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13843700000021

第21章 电视纪录片评析(3)

时空的还原也同样由细节刻画点滴累积而来。《雕塑家刘焕章》一开头就是对环境的交代,狭小天井中的刘焕章家,厨房里堆满雕塑作品,唯一的住房里也到处放满了雕塑作品,书架上放满了,墙上挂满了,床上摆满了,连床头上的没有拆掉的防震架也堆满了。各个局部细节的捕捉,使一个雕刻家的家真实地在观众眼前铺展开来,刘焕章的雕刻家形象也在这环境的铺垫之下呼之欲出。

评析纪实性纪录片时,要特别善于抓住这些动人的瞬间,这不仅是评析纪录片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些素材还能运用到评析文章中,成为评析文章的论据,使文章更为生动、具体。

于细节处见真实,于细节处见真情,这是编导的出发点。实际上,细节放大就成了一个小故事。“鸟巢”评审会上,被外国专家一致叫好的由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研究院联合设计的11号方案,却受到中国专家的质疑:城市中轴线上突起个“庞然大物”,怎么让老百姓接受?一个个弥足珍贵的镜头再现了决策时的紧张气氛。小体操队员的故事或许是最让人感动的一条线索。起先,“面目可憎”的教练让人觉得他不近人情,但一个细节就改变了观众对他的印象:在送小运动员江钰源去德国参加“世锦赛”前,他像慈母般轻声叮咛她,上场前记得要系好脚踝上的绷带,以免受伤。这些血肉丰满的细节“蕴含着真实生活的巨大张力和朴实的情感叙述”。也正是因为编导注重细节,同时明白捕捉细节唯一的方法就是“处在现场”,才使得《筑梦2008》不断有亮点出现。

二、评“镜头客观性”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个分支,它所有的内容都要通过声画一体的影视手段来表达。评析纪实风格的纪录片时,应体察它们在影像手段上的主要特点,即客观拍摄手法和长镜头的运用。

1.评长镜头

用连续不间断的画面组成镜头段落,来记录完整时空中事件的发展,这就是被称为“时空连续的画面语言”的长镜头。长镜头叙事真实感、连续性都很强,能完整地再现真实时空,使观众看到未被割裂和编织的现场。它与拍摄事物的同步性也使它天然地具备了良好的过程感。这些特点使长镜头成为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重要表现手段和典型标志之一。

正如其他表现手段一样,长镜头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并不可能适合所有内容的表现,即使是在重视长镜头运用的纪实风格纪录片中,也很少有将长镜头一用到底的。经典作品《望长城》中有许多被引为经典的长镜头,这些具有强烈纪实风格的镜头使观众如身临其境,但对“格里尔逊式”的矫枉过正也使作品中个别镜头过长,有自然主义之嫌。因此,评析作品的时候也应当注意到长镜头运用的适当与适度。对不适用长镜头来表达的内容使用长镜头,或者对长镜头的长度把握不准,都会影响作品的节奏、干扰作品主旨的呈现。

评价长镜头运用是否恰当的最重要指标是镜头的信息量,镜头所传达的信息量应当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作为展现过程的长镜头,如果这个过程出现了新的变化而具备戏剧性,或者过程本身作为整个叙事的重要部分而具有关键性,那么它无疑是可以用长镜头来展示的。例如:《望子五岁》中一段经典长镜头,展现了一对盲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情景,父亲教育不听话小孩望子,并打了望子,望子跑出来向母亲求援,母亲也批评了孩子,见望子继续哭闹,生气的母亲拿起导盲棍走出家门,望子大哭着看母亲走出门外,然后突然跑出门追上母亲,母女拥抱依偎在一起,望子终于向母亲承认错误。这部分内容既是片子的中心内容,又是事件发展的关键时刻,而且人物情感也十分饱满,十分适合用长镜头来表现,具有连续性特点的长镜头使整个段落一气呵成,而长镜头带来的真实感又使具有戏剧性的情节变得不容置疑。

评价一个长镜头是否成功,还要看它是否通过景深镜头、运动摄影的运用而取得了较好的“镜头内部蒙太奇”效果。同样的情节内容,用不同的景深和角度拍摄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用单一景深、单一角度拍摄与用多景深、多角度拍摄更是会让观众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例如《我们的留学生活》中丁啉的父亲在日本非法打工数年为女儿留学攒钱,当丁啉终于高中毕业赴美留学时,途经日本转机与父亲短暂相聚后又再次分别的场景,就通过一组长镜头展现,丁啉与父亲同坐地铁前往机场,在机场前一站,躲避身份检查的父亲提前下车,此时镜头前景里丁啉在车厢内终于控制不住失声痛哭,而淌着泪站在地铁站台上的父亲的形象,在画面里与女儿相互呼应,于影片外与观众发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评客观拍摄

客观拍摄,是指“隐匿主体视角,避免主观介入和被摄对象的表演意识,以保证叙事的真实性的拍摄方法。客观拍摄强调对生活原始形态的尊重,通常使用的拍摄方式有跟拍、隐拍、偷拍等。

“跟随、跟随、再跟随”曾是纪录片拍摄的不二法则,时至今日仍是纪录片拍摄的最常见手法,其客观性毋庸置疑。但跟拍也不是一味的“跟腚”。好的跟拍者,应当在跟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预见和思考,通过现场的随机应变,保证从最佳的角度完整清晰地进行记录。

隐拍是通过与拍摄对象建立长期信任关系,消除他们对摄像机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使摄像机“隐形”。《八廓南街16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片中所摄对象对摄像机毫无戒心,质朴的镜头里展现出的是拉萨人最真实的生活常态。这种方式能使拍摄对象表现出自然的生活状态,增强作品的真实性。

偷拍是指故意隐藏摄像机,在被拍摄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拍摄。这一涉及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拍摄手法一直存有争议,但它因为实现了对摄像机的彻底“隐藏”而具有的独特纪实魅力,使得它仍然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调查性纪录片更是大量运用这种手法。

无论是采用跟拍、隐拍还是偷拍,在拍摄过程中都注重以“挑、等、抢”的方式捕捉细节。《远在北京的家》就挑选了农历正月十六这个农民工外出打工动身的日子拍摄,并以此作为片子的开头。动物纪录片中则常常需要长期蹲点守候进行等拍,《望长城》中王向荣的母亲登上从不上去的“山梁梁”为摄制组送行的镜头则是抢拍下来的。

对客观拍摄手法的评析,可能更多地通过在成片中能直观感受到的视听元素进行分析,例如自然光、机位不稳、构图不规则甚至偏色等,还可以通过随机采访、对被摄对象不加掩饰的失误的呈现等窥见一二。应注意的一点是,纪实风格的纪录片虽然是遵循“记录第一,造型第二”的原则,但并不意味着在构图、光线和色彩这些造型要素上没有要求,更不意味着看不清的纪录片才是“原生态”的纪实风格的纪录片,“毛边艺术”是不得已而为之,将它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则有悖于影视艺术本质,是绝对错误的做法。

三、评“声音纪实感”

作为声画二元结构中的一元,声音也是纪录片评析的重要方面。纪录片的声音,从种类上来讲,主要有语言、音乐和音响三种,其中语言是使用量最大,作用也最重要的声音。从声音采集的方式而言,纪录片的声音又主要采用同期声录音和后期配音两种方式。而纪实风格的纪录片,在声音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同期声的运用。

1.注重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在记录图像信号的同时记录下的声音信号”,包括人物语言、动作音响和环境音响。由于播放时与图像保持完全同步,又与现场氛围高度统一,而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是纪录片用声音重现真实时空的法宝,是纪实风格纪录片在声音方面最典型的特征。因此,同期声是评析纪实性纪录片的声音的重点。

许多纪实风格的纪录片都大量采用同期声,甚至全部采用同期声。而人物语言是纪录片同期声中当仁不让的老大,第一人称的“现身说法”带来的真实感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如《三节草》就全部使用同期声,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生活原貌,尤其是主人公肖淑明老人的语言,真实生动,为片子增色不少,连片子的题目也来自老人的一句话:“人如三节草,不知哪节好”,主人公对自己人生感悟的精辟总结不仅最为贴切,也因为由主人公之口说出而倍感真实和震撼。因此,在对同期声进行评析时,应尤为重视人物语言。

重视对同期声语言的评析,并不等于忽视同期声音响。同期声音响也是纪录片介绍环境、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在纪实风格的纪录片中也得到充分运用。《龙脊》开篇以悦耳的山泉流动之声和动听的鸟儿鸣唱之声,自然而到位地交待了纪录片所讲述故事的地点和环境——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随后,山村的清晨里,传来一个小孩起床的动作音响,主人公潘能高十分贴近生活的出场方式带来强烈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样是在《龙脊》中,当上学的孩子在教室里大声合唱时,窗外的一个失学女童在一旁唱起歌谣:“妹不知/爷娘不送妹读书/无有文章/无有名”,同期声音乐的运用巧妙地传达出失学孩子内心的渴望,孩童稚嫩的歌声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感。

同期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灵活多样,不同的用法形成了同期声的不同功用。通常,同期声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介绍环境、刻画人物和表达情感几个方面。如前面《龙脊》中的环境音响,就很好地说明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而那首歌谣的同期声录音则有重要的情感作用。《三节草》中,肖淑明老人的语言则使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同期声多数时候与画面完全同步,但有时也将同期声录音单独使用。《三节草》就有多处将同期声剥离画面单独使用或与画面错开使用,从而起到声音转场的作用。如开篇就是先有人声而后有主人公图像,肖淑明与李经理谈孙女去成都一事的段落也是先出谈话声,而后才出院里谈话的画面。

评析纪录片的同期声,既要掌握纪录片同期声运用的量与质方面的总体情况,也要注意捕捉和记录精彩的同期声片断,更重要的是要能分析同期声的运用对影片所起到的作用,说清楚到底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在某个特定的片断是否该运用同期声?应该怎么用?

《东京奥运会》一片的突出特点是它开始对声音进行塑形,不仅仅是单纯地还原现场声音,而是通过对同期声的放大和缩小来展现运动员当时的心理情绪。比如在表现跨栏运动时,影片将赛场其他的声音都去掉,只留下单纯的运动员碰到跨栏的声音,从而反映出了运动员当时的紧张心理状态,这在以前的奥运官方电影中是很少见的。整部影片中同期声的比例已占到了85%,而在同期声的使用中,放大或削弱了的同期声又占整个同期声比例的55%,这说明导演在声音的运用上非常注重对于现场声音的采集,让整部纪录电影拥有强烈的纪实感。当比赛非常激烈时现场同期声开始变大,当比赛平缓时现场同期声趋于减弱,这种一张一弛的声音设计烘托出了整场比赛的氛围。正是这种处理使来源于现场的同期声超越了现实空间,表现了与比赛现场截然不同的声音世界。

分析作品的同期声音响,既要对纪录片中同期声运用的量有具体的统计分析,又要对同期声运用的方式进行精要的评点,还辅以一定的具体例证,显得有理有据,从而使论断更具说服力。

2.“不忘”解说词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节目的文字稿”,它介绍、叙述事实,交代节目内容,发表议论或抒发情感,是表达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对电视画面思维和同期声的倚重,解说词的地位和作用都被大大弱化。不过由于画面的多义性和难于解释抽象问题的局限,解说词在大多数纪实性纪录片中也还是需要被运用。

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对解说词的处理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采用、不采用和“变形”采用。经典纪录片《三节草》和《八廓南街16号》就完全没有采用解说词,曾获得’91四川国际电视节银熊奖的作品《走向太阳》也完全摒弃解说词,通过自述和生活镜头来完成纪录片的讲述。解说词有时也会被“变形”使用,《望长城》的解说词就被化为现场主持人实地寻访的介绍和谈话,这种采访或访谈式的纪录片后来甚至被归纳为一种独特的纪录片形态,现在许多调查性纪录片中也还保留着记者或主持人出镜采访的方式。而《大学第一课》的解说词就变成字幕的形式出现,实际上这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仿古”,早在默片时代《北方的纳努克》等优秀纪录影片中就是采用这种字幕的方式来进行转场和解说的。采用解说词的纪实性纪录片,通常会用平实的语言和白描手法进行简单陈述。

尽管纪实性纪录片中解说词被淡化,但基于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重要地位,还是应当在观看纪录片时适当予以注意。

对于采用解说词的纪录片,解说词中的“点睛之语”应在评析文章中提及。对于不采用解说词的纪录片,往往也要研究它弃用解说词的原因和效果。“弃用”得当者,能“此时无声胜有声”;“弃用”不当者,很可能影响叙事节奏,甚至无法清晰地叙事和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