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中国译制
13836000000010

第10章 影视配音与导演艺术(1)

译制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媒介产品,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部经典译制片曾经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部经过成功译制配音的外语片,不仅为受众消除了语言障碍,而且赋予作品以本民族受众所能接受的艺术感染力,使作品人物熠熠生辉。反之,同一部作品,若译制配音水平低劣,则会减损作品的审美价值,甚至扭曲原片中的艺术形象,结果令人反感生厌。这说明译制的语言对译制片的重要性。译制的根本使命就是进行语言转换,译制的本质就是语言转换艺术,而经过艺术转换的语言,便成为了作品的审美组成部分。在译制片的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语言转换,是译制艺术生产的核心。一部译制片的魅力,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制的语言创作水准,也就是译制艺术的魅力。正如著名译制片导演张云明(曾导演过《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海底总动员》等多部译制片,并获译制片“华表奖”)所说的:“在电影译制中,如何把握译制语言创作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所说的译制艺术指的是配音译制。可以说,译制的艺术品质也主要体现在配音译制的过程之中,或者说,配音译制的审美特征表现为译制环节的专业特征,包括翻译、导演、配音、录音这几个主要工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的系统,其中以配音脚本翻译为基础,以“对口型”配音为特色。要了解译制艺术的生产过程,要从认识配音的基本流程入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国配音译制的巅峰时期,许多经典的译制片就诞生在这个时期。其中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艺术水准代表着我国当时译制生产的最高成就。我们不妨从分析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生产模式为切入点来揭示配音译制的创作规律。

第一节 配音译制的流程

译制的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然而不同的方式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任何时期的译制片都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理,译制片配音的制作流程也是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但是其基本流程则比较相似,其中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模式最为典型。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经过多年的实践,把译制的生产工序总结为八个阶段:看原片、初对、复对、排戏、实录、鉴定、补戏、混录。

目前,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影集团译制中心也基本上是借鉴了这八个环节来进行译制工作的。这八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每个阶段都要完成该阶段的核心任务,其中有些工序在技术或艺术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相应专门技术的专业人员来完成,例如录音阶段就需要相当高的录音技术。由于配音译制是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结合,所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译制的过程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录音技术处于单声道模拟“低保真”阶段,到90年代后,各家译制单位普遍使用数字5.1声道“高保真”技术,而且大部分制片厂都配有数字调音台和数字工作站。所以说,当代译制片配音制作流程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分轨录音技术的使用、数字生效还原技术的使用,等等。

当然,不管是低保真技术阶段还是高保真技术阶段,译制过程的基础都是台本翻译。在完成混录之前的工作核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剧中人物对白展开的。因此,这里有必要先分析一下译制片脚本翻译的特殊性。

译制片翻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一般文学作品、宗教典籍、科技文献等文体的翻译,因为译制翻译的题材是影视作品。当然,影视作品虽然具有视听的特殊性,但是也具有一般文学作品的共性,所以,从根本原则来讲,译制片的翻译也要像一般翻译那样做到忠实、通顺。不过,译制片翻译的对象是视觉人物的话语,所以翻译的语言不仅要准确,而且要生动。显然,有味的语言,观众听了才会觉得有意思。同时,由于电影、电视剧的语言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化的语言,在语言文体上,属于“会话”体,因此,译制翻译的语言要尽量上口,像是平常人们说的话,也就是口语生活化。相反,如果翻译成生硬的书面语,那就缺乏生活气息。

其实,译制翻译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人物个性。影视作品要塑造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就正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展现出来的。对于译制工作来说,画面是固有的,人物动作是现成的,那么,翻译的任务自然就是还原能够反映人物个性的语言,即译制翻译的语言要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身份、职业等要求,做到言如其人,使人物语言与人物形象协调一致,这样的语言经过配音才有艺术魅力。当然,除此之外,译制翻译的语言还必须有充沛的感情,因为生活的语言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要有真情实感,要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缺少情感,经过配音后,语言跟表演“两张皮”,那样的作品很难打动人。

最后,译制语言还要最大程度地贴近人物口型,做到译制语言和视觉人物开口、闭口时间长短一致。这就要注意把握发音口型、字数、节奏,包括句子间的语意间歇、停顿气口等,力争做到以假乱真,因为配音译制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外国人的嘴讲本国的话,其最高境界就是让人看不出破绽,具体说来,就是最大程度的贴近——贴近口型、贴近人物、贴近生活。这样配出来的语言就和原片的画面融为一体,让观众看着舒服、听着自然。这也是译制翻译追求的最高境界。

翻译台本完成后,就马上交给导演,这就开始了正式的配音制作阶段。

按照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模式,配音译制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环节:

一、看原片

接到翻译的台本后,便进入看原片阶段。不难理解,看原片是译制过程必做的准备工作。看的目的在于理解,然后进行校对。导演要根据原片对台词进行口型校对和润色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剧中人物要求来组织配音演员、分配角色,并组织配音演员一起看片。概括地说,这个阶段要实现两个重要的目标:

其一,导演根据原片确定译制构思和创作意图,对原片的时代特点、主题风格、角色的性格特征、语言特点、人物间关系、故事的情节发展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其目的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以便于对配音演员进行角色分配,而且也便于在实录时给配音演员导戏。

其二,演员通过看片,可以全面了解剧情和自己所配的人物在剧中的作用,向原片寻求塑造语言和声音形象的直接依据。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声音固然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只能用语言来塑造人物,所以,最重要的是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找到人物的语言特点,做到言如其人,言为心声。这样才能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如果抓不住人物特征,找不到语言特点,就会造成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脱节,即人们常说的“人物和语言两张皮”,成为整个译制制作的败笔。因此,作为一名配音演员,应该做的功课就是根据原片描写的时代背景、电影主题找到人物语言的时代感和语言色彩,并根据原片人物形象,角色表演的性格、眼神、动作细节等探寻角色内心世界,更好地把握人物语言特点。总之,演员对人物角色感受得越多、越充分,理解得越透彻,对后面的配音创作就越有帮助。

二、初对

译制片的台本是整个译制制作成功的关键。配音导演根据自己对作品和人物的理解,对翻译的台本进行修改加工,这就是初对。初对的第一个任务是,导演按照原片人物性格特征,对翻译好的对白进行提升,使之尽量符合剧中人物性格、体现特定环境中人物情感,从而使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合二为一,用译制导演的行话说就是如何让对白出彩。第二个任务是,对口型——使对白的口型节奏和人物画面的口型吻合。其关键是如何把台词从文字语言变成符合视听习惯的有声语言,这一转化关系到整个译制片的制作能不能取得成功。我们知道,不同的语言之间是有差异的,而中西语言之间的差异非常大。

比如,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从音节、口型、声调、重音、停顿甚至遣词造句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一差异给译制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优秀的译制台本翻译可以在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方面做到完美的转换——如果翻译既是导演同时又是配音,那这项工作就由一人来完成——可惜,更多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来说,经过认真翻译的脚本对白,如果用来打字幕,可能说的通。因为字幕的表现形式是文字,是让观众阅读的。但是如果拿去配音,有的可能根本不能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符合配音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译制导演的作用——依据对作品的理解和配音的需要来对台本润色、修改、把关,同时也可以看出译制翻译的难度和配音工作的复杂性。

导演修改完台本之后,还要经过配音演员的初对过程。配音演员在录音前进行初对时,还会发现对白在发音口型或者行文方面的不贴切之处,然后跟翻译、导演协商、沟通,共同进行修改。这种修改包括根据口型需要的增减、调整等手段,比如,语言填不满时要加一些虚字;语言过长时要精减到恰到好处,又不改变原文的意思;开口、闭口不和谐时要尽量找到口型相似的汉字;对白要尽量同人物形体动作相吻合等,经过这样加工后的台本配出来观众才会看着舒服。

一般来说,初对的基本要求是使译制语言和视觉人物开口、闭口时间长短一致。比如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的对白修改:Roy:Look/ing/for/your/friends?(原文五个音节)

罗依:1.找你的朋友吗?(译文六个汉字)

2.找你的朋友?(译文五个汉字)

再比如美国电影《纽约时刻》(2009年春CCTV6上映)中的对白修改:Roxy:Yeah!/Thank/you.I/to/tal/ly/blanked.(原文三个短句,音节数为一、二、五)

罗克西:1.对,多谢。我完全没想起来。(译文分别为一、二、七个汉字)

2.对,多谢。我没想起来。(译文分别为一、二、五个汉字)

在这两个例子中,原译文1的字数都比原文音节多,因此在《魂断蓝桥》的例子中,译文2把汉语中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吗”去掉,保证口型对应,通过配音演员在配音时句尾声调上升来表达疑问的语气。在《纽约时刻》的例子中,译文2去掉了原译文1中的程度副词“完全”,以适应原文口型,意思上也没问题。

再比如英国电影《痴男怨女》中的对白修改:

Contessa:If/e/ve/ry/one/knew/what/e/ve/ry/one/said/of/each/o/ther/(十六个音节),there wouldn’t be four friend sinthe world.

鲁西诺伯爵夫人:1.如果每个人都知道别人说了什么(十四个字),世界上连四个朋友都没有。

2.如果每个人都知道别人说了什么的话(十六个字),世界上连四个朋友都没有。

在此例中,原译文1字数不够,对不上口形。译文2添加了汉语中和假设条件句相呼应的“……的话”,使口型对应成功。一份经过仔细加工的台词本原片人物性格不仅更为鲜明,同时,准确的口型节奏、语词结构,能为配音创作在“制约”关系中提供最大的自由度。

事实上,一句话往往是由多个小节奏组成的。由于每种语言在表达时短暂停顿和小节奏不一样,句子中间的语意间歇、节奏很不相同。译制片语言要根据原片话语间歇节奏停顿,为了使译文不破坏人物的语言逻辑,所以有时要调整语序才能实现停顿节奏的口型贴近。

比如有这样一句话,原文是“……by the way,at the time the murder was committed,”意思是:“顺便说一句,在凶案发生的当时……”按照原片人物的口型字数是16个字,而翻译稿的字数只有13个,是不是加上3个字就行了呢?也不行。因为原片人物的表演欲言又止,说话节奏时续时断,所以符合这个人物的准确口型节奏就不是笼统的16个字,而是,“3︵3︵4(气)︵6……”这里,“顺便说一句”就和一开口3个字一组的节奏不吻合。

硬加,口型必定错位,但是如果调整一下叙述的方式,改成:“顺便呢……说一句,那件凶案(气息)发生的那一刻……”这样,语言就和原片人物口型节奏紧紧吻合在一起,语言文字和画面人物形象贴合紧密,才能使演员配音“贴人物”有了基础。这方面的范例,在译制片前辈陈叙一老先生的笔下,并不鲜见,从《虎口脱险》到英国讽刺电视剧《是,大臣》,都堪称译制片台本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