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13851600000024

第24章 突破计划经济的艰难起步——记30年前一次关于农村改革的采访

季音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农村改革为起点逐步展开的。30年前,亿万农民以非凡的勇气,奋起冲破“左”的重重壁垒,挣脱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禁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的道路很不平坦。那几年里,我在人民日报社农村部工作,对此进行了多次采访与报道,作为一个记者,我见证了这场深刻变革的一些风风雨雨。

我的农村改革采访,是从乡镇企业问题开始的。乡镇企业的崛起,是农村改革的前哨战。乡镇企业过去叫社队企业,它是70年代中期开始在农村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大凡新事物,多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经过激烈的反抗和斗争,才逐渐成长起来,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是这样。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在农村又推行了“以粮为纲”的方针,它像一根粗大的绳索,捆住了亿万农民的手脚,农民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完全没有自主权,粮食是统购统销,流通领域是国营商业一统天下,农民从事副业和其他生产活动,则被斥之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和“以粮为纲”,把广大农民挤到了一个“独木桥”,逼到了绝路上,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谣:“以粮为纲,穷得精光。”

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原来有些商品经营传统的地方,有些农民就悄悄地搞起了乡镇企业,在不影响农业的情况下,创办工副业生产,并且自主经营,自行销售,突破了计划经济的老框框。实践证明,这个新办法有强大的生命力,凡是乡镇企业办得好的地方,各项生产事业蓬勃发展,农村面貌迅速改观,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它大受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欢迎。

可是,这个新生事物的成长很不顺利,它诞生不久,就受到社会上一些人的重重围攻。反对者主要是握有经济大权的国家计划部门、国营工业企业、国营商业部门等等,还有不少抱着旧观念不放的干部,包括不少地方的领导干部。当时中央还没有关于乡镇企业的红头文件,因此他们认为搞乡镇企业不合法。当然,也有不少干部支持这个新生事物,特别是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关心农民疾苦的农村基层干部。究竟创办乡镇企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这个问题,一时间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场激烈的大争论。

反对乡镇企业者给办企业的农民扣上的帽子是很吓人的。国家计划部门指责他们“破坏国家计划”,“以小挤大”(“大”即国有工业企业);国有商业部门指责他们“破坏社会主义流通渠道”;一些国营大厂由于人才流失到乡镇企业而指责他们“挖社会主义墙脚”;还有人指责他们搞不正之风,等等。在农业部门内部认识也不一致,有些抱着传统观念不放的人,认为搞农业就得“以粮为纲”,农民只能终年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心搞粮食,发展乡镇企业是“不务正业”。总之,各种批评纷至沓来。当时,这场争论也反映到了《人民日报》编辑部内部,有些同志受到经济管理部门一些干部反对乡镇企业论点的影响,也认为我们不该支持发展乡镇企业,有时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

当时,江苏无锡是乡镇企业发展最快的一个县,各方面对它的压力也特别大。批评与指责他们的,都是有权有势的部门,而他们手上又没有中央文件可以保护自己,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们给人民日报社来信,迫切希望得到党中央机关报的理解和支持。收到来信后,农村部的同志经过研究认为,面对这场关系农村发展前途的大争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乡镇企业这个新生事物。我们的看法,得到了编辑部领导的认可。

1978年3月,我奉命来到无锡县,由当地干部陪同,到全县一些公社(当时还是人民公社体制)和大队做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北京人民日报社派记者来采访啦!”这个消息,很快在一些乡镇传开了,有些干部主动找上门来,向我诉说苦衷。他们说,无锡县兴办乡镇企业,县委是支持的,但他们也挡不住来自上头一些部门的压力;至于北京,更没有人下来过,办乡镇企业似乎成了一件名不正言不顺的坏事;办企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些有关部门不仅不伸手帮助,反而还加以阻挠。从他们的诉说中可以听出,他们是多么迫切地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对我这个记者的来访,这些乡镇干部流露出了明显的喜悦之情,由此也使我增加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感。

到无锡县后,我首先去采访了安镇公社,这是全县闻名的困难社,粮食生产在全县倒数第二,社员生活困难。困难是因何造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一的“以粮为纲”,只抓粮食生产,不准搞工业,副业也很少。这个公社地面上耸立着一座胶山,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却长年沉睡,无人敢动。贫穷压得他们走投无路,几个大胆的干部带着社员向胶山发起进攻,开采石灰石,办水泥厂、水泥制品厂,生产石英砂,围绕着胶山大做文章,工业越办门路越多,公社办,大队也办,同时又大办副业,前后三年时间,这个出了名的穷社开始富裕起来了。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公社正修桥铺路,建造了8座新桥,还建起了农机站,一派生机。三年里农田基本建设的投资,超过了过去二十几年的总和,乡镇工业开始显示出它的威力。

我们还去调查了玉祁公社的民主大队。这个大队人均只有5分多耕地,过去叫它“三靠队”,即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供应,国家每年给这个大队统销粮食30万斤。这个大队的穷根就在于人多地少却单一抓粮食。这两年,他们兴办起不少乡镇企业,开办磷肥厂、粮食加工厂、大型养猪场……大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收入跃升到总收入的50%,副业收入占20%,农业收入占30%。如今,“三靠队”变成了“三贡献队”,向国家贡献工业品、农产品、副产品。1977年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仍然向国家交售粮食38万斤。

我还调查了其他一些社队,情况大致差不多。以上所述一社一队的变化,大体上也是无锡变化的缩影。经过深入调查后,我的总印象是:发展乡镇企业,确实是农村一个可喜的改革,是在现有条件下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一条可行的路子。特别是对人多地少的江南农村,更是一剂有效的治穷良方。

我去无锡县的时候,正是江南春寒料峭的3月初,我冷得披着棉被趴在县委招待所里连夜写稿,写出了一篇社论和一篇调查报告的初稿。1978年4月4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了我执笔的题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的社论和题为《农业高速度发展的途径——江苏省无锡县社队企业调查》的调查报告。社论在送审时得到了党中央有关领导人的肯定。

社论和调查报告发表后,受到各地农村干部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给报社来信,表示支持。无锡县的干部和农民更是兴高采烈。当然,我们也听到了一些批评意见,认为报纸的报道背离了“以粮为纲”的原则,是一个不小的错误。不过,当时国内的政治环境已经开始改变,扣帽子、打棍子已不再吓人。报社农村部同志依然坚持我们的观点,我觉得自己在无锡县是做了深入调查的,事实并无出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乡镇企业的崛起是我国农村走向市场经济的第一步,也是向计划经济体制发起的第一波冲击。这次冲击中,迈出第一步的是无锡县农民。

这次的无锡之行,我的粗浅体会是,作为一个记者,最重要的是要“唯实”,即尊重事实,尊重实践,而不可“唯书”、“唯上”。这是老革命家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张。当然,我们要重视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认真听取领导同志的各种意见,但更重要的是要眼睛向下,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向实践在第一线的干部和群众请教。30年前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正贯彻群众路线的结果。无锡之行,也使我感受到记者责任的重大,感受到新闻舆论的威力。

改革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必然会出现新旧观念、改革者与保守势力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新闻记者应当运用手上的笔,为改革鼓与呼,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季音:原人民日报社农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