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传媒管理学
13853600000010

第10章 传媒业分析(3)

从受众规模看,到了2007年5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浙江手机报》付费订户已达到25万,另据中国移动的相关人员透露,截至同月,中国手机报用户也已超过了1000万。(另有相关数据我们在前边讲世界传媒业现状时已有所提供)

围绕这些报业采用新终端以及可观数量的受众接收的事实,有一种新的观点比较普遍,那就是“报业将向新业态转型,其中接收终端从纸报转向接收数字化内容的各种接收终端,报社则变成一个拥有网络生产平台的数字化内容提供商”。

下面,就报业的业态变化,笔者想进行一次比较深入的探讨,那就是传统报业到底目前是一种怎样的处境?它应该怎样应对?还可以作为对“中国传媒业的技术‘革命’导致业态变化”这个论题的一个深入探讨,也让读者对这个问题能有一个更深入、客观的认识。

有关传统报业的处境,在2005年前后中国报业整体“不景气”的时候,报业“严冬论”甚嚣尘上,有业界人士甚至预言传统报业将在2015年消失。事实到底怎样?笔者在此做一解析。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文中说:“如果现在的报纸读者发展趋势持续不明朗,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这句话现在被广为传诵,愈发增加了报业对纸报命运的惶惑。中外学界、业界的不少资深人士对此有大同小异的预测,有些人的预测日期甚至更为提前。当然持不同看法者亦有人在。不管怎么说,纸报的命运问题在21世纪初引起了传媒界很大的关注。下面笔者将就此问题汇报一下自己的研究结果。

第一,纸报会消失吗?

有些人持这样的观点:曾说广播的出现会影响纸报的生存,但是并未影响,曾说电视的出现会影响广播的生存,但是并未影响,所以,网络等新传媒的出现也不会影响纸报的生存。

这种想法不知是从什么角度谈的。但不管怎么说,任何社会事物都有消失的一天。事物有一天会消失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纸报也不例外。

从历史来看,更好的替代品出现导致原有事物消失是规律之一,电灯之于油灯,汽车之于马车,热兵器之于冷兵器,传媒无任何不同,它也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事物发展规律。

单从传媒来看,早期的石碑、节绳记事中的绳子等传媒或是消失了,或早已不再作为传媒了。密纹唱片和留声机不是基本消失了吗?录音、录像带不是在商店里越摆越少吗?MP3、MP4出现后,还有多少人在用Walkman(随身听)?现在不是更多的人使用数码相机而弃用胶卷相机吗?

从16世纪纸报的雏形出现到现在,纸报的存在不过400多年的历史,日报若以1650年德国莱比锡的《新到新闻》为第一的话,至今也不过357年的历史,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几百年的传播媒介消失了,会是很震撼人的现象吗?单凭它影响过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对它可能有较深的感情就说它不会消失,是不理性的。

这是要确立的第一个观念,纸报会消失。

第二,纸报会在何时消失?

紧接着是第二个问题,也是目前现实中最受关注的问题,纸报会在何时消失?笔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此问题现在还得不出结论。

这里又有一个观念问题,对于未来的预测问题,如果没有特别确凿的证据就进行预测,从态度上讲就是不科学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未来的变数太多了,又是这么大的一个行业,历史相对又比较悠久,变数就更加多,要对其进行预测,现在条件远没有成熟。

我们能下的判断是——目前纸报在期刊、广播、电视、图书、电影等传统传媒中,具有明显的衰落趋势。

纸报衰落趋势的表现主要在于:一是,绝对量上的缩减,在世界报业强国,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这些国家的纸报发行量一直下降,这些国家是报业强国,一直引领着报业发展的方向,也最能代表纸报的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纸报发行量虽然总量上升,但增量下降;二是,在各类传媒形成的受众市场份额中,纸报份额在下降;三是,纸报对年轻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年轻人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传媒的未来,失去年轻人必然意味着传媒在受众市场未来的份额会下降。

下面举一些具体的数据,可以佐证以上观点。

1.发行量缩减

人民网2005年公布了一个数据,从1964年至2004年,40年间,美国成人每天读报率从81%降至52%。美国报业协会公布,从1984年至2005年,11年间,美国日报总发行量下跌16%;还有其他调查的一些数据,从1970年至2003年,美国日报总发行量从78%降至53%,晚报从50%降至10%;从1990年至2005年,美国晨报与晚报的总发行量下降约14.4%,周末报下降约11.8%。另外,据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称:“来自全球报纸协会的数字显示,1995年至2003年,美国的报纸发行量下降了5%,欧洲和日本的报纸分别下降了3%和2%。”[5]

至于中国,纸报发行量的真实数据由于相关原因,很难获知,有关权威人士指出,世界报业协会有关中国纸报发行量的数据也不是完全准确的。根据中国报业协会从报业新闻纸的用量计算,从2004年至今,中国纸报的发行量总量大约增加了8%,但每年的增量在下降。这应该是中国纸报发行量变化趋势的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了。可以说,中国纸报的发展势头也降了下来。

2.市场份额下降

有关纸报衰落的另一个理由是纸报的市场份额下降。

广播、电视、期刊、图书等一直与纸报争夺着受众,电视出现后逐渐发展成最强势的传媒,中国的电视覆盖率2007年是96.58%,广播是95.43%,也就是说,这两种传媒,当前在中国的受众人数都超过12亿人,而中国日报的期发总量不到1个亿。这是传统传媒对纸报受众的争夺,还有一个不可小觑的就是互联网,网民11年前也就是1997年在中国基本上还不存在,至2008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达2.53亿,中国“神六”发射当天,新浪网的点击率达到4.5亿。

目前来看,对纸报的受众市场冲击最大的就是互联网,2005年5月,美国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美国人使用网络的时间在增加,而使用其他传统传媒的时间在减少,在所有受访的2600位网络使用者中,因为上网而减少看报纸的人占到30.3%。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针对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至2004年,35岁以下的年轻读者已经有11.6%的人由过去的经常阅读报纸变为现在的几乎不读报纸,原因就是已经养成了网络阅读的习惯。

其他有关网络对纸报受众争夺的数据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中国有些报社领导形容网络等新媒体对报业的冲击时说,“这是一场战争”。

从趋势看,一个受众全天就那么多接触传媒的时间,而新的传媒还在增加,围绕市场份额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3.年轻读者的流失

还有一个显示纸报衰落的证据是年轻读者的流失。

有一个社会普查报告显示:1972年,在21~25岁的人群中,每天读报的人占50%,而如今则为20%。

另外,有关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建立阅读习惯”的说法,纸报拼命经营网站以吸引年轻人的事实,美国等西方国家纸报更加卖力地开展争夺年轻读者的NIE工程——“报纸进学校”工程以及直接显示纸报读者老龄化趋势的调查数据,都显示了纸报对年轻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我们再次重申,年轻人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传媒的未来,失去年轻人必然意味着传媒在受众市场的份额会下降。

以上三方面理由,可以比较有力地证明:纸报处于衰落之中。

对于中国来讲,除了以上的资料反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会加剧纸报的衰落趋势,那就是官方基于纸报会衰落而会被数字化接收终端最终取代的判断而推行的数字报业战略。如果再加上纸报与国家制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精神相逆,纸报的出版日后有可能不被鼓励,纸报的原材料等成本会因国家政策的不鼓励而推高,纸报的利润率下降,这更会加剧其衰落趋势。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个问题:纸报何时消失,现在无法判断,而且更进一步还要有一个观念——纸报何时消失,不仅无法判断,还不应该去判断。这是一个想了无用的问题,所以不应该想,也没必要去想。这是一个“假问题”。在实践中,我们能正确把握的就是它的趋势,对于指导当下的实践而言,能把握它的趋势就够了。

第三,纸报何时消失目前不能判断的原因。

前面已经提到过未来的变数太大而针对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的变数就更大,所以现在对纸报何时消失无法判断,下面还要具体地谈一下其他因素:

(1)虽然纸报的市场份额在下降,但纸报仍有其优势,比如,纸报的权威性仍使其成为受众获取重要信息的主要选择传媒,甚至是首选传媒;另外,受众对于纸报的阅读习惯仍是纸报存在的重要支撑。

(2)新的能替代纸报的接收终端如电子纸、手机报等,虽然“看起来很美”,但即使在此方面发展比较快的中国市场来说,实现盈利的还极少甚或没有,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新的接收终端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还不存在。而对于在新接收终端的试用方面还不如中国的美国、日本等国家,这方面的时间表还会向后推迟。

(3)纸报通过自身的挖潜还可以延续自己的寿命。比如,通过加强成本管理、改进运作流程、采用先进技术等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提高了,纸报自然更具市场竞争力;另外,纸报还有可能发掘新的功能、开辟新的市场,从而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4)就中国而言,纸报是与造纸业、相关设备制造业等联系在一起的,其变动涉及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稳定,再加上纸报长期以来承担党的宣传的重大任务,国家从全局角度考虑进行相关方面的宏观调控都会影响它的发展进程。

就中国而言,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讲不是一个新的市场。

所以说,纸报何时会消失,这是一个现在还看不出来的问题,尤其在中国,属于报业的后发展国家,纸报的总量还在增长,这个问题就更难判断。

虽然中国的纸报总量还在增长,但世界报业却整体上在数字传媒等的冲击下处于颓势,这也是中国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所以,我们仍然要说,技术“革命”导致业态变化在中国报业方面目前虽然还没有在广播影视方面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次技术“革命”给报业业态带来的变化将比给广播影视带来的大得多。

思考题

1.“世界传媒业现状的五个方面主要与世界发展经济导向是主流有关”——你对这个命题的看法是怎样的?

2.中国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对传媒业的影响是怎样的?请谈谈主要方面。

3.在这次世界性的数字技术革命中,中国传媒业的业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谈谈你的观点。

注释:

[1]刘婧一:《传媒产业的全球化与多样性——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焦点议题综述》,《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2]潘文功编译:《美国新闻媒体现状与趋势》,《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期。

[3]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有关2007年出版领域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统计信息专栏。

[5]吴海民:《媒体变局:报纸的蛋糕缩小了——报业的未来走势和京华时报的战略选择》,http://bbs.mediachina.net/index_bbs_show.php?b_id=1&s_id=34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