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体育新闻学
13838900000055

第55章 世界著名赛事报道模式及其特点(4)

(4)技术革新,效率提高

从雅典奥运会开始,电视台广泛应用了XDCAM专业光盘系统,这个系统是指摄录机用于记录的材质不是传统的录像带,而是光盘。记者使用光盘摄录一体机记录了比赛的场景后,既可把节目素材在第一时间用移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快速编辑,也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网络设施向后方节目制作中心高速传输,还可以回到IBC(国际新闻中心)通过收录系统高速上载。

每个举办奥运会的东道主,都把火炬接力的电视转播看做是树立国家形象、提高世界影响力的一个大好时机。在火炬传递的前期,中央台成功地完成了圣火点燃仪式、圣火交接仪式、圣火抵京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三个重要节点的直播和报道。央视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设立了分演播室,从圣火自大本营出发的前一天起,就使用高清晰电视技术每天进行全程直播。2008年5月8日6时起,中央电视台综合、新闻、奥运、高清综合频道和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国际频道,并机直播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央视网同步进行网络和手机视频直播。9∶11分,成功直播第一支奥运火炬点燃;9∶17分,成功直播奥运火炬登顶。整个直播过程信号连贯、画面清晰,配以大本营演播室解说、滚屏字幕和大量精美专题片,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火炬手征服珠穆朗玛峰,奥运火炬传递到珠峰峰顶的全过程,创造了对奥运火炬珠峰传递进行电视直播的奇迹。

为了提供电视转播的全景画面,中央台在北京奥运会上使用了两架直升机,带着观众从空中俯瞰奥运会,为欣赏奥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2002年购买了一架直升机后,为配合北京奥运转播,中央台于2007年又购置了一架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的CA109型双发直升机,并为它配备了高清吊舱、高清航拍球和微波中继。此机的续航能力、拍摄能力和机动性能都非常好。同时,这架飞机还具备海上航拍的功能,能完成一些海上大型赛事的转播。此次北京奥运会,直升机用于开、闭幕式的转播,提供了全景的宏伟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在直播技术上,中央台在北京奥运会上还采用了多终端传播手段。除了传统的电视直播外,央视网依托四大传播平台——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在世界奥运会的转播史上率先实现了多终端传播。

3.新媒体的奥运会报道

(1)网络媒体的奥运会报道

①网络媒体的崛起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是有史以来第一届在互联网上全面展示的奥运会,因此有人把这届奥运会称为“网上奥运会”“e奥运”。我国网络全面介入体育报道是从悉尼奥运会开始的,网站提供信息的时效和数量更快、更多,所提供的功能服务也更全,但当时国内并没有一家网站独立获得采访悉尼奥运会的机会(新华网记者由新华社记者身兼二任)。网络的奥运会报道大多来自各媒体,尤其是报刊和通讯社。2002年1月,国际奥委会宣布,独立于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机构获得报道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的权利。从此,网络获取了更大、更灵活的报道空间,六年后的北京奥运会,网络的奥运报道进行得有声有色,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②网络媒体的报道特点

第一,资源优势。

传统媒体资源有限主要表现在新闻载体资源上,有限的版面、有限的时间等,而网络的容量几乎海量,人们能想到的内容都可以不受限制地放到网上去。在搜狐的奥运资料库中,汇集了自1896~2000年总计27届奥运会的全部资料,包括图文并茂的历届奥运会介绍、各个国家历史成绩库、历届奥运会金牌榜、历届奥运会中国奖牌榜、历届奥运冠军介绍、各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奥运会纪录以及所有关于奥运会历史和组委会的介绍等。这些资料通过热词(热门关键词)的形式深入到每一篇奥运报道中。例如,在浏览女排名将赵蕊蕊的新闻报道的同时,可以看到她的全部资料,而容纳如此之多的资料显然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第二,时效优势。

网络在更新信息方面,比报纸要方便得多。它不会因时间的原因而赶不上已出的报纸,亦无须打乱已有节目顺序,也不会由于添加字幕而干扰正常节目,受众可以通过上网第一时间了解奥运赛况。雅典奥运会期间,由于时差关系,很多人无法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中国队比赛,搜狐为此开设了两个直播间,进行24小时图文直播,每天至少有10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新浪奥运频道专门开辟的“冠军聊天”“冠军视频”专栏,首次独家以“流媒体”(视频)形式,在第一时间邀请中国冠军们在网上和网友进行“聊天”。北京奥运会上,搜狐作为央视网奥运视频的战略合作伙伴,充分利用了3800小时的赛事视频资源。中国运动员夺金后的第一时间,做客其“冠军面对面”的网络视频,使网民能分享到中国代表团的夺冠历程。搜狐通过视频直播和点播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地播报北京奥运会302个项目的全部比赛。可以说,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在奥运会报道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这一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三,互动优势。

网络的优势还体现在互动性,它能够更好地让受众成为体育报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雅典奥运会期间,新浪奥运频道的网友留言总量从8月13~28日达到49万多条,在刘翔夺金后,更是掀起网民留言狂潮,当日的留言平均增加数量比平时扩大一倍,达到6万多条。新浪的视频播放通过与凤凰卫视“奥运连环阵”的合作,将每天收视率较低的凌晨评论节目,用视频的方式提供给广大网友,并以短信、邮件的方式,增强了网友与主持人窦文涛的互动,丰富了节目的内容,提高了网友对奥运的参与和互动。这些形式想要在传统媒体上出现是无法实现的。

第四,服务优势。

奥运赛事精彩纷呈,受众在做选择时很容易“迷失方向”,各大网站所提供的“导游”服务为网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新华网每日在其首页以文字滚动方式做赛程预告,提醒网民关注焦点赛事。央视网在首页制作链接,把比赛日程和转播日程列表公布,网民借此可以把中央台的奥运报道看得“通通透透”。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各种服务信息满足了网络受众的需求,包括了天气预报、场馆信息、交通信息、票务信息、赛事指南、比赛视频、互动平台等。尤其是网络海量、不受时间限制的优势,使信息的获得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

③网络媒体的不足

尽管网络媒体在近两届奥运会报道中赢得了不错的点击率,但是无论在报道的权威性,还是严谨性上,与传统媒体相比依然存在着明显不足。

第一,采编人员素质不高。

从资金和人力投入上看,网络对奥运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与传统媒体相比丝毫不差。但是,报道奥运会是一项既要求时效性,又要求深刻性的新闻采编工作,由于奥运会是宝贵的注意力资源,受众对报道的要求也就更高,因而对网络的采编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往在网络参与奥运会报道的人员中,只有少数人从传统媒体中来,凭借过去的经验开展网络新闻报道。但多数人对赛事的了解都很少,更不用说奥运会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各门户网站想尽办法,聘请知名的体育界及媒体记者作为专家挂在网上,以此提升自己的权威性。但总体的人员素质依然不够高,错误百出。网络媒体的大部分采编人员,平时多是在做剪贴工作,报道策划能力不够强,原创稿件更是少得可怜,其人员素质显然比不上传统媒体。

第二,海量信息复制。

从传播载体来说,报道奥运会要考虑信息源,要做到准确、权威、迅捷,还要有现场描写和点评等,这方面网络媒体更难以超越传统媒体。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新华社等世界性通讯社以及报纸、电视台、广播等主要传统媒体,成为网络复制信息的主要来源。信息的大量重复,给人造成海量信息的错觉,其实可能是某条共有信息。千篇一律的网络信息,经不起阅读的考验,真正能吸引眼球的内容少之又少。

第三,错漏百出。

网络媒体上信息和信息垃圾相伴而生、泥沙俱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它的权威性,即便是网络媒体所追求的报道速度也因为错漏百出而大打折扣,因为追求报道速度本身就是要以内容质量为前提的,如果报道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速度越快造成的损失越大。在雅典奥运会上,新浪奥运专题对中国女排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比赛还尚未结束时,网页上竟然发出了中国队夺冠失败的消息。为抢时效而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2)手机短信报道

在雅典奥运报道中,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首次参与奥运全程报道,并成为一种重要报道形式。“新华社新华短信”开通了奥运短信、彩信、WAP等业务,并在内容制作、市场运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获得了大量手机用户。许多国家还第一次通过3G技术向手机用户提供奥运会的新闻和图像。

中国联通的“奥运直通车”整合了中新社、省级体育频道联盟等专业传媒,并组合了新浪、华友、TOM等国内几大知名SP(服务提供商)的信息资源,为旗下的手机用户及时传递第一手奥运赛事信息。中国移动通信也开展了类似的短信业务以及拨打电话收听奥运新闻的服务。而通过手机来收看奥运比赛节目的全新尝试也在雅典奥运会期间推出。借着奥运报道的东风,“第五媒体”已经初显端倪。手机短信参与奥运报道,使受众获得到奥运信息的速度更方便、更快捷,丰富了奥运报道形式,同时对其他媒体的奥运报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008年,为了以便捷的手机服务支持全民参与奥运会,中国移动在奥运史上第一次成功应用了丰富的移动技术和新的科技手段来传播奥运信息。中国移动按照奥运历史的进程推出了三个阶段的奥运手机报,为广大客户提供新闻报道。第一阶段为2008年1至3月,以常规新闻报道为主,重点介绍奥运手机报的内容策划、前期的宣传以及常规的新闻报道;第二阶段为4至6月,报道圣火活动进程和火炬传递的细节以及测试赛进行的情况,对奥运会报道逐渐升温;第三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提供了丰富的比赛情况、运动员图片以及综合信息。

手机报在整个媒体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仅北京就有200万手机报读者。相比一般的传统媒体,其信息获取渠道变得更快捷、更经济。奥运手机报的定位面向彩信终端,中高资费区用户,发挥出了图文并茂的优势。从内容上看,奥运手机报综合了各种新闻,开展了互动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奥运百科知识,并为特定的奥运爱好者准备了专刊和各种项目的专版,比如乒乓球版、足球版等,总计提供了将近20份专门的奥运手机报。

(3)数字付费电视

中央电视台用一年多的时间精心打造了两个数字付费频道,准备在奥运会报道中做一个新的尝试,然而,这一计划却在雅典奥运期间遭到了冷遇。尽管央视把许多精彩的赛事直播都放到了数字电视频道,但截至奥运会开赛以前,上海范围内仍然只有数十户家庭申请安装数字付费电视。相对昂贵的收视费与免费看电视的习惯阻碍了数字电视的推广,宽带网络视频直播则是付费数字电视的最直接对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数字电视为实现受众与奥运报道的互动提供了可能。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SiTV)联手SMG新媒体旗下IPTV、东方宽频、手机电视,在8月8日8时强档推出奥运互动频道。该频道每天8点至24点不间断播出各类奥运主题节目,其宗旨是让观众与奥运会“多渠道互动,全方位参与”。已经完成模拟转数字技术的整体转换的上海数字电视用户,在收看到这个互动频道时,只需在最后一个公共频道之后的付费频道内查找,就能免费收看到高品质的数字奥运电视节目。

五、奥运会报道新闻业务要求

如果把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看做是一场战役,那么围绕奥运会就会出现两个战场,其一是竞技比赛的战场,其二是新闻媒体的战场。前者是为了争金夺银,后者是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奥运新闻报道是一项综合性报道,难度大,时间长,范围广,要求记者、编辑具有深厚的功力,因此,媒体人无不为能够从事这奥运会报道而引以为豪。要想完成好奥运会报道,首先要有“作战”的基本功,比如新闻的敏感力、观察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采访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在日常训练中积累而成。但仅有这些“本领”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

1.奥运会采访能力的要求

(1)创新能力

奥运新闻大战是全球最大的“同题竞争”,没有什么能够逃脱人们的视线。全世界五大洲都在看同一场开幕式,同一场比赛,电视直播已扫描到赛场内外的各个角落,网络媒体以其无与伦比的高速度抢夺了网民的眼球。如此严峻的媒体竞争,报纸等平面媒体的记者编辑们该如何应对?答案只有一个:创新。这种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发掘新的角度、新的视点、新的观点,新的新闻模式等。电视虽然将所有的比赛都进行了直播,但会受到时长的限制;网络内容再海量,速度再快捷,充其量也是大量复制信息,原创稿件不多,因此,平面媒体绝不是没事可做。利用电视及网络的背后和空当,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读者梳理信息、集纳新闻、归纳观点。让读者在电视上看完热闹之后,再来报纸上看门道。

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北京晚报体育部副主任袁虹蘅每天写一篇亚特兰大散记,均以单音叠字为标题,《热热热》《乱乱乱》《票票票》《难难难》等,共计18篇,以散文化的新闻形式,向读者报道了奥运会期间气候、市井、票务、交通、人文等方面的情况,视角独特,素材翔实,语言生动,受到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