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写作与语言教程
13839100000043

第43章 语言的得体性(1)

【学习提要】

重点掌握语境和语言得体的关系,如何做到得体。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写文章首先要讲究语言。好的文章必须有好的语言,而好的语言是需要锤炼的。好的写作素材、丰富的思想感情,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但是要真正把素材、感情转化为文章,必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没有足够的语言修养,就写不出感人的好文章。在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修辞。孔子为他的弟子开设的“言语”、“德行”、“政事”、“文学”四个科目中,“言语”科就是讲修辞。我国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所说的“文”,就是“文采”。意思是: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久远。阅读一篇美文,如饮香茗,如食橄榄,余香无穷,这往往是“文采”的功劳。所谓有文采,就是指语言准确、清晰、生动、得体,句式灵活多样,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善于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只做到语言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运用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王力说:“修辞是语言美的艺术。”吕叔湘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中指出:“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1980年10月)所以我们除了要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律外,还应该努力学习并掌握修辞的知识和技能。

修辞是适应题旨情境,恰当地利用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活动。“适应题旨情境”是修辞的原则,“利用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是修辞手段,“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是修辞目的,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题旨”是指说写的本意或主旨,“情境”指说写的语言环境,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修辞就无法进行,就会言不及义或不得体。陈望道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修辞是达意传情的手段,无论作文或说话,也无论华巧或质朴,都以“意以言会,言随意遣”为终极目标。好的修辞效果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方式铺陈成就的,关键是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王希杰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得体性是修辞的最高原则。这一见地极为可贵,是他对汉语修辞学理论的贡献之一。若要做到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就离不开语言环境。

第一节语言环境

一、语言环境的含义

修辞活动的过程是运用语言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过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它不仅要考虑语言材料本身的选择问题,还要受交际目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交际主体、交际对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们把这些影响和制约语言运用的因素称之为语言环境,也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简称“语境”。

无论是在语言的表达方面还是在理解方面,语境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适应语境既是修辞的重要原则,也是检验修辞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语境,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专门写了“语义与语言环境”一节,其中明确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因此,分析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离开一定的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段孤立起来分析,就难于确定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例如:“火”加上语调可以成为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在饥寒交迫的长途跋涉中,有人喊道:“火!”意思是“这里有人烟,太好了!”表达的是惊喜的感情;若在化工车间有人惊呼“火!”则是惊恐地报告险情。又如“好事”本有褒义,“这是你做的好事!”表示赞扬;而在另一场合说“这是你干的好事!”却是反语,表示斥责。

“语境”这一概念由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首先提出来的,国内最早明确提出语境概念的是陈望道,他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用了“题旨情境”的术语,他说:“普通作文书上常说的有所谓‘六何’说。以为最有关涉的不过六个问题,就是‘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等六个‘何’。”他还进一步说:“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仅仅是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写说者自己以为无可移易。”他所说的“题旨情境”就相当于语境。书中所说的情境的构成要素,除了“六何”外,还包括“写说者和读听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即双方共同的经验”,“写说者的心境和写说者同读听者的亲疏关系、立场关系、经验关系以及其他种种关系”等。

1963年,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提出现实语境包括:(1)联系说话时的情境;(2)利用时间、地点等条件;(3)利用自然景物特点;(4)适合说话人和听者的关系;(5)适合听众、读者的情况;(6)照顾上下文的关系等。

1964年,王德春发表《使用语言的环境》一文,指出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并指出修辞方法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显示修辞效果,采用修辞方法必须依赖语境。后来王德春和陈晨在《现代修辞学》(1989年)一书中,又深入论述了构成语境的客观因素以及临时性主观因素,并指出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语言学界开始逐渐重视对语境的研究,对语境的构成、分类、性质、特点以及作用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二十多年来,语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语境学”。

二、语境的分类

语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有人类的交际就有语境,有多少种不同领域的交际,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语境。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分类。语境的分类也是如此。

有从语言本体角度着眼的,将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由语言因素构成的语言环境指文章或话语中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上下句、上下段,还包括一句话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语境,指时间、地点、场所、话题、会话人的身份、会话人之间的关系等。

有的从语言运用角度着眼,将语境分为主观语境即人的因素(包括交际双方的身份、教养、职业、性格、性别、年龄、信仰、双方关系等);客观语境即环境因素(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话题、目的、氛围、文化、地理、时代等);语言自身语境即上下文语境、辅助语言语境(主要指体态语言、密码、信号、哑语、旗语、自然物等构成的语境)、语体语境等等。

有的强调语境的动态性,认为“语境是语言行为发生的环境”。可分为即时语境和背景语境。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大类。

(一)语言语境

即狭义语境或小语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某一语段的上下文。这里所说的上下文,可分为语体风格层次和语言材料层次,语体风格影响和制约着语言材料的运用。语言材料层次指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在上下文的搭配和衔接。这里有正偏离,即艺术化的手法,如诗歌合辙押韵、协调节律以及比喻、比拟、双关、拈连、对偶、排比、顶针、回环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可能出现负偏离,如重复、残缺、歧义等语病。例如:

①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舒婷《致大海》)

②原文:他被一位女教师抚着肩,慈爱地轻婉地问道:“你知道你自己的名字么?”

改文:一位女教师抚着他的肩,慈爱地轻婉地问道:“你知道你自己的名字么?”(叶圣陶《阿菊》)

例①中的“荣光”一词,本该用“光荣”,但由于上文的韵尾字是“伤”,下文韵尾字是“洋”,为了与之押韵,诗人才选择了“荣光”。例②作者将原文第一句中的主语“他”改为“一位女教师”,是因为第二句的主语也是“女教师”。原文没照顾下文,前后主语不一致,显得不连贯。改后前后主语一致,意义连贯,文气也畅通了。

(二)非语言语境

即广义语境或大语境。非语言语境指影响和制约语言交际的各种非语言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语境因素

包括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文化素养、心理特点、思想感情、健康状况、价值观念等,还包括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敌对关系、上下级关系、晚辈与长辈关系等等。不同的角色关系之间有不同的交际规范,交际中必须根据自己的角色地位使用恰当的语言,不然,就可能交际失败。比如,晚辈对长辈说话时,称呼就应使用敬称,如“老人家”、“大爷”、“老先生”;会话中,恰当地运用敬辞。否则,就会影响交际效果。

2.客观语境因素

客观语境因素主要包括:

(1)社会环境。时代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民族心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信仰和礼仪等,都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如在“十年浩劫”期间,“住牛棚”特指革命群众受到“专政”。在表达一些忌讳的事物时,往往换个委婉的说法。如用“寿衣”代替死人穿的衣服,以“仙逝”代替“死亡”等。

(2)时空环境。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自然景物、具体天气)等。这些时空环境因素对语言交际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以场合为例,在欢迎国宾的宴会上讲话,用语要规范、典雅、庄重、严谨,多用书面语;而在家里或公园里谈心,则自由、随意,多用口语。

(3)辅助语言环境。伴随着有声语言而出现的体态语和副语言,包括手势、眼神、动作、身体姿势、服饰、语气、语调、停顿等。这些因素对语言交际也有影响,它们可以帮助明确语义或加强有声语言表达的力度。

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话语理解的依据,在修辞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交际中具有定位、定向、补充、省略、生成和预测、排除歧义等功能。交际中话语与大小语境之间要有一致性,构成得体性,以便取得最佳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