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13843700000020

第20章 电视纪录片评析(2)

观察模式(observational)20世纪60年代,随着轻便型摄像设备的普及,纪录片出现了“观察模式”这个新类型。它舍弃诗意模式和阐释模式中所有用于操控的手段,而倡导“观察精神”,在前期拍摄中不再进行现场的搬演和场面调度,甚至不再注重置景和构图,在后期剪辑中则摒弃了解说词、字幕、配乐和音效,整部片子也通常没有一点采访内容。该类型强调纪录片应该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应拍摄对象,强调隐藏摄像机在场的纯粹客观观察。这种突出真实感的方式却往往缺乏整体感,缺乏历史语境的展现,要求观众全身心投入并自己作出关于影片中人物和事件的判断。

参与模式(participatory)纯粹的观察者的角度事实上并不能真正彻底地将摄像机“隐身”,它的存在对被摄对象和影片真实程度的影响并不会因为形式上的真实感而消失。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参与的观察”开始兴起,参与模式的纪录片也随之盛行。参与模式的纪录片不避讳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交流,制作者常常在纪录片中出现,通过对“在场”的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对话和其他形式的交流,而使纪录片更具亲切感。

反身模式(reflexive)通过对纪录片创作手段本身的解构,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予以反省,让观众认识到纪录片创作中的人为操控程度,认识到纪录片中真实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反思自我的主体意识,虽然早在20世纪早期吉加·维尔托夫的《带摄影机的人》中就已存在,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批判理论的影响下,《重新集结》、《远离波兰》等几部影片的出现才使这种表达方式类型化。

陈述行为模式(performative)通过更自由的叙事结构和更主观的表现形式,突出主观和情感因素,强调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的复杂性。表述型纪录片的侧重点是情感和感性表现力的表达,而不是冷静地向观众展示我们所共有的这个真实世界。它恢复了对于具体的人和事件重要性的关注,试图表现出一种从普通到特殊、从个人到集体、从政治问题到私人问题的主观性。由于肯定了纪录片创作者的高度具体化并且生动鲜明的个人视角,并具有将事实和想象自由结合的特点,有人认为陈述行为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自传体形式。

比尔·尼可尔斯将纪录片分为如上六种模式,而美国学者巴巴须(Ilisa Barbash)和泰勒(Lucien Taylor)则将纪录片分为解说式纪录片、印象式纪录片、观察式纪录片和自省式纪录片等四种类型。当然,国外也有以题材和其他标准划分纪录片类型的方法,但主要以创作风格和策略来划分纪录片类别。

2.我国纪录片常用分类方式

我国对纪录片划分的方式比较多,有按节目形态分类的,有按作品风格分类的,也有按照题材内容分类的,还有按文体构成分类的。

按照节目形态可以将纪录片划分为栏目型纪录片和非栏目型纪录片。栏目型纪录片下又可以根据栏目类型进行细分,比如可以分为调查类、历史人文类、风光旅游类等。非栏目型纪录片则可以按照节目形态划分为大型系列纪录片、长纪录片、短纪录片等。

按照作品风格来划分的话,国内通常将纪录片分为纪实型和写意型两种类型。纪实型作品更注重现场感,重视生活本来的情境与过程的展现,多用长镜头和同期声,如《八廓南街16号》、《少年启示录》等。而写意型作品则注重意境的营造,重视拓展联想和深化作品哲理。但有的学者还在这两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种类型——综合型,从而形成三种风格类别。事实上,无论是纪实型还是写意型都只是一种总体风格上的把握,很可能总体风格上属于纪实型的作品在细节或局部上使用写意的一些手法,反之亦然。

按照作品题材内容来进行分类,可以将纪录片分为社会题材纪录片和自然题材纪录片。社会题材纪录片又可以分为人物纪录片、事件纪录片、社会现象纪录片和历史文化纪录片。

按照文体构成则可以把纪录片分为新闻型纪录片、政论型纪录片和散文型纪录片。

按照传播载体可以分为电视纪录片、电影纪录片和DV纪录片。

第二节 纪实性纪录片评析

从纪录片这一片种的初创时期开始,纪实主义和表现主义就一直是纪录片的两大风格流派。尽管目前有许多纪录片都同时采用纪实风格和表现风格的表现手法,但由于其各自在历史源流、表现手法和风格意蕴等方面的差异,纪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两种流派本身的界线仍然分明。本书将电视纪录片分为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和表现性电视纪录片,分类介绍评析方法。也正由于这种分类是基于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的不同,对它们的分类评析,将有助于更好地深入分析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和艺术特色,而不至于像评析初学者一样,总将笔力集中于对选题的意义等问题的分析上。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也叫“再现”型电视纪录片,它客观地记录拍摄对象,逼真地再现事物发展的过程,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强调作品的真实感、现场感和过程感。对这种风格的纪录片进行评析,需要着重把握它在表现手法上所具有的如下一些特征。

一、评“现实还原度”

真实性是一切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也是评判一部纪录片是否成立的最基本准则。但真实只是一个“内核”,要引导观众最终达到这个内核,却有着五花八门的途径,换言之,纪录片中对“真实”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评析纪录片的过程中,应该摸清这五花八门的途径。在揣摩多种多样的对“真实”的表现方式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对真实生活状态和过程的呈现,是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现场感非常强烈的一种到达“真实内核”的途径。而对真实生活情状和过程的呈现,需要在树立“以事信人”的纪实观念的基础上,从纪录片创作的各个环节着手。

1.评时空还原

真实的生活首先是“活”在真实的时间和真实的地点的,重视真实、展现生活原貌的纪实性纪录片,总是重视对真实时空的重现,而还原真实时空的关键在于时空的确定性和具体性。因此,强调纪实的纪录片作品,在拍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具体时间、地点、情境的捕捉,强调用现在进行时的现场纪实呈现生活原貌。在评析这类作品时应对这些元素多加留心。

如果留心观察,很容易发现纪录片中对时间的表述频率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一些强调时效或者强调过程的作品,如《百年中国》、《“文革”十年》,以及表现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的纪录片《震撼》等,其中对时间的表述更是大量高频率地出现。纪录片中表述时间的方式很多,除了最直截了当地用解说词和字幕说明,还运用钟表、日历、倒计时牌等各种计时实物来说明时间。而对时间概念和时间进程的表述,则更多样化,一个转动的钟摆、一个流动的沙漏都可以将时间无形的流逝化为有形。

空间还原的情况要更复杂一些,因为不仅仅是对具体地点的介绍,更是对场景的交代和对情境的描绘。拍摄于1939年的《民族万岁》,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西北、西南各少数民族同胞支援抗战的行动,同时记录了少数民族独具一格的民俗民风。过去的好猎手、骑兵穿上了军装,奔赴抗日前线;后方的山民抢修公路、铁路,争分夺秒;藏族姑娘将情郎送上战场,蒙古族母亲为汉族伤病员挤奶疗伤,回族同胞在清真寺祈祷抗日胜利,藏民和喇嘛们在寺店里祈祷和平,这些深入实地拍摄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感人情景与长江源头、青海湖边和互助县土族的动人风光,还有地域特色鲜明的藏女歌舞、壮美的黄河两岸大水车,将人瞬时带入到那迤逦的风光和感人的场面中去。

在评析纪录片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纪录片不仅要展现当下的时空,还要展现过往的时空。而对历史时空进行影像再现的任务,除了在极少数情况下由历史影像资料来承担,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直接呈现。那么对这类纪录片进行评析的时候,可以适当注意是否运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如《故宫》、《金字塔》等纪录片就大量运用真实再现手法。或者是否通过某个节点,在过去时空与当下影像之间建立起关联。如《大国崛起》第七集《百年维新》中,就以纪念日为节点,用2003年横须贺举行纪念美国将军佩里的活动的影像,结合解说讲述美国人用坚船利炮逼迫日本通商的历史,画面中穿着传统日本服装和美国海军军服进行各种表演的人们,仿佛瞬时将观众带到150年前的横须贺港。当然,评析真实再现手法时,也应注意它可能对纪录片真实性带来的损害。

把握纪录片所记录的时间和空间是进入纪录片的第一步。而时空感的构建是纪录片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尽管纪录片的时空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现实时空,但纪录片的时空不是虚拟时空,它应与客观现实高度契合,要求对现实时空进行高度“还原”。一部没有清楚交代时间地点的纪录片不是一部好纪录片,一部让观众脱离现实生活、进入虚拟时空的纪录片也同样不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甚至很可能是一部“伪纪录片”。因此,对纪录片时空构建的评析应当重视对现实时空的“还原”。

2.评过程还原

对时空的准确把握是纪录片营造真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判纪录片的一个要素,而作为对纪实主义纪录片进行评析的要素,“过程感”同样重要。原生态的生活过程本身具有任何艺术虚构都不能替代的独特美感,一方面它难以预料而造成悬念;另一方面,看似随意的生活过程,总是蕴藏着丰富的意境和哲理。真实自然地呈现生活过程,能以未经处理的原生态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更能通过充满变化的过程提供给观众更多的信息量。

纪录片中对真实生活过程的纪录,集中体现在对生活流程的尊重上。从创作角度来考察,创作过程中应强调按照生活流程拍摄,使拍摄与事物发展同步,从而使拍摄活动与事物本身的发展这两个过程统一于同一时空之内。从评析的角度来看,应当考察纪录片是否完整流畅地展现了事物发展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并最终形成强烈的过程感。

过程化、同步化能使纪录片很好地展现事实的来龙去脉,符合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知规律,从而有助于真实感的建立,是纪实风格的一个基本要求和主要标志,也是对纪实风格纪录片进行评析时值得关注的要素之一。纪录片《高三》跟踪拍摄一个高中毕业班一年时间,从进入高三交学费,到一年后参加高考,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的去向,都予以完整展现,真实而充分地展现了这一特殊群体拼搏奋斗的过程,在广大高考学生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中国纪录片里程碑式的作品《望长城》耗时两年,沿途实地寻访古长城遗迹,展现了长城两边居住的中国人的时代风貌,在观众中掀起热潮,至今还为学者们经常讨论。

对好的纪录片而言,过程感的建立不仅仅在于与生活“同步化”的叙事框架,更在于这个“大过程”之下的更为丰富动人的“小过程”。这些“小过程”多是一小段生活流程、一个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断,甚至是几个简单的动作。这些“小过程”在纪录片中可能成为一段动人的情节,如《沙与海》中刘泽远父子打枣的情节,用17个镜头叙述居住在沙漠中的父子俩在家门口的野枣树下打枣、捡枣的全过程。又比如《小留学生》中随父母留学的张素在日本小学第一次上课的过程,展现出一个孩童在陌生环境中的不适应。

当然,并非所有的过程和一切的情节都应当在纪录片中进行详细展现,以凸显“过程感”、“真实感”,凡过程必录、有情节就好也是一种误区。有的纪录片过程可能过于冗长,有的纪录片也可能因为展现了过多不必要的情节而导致主题涣散。因此,在评析纪录片作品时,对这些过程以及情节,不仅要留意,还要思考,并能辨别优劣、说明理由,最终在评析文章中进行精准地评点。

3.评细节还原

细节的捕捉和刻画使纪录片血肉丰腴,真实动人的生活细节使纪录片更加真实可感。无论是对时空的还原,还是对过程的展现,都离不开细节的刻画。没有了细节,时空是空洞的,过程是乏味的。

任何生活过程,都是真实生活细节的累积叠加。纪录片叙事的“大过程”的建构,有赖于许多“小过程”的累积。事实上,“小过程”又是由更为具体感人的细节构成的。《沙与海》中父子打枣一段,用8个全景交待过程,接着连用几个特写和近景,表现出沙漠居民生活的艰辛和与恶劣自然环境不屈抗争的品格,尤其是刘泽远布满皱纹的脸和粗糙的手,给人强烈的情感冲击。而《小留学生》第一次上课的片断中,张素脸部和眼部几个特写,将这个小朋友从既好奇又紧张到茫然不安、委屈无助的心理变化刻画得细致入微,最后孩子哭着冲出教室的行为因为得到了充分的情感铺垫而显得既水到渠成又十分揪心。《筑梦2008》中,因为奥运建设而要举家搬迁的高大妈,在搬家的过程中,从成堆的物件中翻找出一本《毛主席语录》,执意要带到新家,细节既生动有趣,又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渊源,格外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