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13851600000099

第99章 我国党报农民工报道存在的几个问题

杜姝文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民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进城务工农民不仅起到了服务城市发展的作用,而且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当前我国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报纸尤其是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党报,有必要提升对农民工报道的重视程度,把更多的版面留给农民工,用更全面的视角观察农民工、报道农民工。

一、我国党报农民工报道存在的不足

(一)悲情主义的倾向成为主要情感基调

在新闻工作者的笔端,农民工往往以“受害者”、“无知者”的姿态被报道和关怀,城乡二元格局对立的社会体制造成的该群体在教育程度、文化程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弱势,被潜在归纳为城市农民工的“个人文化”,随之而来的弱势地位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新闻媒体在道义上援助民工群体的同时,已经不自觉地把农民工报道引入了悲情主义的感情基调。虽然心怀善意,却并没有把农民工群体纳入正常的城市生活轨迹,农民工报道似乎演变成了报纸扶危济困的广告栏。这一点在省市级党报农民工报道中尤为突出,以《河北日报》为例,笔者对其2006年9月—2007年5月的100余篇农民工报道进行粗略统计,近一半的报道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同情成分占据多数。其中关于年尾“欠薪”和“讨薪”的新闻中更是重复渲染了农民工的悲惨境遇,直接导致了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弱势向媒介弱势蔓延。

(二)消息来源以官方组织和意见领袖为主

目前,我国党报农民工报道的信息来源中,掌握政治权力的政府机构和官方组织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由下表可知,我国党报农民工报道的消息源主要来自官方组织和意见领袖,而作为报道主体的农民工充当消息来源的不足20%。媒体记者主动深入农民工中报道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工作环境、情感经历,解决农民工实际困难等方面的议题内容还比较少。

(三)议题设置相对单一,报道主题过于集中

从总体上讲,我国党报农民工报道在数量和规模上还缺少力度。报纸留给农民工的版面不多,一般都是一些零星的报道,在报道的整体性上还缺少有意识的策划。报道大多属于事件性或者成果性的阶段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工资清欠”、“维权和培训”、“政策与法规”等话题上,农民工的整体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全面反映。

二、完善党报农民工报道的途径

(一)新闻工作者需平衡报道思想,提升驾驭文字的能力

我国农民工当前与未来社会角色的矛盾性——既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又是未来产业工人的主要力量——使新闻工作者较难选准报道角度,在采写稿件过程中也不容易掌握好理性与情感的天平。因此,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新闻工作者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

1.正确看待农民工群体

选准报道角度,寻求新闻采写中理性与情感的平衡,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将其纳入产业工人群体的范畴,全面看待农民工群体。

可以说,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运行的结果,一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艰苦历程,农民工从盲流、流动人口到新市民、新产业工人,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国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制度方面存在着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造成了城市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和谐。在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下,他们既离开户籍地,又未完全融入就业所在地,成了一个边缘性的特殊群体,他们始终处在城市与农村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成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

2.法理、道理都要讲

提高党报农民工报道的水平,新闻工作者固然要摆脱城市社会主流意识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具有维护弱势群体权益、匡扶正义的信念和勇气。这仅仅符合了讲道理的要求,即伸张了社会道义和仁者爱人的思想。

除此之外,讲求法理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摒弃一贯的“扶弱”意识,用现代社会应有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机制理性看待和分析同农民工群体有关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就成了新闻工作者公允地采写和报道新闻事实,增强文字说服力和可信度的必要前提。

3.农民工本身才是第一消息源

针对农民工利益表达稀缺的现状,党报工作者首先应该改变居高临下的报道角度,深入农民工打工一线,在信息源头减弱农民工报道的“距离感”、“君临感”,增强贴近性和真实性。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在2007年夏天开辟的专栏“高温下的农民工”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8月盛夏,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被持续高温一天又一天地烤晒,城市农民工正在高温烈日下接受考验。对此,《人民日报》将目标锁定在城市清洁、建筑工地等作业一线,亲自体验和感受了城市农民工的坚强意志。“早晒透了,不用帽子,不需要擦汗,连厕所都不用上”,“夏天垃圾臭得熏人,可我们不干谁干?真希望乱扔垃圾的人少一点”,“单位关心,累点也开心”,“能省一元是一元,盒饭里没有什么肉腥”……不用什么华词丽句,也无需连篇累牍地抒发感情,几个简单的动作、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语,再加上几幅寻常的照片,记者已经把他们的形象活脱脱地摆在了读者眼前。

(二)宏观着眼,扩大报道范围

1.高看一眼,深挖一层,剔除表面化通病

记者不仅是记录者,更是思考者。对于一些与农民工生存直接相关的社会议题,新闻工作者不能将个体与外部环境隔离开,应该进行科学的思考和审慎的分析,高看一眼,深挖一层,剔除表面化通病,将新闻事件放到各个层次的背景中去表现它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全景式、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农民工群体的真实生存状况。

鼓励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但这个问题不是孤立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事件和阐述观点的时候,要先读者一步看到“农村的出路在农村之外”,即解决农村问题不能总是从农村角度考虑,更重要的是从城市入手来解决农村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媒体在关注农民工进城的问题时,要从城市和农村两个角度考虑问题。一方面让广大的农民意识到国家是鼓励他们进城的,城市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要让城里人意识到农民进城并不是抢了他们的饭碗,恶化了城市环境,相反,广大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而为促进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城市更好地接纳农民营造积极和理性的舆论环境。

2.别忘了农民工中的弱势群体——女性农民工

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对女性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尊重女性农民工,关注她们的生存状态,以平等、理解的态度采写新闻,在招工、维权、婚恋等方面为她们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帮助,在非法合同、性骚扰、社会福利、特殊保护、娱乐休闲等方面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客观、全面地展现女性农民工形象。2008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拿出近一个整版,重磅推出调查性报道《家政业成长的烦恼》。深入才能贴近,为了使报道客观全面,记者先后调查采访了京沪两地的保姆方、用工方、劳务输出方、家政公司、专家、行业自律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等,由现象着手,步步深入,既还原了雇主、保姆、家政公司各自的烦恼,又约请专家剖析原因、建言献策,提出的“为保姆行业设计职业成长通道”、“规范培训市场”、“加强社会保障”等对策建议针对性、操作性极强,讲故事的行文方式叙述群众身边事例,更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可读性。

3.吸引农民工读者,“能”看、“爱”看一起抓

党报农民工报道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广大农民工。服务求质量,报道讲效果。吸引农民工读者,谋求新闻报道指导性与服务性的最佳结合,至少要做到“能”看和“爱”看。

所谓“能”看,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写农民工报道时,必须考虑与读者群“经验范围”的叠加问题,要充分增加新闻报道与读者之间共通的经验交叉集合。只有在双方拥有尽可能多的相似经验空间的前提下,才可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有效地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

所谓“爱”看,就是指新闻报道要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就要在发掘新闻报道与农民工群体的共同兴趣点上做文章。《宜昌日报》上《农民进城打工服务线路图》的供不应求便是很好的佐证。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广大农民工迫切需要获取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服务信息,来减少生产生活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如就业信息、技能培训信息和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的交通信息等等。

广大的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不乏知识水平较高、渴望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人。因此,做好对农民工的报道,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对党报提升竞争力、扩大受众群无疑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杜姝文:中国传媒大学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2006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