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13834500000039

第39章 当前我国报刊版权管理与运用面临的问题(2)

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9年4月21日,阎晓宏同志在做客人民网访谈时谈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入到整体推进的阶段,今后将重点促进六大版权工作体系的建设,首先是版权的立法体系。现在既有《著作权法》修订的必要,也有根据《著作权法》对计算机软件、民间文艺等其他门类版权作品进行保护的立法需要。2009年4月21日。2009年6月,在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推进《著作权法》二次修订研讨会”上,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王自强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我们现行的《著作权法》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应该积极推进《著作权法》修订工作。他同时透露,早在2007年11月,国家版权局就委托13个专家组,对当前著作权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和论证,为立法部门二次修法提供理论和事实参考依据。

3.各界对版权法提出新要求

同样是在2009年6月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推进《著作权法》二次修订研讨会”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指出,从目前立法的实际情况看,《著作权法》修改工作尚未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的五年立法规划,这表明该法的全面修订仍有大量的立法前期准备工作要做。

其一,要认真研究法律修改的具体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总结经验,夯实基础,达成共识。2001年10月的《著作权法》修正案所确立的一些重要制度之所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一个关键原因是修改前理论界、版权管理界、司法界都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和实践经验总结工作,充分讨论,广泛商议,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使其后的法律修改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正式审议程序并顺利通过得到了有效保障。

其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提议案、提案的作用。本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收到并受理的涉及《著作权法》修改的议案较少,这说明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包括增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间的沟通和联系。

其三,加强舆论宣传,特别是加强对版权界以外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公众的宣传。无论是法律的实施,还是法律的修订,都离不开舆论的影响和支持。这也是增强社会关注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版权事业及其法律制度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报刊业在加强报刊版权管理与运用的舆论宣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在新闻宣传中提出代表报刊业界利益的权利诉求,提出报刊业在版权立法方面的利益诉求,争取未来的版权法更加有利于本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据说,2009年4月,阎晓宏同志关于版权立法工作被列为国家版权局今后重点推进版权工作六大体系之首的谈话发表后,各界先后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学术界人士指出,修法是知识产权制度自身系统化的需要;法律界人士指出,修法有利于知识产权体系化,增强执法协调性;作协人士指出,修法要让作家、著作权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代表指出,修法应向原创作者倾斜;国际唱片业协会中国区则要求赋予录音制作者更多权利……

毫无疑问,修法的关键是更好地找到权利人、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点。对报刊业来说,未来的版权法应该授予报刊社更多的权利,包括对报刊的复制、发行权给予更多的保障,对报刊以其他方式传播作品给予更多的保障,对报刊版权被网络等电子媒体肆意侵害的现象加以惩处。

二、在传播数字化背景下面临的问题

(一)报刊版权开发成本越来越高

1.报刊的内容生产过程是版权开发过程

在内容生产方面,现代报社有自己的专门的记者、编辑队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源源不断地为报纸提供稿件,维持报纸的连续出版。记者、编辑是新闻机构最重要的资源,人才是新闻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张报纸如果只有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没有一支优秀的记者编辑队伍,这张报纸是运行不下去的。由于商业性报刊的大量出现,报社对新闻的需求大量增加;由于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信息需要在全球传播,世界性通讯社产生了。通讯社是一种以批量采集与批量供应新闻信息以及相关信息为主要职能的媒体。通讯社出现之后,报纸在自身之外有了稳定的新闻产品来源。总的来说,报社的编辑记者和通讯社的编辑记者都是以生产新闻产品为专门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对一张报纸来说,报社自身的编辑记者是报纸内容生产的主要力量,通讯社提供的新闻产品对报纸内容生产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可以说,报纸内容生产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由于某些刊物大量采用本刊社以外作者生产的稿件,刊物内容生产的市场化程度比报纸高。但那些大量发行的新闻类期刊,其内容生产情况与报纸大致类似。

2.现代报刊版权开发越来越难

(1)传媒业的发展使包括报刊业在内的媒体竞争更加白热化

当年一说起报刊,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一般干部群众能看到的别的报刊很少。现在除了党报党刊、主流媒体以外,我们还有各个层次的报刊,比如晚报、都市报、专业报、行业报以及适合于各个学科、知识层次受众阅读的刊物。

报刊种类的激增,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也使报刊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北京报业市场为例,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市属的报纸只有《北京日报》和《北京工人报》两家,如今京报集团旗下的报纸已达十余家,从《北京商报》《北京社会报》等名称中即可见报纸分工之密、之细,几乎到了见缝插针的程度。加上非京报集团的《法制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等,京城报业市场可以说是群雄逐鹿、竞争惨烈。原本就那么大一块蛋糕,现在却要由数倍甚至十几倍增加的嘴巴分而食之。网络的兴起更使得这种竞争雪上加霜。报刊成本增加,收益下降,生存出现危机,已成不争的事实。

(2)创新成了报刊业在竞争中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这是由报纸和刊物等精神产品的属性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变动和丰富多彩决定了报纸和刊物的新鲜性。新闻采编和期刊出版要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动,必须进行内容创新。同时,报刊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传播技术、运行机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也要求报刊业必须进行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传播技术创新。换言之,报刊的内容生产方式和行业存在、发展方式,都与创新联系在一起。这既是由报刊业的内在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报刊业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决定的。一家报刊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内容、传播技术、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

(3)激烈的竞争使报刊版权开发成本大幅度上升

在竞争激烈的报市,有很多种报刊供读者选择。一份报刊要引起读者的注意,就必须有鲜明的特色;一份报刊在舆论引导和市场竞争力上要想胜人一筹,就必须开发出胜人一筹的信息和精神文化作品。创新是艰苦的智力劳动,又带来报刊的版权开发成本大幅度上升。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的报纸,投入的版权开发费用都是很高的。以《北京青年报》为例,该报每年的采编成本达1亿元左右。李凤桃、南焱:《报刊改制攻坚——中证报、京华时报、北青报的案例故事》,《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6期。

高额的采编成本,使得国内外一些报刊社不堪重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有资料披露,2009年前7个月,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压力下,美国105家报纸倒闭,裁减1万人,一季度报纸广告销售下跌了30%,在全美排行前25家大报中,有23家订阅量减少了7%-20%。美国四大主要报业集团都未过躲过这场飓风,它们2009年一共关闭了61家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8月28日发布了中国记协主办主管的《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中华新闻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中国随之出现了第一家倒闭的中央级报纸。

(二)报刊的版权收益下降或曰“越发难以保障”

1.报刊的传播和销售、盈利特点

报刊的传播活动,通过发行即销售活动来实现(免费赠阅也是一种报刊传播方式,其成本更高)。报刊的销售特点可以概括为“两次售买”:第一次售买是发行——报刊从报刊社手中销售到读者手中,即读者花钱买报刊;第二次售买是广告——报刊上的广告版面从报刊社手中销售到广告商手中,即广告商花钱买报刊上的广告版面。报刊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收入。第二次售买建立在第一次售买的基础上,因为广告商的推销对象正是报刊的读者。从理论上讲,如果某份报刊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更多读者愿意花钱购买,该报刊的读者群就越大,发行量就越大,其广告版面的价格就越高。简言之,报刊依靠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盈利。

报刊发行是一种实物发行,依靠传统的物流系统完成。现在报刊邮发与自办发行并存。邮发是指报刊社通过邮局发行报刊,起源于“邮发合一”。我们党革命战争年代在根据地创办、发行报刊,就取“邮发合一”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又借鉴了苏联“邮发合一”体制,并使之正式确立下来。自办发行的基本做法是:报刊社自己组织发行队伍,自己建立发行渠道,即自己解决报刊发行问题。无论是邮发还是自办发行,都是靠实物的转移实现信息的传播,成本是很高昂的。

在广告版面销售方面,一家报刊的发行量一般与其广告版面价格成正比。报刊的版面空间是有限的,发行量再大的报刊也是如此。更何况广告版面过多,必然影响新闻及其他信息的传播量,进而势必影响报刊的发行量。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报刊发行和广告销售日益受到网络等新媒体冲击。

2.传播数字化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今天语言和数据可以融合,不同形式的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也加强了。无论是照片、音乐、文字、视像还是对话,都可以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及显示。语音广播、电视、电影、照片、报纸、图书、杂志以及电子货币等信息内容融合为一种应用或服务方式。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了内容传播的终端。内容在网络上传送,数量一大,成本便趋于零。较之于依靠实物载体的转移来传播信息的报刊业,这种传播方式无疑具有低成本和信息海量的巨大优势。

在数字技术成为先进传播技术的同时,出现了“内容产业”这个概念。国际上大型传媒集团随之把自己定位为“内容提供商”。一旦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安排就绪,信息技术产业中心将充分利用该基础结构,转向突出服务的内容和应用。

3.在传播数字化背景下,一方面报刊版权受到互联网侵蚀,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增幅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侵权成本低且难以监管,报刊版权维护成本高且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美联社社长汤姆·柯里说,一些媒体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采集为公众所关注的新闻,而另一些媒体却无偿使用。“我们再也不能容忍这样的脱节。”柯里曾成功地创办并带领《今日美国》报成为全美销量最大的日报。近年来,他领导下的美联社也不断向主流新闻网站和搜索引擎施压,要求它们付费合法地使用美联社的新闻信息。但是,柯里坦言,在一度见效之后,过去一年里“新闻盗版”活动又卷土重来,美联社不得不另谋他法抵御盗版侵权。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也认为,内容提供商应该要求得到报酬,搜索引擎和博客等内容聚合者和剽窃者必须为选择他们的内容付费。兼任道琼斯总编辑的罗伯特·汤姆森则说,近年来全球很多传统媒体特别是报刊都感受到较大的“数字化压力”,报道内容的网上传播虽然扩大了它们的读者群,但由于难以收取费用,报社收入反而锐减。

在我国,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目前还处在上升期,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没有那么严重,但还是感受到了压力。

早在2005年,人们已经开始发现传统媒体以低廉的价格为门户网站提供内容进而为门户网站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当时主要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50%-60%。

2006年底,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新浪公司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共建联合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