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科技与传播
13835200000030

第30章 新技术对影像科技传播要素的影响分析(1)

赵文捷、冀茂远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传播方式、传受关系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技传播被赋予了时代的新特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从传播本体、传播方式、传受关系等角度,分析了新技术对科技传播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技术、影像、科技传播、要素

引言

信息急剧膨胀并高速传播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通讯技术等成为信息时代不可不知的技术手段。它们推动着大众传媒的进步,又对传媒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影像科技传播被赋予了时代新特征。从技术手段、传播模式,到思想观念、审美标准等,新技术对影像科技传播的影响日渐深远。本文主要从对科技传播要素的分析来看影视科技传播领域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影像科技传播的基本要素

1.影像科技传播的认识

知识经济社会已经来临,人们从物质消费逐渐转向对知识和信息的消费。科技传播作为人类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人们理解科技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普通受众辨别知识和选择、应用知识的指导。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加速发展,科技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传播手段不断增加,传播方式不断多样化,在科学技术发展、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经济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走向影像视觉时代,大量的信息交流不可逆转地由文本的阅读转化为影像的展示。通过视频、动漫等影像方式进行的影像科技传播成为科技传播发展最快的传播方式之一。科教电影走进田间地头,科普节目深入千家万户,科技视频网站和科普博客则成为新兴的科普媒介迅速走红……影像科技传播以其可视性、直观性、形象性成为最受普通百姓欢迎的科技传播方式之一,大大提高了科学技术传播的效果,对科技知识的普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影像科技传播的基本要素

人类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对于传播研究来说,对其中基本要素的研究显然是十分重要的。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后来经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5W模式。5W模式之于传播学的意义在于:它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一个出发点。

由于“传播效果”因素未必是一些传播过程的必备要素,虽然任何传播过程都试图要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传播效果是传播过程发生之后才会产生的,甚至有些传播过程可能并不产生任何效果。因此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说,传播过程由这样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其过程如下:影像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过程和系统。虽然科技传播在许多方面都与人类的其他传播分支有着重大的区别,但它仍然具有人类一般传播的特点,遵循一般的传播规律,因此影像科技传播过程进行要素由影像科技传播者、影像科技传播内容、影像科技传播渠道、影像科技传播的受传者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影像科技传播的新技术及其特征

在传统的电影电视领域,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技术、卫星数字直播技术、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等技术使传统的电视节目有了新的传输网络。一方面,影视科技节目传输的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电视节目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以最小的损失、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受众。另一方面,节目数量和覆盖范围大大增加,一个普通家庭收到上百个数字频道成为可能,而偏远的农村也可以被低成本的频道覆盖,移动电视更是扩展了传统的电视收视时空。更重要的是,新技术使付费电视(PayTV)业务和点播(VOD)业务应用成为可能,分众化已经出现,交互性成为未来影视节目的必然发展方向。

在新媒体领域,宽带IP互联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蓝牙(Bluetooth)无线个域网技术等使互联网、3G手机成为新的影像科技传播载体。IPTV、网络播客、聊天工具、手机媒体、谷歌搜索等成为人们获取影像科技信息的新途径。而新媒体天然具有的图文并茂、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多样化融合等特性,迅速对传统的影像科技传播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影像科技传播新技术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数字化、交互性和融合。

数字化是传媒技术交互和融合的基础。未来的世界里,所有的媒体形态,包括文字、图片、声音(音频)、图像(视频),甚至数据动画等,都能转换成0和1的排列组合形式,所有的传媒技术也同样建立在0和1的二进制算法基础之上。人们将以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来面对数字化了的媒体环境。

交互性是传媒新技术与以往技术的一个重要不同。它从传播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变革,由传者到受者的单向广播形式转变为传者与受者互动的双向传播。这项技术正在影响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转变自己的传播方式,而新的媒体形态——网络媒体则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交互性特征。交互技术对受众选择权的尊重将使新世纪的大众传播朝着个性化、个人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融合是实现数字化和提高交互性的真正驱动力。过去互不相关的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大众电子传媒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将融合为一个统一的信息业务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传输和交换一切形式的数字化信息。它将是宽带数字电信网、高速数据网、高质量数字电视网的有机结合;是卫星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固定业务、移动业务、个人通信业务的有机结合。因此,未来的电视、电脑、电话等通信和广播终端将高度融合。

新技术对影像科技传播要素的影响

(一)影像科技传播者和接受者分析

1.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消解融合

传统媒体时代,充当科学传播者的人群主要是科研机构的学者、科学家、媒体的从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的权威人士,对科学信息的报道和发布也是严谨的和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传播准则的。尤其是传统的影像科技传播,由于影像制作成本较高,入门门槛较高,主要由专业的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或者影视制作公司完成。

传统科学传播的受众是普通的大众。科学传播经常被看做是一种上令下达的过程,带有一定的距离感和权威性。在以往的科学传播中,科学共同体与大众媒体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群体,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和相互信任造成的隔阂严重影响了科学传播的效率。科学家与大众的知识鸿沟不断加深。

当今已经进入人人传播、随时接受的信息无孔不入的新媒介时代。便捷的媒介平台使得科学传播的传播者打破了传统的科学家和政府权威人士独占的局面,任何一个普通的人都可以成为科学信息的传播者,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数字DV普及到普通百姓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又使视频传输变得方便快捷。

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科技爱好者、影视爱好者都可以成为影像科技传播者,也可以成为影像科技的接受者,科学的传者与受者实现了二元统一,难以区分。影像科技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可以进入传播系统当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边界也被消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