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艺术综合真题解析
13843600000019

第19章 真题解析(10)

【参考答案2】

从“理想国”到“乌有之乡”——论艺术与道德

艺术与道德二者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我们不妨先回到两千多年前,看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制订的“理想国”蓝图。柏拉图认为除少数的文艺作品外,其他艺术家及其作品都应从“理想国”中驱逐出去,因为它们的影响都是坏的。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则竭力为艺术辩护,强调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并提出了“净化说”。可见,对艺术之于道德的作用,这两位古希腊大贤从正反两面给予了自己的重视。

的确如此,蕴含着高尚道德的艺术作品并不少见,也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许多现代艺术批评家还在怀念像西斯廷教堂那样充满美感和提升精神力量的艺术作品。在那里,至少最后的审判中圣徒殉难或罪人被折磨的血腥场面被描绘得无比传神,作品具有清晰的道德目标。除此外,道德也是作品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的《离骚》充满着一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洋溢着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真挚情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斗争精神深深植根于民族血液之中。不可否认,在这样的艺术作品中,道德的作用极其明显。欣赏这样的艺术作品时,净化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艺术所蕴含的道德内容形成了对欣赏者的指引和导向,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确实能在某些艺术作品上看见道德的指引,却又在另一些杰出作品中看不出道德的目标,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美国现代艺术家安德烈·塞拉诺的先锋作品《尿浸基督》在虔诚的信徒看来,绝对是不道德的。甚至连我这样的无神论者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作品是否道德?批评家卢西·利帕德试做了这样的解释:在天主教中,体液和身体受难是一千多年中宗教权力和力量源泉的描述,因此并无不妥。耶稣在作品中具有了纪念碑的意义,暗金色和玫瑰红光泽预示着邪恶和荣耀,泡沫则指代星云,这样的文化圣像继承了西班牙艺术传统:既是暴力的又是优美的。大卫·休谟认为艺术家应该支持进步的启蒙价值观和道德改善,艺术家应该“保持自己的意识不受成见束缚”。尽管《尿浸基督》并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那带有明确的道德指引,但作为艺术家个人理解来说,无关道德,这和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作品如出一辙。

戈雅经历过战争的恐怖岁月,画面形象将美和暴力相结合,使人们直面人性极端的可能性,戈雅的作品经常没有道德的优胜者,甚至都不强调一种提升道德的力量,而仅仅言说着人性的可怕。即使在传递破坏我们审美距离的恐怖内容时,悲叹也能成为艺术中的合理信息。若仅仅因为这些作品充满痛苦或道德观模糊就认为戈雅不是一位好艺术家,这样的想法显然是毫无根据的。

我以为,是否必有道德教化并非衡量一部作品好坏的唯一根据,不包含道德观的艺术作品同样在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让上帝的归上帝,让恺撒的归恺撒”,我们无需深究每一部艺术作品的道德内涵,因为在重新构建的“乌有之乡”中,艺术不仅包含那些道德提升意义的作品,同样包括那些具有负面道德颠覆的作品。

【点评】

本文采用的是转折式写法,先说艺术与道德的密切相连,再话锋一转,侧重说自己的主要观点——道德和艺术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用道德教化作为评价艺术的唯一根据。论据上旁征博引,论述上直击要点,值得一读。

【拓展】

关于艺术的真、善、美三个属性,务必要弄清楚。审美属性是艺术的第一属性,就像雅各布森说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是因为其具有“文学性”,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是其“艺术性”,也就是其“美的质素”;艺术之善,是指的艺术本身要具有教化意义,要有积极的社会功用;艺术之真,是指艺术要反映、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三个属性,都有可能会单独拿出来出题,也很值得拿出来出题,所以要充分准备。

2.罗丹曾就自己的雕塑作品《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说道:“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试析美、丑在艺术创作中的互相转化。

【解析】

丑,也是一种美感经验,是人类审美本质的深入开拓,理解这点是做好这道题的前提。因此,拿到题目可以先说丑,再说丑向美的转化,以及丑本身的审美意义。

【参考答案1】

艺术以美为追求,但审美不可能只是停留在美的阶段,有时候,丑也是一种扩展的和深刻的美。伦勃朗喜欢画老朽人物,波德莱尔用《恶之花》做题,罗丹也曾用老妓为塑,倒不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口味儿太重,而是以丑为艺术创作的美学趋向,实在是有太多门道可讲。

首先,丑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必然存在的一种审美经验,甚而,艺术的审美价值有时候只能用丑的形象来传递。尤其在现代社会,神性的光环从现世消散,裸露出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和谐的结构,而是一个充满巨大矛盾的分裂体。我们不得不面临令人惊异和恐惧的事物,面对荒谬和虚无的现实。因此,审美活动也必不可能脱离这样的存在,丑便从作为美的陪衬地位上升到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以丑为代表的否定性审美经验便成了艺术活动中的重要感受对象。我们看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画面中共有五个女人体,她们几乎完全是用三角形、梯形、锥形等构成的。特别是画面右边的两个女性的面孔,变形非常夸张,几乎成了“牛头马面”。在这幅画中,人体的自然形式已经消失,一切都变成了几何状的构造,人体的柔韧、光泽和有机体的生命感全都没了,剩下的就只是一种符号的抽象物。画家正是通过这样的构造物向人们展示了现代人生活的状况——人的异化生活。

其次,审美距离的存在使得丑能成为审美体验。我们看罗丹的雕塑《老妓》,那人物形象所有的干瘪丑陋的身躯,琐碎扭曲的线条,绝望麻木的神色,处处显示出生命力的枯竭,使人产生一种厌恶之情,但是在通过艺术的距离化之后,这作品与我们产生了利益的距离,让我们获得了一种内在替代性的感受,在对这种非合目的性的审美对象充满的否定性感受的同时,我们又能理智地看到了下层女性生存的艰辛和韶光过往不复的哀伤,这种丑的无关紧要的痛感恰恰促进和激荡了审美活动的深化。

最后,美丑本为一种主观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恒定不变的。庄子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美丑本就是相对而言的,人认为美的东西,却把动物吓跑了。即使都为人的审美主体,对美丑感知也是相对的。《山木》篇中的逆旅小子说:“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可见,不同的人对美丑也有不同的观点。这种美丑关系的非绝对化,也为它们之间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庄子认为,美和丑的本质都是“气”。正因为本质一样,美丑才能相互转化。无论是自然物还是艺术品,最重要的不在于美或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要表现宇宙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就是“一气运化”。所以,在中国古典美学里,一个自然物,一个艺术品,只要它充分表现了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那么丑的东西也可以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丑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

总之,从美感向丑感的拓展,是人类审美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如果一个人只能鉴赏美而不能鉴赏丑,那么这个人的审美能力是残缺不全的,只能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脆弱的”观众。受限于狭隘的审美视野的人,看不到感性世界的丰富多彩的面貌,因而也领悟不到历史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意蕴。这种人,我们当然是不能去做的。

【点评】

本文手法老练,风格简洁明快,层次分明清晰,论据充实得当,论证严谨有力,结构框架明晰。从结构上来说,这是一篇典型的五段式文章,即引论一段、正论三段、结论一段。引论直接扣题,并用排比修辞,叙述口吻幽默诙谐,引入下文手法娴熟、老练。正论部分用“首先、其次、最后”三个序数词开头,显得条理非常清晰;每段的开头都是直接阐明本段的观点,接着便是论证这个观点,或用引证、或用例证,或讲道理、或摆事实,有作品、有分析,论述详略得当。结尾部分,不只是总结自己的观点,更是立意高了一层,提出美向丑的欣赏是一种审美能力的提升,最后一句结尾更是潇洒飘逸,有才子之气。

【参考答案2】

冲破蚕蛹的升华——论艺术的美丑转化

审美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情感呈现,是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和情感的关系状态。而这种审美活动中的美丑是相对的,又是具有同一性的,即美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丑是美的拓展,美是丑的升华。”

美的现实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源和依据,但丑的现实也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创造中的源泉。这也就是说,现实丑可以通过丑的现实来反映,并且通过审美创造实现丑的转化,使之成为艺术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模仿说,他指出:“模仿的对象不限于已有的事和美好的事。”这说明现实中丑的事物同样可以拿来被模仿,进而所得到的作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亚里士多德进一步以悲剧为例:“悲剧本身是痛苦的,但却能激起别人的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使观众得到快感。”可见,在审美过程中,移情作用使丑转化为美的感受,悲剧中美的瞬间过眼即逝,但真正令审美主体心悦诚服,为之震撼的乃是悲剧中“丑”与“悲”的意味。

由于审美距离存在,审美具有无功利性,我们感知的丑是作品再现出来的效果,而表现意义上的美需要进一步感知和体会。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主观上丑的动机、现象越尖锐,越突出了美的效果;动机现象越拙劣,审美效果越出众。这样巨大的反差,反而使审美主体获得巨大的美感。“荷兰画家伦勃朗欢喜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欢喜拿死尸一类物做诗题,雕塑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在自然中丑的人物,都是显著的例子。”朱光潜先生对此做了进一步阐释:“这就是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在艺术中,现实丑的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增强了。罗丹的雕塑《老妓》将老妓畸形、驼背,形同枯槁的身姿再现出来,使原本丑陋的身体转化成艺术美。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平实的人认为凡是现实的丑都不能成为艺术的材料……这是他们的大错误,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也能在艺术中非常美。”作品中的形象已经不是原来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透进创作者的认识、情感和评价。同时在审美主体的解码中,对艺术作品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蕴,使之更具有人情化,进一步撕扯下再现层上“丑”的外衣,露出了本真,显出了美丽。它从反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真理,是形象的真理,亦是艺术美的真谛。

我们的诗人荷尔德林和哈耶克无数次强调过这样一个观点:将人类社会导向地狱的,永远是那些试图建造天堂的人;反过来,制造我们美好印象的人,往往是那些试图毁灭我们的人。细究其因,前者在于理想导致不宽容,后者在于压迫导致反抗。马克思说过:“丑的现实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亦成为美。”艺术美绝不流连于感性和知性相和谐的那种层次,而是感性和知性的巨大矛盾产生的不适和不快。这种巨大的矛盾,我们称之为丑,但当我们在丑的体验中垂死挣扎,这种痛苦在更高层次上与我们的理性结合了,那么美就诞生了!

【点评】

本文条理较为清晰,引用和举例论证都做得不错。在分析问题时,也能言之有理。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结尾,观点新颖、立意深刻,颇能让读者回味。

【拓展】

审美经验的六大类型需要好好关注,尤其是丑向美的转化,很多考生容易把美这个字的意义作狭隘理解,美学用语和生活用语的共同性使得我们对“美”字的理解容易混淆、产生歧义。另外,对崇高、悲剧、荒诞、笑这些同为负面感受的审美经验也需要做重点理解。

本知识点可参考姚杰《艺术综合》的“艺术本质论”一章。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综合考试[艺术学]试题解析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油画作品《西藏组画》是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________代表作。

【参考答案】

陈丹青

【拓展】

2009年开始,不再指定参考书,而改出考试大纲。大纲明确指出要考艺术热点,因此,平时对当代的艺术家、艺术现象都要开始给予关注。

2.1927年美国电影________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

【参考答案】

《爵士歌王》

【拓展】

我们这个功利的世界决定了我们只会记住第一,在考试上也有所体现,我们往往只记得第一,不记得第二。世界第一个彩色电影《浮华世界》,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短片《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这些都要牢牢记住。

3.1947年,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发表了代表作________。

【参考答案】

《欲望号街车》

【拓展】

美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几个重要人物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等人,都是考试热点。

4.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是十九世纪捷克作曲家________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

德沃夏克

【拓展】

民族乐派的德沃夏克、斯美塔那、格里格、西贝柳斯、强力集团,是对西方音乐史考查的一个重点。

5.2007年7月曾创作《第七封印》等名作的瑞典著名电影导演________去世。

【参考答案】

英格玛·伯格曼

【拓展】

英格玛·伯格曼,不仅是瑞典的国宝级电影导演,是闻名全球的电影导演,他还有著名的作品《野草莓》《处女泉》等,另外英格玛·伯格曼也要当一个名词解释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