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攻克7大学习问题的145个好方法
14097300000012

第12章 Question 3:上课效率不高,成绩欠佳(4)

(2)发言前打好腹稿。

回答问题前要打好腹稿,把答案考虑清楚了再讲出来。如果答案比较复杂,最好能将答案分成几个要点,发言时按要点回答问题。这样老师和同学就会觉得你讲话有条理,逻辑性强。

由于课堂发言给你准备的时间很有限,不可能写发言稿,因此,思考问题的速度要快。如果时间许可,可先考虑好发言的要点,然后再开口回答问题。

(3)发言时从容不迫。

发言时不能慌慌张张,赶着把问题说完,而要做到从容不迫。说话一句一句,声音清晰响亮,不能含糊不清,小声细语。

每次发言后需要总结一下,想想自己在发言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几次,胆子壮起来,那就成功了。

最后还应该指出,我们提倡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回答问题,但反对在课堂上随便讲话。

Method 45:听课时做到“前松后紧”

所谓“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不妨松弛一点,后面再紧张起来。一节课45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说实话也难。为此,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认为,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开始走神;而老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内容并引入新的内容,这些往往比较简单,接下来才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可偏偏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是心不在焉了。因此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刚上课时先放松一点,后半节课再紧张起来。

据心理学家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有人对高中一年级的100名同学(50名男生,50名女生)就听课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查,大多数同学认为一节课45分钟太长,45%的同学认为30~40分钟为宜,37%的同学认为20~30分钟最好,甚至有13%的同学主张一节课在20分钟左右。这样,注意力可持续时间与正常教学一节课45分钟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如果听课是“前紧后松”,前半节课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后半节课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松劲。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恰恰相反,后半节才是重头戏。听课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听课不妨前松后紧。

Method 46: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当堂知识当堂消化,是指课堂上就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楚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理化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对政史地文中的原则、要点、方法要当堂理解和记忆。对英语中的新词、句型、语法关系要及时熟记和掌握,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量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懂呢?这与各人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以及预习程度都有关系。在课堂上,你想的应与老师讲的统一,你思考的问题应与老师讲的问题统一。在教师的启发下,你要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果在思考中出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举手提出问题。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时间解答你的问题,应继续听老师的讲解。课后再去请教老师。

在思考与理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要学会处理。

一是有时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争取在老师允许下提出问题。当场把它弄懂。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停下来解答你的问题,这时你的思路就不要停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应该暂时跨过去,继续听老师分析讲解下面的内容,等下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把课上“卡壳”的地方弄懂。

二是有的学生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理解上,顾不上记笔记。一节课下来,见别人记了许多,自己记得甚少,心里不踏实,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记笔记是为了帮助理解记忆的,记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如果上课时既能理解又记好了笔记当然更好。如果二者之中只能顾其一的话,那么就干脆不记,以保证专心听讲和当堂理解。等下课后,再借别人的笔记补一补。课上虽说顾不上记,手里也要拿一支笔,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和有价值的东西漏掉。有的同学认为,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思考理解消化吸收。本意并不错,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上课脑筋不大动,拼命记笔记,下课笔记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想把一个一个问题都思考弄通,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无形当中“欠”了帐,帐欠多了,成绩就拉下来了,智力发展也就慢了。

要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消化,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法:

(1)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老师讲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想到哪里。

(2)充分利用老师安排给你的机会和时间,阅读分析课本知识,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快速识记、强化理解课堂内容。

(3)利用老师讲解的间隙(如板书、停顿),迅速回忆一遍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及时消化、吸收。

(4)认真而有创造性地做好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

(5)留心结束语。结束语是老师对一节课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留心它有助于把握这堂课的整体,做到胸有成竹。

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及时消化,这样才能真正有收获。

Method 47:避免产生厌学心理

1953年,哈佛大学的所罗门·坎明和维恩把40只狗放在一个箱子里,用隔板将箱子分成两部分,隔板只有狗背那么高,然后从箱子底部对狗发出千百次电击。狗只要从隔板跳到另一边,就可以逃脱电击,在这个过程中狗都会反复地跳跃来躲避电击。然后,他们进行“挫折”狗的跳脱实验,实验人员在狗跳入另一边时,也在另一边箱体内通电,狗触电后向这一边跳跃,但这一边也同时通电。狗开始时惨叫、发抖、畏缩,但10天至12天之后这些无法逃避电击的狗,已经不再反抗,也不再来回跳跃了,只是被动地等待电击。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习得的无助感”的实验,这一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说的不雅一点,很多厌学的学生就像这些被实验的动物一样,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付出了努力但却没有回报,而体验的都是挫折和失败这些消极情绪,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无助和无能为力的心理,就会渐渐地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这是学生厌学最主要的内在原因。厌学的形成有着明显的过程:频繁体验挫折——产生消极认识——产生无助感——学习动机损害,厌学的同学就是在这样的连锁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与命运抗争的心理能量。

学生一旦厌学就会以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习,如讨厌作业、不认真听课、违反纪律、时常迟到、逃学旷课;厌学不仅直接导致学生学业不良,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厌学的学生极易形成内向敏感、情绪不稳、反应缓慢,适应性差、焦虑抑郁、孤僻冷漠等不良人格特征。这些都是当事人处在“习得性无助”状态下的一些表现。那么怎样让自己避免厌学情绪的产生呢?

首先,毫无疑问,学习需要目的。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没有目的。目的是做事的诱因,也是学习的动力。你希望自己通过学习能得到什么这就是你的学习目的。作为学生,学习无疑是为以后的就业或做学术研究打基础。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的方向,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下更具体的小目标。明确的目的能帮助你区分出哪些是你想要的,哪些是你要舍弃的,从而让你能更集中于当下所学习的内容。同时,目的能避免你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过早地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行动。行动就是一套有效的措施保证你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在定好计划后,最好当天就执行。人是很容易偷懒的,有时不逼逼自己,就真的是什么也做不了。当然在行动的同时,也要保证你做的不是无用功。怎么界定?这个就看个人了,一个方法就是在你行动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有收获,收获的程度如何。没有收获或是收获甚小的行动就及早地停止,并想想改进的方法。

态度,是避免厌学情绪最重要的一面。学习态度,通俗点讲,就是你要学会对自己负责。态度不仅仅决定了你的学业能否成功,也决定了你的生活品质。在大学里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积极细致的生活态度,态度所产生的效果与时间是成正比关系的,所以及早地端正自己的态度百益而无一害。

最后就是要有抵抗力,你能不能忍耐住长时间学习的寂寞,能不能抵制住负面环境的干扰,也决定了你的学业能否取得成绩。这需要毅力,更需要信念。

Method 48:多和老师沟通,提高上课效率

孩子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就为其上学后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积极沟通打下了基础。对孩子来讲,学校是一片新天地,他要在这片新天地中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他要学习很多知识,除了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学习怎样与人相处的知识。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大多数父母会有充分的认识,而许多父母却对后一种知识的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

与老师和同学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相互之间相处融洽,对孩子来讲是相当重要的,他既能保证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与同学建立友好的同窗友谊。沟通除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外,还能够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很有帮助。

与老师沟通良好,就会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优缺点,使老师能够因材施教,有利于老师把知识更顺畅地传递给孩子;孩子对老师了解,也有利于其更好地从老师那里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期望与要求,使其对老师管理和授课的效能性都有帮助。

有的孩子智力并不差,但因为与老师和其他同学沟通不好,会使老师和孩子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相互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说不清的障碍,这种压力和障碍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可能出现紧张和焦虑,感到老师不重视或歧视自己,同学们不接纳或排斥自己,因而可能对学校生活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孩子放学后垂头丧气,第二天起床后不愿离家,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都显得情绪不稳或低沉,好发脾气,好哭泣,最后导致许多令老师和家长都感到麻烦的问题,如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甚至发生逃学、出走等现象。这时,家长的严厉管教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效果了,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损害,这对于孩子将来的人格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父母不应认为孩子上学后就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孩子与老师及同学的交流沟通问题,父母应鼓励孩子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进行沟通和交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纪律,尊重老师,与老师友好相处,积极参加学校及班集体的活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融于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生活当中。必要时父母也可以加入交流活动中,如在方便时多与老师交流自己孩子在家、在校各方面的情况;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玩耍或一起做作业,这都有利于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也使小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

孩子能够与老师和同学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就保证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和促进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