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写作与语言教程
13839100000064

第64章 句式的选用(3)

三、整散句的合理运用

整句和散句,各有特色。整句体现的是语言的整齐美,散句则体现了语言的变化美。整句和散句本身并没有优劣长短之分,只是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而已。如果通篇采用整句,势必会给人单调、呆板甚至做作的感觉,如六朝时的骈文就常有这个毛病。如果通篇都使用散句,则又会影响到话语和文章的气势,甚至会显得散乱而不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不少人的长篇讲话就常有这个毛病。

正因为整句和散句各有特定的修辞作用,所以,人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通常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整散巧妙结合,参差交错,整齐中又富于变化,则会使语势连贯而又不失生动活泼。至于什么时候用整句,什么时候用散句,则主要取决于表达内容和上下文的需要。例如:

当然,我们对“中国”的寻找,不光是局限考古学、历史学、地域或物质意义上的寻找,我们更要从文化、文明与精神内蕴上寻找“中国”。尧、舜、禹的时代,其实是一个精神和道德都非常丰富和高尚的时代,三位帝王都平实朴素、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虽然住茅茨土坎,吃粗茶淡饭,穿葛麻布衣,却能与百姓同甘共苦,视众业为己业,努力奋发,积极创造,崇尚科学与民主,尊让贤能与志士。不专制,不贪权,不怠惰,不谋私,成为贤德的典范与明君的楷模。(艾斐《寻找“中国”》)

这一例中,整句和散句相结合,于散句当中加入了排比句式(“住茅茨土坎,吃粗茶淡饭,穿葛麻布衣”,“不专制,不贪权,不怠惰,不谋私”)、对偶句式(“努力奋发,积极创造”,“崇尚科学与民主,尊让贤能与志士”),整散完美结合,错综巧妙,使语势连贯、活泼流畅。

过于整齐划一,将导致单调、枯燥;过于参差多端,将导致松弛、无“神”。整散的统一,才是美。所以,我们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既要掌握整句的各种句式,又要注意散句的灵活运用。

第三节常式句和变式句

在汉语句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要作用。汉语常式句语序较为固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单句一般遵循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的顺序;复句的语序一般为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凡是按照汉语语法基本规律安排句子成分次序的句子就是常式句。但常式句可根据表达的需要调整语序,构成变式句。句中的语序改变以后,句子的结构虽然变了,但基本意思没有改变,只是语意、语气、侧重点等附加意义有所改变,表达的感情色彩上有所差别。

一、主语和宾语位置的变化

(一)主谓倒装

如果将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则是主谓倒装的变式句。在主谓句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是对方最关心的或已知的内容,而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是句子的表述重点。倒装后,具有强调谓语的作用。

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②……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屈原》)

以上两个例句均是主谓倒装句式。例①将谓语“起来”放于主语“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之前,表达出强烈的号召性和鼓动性。例②出自历史剧《屈原》中《雷电颂》。作者将“鼓动”、“咆哮”、“闪耀”均提至主语前,形成三个并列的主谓倒装分句,以其丰富的想象、浩荡的气势、反复的咏叹,热情赞颂了风雷电的巨大力量,无情地诅咒了黑暗邪恶势力,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不懈追求。

(二)宾语前置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将宾语置于谓语之前,也叫宾语前置。例如:

①就凭四条这么不体面的人与牲口,他想,居然能逃出危险,能又朝着太阳走路,真透着奇怪!不必再想谁是谁非了,一切都是天意,他以为。(老舍《骆驼祥子》)

②儿子,他管不了;女儿,他管不了……(老舍《离婚》)

上述两例都是将宾语挪到谓语之前。这样的句式显得生动活泼、变化多姿,具有一定的美感。例①和例②是将宾语整体前置。这种用法一般出现于文艺作品中,大多数用以刻画人物的语言、心理等,如例①。例②是将“儿子”、“女儿”提至谓语“管不了”之前,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二、定语和状语后置

(一)定语后置

为了强调和补充说明,把定语放于中心语后面,就是定语倒置的句式。

定语后置句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有的是补充说明需要表达的内容。

①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巴金《海上日出》)

②他再次上岸假装抽烟,慢慢走过去,蹲下身来检查皮包,证明确实存在,站起想回河里去时,忽然发现他被包围了,二十几双眼睛——不满的、轻视的、惊奇的、羡慕的……一齐盯住了他。(高晓声《钱包》)

例①作者把“很浅很浅的”后置,特别突出了天空颜色的描写,也巧妙地解决了词语搭配的问题,使得语句流畅,有节奏感。例②的常式句为“二十几双不满的、轻视的、惊奇的、羡慕的……眼睛一齐盯住了他。”当修饰成分是较为整齐的联合结构时,放到中心语之前就显得有些拖沓、累赘。放到后面,读起来就顺畅、轻松些,节奏感也增强了。

(二)状语位置的变化

状语一般位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有时为了修饰全句或起强调、补充说明的作用,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例如:

①我漫步着,漫步着,在这少有的寂寞里。(鲁迅《秋夜记游》)

②我竟会这样地动起感情来了,为了区区的黄叶,黄叶的回忆!(钟敬文《黄叶小谈》)

例①的常式句应是“我在这少有的寂寞里漫步着,漫步着。”状语后置,突出强调了漫步时的心情。例②的常式句是“我竟会这样的为了区区的黄叶,黄叶的回忆动起感情来了!”状语后置,更加重了抒情的意味。

(三)分句位置的变化

偏正复句内的分句间意义有主从之别,一般情况下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为了强调偏句所表达的内容,使之倒装于正句之后,以求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①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藤野先生》)

②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巴金《小狗包弟》)

例①是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倒装后特别强调了偏句“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突出表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怀念。例②是条件关系的偏正复句,将偏句“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后置,更凸显出作者要摆脱心灵受煎熬的状态,需要作出的努力。

变式句是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为前提的。这种变化的产生,原因就在于作者一旦进入情景,需要追求或生动、或真切、或凸显、或含混等的表达效果,进而去激活听/读者的审美感知,以求得心灵的共鸣。

第四节设问句和反问句

设问句和反问句从形式上看是问句,但其实说话人心里并没有疑问,并不要求对方作出回答,只是引起听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表达某种肯定的观点或陈述已知的事实。运用这种句式是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与一般疑问句的区别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一、设问句式

为了引起听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先提出问题,再接着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式叫做设问句。运用设问句,提出的问题通常是人们关心的、感兴趣的。

①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②体育是什么?是一种戏剧性的人生,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战场。

例①是《国际歌》词,用设问句提出了世界人民最关心的大事,作者自己回答了这个根本问题,也同时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例②是1996年夏天,白岩松在《面对面》栏目里,与同事们探讨体育的含义时说的一段话。他自问自答,颇有感触。

设问句的巧妙使用,能突出强调作者想要表现的内容,激起听读者的好奇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尤其,在某些新闻评论类的节目中,设问用得好,既能使主持人的语言显得富于变化,又能使主持人与受众产生互动,积极启发并引起受众的思考。

二、反问句式

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也叫诘问、激问。它所表达的意思与其表面形式正好相反,即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如:

①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②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铁凝《哦,香雪》)

例①的“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和例②的“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是两个反问句。作者不需要针对疑问给出任何回答,因为答案——或是自己鲜明的态度,或是明确的看法均已暗含在句子中了。

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但两者有所区别: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不用回答,答案在问句之内。设问句的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的句末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设问句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听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句是为了表达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反问句的修辞作用是加强语气,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情色彩。用反问句表现埋怨、嘲讽、质问、呼吁等情感,往往比肯定或否定的直陈句式更具表现力。

【思考与练习】

一、分别尝试用对偶句式和非对偶句式表达同一个内容,并比较用与不用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二、排比有怎样的修辞效果?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三、举例说明顶针与回环的区别。

四、举例说明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五、化长为短:

1.他是一个身心健康、成绩优秀、爱好广泛并且立志自主创业成就未来的好学生。

2.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