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给青少年的10条准则
14094600000013

第13章 诚信与责任(1)

在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处于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个信誉。

1.人无信不立

李嘉诚说:“让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李嘉诚从小就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寄予很大的希望。“‘泽’这个字是我们家族的辈序,我替他们取名时,希望他们能做到钜大,足作楷模。”

在两个儿子读书时,李嘉诚经常带他们到公司看员工们开会,让两个孩子安坐在一旁。他说:“我的目的不是教他们做生意,而是要让他们知道,做生意并非那么简单;要花多少心血、开多少会议、靠多少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一件事。富家子弟等于温室长大的植物,无论是大树或是什么植物,根部一定不壮。若再放纵他一点,将来他一生辛苦。遇到什么打击、面对逆境,他便无法应付。我虽然不是很有本事,但可以说,我这棵小树是在风雨中,从砂石缝中长大的。你可以到山上试一试,要拔起从砂石缝中长出来的小植物相当费劲。”

谈起父亲的教育,大儿子李泽钜感慨万分:“爸爸很懂得用钱,懂得用钱是指他知道生命中哪些事情对他重要。他觉得如果能在一生中帮助那些较不幸的人,不论在医疗还是教育中,他觉得这样做可使他感觉得更富有……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别人估计不到我们的生活这么简单:但简单不是苦,简单是幸福。”

有一天,李嘉诚住处有一棵大树被台风吹倒横在门口,两个菲律宾工人在大风大雨下锯树,全身湿透。李嘉诚立即叫两个儿子赶快起床,换上游泳裤,工人锯树,他们负责把树拖开。

中国几千年的商业文化,宣扬的都是一个“奸”字,然而,对于这位30岁即凭借自己的努力而成为富豪的人来说,商人最重要的素质却是信。

有这样一把钥匙,它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又决不会如云彩般,漂浮不定;它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有大海般的广阔,又决不会如小草,弯曲脆弱。它若掌握在人手上,会让太多的是是非非,太多的惹是生非,太多的流言蜚语,顿时黯淡,进而烟消云散——它们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它平凡而又高深,简单而又复杂,于是,上帝让它担负起了开启成功之门的重任,可曾有多少人怀疑它被藏在了天使的翅膀里,他们总是仰望天空去寻找它,殊不知它就在地上,就在每个人身边,只不过有人把它看做是一种装饰品罢了,它就是——“诚信”。

古语为证:“成在学、思、行,行在诚、实、信”、“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有德有才者,谓之君子;有德无才者,谓之贤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上述三句古言也反映了诚信、成人、成才的关系。其中“成在学、思、行,行在诚、实、信”就已经高度概括了诚信、成人、成才的关系,诚信是基础,然后才谈得上探索如何成人与成才。

“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体现了诚信与成人的关系。诚信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孩童总是单纯天真的,特别是在这个什么都要求“快!快!快!”的社会氛围中,诚信教育更是促使孩子走向成功的一把关键钥匙。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诚信而感到幸福满足,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在于跟孩子间有良好真诚的互动。“有德有才者,谓之君子;有德无才者,谓之贤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体现了诚信与成才的关系。要注意“才”≠“财”,诚信与财富无关,但诚信远比财富重要。有的人富了,反而离诚信远了,离平庸近了;有的人很穷,却拥有了诚信,且无处不在。诚信需要用互动来维持,它是有回报的,然而诚信又并非简单地“感情投资”,它并不是要你稍微有了一点资本以后,就可以让别人诚信于你,而是你要对别人诚信。

人的一生就是在“相信别人”和“让别人相信自己”中度过的。诚信是另类的大树,浓郁挺拔,无论雨有多大,它都始终婆娑憧憬着。诚信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迎风摇曳,无论风有多烈,它都始终舞动希冀着。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人无信不立,丢掉诚信无疑是杀鸡取卵,舍本逐末,诚信其实是一种智慧。《伊索寓言》中说:“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诚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笔源源不绝的财富,那是当你在困难的沼泽之中也会有人对你伸出援助之手,那是在你成功之时也能拥有最真诚的祝福;诚信是你送给别人的一朵玫瑰花,手里却留有余香。诚信是只要每个人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汇成了“诚信”这个大海,诚信可以是人生中最复杂的词语,但同样也是人生这个永不停息的车轮中一个最简单的元件。

“如果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

2.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石

“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的机会。”这是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座右铭。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道德观念和思想修养源远而流长,自古以来就被中华民族所重视。“诚信”一词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许慎《说文》、班固《白虎通》以“诚信”两字互训,其含义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二义,一是本体特性之义,二是德性之义。

其一,诚是一个表述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朱熹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可见,诚就是实际有、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自然宇宙是物质性的,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自从宇宙形成之后,它就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和节拍运动、变化和发展,人们承认它是那样,人们不承认它还是那样。实有就是天道的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特点。

其二,诚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礼记·中庸》云:“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指向不再是宇宙自然界而是人本身。

古人认为,天道的本质特性是诚,是实有,人是天地的产物,因而人在德性上也保存了天道的本质特征,但没有达到天然具足的程度。人作为万物之灵,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本质及其不足,并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培育诚的德性,并把它发扬光大。作为传统道德范畴,诚是个体德性和精神的内在实有。其含义有三:其一,诚是与天道本质特点密切相联系的人的真诚无妄的德性;其二,诚是人的自我统一性,是身心内外的合一不二;其三,诚是诚敬严肃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人的内在实有的德性,总是要通过人的外在言行表现出来。某人的言行就构成了其他人对某人具有多少诚的德性的了解、判断和评价的依据。然而,某一个人的言行常常不能完全地表现一个人内在德性的实有。其他人受自身言行习惯的局限和对某人言行了解程度的局限,常常不能对他人的德性做出恰当的评价。真正能够正确评价自己有多少“诚”德性的人,是某人自己及对其有深刻了解的“知音”。

自然界没有主观意志,因而不存在什么“假相”;人类有主观意识,故而有虚伪和谎言。在道德领域,与“诚”相对的是“伪”。所谓“伪”,就是没有内在德性的实有而伪装成有。“伪”是对他人的欺骗,比“无”更坏,因此,人们常常说“真小人”比“伪君子”还更可爱一些。

信,在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信”字原本讲的是人在神面前祷告和盟誓的诚实不欺之语。古人认为,神灵具有人所不可企及的智慧和能力,人在神面前只能老老实实,否则必有灾祸降临。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典型地表现了春秋时期人们的“信”观念。

郑伯就是郑庄公,从其出生的第一天起,他的母亲就不喜欢他。其父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母背地里支持其弟太叔段谋反篡位。郑庄公早有准备,击败其弟,囚禁其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誓不相见”。

不久,郑庄公回心转意,对母亲很是想念。但是,那个“不到黄泉,誓不相见”的信誓,决定了母子二人今生今世是不可能再相聚了。

后来,一个叫颖考叔的人给黯然神伤的郑庄公出了一个主意:掘井见黄泉,母子隧中相见。郑庄公母子因此才得以团圆。

郑庄公之所以信守誓言,就在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人类对于鬼神的畏惧。这种对于鬼神讲信的行为方式运用到人际关系之中,讲求人际之间的言而有信,也就是人际信用伦理。

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因此,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诚实无伪、言而有信。千百年来,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对于人际的协作和和谐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干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常常是自己给自己鼓劲,使自己集中精力,使自我内部统一起来,这就是一种诚的功夫。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诚,也就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自我,其心灵是涣散的,外部表情也是散漫的,对外部信息的感应是浅淡的。这样一种心灵状态,做事不可能做得漂亮,修德不可能有效果,与人相处不可能交成好朋友。《中庸》所说“不诚无物”就是这个意思。

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总要与他人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言行来进行的。诚于中必显于外。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

一个人诚信与否,是以行为和时间来检验的。孔子曾讲,“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自己诚信故而也相信别人的诚信。然而,人并不都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有的人自以为很高明,认为人都很好欺骗,故而长于言而短于行。但是,人毕竟是不能靠欺骗生活的,当其欺骗的把戏被人们普遍知晓的时候,这种人就变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没有可行欺骗的环境。小时候常听的《狼来了》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某些人欠缺诚信的美德,却不思考如何实际地约束自己、提高诚信度,而是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伪装诚信。《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隐蔽的地方,在微小的地方,常常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正的面目。即使伪装得再高明,总是会露出破绽和马脚的。只有表里一致的人,才没有破绽。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内在德性诚实的人一般都从来不表白自己的诚实,而惯于说谎的人总是诚恳地向人表白自己说的不是谎话;诚实的人总觉得人人说的都是实话,不诚实的人总觉得人人都不诚实;厚道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厚道,工于心计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工于心计。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不需费很大的气力就可以通过言谈洞察一个人的德性。

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共同要求。与人相交往,自己首先要保持诚信。然而,正常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则需要双方或多方都讲诚信。“信”字还包含同心相知、彼此信任的意思。如果双方当面说一套,背后搞另一套,友好的关系不可能得到维持,两人更不可能成为朋友。彼此以诚信相待,不因偶然事件而动摇,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诚信。

值得指出的是,诚信作为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每个人都不可须臾而离,但这并非绝对。诚信是一个基础性的道德,它需要以正义的道德原则来统帅。一个人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要以义为原则;义所当为则勇往直前,义所不当为则退避三舍。一个公务员把关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机密很“诚信”地告诉敌人,一个银行职员很“诚信”地把银行保险柜的密码告诉抢劫者,这不是愚蠢便是白痴。这种小人之信是不能提倡的。孟子曾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对于一个病入膏盲的人,你不必告诉他实际的病情;对于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你不必告诉他不该知道的秘密。从大义出发,该说实话的时候说实话,不能说实话的时候保持沉默,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诚信的品格。

先秦时期,商鞅为了变法,而“立木取信”。三国时诸葛亮为了让众将信服于军法的权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虽然主观上极不情愿,但还是要在用人之际“挥泪斩马稷”。曾国藩曾经有所感慨地说:“天地之所以不停止,国家之所以建立,圣贤之所以高大长久,都是以诚来体现的。”所以诚就是最真,最真就能达到最美,最美就能达到最善,这样便是天地的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