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科技与传播
13835200000003

第3章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科教电视节目历程及未来发展策略刍议(2)

有超过50%的人认为电视可以做科普节目,但不是科普的主要渠道,还有19%的受访者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既然电视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同时电视工作者也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什么受访者又认为电视不应该是科普的主要渠道呢?在下面的一组调查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答案。

在关于“电视是市场化的,而科普是公益事业,两者不可兼顾”的调查中,不少受访者认为电视是市场化的媒体,而科学普及是公益性事业,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具体数据。

从这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到,有接近20%的受访者赞同这一观点,还有22%的人选择了不赞同也不反对,相当于是保守默认的姿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受访机构认为“电视台应该做科普节目,但不是科普的主要渠道”的原因。

应该说,在我国现行的电视体制下,所有的频道和节目都必然面临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平衡的问题。科教节目虽然有公益的性质,是精神文化产品,但同时也是文化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能忽略其市场性。而且,只要处理得当,市场化的运作对于科教节目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科教节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达到其传播科学知识的诉求。此次调查也显示,较多的电视从业者对于两者的平衡还是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中国科教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的确,从1958年开始,北京、上海、哈尔滨三家电视台都先后开设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节目或栏目。1960年1月,北京电视台设立了知识性、服务性兼备的《科学知识》和《医学顾问》两个固定专栏,成为我国最早的电视科普栏目;上海电视台先后开设了《卫生知识》、《科技知识》和《科技讲话》等节目,其中《科技讲话》主要请大学教授、能工巧匠到电视演播室做科技讲座,这在当时也是较为新颖的;哈尔滨电视台相继开办了《卫生常识》、《科学战线》、《科学世界》等节目。这些栏目不论是节目样式还是节目内容都对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节目被当做“封、资、修”砍掉了,各地电视台的教学节目一度停办,科普节目或栏目不仅播放数量骤减,而且内容陈旧、选题狭窄。

到了70年代初,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北京电视台的科技、卫生、文化等专题节目才陆续恢复。1978年5月,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后,进一步加大了科技传播力度,拓展了科技传播领域,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科普节目纷纷创办。

80年代之后,整个社会注重科学的风气日盛,全国范围内一批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为一体的电视科教节目相继播出,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有较大变化。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年4月17日,成立于1960年生产科教电影的专业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划归中央电视台,同时设立“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1997年初,成立于1978年的中央电视台教育节目部更名为科教节目部,增加了科学类节目的比重。此后,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资源与电视台不断整合,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开播,先后推出了《走近科学》、《百家讲坛》等一大批优秀节目。在此示范作用之下,全国不少电视台也纷纷建立类似的频道,科教类节目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目前,电视科教节目整体保持了一定的水平。但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对于目前“科教频道在减少,但是科学类的节目在增加”的观点,答案比较分散。这说明对于现状大家都不是很明确,比较迷茫。应该说,目前电视科教节目的整体趋势是向好的,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比如,不少科教类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选题较为近似,创作中一窝蜂地使用悬疑手法,造成了创作手法较为单一等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关于“科教类节目维持现状就可以了”题目,绝大多数受访机构表示不认同,而关于“电视科教节目必须改革,这样下去没有出路”的问题,受访者的态度如下:

从该图可以看出,60%的受访机构认为电视科教节目必须改革,而这也成为业界和学界的一种期待。

中国科教电视节目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在此次调查中有关未来科教电视节目发展的问题,问卷设计者提出了四种观点,这些观点代表了科教电视节目的不同发展模式。

对于第一项:“中央有关部门应该做硬性规定,每个电视台都应该有科教频道。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视科学教育的持续发展”,选择情况如下:对于第二项:“中央应该统一协调,制作精品,在中央科学教育频道播放,实现全国100%覆盖,保证科教节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选择结果如下:不管是由中央台制作精品往下输送,还是通过政令的方式强制在每个电视台设立科教频道,都是不现实的。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快有慢,不同地域电视台发展的速度、所面临的受众状况也不尽相同。而且,科教信息的传播有其独特之处,如果设立科教频道,需要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实力足够支撑节目的播出量,同时还要保证节目质量在一定的水平之上。所以,通过中央的统一规定强制让全国各个电视台办科教频道,显然过于武断。

在目前的媒介环境下,的确应该对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优先给予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重点扶持质量较高的科教节目,形成品牌效应。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地方电视台有其在地域上的接近性,对于各地的具体需求更加了解,如果有针对性地开办一些科教电视节目,既能解决当地的问题,也能填补中央电视台在这些领域的空白。这比单纯依靠中央电视媒体的全面覆盖更能够保证科教节目质量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第三项:“中央有关部门只要提供足够经费,电视科教节目就能持续发展”,选择结果如下:

对于第四项:“应该实行公司运作方式,比如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按照市场规律制作节目,然后由电视台播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发展”,选择结果如下:从第三项的选择结果可以看出,受访者有很多迷茫的成分。随着我国的科普政策从“简单科普”到“公民理解科学”的转向,科普本身并不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简单普及,而应该是上下联通的双向互动。由中央投注更多的经费,当然可以使科教电视节目的创作变得更加自由,也能够操作一些大型的选题。但仅仅依靠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实行也完全可以实行科教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集中民间的资金和智慧,将科教电视的市场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与科教节目中的公益性相得益彰,促进中国科教电视节目更好地发展。

就当代中国来说,让公众理解科学,对于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而科教电视节目作为传播科学知识、让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渠道,尚需要投入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智力支持,需要更好地研究其传播规律,制定良好的策略,才能促使其更加健康地发展。

(李智: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丁步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