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凡是挡住光线、会使果实受光不均的枝条,都要在苹果着色期之前修剪掉。
摘袋——分别介绍里外两层果实袋的作用,以及摘袋时间对苹果着色的影响。
铺反光膜——红富士要全红,果实下部的洼陷部分也要红,所以要在树下铺反光膜,使苹果着色均匀。
……
所有被选定的技术,都从促进苹果着色的角度来叙述,相反,那些与之无关的技术,就被删减掉了,从而让我们有更从容的时间来解释一些必须解释的概念。
“找不同”
对于另外一类技术推广节目,要降低其中的科学概念密度,在提炼主题时,不是“找出共同点”,而是要“找出不同点”。
以一个散养香猪的节目为例。香猪是一种肉有特殊香味、价格昂贵的地方猪,它们有很多有趣的习性,模样也长得很有“人缘”(号称“熊猫猪”,毛色是两头乌中间白),按说应该是一个有一定吸引力的选题。不过,这个节目在策划阶段却遇到了困难——选题重复。《科技苑》的技术推广节目已经做了十几年,很多选题的内容难免重叠,就以散养猪技术来说,已经在不少节目中提到,关于补饲、关于树荫避暑、关于洗澡、关于拱地,等等,那些节目的主角虽然不是香猪,但习性却和香猪很相似。
为使选题成立,就必须找出香猪散养和其他猪种的不同之处,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最终确定的主题是《住在山洞里的香猪》。因为香猪是我国西南部山区的特色猪种,喜欢钻山洞并且住山洞,这一点和大多数的猪都不一样;而养殖者又恰恰根据这个习性为它们建了很多原生态的山洞,因此,本片就围绕“按照香猪的习性给它们建山洞”的主题展开。
“山洞”的主题确定之后,相应地就可以“减掉”那些和山洞根本不挂钩的技术点,比如香猪的繁殖。在平时,香猪的公猪和母猪所住区域是隔离开的,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另外围起一片场地做它们繁殖交配的场所。这一段虽然很有意思,可惜和香猪的住处“山洞”没什么关系,所以就必须舍弃。
“找不同”的初衷是避免选题重复,但实际上却找到了新的角度,有效地给科学概念做了减法,增强了节目的整体性,可谓一举多得。
不管是寻找共同点还是不同点,实际上都是通过提炼主题来控制节目中科学概念的密度,可以说是一种宏观控制,而具体到每个技术点中科学概念的微观控制,又有另一番道理。
让“概念”变成“兴趣点”
任何类型的电视节目都需要兴趣点,也都需要抓住一些兴趣点尽量放大。就技术推广节目来说,“兴趣点”最好就是某个科学概念,这样,当它被生动地放大时,就能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达到科学传播的目的;同时,如果有足够多的概念可以被作为兴趣点来放大,那么很多不能引起兴趣的概念自然就会被舍弃了。
以节目《雉城茄子收半年》为例。这是一个关于延长茄子采收期的技术推广节目,其中涉及的技术环节很多,最不好处理的是采收期的管理技术,因为其中的内容比较零碎,包括采收、整枝、打叶、点花、防治病虫害等,如果仅仅是依次说明,每个技术两句话,就成了流水账了,观众看后什么也记不住。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些概念,试着把它们变成兴趣点。
兴趣点之一,是在“及时采收”段落提出“茄眼”的概念。“茄眼”这个词就很有意思,很多数人听到它的反应是——茄子也有眼睛?在哪儿?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新奇度,因此很适合拿出来好好讲一讲:
“茄眼”,指的就是茄子花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这道白色或者是淡绿色的环带,通过茄眼可以判断茄子的生长情况和成熟度。
茄子“眼睛”大,证明它正在迅速地长大,白天晚上都不歇着,这样的茄子是不能采的;相反,如果茄眼很小,甚至已经变成了一条缝,说明它的生长速度已经慢下来、马上就要成熟了,必须及时地采下来。
兴趣点之二,是“点花”部分出现的“主花、副花”概念。点花是把促进茄子坐果的药剂点在茄子花上,但如果点错了,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茄子有两种花:很多茄子在一个生长点上会同时开两朵花。这两朵花只能点一朵,也就是“主花”。
柄短粗的是主花,生长势强,将来发育出的果实商品性好;柄细长一点的是副花,因为生长势弱,即使能长出茄子来,品质也不好。所以,点花的时候,只选择主花来点。
这些变成了兴趣点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增加进来的概念,但它们并不嫌多,因为它们没有影响到人们对节目的兴趣,反而有增强兴趣的作用。有了它们,“流水账”的“名单”缩短了,有效的并且有趣的信息增加了。
密度“优化”
其实,在具体的一组“为什么”和“怎么办”中,往往科学概念的密度并没有降低。
在此以节目《野猪野养》中的一个片段为例。
(1)序幕:母猪在野外产仔的时候,老万曾经跟踪过它们,发现母猪们在产仔前会收集树枝和软草来做窝,这些窝一般都很坚固,里面还絮了草,很适合小猪居住。
因此,老万就放下心来,让母猪们在野外产仔,不干涉它们。
(2)事件发生:老万后来发现,产仔后的母猪会有很长时间不回来补饲,等到再出现的时候,母猪就会饿得很瘦,而且它所带回的小猪,数量也会比较少。
(3)引入知识:为什么会这样?
解析:在小猪出生后的头几天,母猪会把它们藏在窝里,自己为了哺乳和照顾小猪,也会在窝附近采食,不回群去。等到7~10天之后,小猪能够自由活动了,母猪才会带它们回到群体去生活。因此母猪在产仔期间,就不会回到补饲区来吃玉米。但是,光吃丛林里的食物,对于需要大量营养的哺乳母猪来说是很不够的,小猪也容易营养不良,再加上野外的其他不可控因素,小猪的成活率就会有所下降。
(4)解决方法:老万决定让野猪妈妈回到补饲区来生孩子。之后再具体介绍人工产窝的搭法,以及怎样把怀孕的野猪引回产窝来生产。
这个段落中出现了多少个科学概念呢?稍稍了解动物行为学的人应该能找出很多,诸如搭窝行为、产仔行为、哺乳行为、采食行为、幼仔成活率……但是,这么高的科学概念密集度却不大能让人感觉到,因为它们已经融在故事里面了,在叙述的时候并没有造成我们思维的“停顿”,就犹如本文最前面引用的罗伯特·麦基的那句话:“我们看看表,大吃一惊。”
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谋篇布局中,科学概念的密度是相对的,重要的是它们有没有被“优化”成观众易于接受的形式——由干巴巴的概念转换为看起来挺过瘾的一个故事。
不过,在此有必要提一下把科学概念优化的前提,套用摄影记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离拍摄对象足够近”,也就是要对所拍摄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当然,还要拍摄足够的画面。
提炼主题、降低或优化科学概念的密度,归根结底都是方式问题,而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农业科教节目生动、好看起来。
(赵爽: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科技苑》栏目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