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13851600000116

第116章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丰纯高

一、体现时代性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要工作部署,与我们党对新闻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时代处境和历史方位的判断有关。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1]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还写入了“信息化”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不是从概念入手,而是从正确分析我国新闻宣传工作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说起。在论述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时,他说:“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论述新闻宣传工作的任务之艰巨和责任之重大时,他说,“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这些论述,科学总结和概括了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时代处境和历史方位。他在讲话中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在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等五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些观点就是对当前时代处境和历史方位下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发挥作用的正面回应。

新闻宣传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应该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应该说,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日益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形态。但也必须看到,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相联系,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相联系,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另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言论,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上一些人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社会主义的观念正在经受冲击和挑战。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特别是一些错误甚至反动的社会思潮如果任其自由发展,那就会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甚至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严重混乱。因此,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立和巩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确立和巩固国家的主导价值,确立和巩固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成为时代对新闻宣传工作第一位的要求。

二、把握规律性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且长期执政的党。党执政需要遵循规律,新闻宣传也需要遵循规律。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新闻宣传规律的准确把握。

新闻媒体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资源。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各阶级、政党为争夺和维护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相当一部分在执政资源领域展开。统治阶级一方面要极力增加和扩大自己的执政资源,另一方面要防止和惩治被统治阶级对这些资源的破坏,同时还要尽可能限制和剥夺被统治阶级所拥有的可能向自己的执政地位发起挑战的资源。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和斗争史反复证明:谁拥有强大的执政资源,谁就能牢固地占据统治地位;谁不重视执政资源的保有和扩大,谁就难逃丧失政权的结局。无产阶级取得局部政权或全国政权后,必须采取措施完全掌握和控制新闻媒体,为己所用。这是一条为中外无产阶级执政实践所反复证明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这一重要提法是我们党对无产阶级执政经验的一种精辟概括,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一种科学揭示。胡锦涛同志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就新闻宣传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本身就是“党管媒体”的生动体现。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管”的态度,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管什么”和“怎样管”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着重强调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很有道理的。新闻宣传工作因应时代需要应该发挥的五大积极作用,最终都会落实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些重要论述,准确揭示了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第一,揭示了新闻宣传的特征。新闻宣传是通过报道和评述新近发生的事实而进行的宣传,其基础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真实报道,具有新闻性。比如,强调据实和如实报道新闻事实,主张用新闻事实说话,讲究报道和评论的时效性和导向性,注重与广大受众的交流沟通和双向互动,等等。第二,揭示了新闻宣传的使命。新闻宣传的主要使命是进行思想教育,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这主要表现在迅速、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广泛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愿望;及时传播国内国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第三,揭示了新闻宣传的方法。进行新闻宣传,不仅要考虑宣传报道的目的和意图,还要考虑接受者的实际感受、认同程度和行动意愿,牢固确立受众意识,讲究方式方法。新闻宣传只有满足群众的需求,让群众从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材料、经验,得到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才能受到群众欢迎,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劝服群众方面,最有说服力的无疑是那些实实在在的客观事实。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宣传时应提倡用事实说话,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生动、形象而有说服力的实例、典型、数字来启发和引导群众。

三、富于创造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而展开的,在新闻观念上有许多创新。

——在阐述新闻宣传工作要以人为本时,总书记在传统“吸引力”、“感染力”提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亲和力”的提法,并且把它放在首位。“亲和力”本来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用在新闻工作中,它指新闻报道对人民群众亲密、友善的情感吸引力。总书记要求新闻报道具有亲和力,就是希望记者、编辑能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成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和所信赖的亲人和朋友,能够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说出他们想说而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的话。新闻报道如果没有亲和力,其吸引力和感染力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在阐述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时,总书记以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为例,强调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新华社在地震发生十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同时,《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发回第一手信息。总书记说,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及时公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好评。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的论述,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我们党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上正式放弃了过去“新闻、旧闻、不闻”的观念。

——在阐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要求时,总书记明确提出“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是根据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的新命题。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面临舆论主体多元化、舆论载体多样化、舆论内容复杂化的新特点。面对新形势和新特点,特别是面对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舆论引导工作应当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实现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联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与专业类、都市类报刊联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动,形成立体化的舆论引导格局。

此外,针对互联网的发展态势和利用情况,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也是迄今为止我们党关于互联网性质和功能定位的最准确、最深刻、最积极的表述。

〔丰纯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104019/104099/642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