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论
13847600000075

第75章 前沿编(15)

所谓“日常口语”,也是分层次的,有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也有的口若悬河,出口成章。无论如何,广播电视中的语言文字也应比“日常口语”更讲究一些才对。如果一位主持人在通过热线电话同听众交谈的时候,听众比主持人的语言规范,主持人难道不感到寒碜么?而且,相当多的内容,包括新闻、评论、文艺欣赏等,“日常口语”是不容易给以精确表现的。普通话作为有一定规范、一定标准的民族共同语,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和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使传播群体和社会个体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描绘出宏伟的大千世界和奥妙的内心世界。

对“日常口语”的偏爱,不仅是对书面语言的作用认识不清,也是对规范化的认识不清,甚至带有某种对规范化的反感。这种反感,不论是出于自身的原因还是出于地域的原因,同样应在克服之列。否则,它给广播电视带来的损害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

在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中,跟“口语至上”相联系的,还有一种认识也值得警惕,那就是“迎合受众”。当有人批评那些远离规范的低俗语言的时候,个别电台、电视台的领导竟然说:“不迎合受众迎合谁?”避开了“迎合”的实质,把问题引向了“谁”,很有点“雄辩”的味道,但实质是不能避开的。

广播电视传播的引导功能十分重要。在文化、道德、精神、语言各个方面,不能舍弃文明的内涵,不能不注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而“迎合”,就会削弱正确的引导。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广播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引导功能。

日常口语中那些琐碎、芜杂的东西出现在广播电视中,也是一种“引导”。产生的负效应也很明显,“电台、电视台都这样说”,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在青少年的心目中,“正确”和“错误”的界限当然就模糊了,甚至颠倒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当代部分人群的迎合,正是对当代大部分人和后代人的贻害。

传播学告诉我们:“符号共享是传播的基本前提。”“同一种符号,对于传播中的一方来说代表的是一种意义,对于另一方来说则可能代表另一种意义。”我们坚持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正是“符号共享”的前提。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高度发展的语言,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普及的、无论在它的书面形式或是口头形式上都具有明确的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只有这样,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才有可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很明显,迎合与媚俗是一条省力、取巧的途径,不需要花费什么气力,不需要付出什么艰辛,就可以达到目的。而“规范化”和“高层次”,则要“投入”广博的学识和不倦的追求。毛泽东同志说的对:“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下苦功”就意味着呕心沥血、业精于勤,就意味着摒弃敷衍塞责、哗众取宠。

广播电视在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中的作用、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走出启蒙运动时期,进入积极宣传、自觉推进的阶段了。现状虽不尽如人意,任务是十分明确的,要求也是十分具体的,因此,前进的态势会有良好的前景。如何在提高认识的同时抓好措施,大概是一项紧迫的工作。因此,建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先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立法;

2.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立“广播电影电视语言文字规范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对播出、放映的节目和影片进行把关和“勘误”,避免和纠正不规范的毛病;

3.在广大受众中设立“监督岗”和“监督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规范光荣”的社会风尚。

试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价值取向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是人们期盼已久的事,大家都很兴奋。

2003年第4期《电视研究》发表了几篇文章,指出新闻频道的创建,时机已成熟,是改革的必然。那么,在适时和必然之后,我们似乎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应该保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所谓舆论导向,可以包括政治政策导向、思想道德导向、文化教育导向、审美情理导向等。总之,大众传媒——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还有网络传播),负有引导和提升社会大众的历史责任。在当前,要更加强调维护国家利益、体现民族形象、捍卫文化安全的时代重任,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和逃逸。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级的电视台,应该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传播行为,不可有须臾的疏忽和大意,任何节目或栏目、任何语言文字和图像画面都要毫无例外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在全球历史文化语境下,各强势媒体的竞争,那核心就是国家利益及其价值取向丝毫不容侵犯并力求声名远播。而主要手段,就是新闻信息的高质量、高效率传播。争取全覆盖,获得高收视率,拿到高额经济回报,不断扩大再生产,形成良性循环,便是有力的保证。我们要进入强势媒体的行列,创建新闻频道,提升新闻传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一个符合规律的做法。

信息化的技术和速率,如此“迅雷不及掩耳”地发展,形成了“不进则退”的态势,我们怎样开拓挖潜、后来居上,确实得花心血、费脑筋,“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走老路更是没前途。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这大概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唯一途径。

由于新闻频道刚刚创建,经验不足,借鉴也难,存在一些问题在所难免。现在看来,主要是整体建构、节目形态、资源利用、民族特色几方面还显得缺乏新意。例如:《新闻联播》、《午间30分》、《晚间新闻报道》是原来第一套开办的重头节目,现在,等于新闻频道同第一套联机并轨播出,并不是新闻频道所特有,其他整点新闻、《焦点访谈》、《世界报道》、《面对面》、《国际时讯》等,也是原有的,属于新闻频道自己创建的不多,这样做本无可厚非,都可以理解。关键是作为一个频道,和原来的新闻综合频道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变化不明显。人们比较关注的《央视论坛》、《媒体广场》、《今天》等,节目形态保存着不少过去的影子,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不是很突出。

新闻频道的创建,的确提供了新闻传播的广阔空间,但是如何使它填充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如何呈现多彩而新颖的样态,的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家级电视台,首先,必须在世界上立住脚跟、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面前,敢于出席,勇于发言。信息多、传播快,不能有丝毫迟疑和松懈。我们从来不主张“唯时效论”,我们历来主张时效、时机并重。我们也不主张新闻工作者是什么“无冕之王”,任意报道、随意表态,但我们不能缺席、失语,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当国际国内的某一件重大、突发事件初露端倪时,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锐敏的新闻敏感就会激发起我们的报道欲望,我们便会调动长期的积累和储存的资料,凭着我们的新闻素质、理论功底、传播水准,做好预案,以便随时出席和发言。报道中,胸怀祖国,关注事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要区别“过程报道”和“政策表态”,即“说事儿”和“说理儿”。一定要体现“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新闻观、传播观,了解情况、把握分寸、保持一致、展现风采。根据具体情况,新闻频道可以“摘发”,可以“跟踪”,可以超时段现场直播,可以利用整点延长时间插播。一切都是为了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已经到场”,“这就是中国的声音”。

其次,应该有广阔的新闻视野。重大、突发新闻不会天天都有,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珍闻、趣闻等,数不胜数,但要坚决摒弃“娱乐化”,拒绝“集怪猎奇”、“鸡毛蒜皮”的小家子气。此外,是否增加史实新说、人事新证、新闻人物、新闻背景、报刊警语、新书快读、艺海新潮等?我们现在的新闻传播,新闻视野较窄、叙述套话较多,并不完全是形式问题,更不是技术问题,似乎表达了某种无奈,应该调整心态,积极创新。

最后,应该提倡“独家报道”,只此一家当然好,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各个媒体都报道,只有我的报道最有特点,而不是转借他人的报道来充实自己的时段。各个媒体应该有资源共享的权利,但突出自己的特色,从选材、采访、拍摄、编辑、播音都保持独特视角并有的放矢,才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长久之计。

新闻频道的管理和创新,应该确立鲜明的新闻传播理念,谋求较高层次的新闻传播规格,既能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与效率,又能激励改革创新的志向与勇气。

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事实”便成为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是“已有的事实”,它拒绝道听途说和捕风捉影,它既不是“有闻必录”,又不是“会有的事实”。报道必须准确,一是一,二是二,任何夸张和损抑都会失去报道的事实分寸、政策分寸和表达分寸,造成“公信度”的下降,甚至“失信于民”,影响今后所有的报道信誉。

新闻传播,应该保证有效信息的畅达,并避免无效信息的干扰,提高报道速度和传播速度。要“迅捷”,由信源到信宿“千里江陵一日还”,不能迟疑延误。迅捷不应仓促和忙乱,正确处理直播和录播的关系,特别是直播,更要充分准备、有序运作,保证不出、少出差错。新闻传播还要讲究信息的“密集”,最大限度地利用单位时间,增加有效信息的传播数量,减少有效信息的积压。但是,所谓“密集”,绝非越多越好,因为“过犹不及”,数量过多,就会削弱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使有效信息人为地变成无效信息。现在的口播新闻,有声语言的速度越来越快,极大地降低了有效信息的传播质量,给人以语焉不详、内涵贫乏的感觉,是缺乏辩证观点的一种表现。

新闻传播,应该体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大众审美趋向,不能忽视新闻传播中的美学追求。人们在接受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得到美感享受。只讲新闻内容清楚,不讲语言审美要求的传播,非常不利于强化“吸引力”、“感召力”,如此降格以求,就会沦为弱势媒体,甚而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