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13849400000032

第32章 2007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年度报告(2)

二、电视文化与电视批评研究

强调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杜绝虚假新闻,加强从业人员的自觉自律,成为2007年电视文化领域的核心命题。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也是2007年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另外,电视公益传播研究掀起的热潮,让人们看到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良方。

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以“绿色收视率”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关键词的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最近几年一直是学者们重点关心的课题,有逐渐从宏观叙述向微观引导的趋势。董岩在论及电视媒体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文化责任时,谈到低俗的根源是媒体功能与社会的误读,低俗的背景是对经济效益和收视率的片面追逐,脱俗的出路是自律、监管和监督。对于电视传媒来说,责任使命与格调就是它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王天德认为,提升广电传媒的生命个体素养的质量是构建和谐广电传媒的根本文化途径。孙宝国在介绍广播电视和谐节目元素与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环境营造问题时,提出和谐元素包括,导向元素——体现时代性;主题元素——体现人文性;内容元素——强调健康性;形态元素——追求创造性;传播元素——增进透明性。温莉华也谈到地方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缺失和重构的问题。李海彬认为,发挥电视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机制,深入分析电视传媒的特点和优势,担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舆论保证。

随着“绿色收视率”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研究者们正尝试将其和电视节目和栏目相结合。田华认为,以实现绿色收视率为目标,打造绿色品牌栏目体系,是各频道能否在新一轮同质化竞争中突围的关键。张君昌、吕鹏认为,实施绿色收视率是电视品牌创造的保证,是电视品牌发展的要求,是电视品牌维系的保障,对电视品牌的再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绿色收视率所具有的重要性必定在今后的电视品牌评估中得到显现,并且作为测量电视品牌的综合指数的地位也会得以体现。郭克宏在探讨绿色收视率如何实现时,指出要努力做到收视体系各项数据科学可靠,要加强优秀媒体经理人的培养,政府要尽快有效地创造良好的媒介发展环境。

由于“纸馅包子”事件的恶劣影响,以及《广播电视业务人员自律公约》的公布,学者们也围绕着电视从业人员的自律问题开展了大讨论。

电视公信力

电视媒体公信力在受众心目中究竟如何?一些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喻国明、张洪忠运用入户面访的方式抽样调查了全国28个城市的4000余人,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广播电视公信力测评报告,结论包括电视的公信力在所有媒体中最高。王彦霞指出,媒体公信力来自于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受众提供真实、可信、高尚的节目。在社会上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呵护。

电视文化自觉

胡智锋、孔令顺认为,中国电视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交往中,从中外文化的碰撞中,从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中,去自觉地、理性地、积极主动地探求和确立自己的文化定位,更为自觉地扮演自己独特的文化角色。欧阳宏生认为,正确并全面认识电视文化身份,因势利导地发掘电视在多元社会中树立身份意识、塑造电视的文化品格,促进电视行业自身以及电视对社会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加强节目质量,提高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视批评理论研究

2006年12月6日在四川大学召开的首届中国电视批评高端论坛是电视批评学科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会者认为电视批评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但还不够完备和成熟。此后的一年间,对于电视批评理论的研究文章大量涌现。欧阳宏生认为,中国电视批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电视批评实践上的,从中国电视批评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作为一门学科正在日趋成熟,虽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各种遗憾,但谁也否认不了它在促进电视创新、推动电视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陈笑春、欧阳宏生认为从电视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从电视系统内部批评到电视生存的外部环境,进入21世纪后电视批评对象日益扩展。这还意味着电视批评所关注范围不限于电视本身,还有电视与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互动关系,寻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视的文化坐标,并探讨在新的形势下电视的自身规律和发展前景。王渭林警醒地认识到商业资本、媒体和某些早已丧失了公共性抛却了人文关怀的行业专家形成了合谋(其实是不谋而合),为媚俗、低俗、恶俗,甚至是直逼道德底线的电视节目提供理论支撑,电视批评应当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谭玲则认为网络电视批评对公众文化批判意识的塑造力量已初露头角。

电视公益传播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正有力地推动着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益”逐步成为电视媒体关注的焦点。王炎龙指出,本着为社会负起传媒责任的出发点,电视媒体应走出“泛娱乐”的狭隘圈子,担当“公益媒体”的传播责任,这是电视媒体借助公益传播提升媒介形象的有效途径。李朝晖谈到电视媒体的公益价值时,认为越是商业的,越要树立担当社会责任的形象,以提高品牌公信力。粟平称电视工作者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制作和播出具有先进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发出时代最强音,正确引导人们的观念。有学者还研究了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电视公益广告、公益类电视活动产品的价值等问题。

电视娱乐文化

对于电视娱乐化风潮,学者们已经开始更深入、更理性地探讨这个现象。王莉认为,我们并非要否定电视的娱乐功能,而是倡导一种理性、自在、健康的娱乐风气。世人需要从电视娱乐化编织的虚幻的大众神话中醒来,重获精神的自由与创造力、重拾生命的勃发活力。无论是媒体还是受众,必定将经历一次文化理性的回归之旅,享受真正的大众娱乐。

电视文化与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是最近几年学术界的宠儿,姚鹭鹭通过对电视新闻、电视剧、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认为女性形象在电视媒体中被扭曲了,应当转变电视从业者观念,培养性别平等意识。黎欢也认为,电视媒介应进一步摆脱社会性别刻板效应的影响和控制,提高优秀女性形象对媒介的占有率,逐步建立对媒介中女性形象的评估和监督的机制,遏制男性主流文化中作为客体的女性形象的伤害。其他的研究还有电视中女性形象异化及纠正,女性电视节目的历史、现状和建议,中国女性媒介产生及发展的思考等。

三、电视节目和受众研究

2007年电视节目的研究亮点不多,主要以延续2006年的话题为主,不过让人欣喜的是,实证研究方法上的愈发成熟,已经可以让我们的学者对于西方传播理念和节目制作理念开始尝试着用各种方法进行本土化适用性研究。

播出季

“播出季”作为西方的舶来品,最近两年被我国多家电视台高调采用并积极推广。对于该话题的探讨比以往更深入、更加本土化。左翰颖认为,我国“季播”策略尚不具规律性和规模性,对电视收视和广告市场的整体影响还比较小。徐立军、袁方在《电视播出季——频道编播创新前沿》一书中,指出我国电视“播出季”与美国的“播出季”存在质的差别,概念的含混、内容的贫乏、受众的随意,导致我国电视“播出季”的真正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冯萍认为,“播出季”概念在我国的实践尚处在探索阶段,但是借鉴“播出季”概念进行本土化操作也渐渐成为共识。还有其他学者对编播季在电视节目编排创新、美国电视剧播出季营运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姚进认为,真正的播出季,不仅仅是节目的“编播季”同时也是“制作季”与“销售季”,这就需要电视媒体有较高的营销水平。

电视选秀节目

在全国上下风起云涌的电视选秀浪潮推动下,2007年学术界继续对选秀节目保持高昂的研究热情,且表现出实证化、跨学科研究的倾向。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研究小组的“流行娱乐节目收视心理研究——以‘超级女声’的实证分析为例”的研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之后得出,喜欢看“超级女声”节目的受众在收视动机、替代性满足、社会比较以及忠诚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在从众心理方面差异不大。黄顺铭等人以“第三者效果假说”作为理论指导,以“大学生到底如何收看超级女声节目”作为研究问题,通过对两个城市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不论是观众还是非观众均倾向认为,别人受节目的影响大于自己所受的影响,即“第三者效果”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另外,其他学者尝试跨学科研究的有:从现象学范式看“电视选秀”节目、关系营销在电视选秀中的应用、论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模糊美学规则等等。

对农电视节目

对农电视节目的研究也是以前热点的延续。黄辉认为,当前在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中存在三个矛盾:收视标准和功能定位的矛盾;政策悬空与具体落实的矛盾;市场需求与编导意识的矛盾。如今的对农节目还存在三种亟待改变的陈旧模式:说变化就忆苦思甜;挣点钱就小富即安;谈观念就居高临下。贺福中、田文利发现,从节目内容上看:一是反映农村实际活动,反映农民这些普通劳动者形象的节目少;二是与“三农”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致富信息和科技资讯的节目少,解决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资讯少;三是针对农民科技普及和技能培训的节目很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东西少;四是城市化倾向明显,缺少“农味”;五是农村题材的广播剧、电视剧很少。林叶提出对农电视报道选题策划的新要求:用新眼光理解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用电视媒体的新理念重新提炼对农报道选题;用多元化的大视野统筹整合对农题材。还有学者探讨了对农公益节目的思考、农业电视节目的品牌化策略、农村受众新闻节目收视状况调查,以及电视剧创作中农民形象塑造等问题。

电视讲坛类节目

讲坛类节目持续被关注,跟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密不可分,2007年研究该节目和此类型节目的学术文章还保持在较高的数量上。陈立强提出,不能以学术讲座的规则和标准去评价讲坛节目,学术讲座走向荧屏,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世俗关怀,同时其原有的学术生态结构受到重新解构,从而转型为一种电视媒介语态,表现出巨大的传播学意义上的差异。罗锋则认为,自从电视与学术思想“联姻”,一个幽雅的文化摆渡者便应运而生,但它更像是一个与收视率作“殊死搏斗”的媒介仪式,文化与思想在电视这艘船上最终驶向何方,我们却不得而知。

电视体育节目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逐渐临近,对于电视体育节目的研究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姜同仁、陶于指出,奥运会无疑给我国电视体育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起步较晚,市场发展不成熟,为迎接挑战,应尽快完善电视产业市场体系,提高传播层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王晓东在我国电视体育观众特征及收视行为研究中,发现我国体育节目的收视呈周期性波动特征,体育节目观众以高学历、良好的职业身份、成熟的年龄为主要特征。

另外,前几年的理论研究热点——民生新闻,2007年已逐渐有所降温。在电视剧领域,对于家庭伦理剧、红色经典的改编等问题,理论界关注得较多。

通过我们的分析,2007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明显,理论界保持着对鲜活的电视实践充分的关注。同时,业界人士参与理论研究的热情高涨,研究出许多高质量的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电视理论领域在单一问题上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开拓崭新研究领域的能力不足,学理性差、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