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13841400000024

第24章 电视纪录片台本写作(4)

(二)提纲式

由于兼具查阅的便利性和文本的可读性,提纲式的写作方式也许是纪录片“蓝本”写作中最常见的形式了,前面所列举的纪录片“蓝本”的主要类型都可以用提纲式的方式写作。一方面,提纲式的写作方式中对数字序号的大量使用,能增强文本的条理性,有利于便捷地查阅文档。另一方面,提纲式写作少了表格中的条框分割,从文本形态上看,更接近于我们日常阅读习惯,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也相对列表式增强不少,从而更具可读性。同时,提纲式写作在保证条理性的前提下,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成为受欢迎的写作方式也就不奇怪了。

在以提纲的方式写作电视纪录片蓝本时,在书写规范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以数字序号来排序时,一定要注意理清各级序号的层级关系,以免发生混乱。文本长度达到一定程度,还应当考虑制作目录。

例如:《生态陇南》拍摄提纲

一、陇南的生态环境概说

二、陇南的水;重点拍摄三滩、梅园沟

三、陇南的山;重点拍摄官鹅沟、鸡山、云华山、五凤山

四、陇南的溶洞;重点拍摄万象洞、白玉洞;陇南的奇石;古刹;名木等

五、陇南的生态旅游情况;提出的目标:建设陇上江南旅游文化名市

六、陇南评选旅游形象大使的情况;从天池、月牙湖的迷人处体现陇南生态,产生山水与人共美的震撼和吸引力

七、生态大修补的战役性工程:西和洞山的飞播林带、磨沟铅锌矿的人工林区

八、退耕还林以及相关的清洁能源、沼气的开发利用

九、水土保持工作,泥石流的治理

十、荒山造林;呵护生态的护林人杨新采等

十一、城区绿化,公园,绿色山庄,农家乐,仙境一样的生活情景

(三)段落式

段落式的写作方法,以分段的方式来安排层次、结构文本,一层意思一个段落,仿佛自然天成,最符合日常写作和阅读的习惯,且上下文之间联系较前两者都更为紧密,读来一气呵成。但与此同时,由于对每个层次没有明显标记,以至于查阅时必须从头到尾通读,而不能像看表格式文本那样以栏为单位逐栏跳读,也不能像读提纲式文本那样以序号为线索逐级查寻,所以以段落式结构的文本,在查阅的便捷性上又有所欠缺。

在采用段落式的结构方式写作电视纪录片“蓝本”时,如果文本较长,表达的意思比较复杂,且层次较多,就往往会采用分大段落的手法,每一个大的意思段落前都加上一个小标题,从而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前文提到的几种类型的纪录片“蓝本”,都可以采用段落式的写法。系列片《丝绸之路》中《敦煌》这一集的一段提纲就采用了段落式:中唐时期的第329窟,它的北壁有两处揭掉的痕迹。究竟上面画的是什么?据说被美国人华尔纳拿走了。

请常书鸿先生讲解壁画之所以能被剥离的理由。

访问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把其所藏329窟壁画局部“供养菩萨像”复原在被剥离残留的痕迹上。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写作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写作的另一大重要部分。不同于“蓝本”写作的是:“蓝本”的阅读者通常是创作团队或者与创作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士,而解说词写作所面向的对象则主要是纪录片的观众。因此,解说词写作对电视纪录片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尤其是在依赖大量解说来表现内容的纪录片中,解说词的写作可以说是整个纪录片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

一、什么是解说词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节目的文字稿。它介绍、叙述新闻事实,节目内容,发表议论或抒发情感。”解说词与其他类型的文本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写作需要与画面以及其他表现元素相互呼应。那么在讲述如何写作纪录片解说词之前,首先要明确解说词与画面以及其他表现元素之间的关系。

(一)解说词和画面及其他表现元素之间的关系电视纪录片属于影视艺术的范畴,以视听语言为艺术表现的基本符号体系。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相互配合得当,才能清晰地表达意义、真切地表露情感。在这种复合语言体系中,画面是电视视觉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解说词则属于听觉语言的范畴。

解说词虽然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器官,但一定要立足于观众的视觉感受,它是对画面元素的扩充、延伸、概括与升华。而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互补的前提是电视画面在意义表达上的一些局限性。

1.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

(1)电视纪录片画面的局限性

电视纪录片画面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是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以完整再现。

是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

是难以直接揭示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

是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

是画面具有的多义性特点。

是无法全部回答纪录的基本要素。

正由于画面的这些局限,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在表达意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观众可以通过解说词把画面感觉同听觉感受相衔接,对不断发生变化的画面进行必要的整合和重组,充分领略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这种引导,顺利进入特定的画面情境和氛围之中,体会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内涵。

(2)解说词与画面的互补关系

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二者息息相关,相互映衬。优秀的解说词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既要“形合”,更要“神合”,使之成为水乳交融的内在统一体。所谓“形合”是指在表层意义上解说词与画面所表达的信息内容应当大体一致,但一致不等于重合,解说词应当补充完善画面在传达信息时不足的地方;反之,画面对解说词也应当起到补充的作用。而所谓“神合”则主要指在深层内涵上解说词与画面所表达的意义应当高度统一,同时解说词应当对画面起到深化和升华的作用。实践证明,好的解说词可以进一步开拓电视画面的思想和艺术境界,使电视画面的视觉内涵得到更清晰的呈现与更深刻的阐发。

2.解说词与其他表现元素的关系

而好的解说词不仅要与画面配合得当,还需要与其他表现元素相互辉映。

同期声是指现场采访时被采访者所说的话,也包括被采访者和记者之间的现场交流。经过精心选择的同期声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意图,表达一种特定的意义。例如在纪录片《我的抗战》中,由一些抗战老兵讲述当时抗战的经过,由于他们本人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又因为他们讲述亲身经历的事情,这种讲述本身就是活的历史,更容易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以记录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尤其应当注重借助同期声表达,在写作解说词时应当充分考虑与同期声的配合使用。

音乐、音响、字幕乃至剪辑节奏等等都是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写作应当结合考虑的表现元素。总之,解说词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字,它的作用是在同画面语言、音乐语言与音响语言的结合中体现的。正是多种表现元素的有机结合,才赋予了电视纪录片以独特的魅力。

(二)解说词的作用

在与画面及其他各种电视艺术表现元素的“合作”之中,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发挥出了自己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1.补充作用

解说词能弥补画面不足,使叙事更加清晰完整。一方面,由于电视纪录片只能拍摄到“现在”,而无法在镜头中展现过去与未来,所以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补充作用首先便体现在对背景资料和环境的交代上,像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总体社会环境等很难通过画面展现的内容,都可以借助解说词很清楚地表达。另一方面,解说词能补充交待画面所不能说明的各个叙事要素。我们知道,叙事的基本要素是五个“W”和一个“H”,但这些要素并不都能通过画面展现,例如,时间要素就常常不能通过画面准确表达,还有人物的年龄、经历等等内容,都很难通过画面展现。解说词对这些要素的补充说明,有助于电视纪录片完整地进行叙事。例如,电视纪录片《下课以后》的开篇,画面上是大鱼岛村外景,解说词则说:“在山东半岛东部的海边,有一个名叫大鱼岛的村子,这就是我们的家乡”,补充介绍了画面不能说明的地点信息。

当然 ,解说词的补充作用不仅能直接地发挥,还能通过调动观众的再造想象间接地发挥。因此,解说词写作应当注意保留想象的空间,不能太实、太满。

2.衔接作用

由于电视纪录片所记录的现实生活千头万绪、十分琐碎,所以记录下的画面往往都是零散的、不连贯的,而这些零散的片断要最终整合起来流畅完整地叙事,还离不开解说词在其中所起的衔接作用。

这种衔接作用既可以体现为一种对多个镜头的信息整合作用,从而实现对无序的画面信息进行整合,对多义的画面指向进行规定和引导;又可以体现在对两个镜头转场时的承转组接作用,说明前后画面的逻辑联系,起到顺利过渡转场的效果。在很多情况下,还可以将单纯的整合和承接加以变化,实现强调、设置悬念等叙事功能。

3.深化作用

解说词不仅是对画面的一种补充,更是一种提高,因此,解说词还具有深化画面含义、升华纪录片意境的作用。一方面,解说词通过对纪录片主题的阐发实现其深化作用;另一方面,解说词通过对画面意境的营造实现其升华的功能。同时电视纪录片的深化作用,既可以以感性的语言通过抒发情感的渠道实现,又可以以理性的语言通过论理的方式实现。

(三)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必然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非独立性

与其他文体相比,解说词具有非独立性的特征。解说词不是独立地表达含义,而需要与画面等其他表现元素配合使用。这是解说词具有非独立性特征的原因,也是其非独立性最基本的表现。电视解说词是应电视而生的,而电视是视听的艺术,脱离画面的解说词不仅容易流于空洞抽象,而且也失去了其作为解说词的基础。这种与其他元素配合起来共同表意的特点,要求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要把握好“跟”、“贴”、“让”三字诀。

2.离散性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是离散性的。它不具备一般文章从头至尾一气呵成的连贯性,而总是时断时续的。“从文字上来看,它断断续续,段落和段落之间常缺乏语言和形式逻辑上的连贯性。”离开了画面、同期声等元素,单独看解说词,往往是前言不搭后语、莫名其妙的。

3.通俗性

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还具有通俗性的特点。电视艺术是一过性的,转瞬即逝、不可重复。对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是“一次性” 产品,通常不会反复研读。因此,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与大多数文本不同,它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读的。正因为如此,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要特别注重通俗性,不仅在遣词造句上要通俗易懂,还要在韵律、修辞和朗读上用心,使解说词既易懂,又好听、易记。

4.概括性

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还有着高度概括性的特征。解说词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不仅要通俗易懂,还要求简明扼要,否则如同《大话西游》里唐僧的啰嗦,简单的语言却能让听者绕昏头。因此,无论是补充信息、抒发情感还是深化主题,电视纪录片解说词都应当进行一定的概括、浓缩,使之精炼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