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14094000000053

第53章 公文写作技巧解疑(31)

《报告》的表达方式既全面又灵活。叙述有之,议论有之,更有说明,而且是夹叙夹议、叙中有议、议后有说,同时,还兼用描写、抒情,笔法灵活多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并激起读者喜、怒、哀、乐的感情,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从整个篇章看,主体的第一、三部分是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说,第二部分是从议论入笔夹以叙述,容叙述、议说为一体。以第三节中的最后一段文字为例,作者先是介绍了从前反对农会的一些中小地主、富农乃至中农,现在“怕入另册”,想方设法求人农会的情形,这是一段比较具体的叙述;之后,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总之,四个月前被一般人看不起所谓的‘农民会’,现在却变成顶荣耀的东西。从前拜倒在绅士权力下面的人,现在却拜在农民权力之下”,接着又是说明:“无论什么人,都承认去年十月以前和十月以后是两个世界。”《报告》中不仅广泛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而且还在多处采用了边喻边议,如在开头(即第一节)和第二节,作者把农民革命运动比作“暴风骤雨”“急风暴雨”,随即跟着议论:“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顺之者存、违之者灭。”特别是《报告》中有些议论,极富于哲理,它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华,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等,这些哲理名言,在每个革命时期,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动员、号召和激励作用。

《报告》还采用了对话、白描等描写和抒情性的议论,使文章既生动形象,又感人至深,如小劣绅与农会会员的对话:

“我出十块钱,请你们准我进农民协会。”小劣绅说。

“嘻!谁要你的臭钱!”农民这样回答。

简短的对话,勾画出农民扬眉吐气、小劣绅低三下四的求情窘态。一个“请”字反映出农民地位的变化。

抒情性的议论在《报告》中比比皆是。毛泽东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反映农民革命的情况,以驳斥一些人的责难,无论是叙述、议论还是描写,都饱含着抒情色彩。如在赞扬革命农民的所谓“过分”的行动,从来没有的扬眉吐气的冲动时写道:“一切从前为绅士们看不起的人,一切被绅士们打在泥沟里,在社会上没有了立足地位,没有了发言权的人,现在居然伸起头来了。”这些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语言,读起来使人感到痛快淋漓,油然而生一种革命激情,也会振臂高呼:“农民革命运动好得很!”

《报告》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尖锐泼辣。首先,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方言、俚语,使人置身于一幅农民革命运动和乡村风俗的画卷之中。其次,荟萃古代成语、典故,大量使用四字格词组。像“叶公好龙”等典故,在文中就使用多达40多处,可谓出神入化。再次,《报告》中那匀称齐整的排比、典型生动的比喻、刚劲有力的设问、简明干练的综说、意味深长的对偶和对比、由浅至深的层递、明知故问的反诘等修辞手法俯拾即是,如同一座绵绣纷呈的“修辞库”。如开头部分,为了点明中心、发人深省,一连使用了三个诘问句:“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呢?……呢?”;在第四节,讲到农民革命运动时,先是一个肯定性的排比句:“乃是……使命,乃是……势力,乃是……目标。”随后在肯定“好得很”之后,接着又是一个排比句:“完全没有什么‘糟’,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之后,在指出“糟得很”言论的反动性质时,又是一组排比句:“明明……明明……明明是反革命的理论。”至于比喻、设问、反语、对比等,在第一、二题中均有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310.怎样写好“计划”?

【解答】“计划”不是党和国家公文法规中确定的主要、正式文种,但我们对它的使用却是非常之多。大至国家,小到一个乡村、连队、车间、商店、学校,又有谁年始、月初不订计划、不做安排?因为做工作事先没有计划、安排,“东一榔头,西一杠子”,就等于是“没头苍蝇乱撞头”。

“计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全面工作或某项工作提出指标、要求、措施、步骤、期限的文种。它是科学管理中的主要环节,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宏观控制的依据,是获得最佳成效的途径。决策部门的领导者可以凭此统筹全局,纵横协调,综合平衡,理顺关系,减少盲目性,增强预见性,合理安排人力、财力、物力,以低消耗取得高效益,从而取得领导、指挥群众去实现计划目标的主动权。

“计划”不是单一的文种,它是由“计划”“设想”“纲要”“规划”“要点”“安排”“方案”等文种共同组成的一种文体,叫做“计划性文体”。

计划的内容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标题

基本上有五种写法:一是由“制文机关”“时间概念”“内容”与“文种”组成,如《××港保税区管委会2005年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工作计划》;二是由“时间概念”“内容”与“文种”组成,如《2005年技改工作计划》,其制文单位“××市经济开发区总公司”置于文尾落款处;三是由“地域概念”“时间概念”与“文种”组成,如《××市2005年工作计划》;四是由“内容”与“文种”组成,如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用通知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有的并在这个标题下面附加括号注明制文机关及日期,如《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二○○○年五月十一日);五是由“制文单位”“时间概念”与“文种”组成,如《中共××市委2005年工作计划》

正文

一般由“做什么”“怎样做”构成正文的主体,最后有一个极其简短的“号召性结尾”组成。所谓“做什么”,从综合性的工作计划看,即计划的指导思想、总的要求与主要指标;从专题性工作计划(特别是“纲要”“方案”等)看,即计划的背景、依据,以及重要性、必要性和目的、原则、要求等。所谓“怎样做”,即实现主要指标或目的、要求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办法,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设备、手段等。

多数计划特别是综合性的工作计划,一般都要有一个“号召性”的结尾。如前述的那份《中共××市委2005年工作计划》,其结尾写作:“市委号召,……为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写好“计划”的要领包括以下四点。

(1)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

严格的科学态度,即指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在确定发展速度和达到目的的指标时,凡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一定要积极争取,努力做到。同时,也要量力而行,任务的提出,指标的确定,一定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协调各种比例关系,注意综合平衡,不搞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大计划、一刀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2)要吃透“两头”

在制订工作计划之前,要通过向上级汇报今后工作想法以取得指导,学习和研究上级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和计划文件等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上级意图,然后再正式起草计划,以使计划的总的要求和基本想法与上级协调一致。要使计划的目标、任务、措施、要求、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根本在于了解下情。为此,在起草计划时,对前一时期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哪些工作已经做完了,哪些工作有待今后继续进行,工作中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都有哪些?如此等等,都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才具有针对性和可靠性。

(3)要突出重点,加强预见性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这个中心工作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作重点,除了中心工作外还有一般工作。中心工作要做,一般工作也要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计划时,首先要突出重点,明确工作的中心,紧密围绕和结合中心工作去安排一般工作,切不可平分秋色地或孤立地去安排工作,因为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或者重点工作与一般工作相互脱节,照这样的计划去开展工作,必然是“眉毛胡子一起抓”,既抱不住“西瓜”又捡不到“芝麻”。

(4)要切实把握计划主体的内在逻辑要求

计划体公文写作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形式,计划的主体部分都必须体现出“做什么”与“怎样做”的逻辑关系。所谓“做什么”,即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明确各自目标、任务的质量要求,同时,要写明完成的时限;所谓“怎样做”,即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与步骤、方法、措施。一般应包括人力、物力、办法、技术、手段、组织领导等,对这些内容应写得详尽、具体。

311.怎样写好“工作研究”?

【解答】“工作研究”是指对实际工作中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见解和主张,为领导决策服务或参与应社会需要所引起的公开讨论。

“工作研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兴盛起来的一个文种。它根植于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深厚土壤中,是一种极其宝贵的信息载体,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它有助于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克服教条主义;它有助于补充、修订和调整决策,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它有助于改革和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

“工作研究”的特点是:一是论题的迫切性与普遍性,即论题大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同时又是其他地区或单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大问题。二是见解的独到性和新颖性,即工作研究是要从对重要问题的具体分析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和工作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尽管这些见解还不一定十分成熟完善,但却发人深省、引人注目。三是分析研究的科学性和深刻性,即以充分、典型的事实作为研究的基础,坚持以长远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研究问题,寻求科学的对策。

工作研究的内容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

公文的标题,是透视主旨的“窗口”。对于作为陈述性、研究性文种的“工作研究”来讲,更应如此。它的标题,要直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新模式》《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考察与思考》《对当今富人阶层兴起的透视》《有关资本经营的几点看法》《联合实业的资产重组及启示》《三资企业投资决策过程风险阶段分析》等。有的工作研究,不仅有一个正标题,还像新闻写作那样,另有一个副标题。不论是何种形式,但都要以庄重、醒目、明白显露(主旨)为原则。

(2)正文

“工作研究”的正文,通常应由三个层次来依次组成,那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①“提出问题”——要置于开篇之首。要用极其简明的文字,把某一问题的性质、意义揭示出来,起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作用,以达开宗明义,篇前撮要之功效。例如,有一份《关于当前企业重负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的开头:“当前企业遇到许多非自身能解决的问题,普遍的是背着自身无法解脱的沉重包袱。重负之下,企业举步维艰。据对××系统部分企业的了解,突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廖廖数语,即把问题摆在了阅者面前。又如《中国水资源的困境与对策》一文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手法,极其醒目地把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水资源对人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全球意义上来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加上许多水资源被污染及没有合理地利用资源,使得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更为严重。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

②“分析问题”——这是“工作研究”的主体内容。对开头提出的问题从因果、环境、比较、意义、危害等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在结构上通常采用“横式”,即将问题梳成辫子,归纳为几个问题并列地进行说明。如前述的第一个例文,就将企业重负的表现与原因归纳为四点:一是人员过多;二是社会负担过重;三是负债累累;四是企业承受职工医疗费的负担加重。前述的第2个例文,从“淡水是地球上一种有限的资源”“中国人均水资源处于贫困线”“水体污染使我国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困境。

③“解决问题”——在提出、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办法。这方面的内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若干并列的几个条条,也可以是一个集中独立的段落。如前述第一个例文,为解脱企业重负的问题,要求尽快出台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由于内容单一、办法集中,所以采用了一个独立的段落文字。前述第二个例文,对如何走出水资源的困境,采用并列的方法,从“农业节水是发展节水型经济的关键”“城市节水和水体污染防治”以及“水价调整势在必行”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写好“工作研究”的要领包括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