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13855100000007

第7章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类型(3)

五、移民地区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

除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新加坡这样以华语作为本地通用语言的华语媒体之外,在世界各地还分布着大大小小针对本地华人的广播电视媒体,这些媒体的传播对象主要是当地华人。这些华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没有一个统一的语言背景,移民地区当地的通行语言也不是中文。广播电视媒体与平面媒体不同,它是用声音进行传播,而媒体语言的声音会与来源地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语音,人们容易产生各种联想,这种联想有时是表面化和非真实的。媒体语言的发音有时会使人联想到它的属地背景,甚至政治取向,起到地域标签,甚至政治标签的作用,尤其是在节目内容不足以让人识别时,人们更容易依据自己的联想去进行判断。由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等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存在差别,甚至对立,因此选择何地发音标准看似简单,但对海外的广播电视媒体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海外广播电视媒体可供选择的华语发音标准,主要有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和介于两者之间,与新加坡华语较为接近,没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第三类华语。与此相对应,在词汇的使用上也要有选择考虑,不同地区词汇也有明显差别。

在语言的标签作用影响下,海外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的使用会考虑到自身背景、受众目标等各种因素。随着海峡两岸关系松动缓和,大陆移民的迅速增长,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总的发展趋势是:发音向大陆普通话靠拢,词汇逐渐混用,腔调逐渐本地化。

早期的海外媒体使用多是闽粤方言,因为移民的主体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使用超方言通用语是在移民成分复杂,方言过多,需要相互沟通的时候。这种情况与新加坡类似,只不过新加坡是在国家范围通过行政干预完成,而海外移民社区是由听众需求驱动,由市场作用完成。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陆普通话和台湾国语尚未形成自己的明显发音特征,双方都具有“新国语”的发音特点。那时,海外华语广播的语言,除了涉及词汇的地域特征,在发音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政治环境,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世界各地很少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也并不多,华语广播使用的语言多是停留在四五十年代的“国语”,很少听到当代“北京音”的普通话。

进入80年代后,海峡两岸的政治状况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大陆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到海外留学和定居的人数迅速上升,世界各地开始大量出现使用普通话的华人。与此同时,台湾的政治环境也在蒋经国时代开始放松,海外移民数量开始增加。与之相呼应的还有面对香港回归产生的香港移民热。这股移民潮和出国热,使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人数量明显增加。

移民数量的增加为开办华语广播电视积累了受众资源。在80年代,台湾和香港移民的经济实力、人口数量都高于中国大陆,台湾背景的华人社团影响较大,华语广播电视也多以台湾国语和粤语为主。

台湾在1987年取消了所谓“戒严令”,1988年开放大陆探亲旅游。随着两岸人民之间的接触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开始缓和。海外华人之间由于两岸对立产生的感情隔阂也开始化解。

进入90年代后,大陆移民数量逐渐超过台湾和香港。以美国为例,2004年大陆移民2.7万人,同期台湾移民仅7800多人。澳大利亚移民局2004年发表的10年移民数字表明,大陆移民人数增长迅速,台湾移民涨幅不大,香港移民呈明显下降趋势。大陆从1993年的2740人增至2004年的8784人,台湾从1993年的785人增至2001年的2599人,而后逐年下跌,2004年为881人。香港移民从1993年的3333人,下降至2004年的1125人,1997年之后大幅减少,1997年为3194人,1998年跌至1918人,2001年更跌至931人。在加拿大,从1998年起,中国大陆就是加拿大新移民的首要来源地区。

进入21世纪,大陆移民已逐渐成为海外华人的主力。两岸关系的缓和和中国大陆的经济崛起,也使大陆移民的地位得到提升。中国大陆的简化字和普通话逐渐被海外报刊和广播电视机构接纳。为了满足新移民的需求,广播电视使用大陆背景播音员和主持人越来越普遍。在大陆移民集中的美国、加拿大地区,与过去相比,华语媒体语言更接近普通话。当然,为了照顾到台湾移民,多数媒体尽量采取语言平衡方针,在人员的选择上,同时兼顾两岸背景;在发音上去除明显的地域特征;在词汇上尽量做到华人通用。在语言上走融合路线,是海外华语广播电视媒体的主流。当然,一些主要针对特定听众和有特殊背景的广播电视媒介,也还可以听到以大陆普通话或者台湾国语为主调的播音,这些媒体有时是在刻意强调语言的政治或文化标签作用。

六、海外官方华语广播

在全球华语广播中,还有一类不容忽视的华语广播,就是各国开办的主要针对中国地区的对华国际广播。国际广播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及时报道战争状况,宣传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影响敌对国家的民众,当时的发达国家都利用成熟不久的无线电技术,开办短波外语广播。这类广播多是以政府背景作为支持,是带有官方色彩的广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苏美两大阵营的对立,对外广播又成为冷战和思想文化渗透的工具。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冷战结束和世界范围的和解趋势,各国人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限制越来越少,收听短波广播的人数逐步减少,对外广播开始走下坡路。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许多国家将中国列为影响对象,开办华语广播。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华语广播有前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美国的美国之音、英国的英国广播公司、澳大利亚的澳洲广播电台、日本的日本广播公司、德国的德国之声等。

国外华语广播对中国真正具有影响力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便于个人收听的半导体短波收音机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国家对于收听海外广播有着严格限制,收听人数很少。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人的目光开始转向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随着中国陆续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外交和文化活动越来越多,这些国家也引起国内民众的兴趣。与此同时,国内展开的学习外语的热潮为海外电台进入中国提供了机会。美国之音开办的《英语900句》学习课程吸引了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收听英语教学节目的同时,包括新闻时事报道和美国音乐在内的华语节目都获得了大量听众。在此之后,英国广播公司、澳洲广播电台、日本广播公司都在开办外语教学节目过程中获得过成功。

在对外广播中,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原则,就是以对象国的母语作为标准语言。对外广播总是优先使用对象国人员做播音员。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的对华广播都使用普通话发音,但由于大陆移民很少,可供选择的编播专业人才更少,各海外广播电台大多使用台湾背景的播音员。这些播音员很多是从大陆去台湾,还保持着较纯正的北京音,虽然与当时的普通话已有差别,但还没有现在台湾国语的腔调。一些要求不高的国际广播电台,选择的播音员语音和嗓音都比较差。也有一些电台使用本国的非母语播音员,听起来南腔北调,甚至有些滑稽。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中国大陆听众的骤然增加,各国的对外广播重新审视自己的媒体语言,希望自己播音员的发音更接近普通话。这些电台首先通过文化交流,让现有播音员熟悉对象国的语言。然后是通过官方渠道,引入一些大陆背景的播音员。最后是自己在留学生或移民中自己挑选播音员。现在在各大华语广播电台中,大陆背景的普通话占主导地位。尽管这些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与国内广播在发音和表达方式上并不相同,但使用的都是大陆通行的普通话。

除了短波广播,一些海外媒体还采用了卫星广播和卫星电视节目,但由于中国大陆限制个人安装卫星接收机,这类节目影响很小。

海外对华广播语言可简单概括为:普通话发音为主流,播音水平参差不齐,语言风格各异。

七、其他华语广播

除了上面涉及的华语广播类型,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和宗教团体的华语广播。这些国际组织和宗教团体的广播,往往有势力强大的机构作后盾,传播的内容则偏重于某种思想理念和宗教教义,对于一般人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台也多使用普通话发音,由此也可以看到,人口数量巨大的中国大陆是各类华语海外媒体的主要传播对象。

参考资料:

1.李青梅,1992,《海峡两岸字音比较》,《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2.郭熙,2004,《论“华语”》,《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3.陈美玲,1998,《新加坡华语中的语码夹杂现象》,《语文建设》第10期。

4.萧国政,1998,《新加坡华语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华语形态透视》,《语文建设》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