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13849400000031

第31章 2007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年度报告(1)

张玉川、欧阳宏生、陈佑荣

2007年的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但主要仍围绕近几年来电视业界和理论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并把对一些核心性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实证性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已被广泛采用,促成理论研究成果呈现出繁荣和多样化。具备标志性、带有宏观视野以及阶段总结意义的学术著作、论文大量涌现。笔者通过收集整理2007年出版的电视领域学术著作、国内学术期刊、报纸和网站中的相关学术文章、相关学术会议综述等,从电视产业经营管理、电视文化和电视批评、电视节目和受众研究三个方面,对2007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电视产业经营管理

中国电视产业经营研究在经历了前期的以宏观层面、政策层面为主的研究阶段后,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具体的媒介经营管理业务层面。对于新兴媒体的研究,可以感觉到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兴市场出现时的兴奋抑或紧张。民营电视机构研究的回暖,让人感到似乎它们的春天正在来临。

产业发展战略

胡正荣在其新著《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中谈到我国电视产业要实现以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为主流的集团化发展并最终确保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双重实现,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与产业形态调整、改进产业组织和建立现代电视媒介制度。孟添、张恒龙则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认为,产业融合将催生更多的新产品与新服务;促进新市场的开辟;塑造新的市场结构;促进资源合理的配置;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并最终促进广电业的发展,为广电业带来巨大的增殖机会。张振华在“创意产业”层面认为,广播电视的创意、创新,不仅关乎一个台能否“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而且关乎国家的形象和影响力。尤其在各台竞争激烈、新媒体日益崛起、“创意产业”成为一个世界潮流的今天,各台应把它作为一种战略性选择,切实加以重视。各广电媒体都应该建立、固化和强化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广电文化创意研发机构和机制。李晓枫在《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中,剖析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的一般规律、历史沿革及中西电视传媒资源整合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深入地对电视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问题,及电视产业组织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这两者的研究比较,作者提出了“一体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等理论主张。

体制创新

刘成付在《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一书中写道,我国广电体制改革要从三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要在我国广电产业体制构建上形成核心突破,尽力健全广电产业体制;二是要抓住数字电视契机进行包括传输、直播、经营、投资和管理等方面在内的体制改革;三是要在管理体制创新上形成突破。而在微观体制创新层面,马志红、石易引入管理学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再次阐明了频道制在管理主体明确、运行成本降低、传播效果增强、制作效率提高等方面的优势。

经营战略陈刚认为,从媒体发展早期阶段的孤岛扩张型,即以媒体自身为基础,通过扩张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我国电视媒体的经营战略正逐步转向陆地紧缩型,即区域整合的战略。在融资问题上,孔令征谈到广电机构在积极探索以公募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融资方式。但是,实践表明,广电机构公募融资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难以实现公司的市场价值,融资成本高;二是财务状况不佳,资本运营难以带来转机;三是公司治理问题突出,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他还提出在公募融资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必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要有正确的市场定位;要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效益。

民营电视

对于民营电视机构的研究,在2007年有回暖的迹象,学者对于民营机构的普遍看法是,它们正由边缘走向中心。张苏认为,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经营走向正慢慢清晰起来:和电视台的合作从简单到深入;在资金规模上,从小投入到大资本运作;从专业化起家到多元化迈进;和境外强势媒体的合作不断深入。焦豫也认为,中国民营电视,从暗流涌动到逐渐浮出水面,从承接电视节目制作业务到介入电视频道运营,逐渐形成有别于西方商业电视的中国民营电视产业。耿蕊通过分析著名传媒集团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现有民营影视机构的运行手段,提出以“内容为王”、“科技领先”、“独特定位”、“团队优势”为特点打造中国民营影视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网络电视

为应对新媒体的威胁和挑战,各广电媒体开始寻求网络时代的突破,纷纷驶上网络电视的快车道,对于网络电视的研究也迅速成为热点。王惟红在面对网络将颠覆传统电视的声音时,提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共同演进、相互整合、互利共赢的,网络电视和传统电视的融合有广阔的前景。李方勇也表示,受众品味、需求的提高也迫切要求网络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融合。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视频建立了一种新的观看体验,迟早会影响电视制片人调整电视节目的内容和节奏。当网络视频找到了合适的广告方式的时候,就是网络给电视做“变性”手术的时候。周雄、熊文霞则通过对网络电视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状况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网络电视为电视台、网络广告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广告空间,但网络电视还需与数字电视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交互式视频播放的优势。然而网络电视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容乐观,有学者根据广电总局对众多中国视频网站进行新一轮审核和整顿,提出目前视频内容的引用过于分散,导致视频内容的采用成本非常高,不少视频网站为了盈利,都采用了多手法增加内容的方式,这势必导致版权内容管理上的混乱,这一切表明网络电视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手机电视

手机已成为传播领域又一个生力军,手机电视在全球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2007年学者们持续保持对该领域带有前瞻性的研究热情。雷霞结合其在中国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发展策略,即转变观念、合作共赢,早立标准、抢占先机,革新技术、促进发展,量身定做、丰富内容。手机电视如何盈利,潘志良、韩福根提出了建议:一是开通免费广告频道,播出趣味性强、情节性强的广告;二是通过收费频道和广告节目捆绑销售;三是以包月包年的形式收取一般节目收视费。还有一些学者从手机电视的技术、标准、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动漫产业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将动漫产业确定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九大重点领域之一,使动漫产业再次成为热门研究话题。赵晓兰总结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问题,包括旧观念的束缚,“教化”痕迹过重、娱乐性不足,制作成本高、直接回报低,产业链缺失,受众定位不准确。陈少波则发现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是人才培养问题,所以动漫游戏专业教育应从办学力量、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多方面采取应对政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彭民安从促进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入手,谈到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谋划将动漫产业打造为城市经济的新兴增长点,各级地方政府在竞争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政府的角色应当表现为:集群形成期的政府角色——政策扶持者;集群发展期的政府角色——环境支持者;集群成熟期的政府角色——积极的无为者。

频道运营

徐浩然在《中国电视频道竞争力评价研究》中,选择竞争力这一独特的切入点研究中国省级卫视乃至整个电视传媒研究领域,对省级卫视竞争力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探索。周笑认识到目标受众是频道战略抉择的核心,但是中国绝大部分电视频道都没有真正确立目标受众的战略理念。吴江在详细介绍了电视频道价值评价的四个研究阶段:覆盖率及基本收视状态的研究阶段;收视率研究阶段;节目品质评价及满意度研究阶段;指标综合或整合研究阶段。罗自文发现频道专业化过程具有阶段性,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电视频道专业化要有不同的对策。面对日益频繁的各电视机构的频道改版,有学者提出应当以市场营销理念开展电视频道改版,要对改版行为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品牌化研究

支庭荣、章于炎、肖斌合著的《电视与新媒体品牌经营》具体对电视与新媒体品牌规划、品牌识别、品牌营销、品牌资产管理和品牌价值等电视与新媒体的品牌经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扫描、梳理、分析和探究。李大成的《对立策略与电视品牌》中认为,电视品牌是电视频道在观众心智中持久占有的、有价值的、一致性的认知,而电视媒体只是电视品牌的创建者和维护者。童宁、董岩提出,作为电视品牌化战略构架的三连环,品牌栏目、品牌集群、品牌频道是品牌媒体的三个不同层面,它们由木及林,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共同构成了品牌媒体深刻、丰富的内涵。对于电视品牌的建立,李大成提出了“对立战略”,即在竞争者最大优势的对立面建立自己独特竞争优势的系统运营行为。而电视品牌最终成功的奥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的精确定位,二是普通观众对核心价值准确的认知,三是核心价值得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这也是电视品牌对立战略的核心任务。崔亚娟提出了“转型期电视媒体的品牌营销战略”:品牌体系构建与品牌分层营销策略;采取多媒体互动的整合营销策略;与知名品牌的捆绑销售;主题频道与打包频道的差异化策略;稳健的品牌延伸策略等等。

管理规范

对于电视媒介的规范化管理问题,学者们从电视媒体成本控制机制、电视媒体品牌考量体系的构成要素、电视媒介活动项目管理、电视节目版权管理的基本内容、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电视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统筹管理、市场条件下电视节目资源的效能管理等,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地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考察工作,为电视传媒管理科学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

电视剧营销

随着2006年12月8日“定制式”电视剧营销方式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关于电视剧营销的问题得到了关注。有学者指出,电视台对电视剧的定制和买断,大大缩短了电视媒介产业投资的回收周期,在某种程度上理顺了电视剧的产销机制,使之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朱春阳认为,我国电视剧国际市场拓展乏力的病因是国有垄断性播出平台和民营主导的竞争制作平台间的收益分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