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科技与传播
13835200000008

第8章 从《走近科学》看电视科技节目的传播误区(1)

曹飞

摘要:随着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电视台相继设立科教频道,近年来电视科技节目蓬勃发展,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以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为案例,对当前电视科技节目普遍存在的传播误区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同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选题上庸俗猎奇,内容上琐碎无聊,是当前很多科技节目的通病;在叙事上,滥用故事化手法,使不少节目严重偏离了科技传播的宗旨;在节目制作中,缺乏对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理解和传播,则是当前科技节目的最大问题。

对于电视科技节目来说,收视率为王的节目评价体系、相对较少的制作经费和制作者缺乏系统的科学训练与科学素养,是困扰其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科技节目、《走近科学》、故事化、科学精神《走近科学》是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于1998年6月开播。栏目初创时以说教灌输的方式,曲高和寡地宣传高新科技知识,节目收视一直在低迷中徘徊。2004年,《走近科学》栏目进行了改版,转变为以揭秘解密为主要内容,以故事化叙事为主要结构方式,以渲染过程、强调悬念为表现手法的悬疑类科技传播节目。

改版后的栏目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为节目宗旨,制作了大量优质节目,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技节目的一面旗帜。

在宣传科技知识,引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的同时,《走近科学》栏目近几年也饱受争议。其庸俗猎奇的选题原则,故弄玄虚的叙事方式,缺乏逻辑与科学思维的节目制作理念,已经成为当前电视科技节目的通病。本文以《走近科学》为案例,对当前电视科技节目存在的传播误区进行简要分析,初步探讨科技传播节目的发展途径。

题材庸俗、内容琐碎:节目选题上猎奇现象严重

选题是电视科普节目成功的关键一环,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的传播效果。《走近科学》栏目初期主要从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选题,如宇宙、中子、原子、DNA、弦论等话题。这些对普通人来说较为陌生与遥远的枯燥术语,自然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对于节目制作者来说,过于抽象的选题,也很难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把节目做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004年《走近科学》栏目改版以后,在选题上一改以前阳春白雪的原则,确定了生活化的取材方向,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入手,以讲故事的方式,传达科技知识。然而在收视率和节目制作经费等压力下,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节目选题逐渐从通俗易懂转变为庸俗猎奇。

纵观《走近科学》近两年播出的节目,其选题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疑难杂症。各种生理或心理疾病一直是《走近科学》的热门选题。如2009年《走近科学》播出的《长不大的女孩》、《23岁的“老汉”》、《怪针疑云》、《脑瘫父子》、《我怎么越长越矮》等,这些选题都是以渲染某种疾病产生的反常现象,表现其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的痛苦为主,而疾病的起因和相关病理只是在节目的最后部分才略有涉及。这种过于关注疾病的低级重复选题方式,使《走近科学》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节目价值取向越来越庸俗。

第二个选题来源就是奇闻逸事。如2009年的部分选题《揭秘轻功“水上漂”》、《喊泉的秘密》、《我的家在颤抖》、《复活的“人参娃娃”》等。这些被节目极力渲染的所谓谜团或神秘现象,其实有的是简单的自然现象,有的是巧合,有的则是骗局。这些选题大都以猎奇为主要目的,以澄清误会或事实为主要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科学价值可言。

古迹探踪是《走近科学》的另一大选题来源。如近期播出的《古墓寻宝记》、《寻找迷失的宝藏》、《揭秘千人墓葬》、《悬棺之谜》等,这些以探秘寻宝为主要噱头的选题,把大众从严肃的考古科学引向所谓的寻宝探险历程。

其实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小到衣食住行、精密仪器,大到气候变化、宇宙航天,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科技节目的选题来源。英国BBC的著名纪录片栏目《地平线》的选题来源一直就十分广泛,如2009年播出的《瘦人为什么不发胖》、《我们为何做梦》、《为什么不能预测地震》、《地球能住得下多少人》、《生物钟的秘密活动》、《灾难逃生》等节目,对于传播科技知识,激发公众的科学探索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我国的电视科技节目的选题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是由于收视率评价和制作经费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也和节目制作者缺乏科学素养与专业知识,缺少对科技选题的把握与控制能力有关。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故弄玄虚、舍本逐末:节目叙事落入故事化陷阱

早期的科技传播节目,以俯视说教为主,不少节目内容枯燥无味,手法平铺直叙,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可谓面目可憎,传播效果自然甚微。《走近科学》自改版以后,强调故事化,在叙事结构上通过设置悬念、渲染细节、烘托气氛、表现冲突来提高科技节目的可视性与感染力。

值得肯定的是,这种故事化创作手法改变了过去那种枯燥直白的科技节目形态,能够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在提高了节目收视率的同时,把科技知识深入浅出地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播出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故事化叙事只是节目的表现形式,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才是节目的主体。如果明明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却非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说得悬疑重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人看后难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这样反而会使观众产生逆反心理,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如《走近科学》2009年5月播出的《古寺疑影:不明发光物体为何突然降临千年古寺》,讲述的其实就是一件很偶然的事。北京潭柘寺的一个监控摄像头,在晚上拍摄下了一只蜘蛛在镜头前拉丝移动的画面。因为是红外线摄像头夜间拍摄,所以蜘蛛在监控画面中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发光点。

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走近科学》却人为地设置了很多明显不可能的假设和悬念,然后再一一排除,最后才揭示出答案,将其生拉硬扯为上、中、下三集。节目先以“千年古寺突然出现不明物体”、“是不是佛祖显灵的佛光”、“神秘发光物体出现在佛祖涅槃纪念日前一天”等为噱头大肆渲染事件的神秘性,然后又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与主题明显无关的潭柘寺的神树传说,佛光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特点等内容,最后在排除了月光反射、手电发光反射等原因之后,才通过实验的方法确认,所谓的不明发光物体其实就是一只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