈夫经历了10年的爱情长跑才结婚,7年的婚姻生活,终因丈夫移情别恋而结束,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爱情和婚姻是有区别的,爱情可以虚无缥缈,婚姻却要面对真实生活。时间虽然不是美满婚姻的必要条件,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尝遍爱恋的甜酸苦辣,难以真正刻骨铭心;对另一半充满过于美好的幻想,便鲜有宽容忍让之大度;少了扎实稳健的感情基础,谁来为未来生活的长久美好保证?如果说恋爱期间一切是“让爱做主”,那么,进入婚姻家庭之后,当激情渐渐变成了温情,当生活趋于平淡,当审美疲劳出现时,夫妻双方所具备的家庭责任感的多少、对配偶忠贞度的高低、对外界诱惑的抵抗力的强弱等,将决定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的走向。恋爱时间的长短与婚姻生活的幸福与否不一定成正比,恋爱时全看每个人的眼光是否准确、正确,找到“执子之手”的人,婚姻生活就看夫妻双方的人品,决定了是否可以“与子偕老”,幸福长久一生。

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就连恋爱婚姻的程序也可以变成更简单快捷的方式。“闪婚”者盲目而过快地寻求感情上的慰藉,使得婚恋过程就像吃快餐一样,饱了就行,营养与否就顾不得了。但婚姻恰恰是需要营养的,两者需要相互了解,这也是“闪婚”缺乏的。

婚姻毕竟不是游戏,两人一旦缔结婚姻就要承担生育、相互扶持、照顾等责任和义务,更要增加一份对家庭和社会的思考,不然“闪婚”迎来的只能是“闪离”。

隐婚,阳光下的秘密

2010年3月底香港明星蔡卓妍与郑中基已结婚4年的消息引起了娱乐圈一阵惊呼,“隐婚”一词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其实隐婚现象在普通人群中也频频出现。而受经济压力等原因的影响,80后开始成为“隐婚族”的主力军。

外表上看起来潇洒风光、自得其乐的“伪单身”们心里都很清楚,自己要的不过是新鲜、自由而又快乐的生活。而如果终日与一个人相对,一切难免单调乏味。他们往往工作繁忙、日程很满、对于未来有很多打算,而正因为目的明确,所以他们也都是很好的风险规避专家,懂得利用“伪单身”的身份保护自己、保存机会,心知肚明地“一人分饰两角”。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伪单身”的四种典型。

办公室型

在商业社会中,办公室开始变成了最单纯的地方。到办公室来的人往往目的明确:工作和升职。时间宝贵、事务忙碌,让所有家长里短的传播渐渐变慢,直至不可能。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学会了尊重他人的隐私,对于薪水、情感、婚姻等问题很少过问,除非你是老板。因此,办公室成了“伪单身”们的最好温床。同时,快乐的单身形象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不论男女员工,“单身”就意味着你有升职、进修、培训、调动等无限可能,你是一块时刻可以发光发热的金砖,具有活力和培养价值,前途光明。这些因素是成为办公室型“伪单身”的最好理由。同时,大家可以上班工作、下班娱乐。即使一起加班也很快活——在写字楼的范围内,做一个“单身”是多么美好。

空中飞人型

对于有一类人来说,机场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各大酒店是他们长期居住的家,而自己的家反倒成了短暂休息的地方。这类人当中有各大公司的管理和销售人员、演艺界人士和其他领域里的“忙人”。因为工作繁忙而时间仓促,这一类型的“伪单身”们往往是无奈而疲惫的,精神紧张而情感空虚,短暂的偷闲和偷欢都成为放松游戏里的一种方式。即使他们外表光鲜、实力不俗、有足够的魅力,但是却没有多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一类优越而不优雅的“伪单身”。

及时行乐型

他们和另一半分隔两地,即使已为人妻、已为人夫,或者已经做了父母,而在此刻此地,他们单身一人。很多人这时往往会有“如入无人之境”的畅快,同时增添了敢于冒险的勇气——他们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招蜂引蝶、夜夜笙歌,尽情体会和品尝回复身心自由的“伪单身”生活。这时候,情感和家庭背景可以不起任何作用,他们在尽量逃避。同时,也许心里知道这种快乐是短暂而虚幻的,所以他们需要及时行乐。

骑驴找马型

这一类型发生在女性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从通常意义上来说,这属于“情感跳槽”之前的过渡。唯一不同的是,工作上的跳槽可以不必隐藏经历,而抱着骑驴找马心态的人们在想要“情感跳槽”之前,面对外界是一定要宣称自己是“单身”的。这样一来,当事人自己就比较辛苦,因为新欢和旧爱一不小心就很容易“不是冤家不聚头”。因此,这一类“伪单身”人士就要具备非常好的应变水平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伪单身”的出现,主要是社会为其创造了条件。专家介绍说。中国大约是从商代开始,婚姻对象从不确定的群婚走向固定伴侣的婚姻制度,而自从婚姻对象不再变化后,通过盛大的仪式向世人宣告婚讯就成为一种传统。1949年以前还没有领结婚证的制度,人们宣告婚讯往往是通过婚礼进行。建国后,不仅有登记,有婚礼,单位的工人联合会也会把人们的婚讯传播到各个部门。而眼下,冰封多年的户籍制度松动后,中国正在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仅是人口迁徙的原因,中国社会目前的“松散,沙化”,从许多方面给隐婚创造了条件:取消福利分房,取缔强制性婚检,结婚不用单位出证明,工作者跳槽频繁。现在,结婚不再需要单位批准,城市中人们打破了单位的界限分散居住,加之邻里关系的疏离,人的家庭私秘性大大加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调查显示,对于“隐婚”现象,52.5%的公众表示可以理解,20.7%的公众认为不可思议,还有16.4%的公众表示反对。调查认为,这反映人们的婚姻观念越来越开放,对于婚姻的一些新现象也越来越宽容。

有关专家认为,婚姻状况属于个人隐私,当女性选择“隐婚”时,实际上是将自己置身于一种“自我保护”之中。正是由于现实给了已婚女性太多的挫折,才让她们产生自我保护的念头,形成自我保护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免于再受伤害。他同时还指出,女性隐婚应该分清场合,讲究策略,把握分寸。比如,女性在应聘时,应该本着诚信的态度,相信自己的实力,如实填写婚姻状况;而在工作中,则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应对。女性由于工作需要而隐婚,一定要明确告诉丈夫,相互协调,以不影响家庭和睦为前提。

然而,无论如何,“隐婚”是一种危险游戏,长期表示自己未婚,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这种长期“不在婚姻状态”的心理暗示,会减弱当事者的家庭责任感,严重的可引发婚姻危机。当婚姻产生危机,家不再是你的“避风塘”,一样还是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而当真相暴露在阳光之下,它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将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

隐婚族十态

1.口头禅是“我一个人……”虽然年龄已经是接近或超过30岁的成熟男女,尽管经常结交异性朋友,最终却仍然表现得“独来独往”。

2.相谈甚欢时,如果忘记了他(她)的自我介绍,你突然提出“听说你爱人(老公)长得很漂亮(帅)?”的问题,他(她)会马上不快地问:“你听谁说的?”

3.很少在办公室里打肉麻的亲热电话,在大家聊天谈到婚姻问题和情感归属时,随即若无其事地保持沉默。

4.偶然你会发现他(她)的无名指上有一道白印,问其原因,多半笑而不答。

5.下班后,一群单身男女在外面玩乐时,他(她)的电话一定会在晚上八九点钟之后响起。

6.接手机时你会发现他(她)或是神情紧张,支支吾吾:“好好,知道了”,“嗯嗯嗯,拜拜”,“快了,等一下再说”,明显是想早点把对方摆脱掉;或是至少有一次,跑到外面接手机;或是手机短信响个不停,手机狂响,他(她)却装作没听见,你提醒,他(她)却说:“打错了,别管它。”

7.一直宣称是个快乐的单身贵族,爱疯爱闹爱玩爱笑,可是每到节假日,他(她)的行踪就变得神秘,难以联络。

8.他(她)热衷于单独出席社交聚会、积极结识异性,而如果请柬上要求携女伴(男伴)参加时,他(她)往往不会出现。

9.朋友间玩手相游戏,如果你开玩笑说:“你的手相显示在30岁前就会结婚,或者可以谈婚论嫁,你怎么现在还是一个人呢?”他(她)神情有些尴尬,然后把手抽回来,迫不及待转移话题。

10.一贯保持单身形象的他(她)身边突然出现一个貌似不速之客的异性,如果你不识相要求他(她)介绍,气氛就会变得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