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导论
13851200000033

第33章 人格(2)

(一)奥尔伯特的特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伯特(Gordon Allport,1897—1967)于1937年提出其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特质是人格构造的单位,是人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做出反应的一种倾向。特质是概括和持久的,在行为方面会产生广泛的一致性。因为特质的存在,人们的行为具有了持久性和跨情境的特点。比如,一个善于社交的人是友好的、爽直的,此人在多种情境下都会表现出这些特点。奥尔伯特认为特质是确实存在的,其存在有着生理基础,是个体特殊性的来源。

奥尔伯特确定了人所具备的三种特质: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和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首要特质影响一个人如何组织生活,表现了他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比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他的首要特质是“吝啬”,表现在其所有的行为中。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展出这样明显的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是代表一个人的主要特征的特质,如率真、诚实、勤奋和乐观等。每个人的核心特质一般在5-7个之间。次要特质是指个人只在某些情境下表现的人格特质。次要特质有助于预测个人行为,但对于理解个人的人格,其贡献要小得多。这些特质经常因人的习惯、态度和环境刺激因素的变化而转变,比如,个体对食物和衣着的偏好是其人格的次要特质。令奥尔伯特感兴趣的是这三种特质如何组合使人成为独立的个体。

奥尔伯特认为,个体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是人格结构,而不是环境条件。“使黄油融化的火会使鸡蛋变硬”,奥尔伯特引用这句话说明,由于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不同,相同的刺激对不同的个体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前面已经提到过,特质是人格的组成元素,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基本的特质维度测评人格。那么,究竟有多少个基本人格特质维度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提出、测量和研究了数百种人格特质,然而发现其中有很多是相关的,比如“外倾”和“善交际”这两种特质。心理学家卡特尔(Ramond B.Cattell,1905—1998)认为,如果把相关的特质归类,分离出那些独立的特质,我们便可以确定人格的基本结构。

卡特尔应用因素分析的技术,最终确定了16种人格因素,称其为根源特质(source trait),并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卡特尔认为这16种因素是个体表面行为的潜在根源,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卡特尔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表现程度有差异,他认为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这16种人格特质包括:服从性对支配性;保守性对试验性;情绪性对稳定性;权宜对真心实意;直率对机灵;团体志向对自负;谦恭对武断;低智力对高智力;平静对忧虑;注重实行对富于想象;松弛对紧张;缄默对开朗;胆小对冒险;清醒对听天由命;坚强对柔弱;信任对多疑。与卡特尔的理论对比,后来的特质理论家倾向于认为不需要16个,较少的维度也可以包括人格中的最重要的特性。

(三)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与卡特尔一样,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Hans Eysenck,1916—1997)也使用因素分析法来确定人格的基本维度。

艾森克提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神经质(情绪稳定的对情绪不稳定的)、外向性(内源导向性对外源导向性)及精神质(善良的、体贴的对有攻击性的、反社会的)。艾森克将外向性和神经质这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建立起一个环状图形,这个图形中每一个象限代表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中的一种,个体可能落在这个环形中的任何一点,从内向到外向,从不稳定(神经质)到稳定。

艾森克对人格特质的差异与生物机能上的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比如,艾森克认为,当处于无刺激、休息状态时,外倾者和内倾者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不同,外倾者一般比内倾者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低(这似乎和通常的观点相反)。艾森克这样解释,外倾者寻求高度唤醒的社会行为,这样做是因为他们需要高强度的刺激满足自身的需要。内倾者普遍拥有高于理想化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他们会选择一种孤独、没有刺激的环境,以防止本来就过高的大脑皮层唤醒水平变得更高。

(四)五因素模型

近年来,多数人认为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 model,又被称为“大五因素模型”)可以最好地描述人格结构。可以说,五因素模型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人格特质理论。这五个因素及其双极定义如下:

1.外倾性(Extraversion):健谈的、精力充沛的、果断的/安静的、有保留的、害羞的。

2.宜人性(Agreeableness):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亲切的/冷淡的、好争吵的、残酷的。

3.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有组织、负责的、谨慎的/马虎的、轻率的、不负责任的。

4.神经质(Neuroticism):稳定的、冷静的、满足的/焦虑的、不稳定的、喜怒无常的。

5.开放性(Openness):在接受新思想、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方面开放/喜欢熟悉事物、传统。

五种特质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为了证明五因素模型的普遍性,研究者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英语之外,发现该人格结构在许多语种中都可以得到重复,包括德语、日语、葡萄牙语和汉语等(McCrae&;Costa,1997)。

大五人格特质在人的一生中相当稳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五人格确实存在一些变化。研究发现,年龄在16岁到21岁的年轻人最为神经质,宜人性和责任心最低;但是到30岁时,人们倾向于变得更宜人,更具有责任心,情绪更为稳定;在成人后期,老年人的外倾性和开放性降低了。这些变化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发现,可能反映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Costa and others;McCrae and others,2000)。

本节最后要指出的是,虽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人格类型和特质理论还是遭到了严厉的批评。人们认为这两种理论并没有解释行为是如何被引发的,只是描述了一些和行为有关的特征而已。这两种理论都把人格看做相对稳定的、一贯的,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一致性,对人格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很少涉及。因此,在预测不同情境中的行为时,两种理论似乎都无能为力。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米歇尔认为,行为情境的特异化才更为合理和典型。比如,一个在老师眼中的乖学生很可能会是家里的小霸王,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人格具有跨情境一致性显然不合适。

第三节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被传记作家欧内斯特.琼斯称为“思维领域的达尔文”。弗洛伊德可谓是一场精神运动的领袖,其影响遍及心理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改变了心理学家、作家以及很多普通百姓的想法。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强大的内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发的,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原因和目的;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在连续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经验总是会对现在的人格发生影响;过去的经验中,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经验(婴幼儿期与儿童早期的经验)最为重要。以下具体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理论。

(一)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弗洛伊德认为,人出生时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本我。本我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遵从快乐原则,寻求不受约束的性、生理和情感的满足,不考虑其渴望的行为是否被社会所认可。比如,一个婴儿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马上得到,不管这东西是不是属于他(她)。有些人为了获得愉悦而不愿为以后的成功牺牲眼前的快乐,这些人更容易吸烟、酗酒和吸毒(Keough et al,1999),弗洛伊德称这种人为“本我主导的人”。本我为整个精神和人格提供能量。是不是觉得本我的存在不太好理解?可能是因为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完全隐藏在潜意识层面的自我(ego)是在个体出生后头两年里,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而产生的。自我源自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其力量来自本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寻求用现实的方式满足本我的冲动,从而给自己带来长久的快乐而非痛苦。弗洛伊德曾说过:“在和本我的关系上,自我好像是骑在马背上的人,他驾驭着这匹桀骜不驯的马,约束着它前进的方向。”与本我不同,自我可以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各部分之间自由活动。

心理学视野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必须控制自己的性冲动和攻击冲动,但有时自我担心掌控不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结果就产生了弥散性的焦虑,使人感到不安,又不知为何。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就会运用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的无意识策略来进行自我保护,释放紧张。这些无意识策略会否认或歪曲事实,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免受冲突和焦虑的伤害。只有这些策略导致情绪问题时,人们才会变得不健康。以下是弗洛伊德及后来的学者提出的一些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repression):能将唤起焦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从意识中排除出去。比如,一个幼时曾经受到过性侵犯的人却表示自己丝毫不记得那段经历,即被认为是压抑了对这一事件的记忆。

退行(regression):退回到早期婴儿的发展阶段来应对焦虑。比如,面对生活压力的成人可能会表现出早期吸吮手指的行为,通过生命早期阶段的某些行为来释放紧张情绪。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自我将潜意识中那些不被接受的冲动转变成截然相反的、令人可接受的形式。比如,在性观念相对保守的文化中,一个被异性强烈吸引的人,表现出的反而会是对异性的厌恶。

投射(projection):通过将具有威胁性的冲动归咎到别人身上来伪装自己的这些冲动。比如,一个人有难以遏制的攻击欲望,可能不会表现出真正的攻击行为,而是把这种攻击的冲动投射到那个想要攻击的对象身上,并说:“那个人很不友好,充满了攻击性。”

替代(displacement):将对某一对象的性冲动或攻击冲动转移到另一对象上。这一对象比原先唤起这些冲动的对象在心理上更容易被接受。比如,一个男人在公司被上司批评后不得不保持微笑,但是可能回家后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代替上司领受了他不便释放的攻击性。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在潜意识中自我辩解以隐藏行为背后真实的动机。比如上面提到的父亲在无缘无故朝孩子发脾气后,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都是为了孩子好”。

升华(sublimation):通过把本能的能量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的行为,从而改变或移换本我的冲动。比如,把性冲动转化为艺术上的创造行为。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最高的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而逐渐形成的。儿童大约5岁的时候,超我开始形成。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超我对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限制。超我有两个方面:一是理想自我,那些父母和社会群体可以接受的,能够带来奖赏的行为成为理想自我。另一个是良心,那些错误的,因而导致惩罚的行为成为儿童的良心。由于养育不当,一些孩子没有充分建立超我,长大成人之后,他们缺乏对偷盗和攻击他人的内控机制;另有一些人,超我过于强大,使自我担负着不可能实现的完美标准,因此不断地体验到道德焦虑。与自我类似,超我部分也可以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各部分之间自由活动。

超我形成之后,自我调节本我冲动和超我要求之间的矛盾,判断哪些行为既能满足本我又不违反超我。弗洛伊德曾把自我比喻为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他要尽力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调停,力图使得三者的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自我的力量不够强大,就难以使各种力量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