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13834500000009

第9章 从办报理念创新看《新华日报》的开放意识(2)

3.重塑主流媒体话语权,以重大主题报道宣扬难中攀高的新江苏

保增长促发展,是2009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外有媒体把“保八”称为“中国的马其诺防线”。江苏GDP去年突破3万亿,占全国十分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语重心长地说:“江苏能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全国大局有着重要意义。”《新华日报》编委会当天就确立了以保增长促发展、全国看江苏、江苏看苏锡常的重大主题报道思路。

《新华日报》驻苏锡常三市记者历时一个月采访了近百个单位和个人,捕捉到苏南地市决策层关于转型的新思路,掌握了一批成功转型企业的鲜活新闻素材,从中梳理出苏南发展的新脉络。编委会由此决定从经济转型切入,推出“保增长促发展对苏锡常经济转型的调查”的主题报道专栏,从4月10日起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包括《苏锡常,换个姿势领跑》《自主创新,苏锡常跃起“第三波”》《苏锡常,“双面绣”上飞针走线》《用“世界眼光”布局新苏南》等。报道刊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多家省市党报转载,许多省市领导反映,这组报道高屋建瓴,是《新华日报》对苏南研究重塑话语权的一次绝好探索。中宣部“新闻阅评”也对这组报道予以高度评价。

三、以多样开放的创新报道,为江苏与世界架起一座桥梁

对于党报主流媒体而言,开放还应当表现为新闻报道手法的创新与进取。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新闻竞争,尤其是一些跨国垄断新闻集团势力的渗入与蔓延,党报倘再持以相对保守、封闭的新闻观念,已然无法担当新闻舆论的引领职责。《新华日报》正是以其多样、开放的新闻理念,为江苏的抢先发展搭建了一座世界性的桥梁。

1.世界的多极发展决定了办报格局的开放与多样

第二次世界地理大发现使人们对海洋有了重新的认识,海洋的用途不再仅仅局限于海上运输和撒网捕鱼。21世纪将是人类开发海土实现多极发展的世纪,人类将迎来海洋工业文明的新纪元。目前中国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已经快速增长到每360公里一座城市,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为接近100多公里一座现代化城镇。日本的海洋经济最为鲜明,达到了每30公里就有一个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因此著名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1996年在《第四次浪潮》中预言:“大西洋是现在的海洋,太平洋是未来的海洋。”这句话对于江苏临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意味不言自明。如上所述,江苏总体上是一个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并存的省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洋文化所必然催生的海洋经济即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引擎。但是,位于南北节点上的江苏沿海,却依然是一片经济洼地。党报如何以自身之力助推这片洼地适应发展大势,实现快速崛起,形成南北贯通的沿海经济流,从而带动苏中苏北加快发展,最终建成率先发展、率先小康的新江苏,已成为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国和海外引起强烈反响。为大力宣传沿海开发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及互动举措,2009年8月,《新华日报》倡议陇海兰新沿线的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四省区党报和《新华日报》共同组织“沿海开发”大型系列报道。省级党报联动大型系列采访,既是五省区积极贯彻国务院战略部署的一项宣传活动,也是五省区党报在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联手跨区域组织报道的一次尝试,得到了五省区党委及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由各报副总编辑率队组成的采访团于9月2日联合采访了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听取了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总体介绍及与陇海兰新沿线四省区联动发展的构想,随后赴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实地采访沿海开发的思路、规划、举措以及对陇海兰新沿线各省区的带动效应,还南下苏州、无锡、扬州三市,感受江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2009年9月3日开始,四省区党报陆续刊出相关报道。与此同时,新华日报社也组织了四个采访组,分赴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四省区,就江苏沿海开发与腹地的互动进行采访。借助五省区党报联动,《新华日报》既向中西部地区传播了江苏形象,又借此再塑了《新华日报》的开放办报理念和跨地区影响力。

2.从自己主动走出国门采访到国外邀请我们前去采访,《新华日报》通过开放办报实现了与国外的良性互动《新华日报》2008年5月“科技创新域外行”对以色列的成功报道,让以色列对《新华日报》刮目相看。2008年11月下旬,以色列通过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动邀请新华日报社再次派记者赴以采访。在同时受邀的中国三家媒体中,《新华日报》是唯一的省级媒体。此次赴以采访的“以色列现代农业采访见闻”系列报道见报后,不仅对江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更受到了以色列方面的称赞,为进一步加强双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华日报》海外专版作为联系江苏与国外新闻界、政界、商界的纽带和桥梁,已经日益凸显出重要的价值意义。韩国《全北道民日报》多次反馈说,图文并茂、鲜活生动的江苏新闻因为语言通达、资讯贴近而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广泛关注,成了《全北道民日报》的特色版面,它随着《全北道民日报》一起每天进入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实现了江苏对韩国高层独有的影响力。美国《侨报》总编辑郑依德在今年初给《新华日报》的来信中写道:“《今日江苏》。创办以来,飞跃发展中的江苏鲜活地展现在美国《侨报》读者的眼前。她引领着他们去品味江苏、去感受江苏、去接触江苏。《今日江苏》不仅达到了当年要办成贵省对外开放‘重要窗口’的创刊宗旨,而且也成为江苏招商引资、发展旅游的重要资讯通道,更成为美国《侨报》一个广受好评的品牌。”

随着新华日报与海外三家报社的来往互动日渐增多,合作交流也不断得以深化。2009年春节前,新华日报社和欧、美、韩三家报社联动,在《新华日报》专版刊登了“来自海外的祝福”;2009年6月,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就沿海开发访问韩国,《全北道民日报》特派记者专程进行了跟踪报道;2009年10月中旬,新华日报社还将应邀组团赴韩访问,就两家报社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进行友好磋商。

3.以“网眼”等专刊打开网络的“世界之窗”,以开放畅通的平台展示网络民意,为党报实现多类型跨媒体的权威传播率先进行有益尝试网络是虚拟世界,但它或许又最为贴近现实民意。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对待虚拟世界的大众民意,又如何对待现实世界掌握话语权的精英意见,是检验一张党报是否具有时代性与开放性的重要尺度。《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创办的“网眼”专版为读者打开了另一扇“世界之窗”,在跟踪网络热点的同时能够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严谨而不刻板,活跃而不偏颇,形成了独特的版面风格。“网眼”专版是《新华日报》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报网互动、创新报道样式的又一个成果,为党报读者开辟了一个阅网之窗,吹来了一缕网评新风。如果说“网眼”专注于草根话语,新一轮改版创办的另一个专版“讲坛”则偏重学者精英,主要刊登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精髓,选题注重通俗、实用、新意,形式注重可读、易读、耐读。其中的原创稿件占80%,演讲者又多为厉以宁、王蒙、冯骥才等大师级人物,“讲坛”也因此集聚了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稳固读者群。

江苏既是中国的江苏,也是亚洲的江苏、世界的江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度高的外向型经济要求江苏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新华日报》立足江苏,面向省外和国外,借他山之石,引领江苏读者需求,传播江苏发展形象,以其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和议程设置,成功展示了开放办报的无穷魅力,使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新“江苏形象”跃然纸上。

〔周跃敏: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