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13834500000017

第17章 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与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比较点滴

——为“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六届(2009)年会而作

王卫明、阮氏梅香

《人民报》是一份越南语报纸,是越南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是越南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于1951年3月11日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战争中创刊,并继承了由胡志明创刊的《青年报》的传统。

在早期,《人民报》以周报形式出版。随着1954年越南首都河内解放,《人民报》成为了一张日报,版面数量从4版增加到6版。1997年7月1日至今,每日出版8版(星期日的周末版16版)。现在,《人民报》日发行量达到20万份,星期日的周末版发行量达到12万份。

除《人民报》在全国和国外发行外,《人民报》还办有其他出版物,包括《人民报》周末版(1988年2月创刊)、《人民月刊》(1997年5月创刊)和人民报网站(1998年6月21日创办,2000年9月2日起成为一张在线日报)。《人民报》与世界许多报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越南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政体与国体大致相似:越南共产党(下称“越共”)是越南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下称“中共”)是中国的执政党;越南有国会,中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越南在进行革新开放,中国在进行改革开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86年越共六大确定实行革新开放路线。越南和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都是市场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

越南国土面积约为中国的1/30(约为四川省面积的2/3),人口约为中国的1/16(与四川省人口总数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折算成美元)约为中国的1/31。

越南共产党建党时间比中共约晚八年零七个月。截至2001年,越共约有党员253万人(党员总数与《人民报》发行量之比为12.65∶1),中共党员人数2005年年底达到7 080万人。越共组织机构包括中央、省委、县委和基层组织四级(没有地市级),全国共有4.4万个基层党组织。

1996年11月,越南九届国会十次会议把全国划分为61个省级行政区,没有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全国共有中央、省、地三级党委机关报368家。

越南和中国的国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种国情背景的异同,折射到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上,便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些异同之处。

一、《人民报》异于《人民日报》之处

与《人民日报》拥有《市场报》《京华时报》《环球时报》等子报不同的是,《人民报》仅有子刊(《人民月刊》),没有子报。

中国读者摊开《人民报》,很容易发现这份报纸与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差异之处:

1.报头不同

《人民报》的报纸名称被置于报头区的中间,在报纸名称的下面有一根粗线,粗线下面注明了该报的机关报性质:“越南人民、国家、党的声音喉舌。”报纸名称的左边有两个勋章(依次为黄星勋章、胡志明勋章,都是越南顶级荣誉勋章)图案,勋章的左边特别注明该报有多少年历史,其他内容包括:期号、星期几、公历年月日、农历日期。报纸名称的右边是编辑部地址(字号特别大)、电话、传真、本报网址、股市指数、国际标准刊号等。

星期日的《人民报》报头与平日的不同,没有特别注明该报有多少年历史,没有编辑部地址、电话、传真、本报网址、股市指数、国际标准刊号等内容,显得比平日的报头更为简洁。

2.报型不同

星期一至星期六,《人民报》是对开大报型;星期日,则是四开的小报型。《人民日报》天天都是对开大报型。相对而言,《人民报》更灵活一些。

3.报纸颜色不同

《人民报》目前有三种颜色:一种是蓝色,报纸名称和文章的标题或底纹是蓝色的,报纸其他部分是黑白色,这种用色在中国党报上不可能出现;一种是红色,报纸名称和文章的标题或底纹是红色的,报纸其他部分是黑白色;还有一种是彩色,报纸名称是红色的,其他部分使用红、蓝、灰、黑等多种颜色。《人民日报》目前只有彩色的。

4.公开欢迎批评本报

在第一版版面的底部、倒头条的下面,每期都刊登关于《人民报》的一条标语:“欢迎读者对本报提出批评意见。”

在这条标语的左边,刊登的是新闻热线电话号码——分别是在河内市和胡志明市两地的电话和传真号码。

在版面底部的导读和倒头条之间,有《最后消息》栏目,专门刊登临近截稿时的最新消息。

5.电头和署名不同

《人民报》的报道没有电头,这是一种奇特的做法。

大多数文字报道(特别是一版的报道)不署名,图片则一般署名。“本报记者”姓名的署名常常以“PV”代替。例外的是,《人民报》星期日的报道,记者一般都署名(直接署上自己的姓名,姓名前面没有“记者”或“本报记者”之类的字眼)。

标题区一般只有主标题,很少出现副标题,并且没有引题。副标题出现时,其前面有一个“■”符号(红色或蓝色)。

6.转版多

转版多是《人民报》的一个特色做法。以2005年11月16日的《人民报》为例,整个第四版没有图片,全是前面版面转版文字的续登,共11篇,其中4篇是第八版文章的转版。

转版的标题一般是2-3个词,均引自原文主标题的开头,原标题的其余词语用省略号(三个点)代替——这也是一个特色。

位于第一版的《最后消息》栏目,在此版也有大篇幅转版,共14条,且栏头图案也随同转版。

7.广告独立成版刊登

在越南,广告刊登在专门的广告版面上。广告绝对不与新闻报道刊登在同一个版面上,是绝大多数报刊遵循的一个惯例。越南英文报纸《西贡时报》(The Saigon Times Daily)不是如此,算是特例。当文字是黑白版时,广告可以是彩色的,还会以专页形式出版。以2005年11月16日的《人民报》为例,在正刊的8个版面之外,另外印刷了两个彩色的广告专版:A版、B版。

8.广告内容比较特别

《人民报》刊登的广告,内容与《人民日报》有些不同。

以2005年11月16日的《人民报》为例,第六版是广告专版,该版上半版几乎都是招标公告(一个除外,是钢结构公司的广告),下半版有一个广告专栏,刊登了如下广告:感谢参加葬礼的人(共两条);研究生答辩(包括学校名称、时间、地点、内容、论文编号、专业、欢迎参加等信息,越南其他报纸没有这类广告);颁发学位文凭;招生;大学纪念日;招标;第一次国债招标结果公布;一家杂志的目录。

9.版面有时无名

《人民报》的版面不一定都有版名标明该版的内容。2005年11月16日(星期三)的《人民报》(对开)第四、第八版,2005年11月27日(星期日)的《人民报》(四开)的第二、第五、第八、第九、第十版便没有版名。

10.栏题一概置于标题之上

《人民报》栏题均铺灰底,且均置于文章标题之上,这是该报异于《人民日报》的一个特色。以2005年11月16日的《人民报》为例,第一版有一个小专栏“喜迎第十届党代会、各级党代会”,当天刊登了一条组合报道:《政治总局机关党部、国防工业总局举行大会坚江省力争完成2005年任务国防科工委、邮电总公司贯彻执行第十二次中央会议关于加强思想工作的决议》,栏题“喜迎第十届党代会、各级党代会”就放在新闻主标题之上。其他栏题也是如此。而《人民日报》的栏题往往放在其他位置(如新闻正文的右下角或下面)。

11.期期公布发行量

《人民报》的封底版面底部,会刊登出售价和发行量,例如:2005年11月27日(星期日)的《人民报》标明发行量为12万份,2005年11月16日的《人民报》公布该报发行量为20万份。而且,《人民报》周日版的售价高于平日:星期日的售价是1 500越南盾(约合0.75元人民币),其他时间售价1 200越南盾(约合0.6元人民币)。

二、《人民报》与《人民日报》的部分相同之处

1.诞生在光荣的革命斗争中

1951年2月,在抗击法国殖民者的战火中,越共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个决议。决议强调:“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鼓舞党员和人民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越南劳动党(越南共产党的曾用名)将出版一份名为《人民报》的报纸,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报》是一份周报,在未来可能变为日报。《人民报》主要的目标读者是党员和群众。”这个决议实际上为《人民报》指明了与《人民日报》类似的政治地位、功能和读者定位。

在这次党代会召开的一个月后,1951年3月11日,第一期《人民报》出版了,刚刚印出来的《人民报》被立即送往战场。好多期报纸在起印点重印,然后发行到红河左岸三角洲等地。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播放每期《人民报》的主要文章,以便地方党报能转载,送到在遥远战场的战士们手中。越南南部地区和原第五区还分别出版了《人民报》南部版和第五区际版。

2.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发挥类似功能

从1986年至今,越南在全国施行了全面革新开放政策。在此期间,《人民报》承担了繁重的任务。在革新开放的20多年间,在所有领域,《人民报》都遵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伴随着国家管理下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多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不懈地参与和推动党的革新政策的实施。

与此同时,该报以积极和全神贯注的态度,参与了反对消极实践、官僚主义、浪费、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斗争,以信息的准确和法制系统为基础,对健康舆论的形成和越南全国革新事业的加快作出了贡献。

此外,《人民报》“积极保护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党的指导方针,揭露了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计划,表现了越南全党、全体人民和全军的决心——促进全国团结的力量,推行革新事业,加速全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保障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在对外关系方面,《人民报》也与党、国家新的外交路线相一致,并做出了积极贡献”。

3.受到党的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人民报》一直完全忠实地反映越南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它是越共的中央机关报,同时又是越南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

胡志明等越共领导人一直很关心《人民报》。胡志明多次视察编辑部,并给记者们一些指示。从创刊号到1969年6月1日的第5 526期,胡志明用23个不同的笔名为《人民报》撰写了1 205篇文章。他也对记者们就新闻业和道德作出指示,每天,他就该报的不足和改进发表看法。有许多次,《人民报》编辑部的电话铃声在清晨响起,随后,值班人员听到这位党的主席用温暖而柔和的声音表扬或批评报纸的内容、形式或者某篇文章的细节。

越共的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秘书处对这份报纸给予了很多关怀和指导。越共的总书记,例如长征、黎笋、阮文灵、杜梅、黎可漂、农德孟,以及越南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多次视察《人民报》,对该报的取向进行指导,重视该报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发展。自从越共二大关于创办《人民报》的决议颁布以来,越共的政治局、秘书处已经制订了30多条关于这份报纸的决议、方针。

4.其他

除了上述情形,《人民报》和《人民日报》还有其他一些相似之处:第一版都有导读;文章之间都采用框、线等隔开,文章的编排都采用目前国际盛行的模块式版式(不是咬合式);都有形象广告(如2005年11月27日的《人民报》第十版就是一个形象广告专版);都会为重大新闻开设专版(例如,2005年11月27日的《人民报》在第四版开设“东南亚第23届运动会”专版);都在国外设立驻外记者站(1993年,该报在北京、巴黎和曼谷建立了三个常驻代表办公室,以扩展它的对外业务);版面设置类似,都有政治、经济、文化、文艺、科教、体育、国际版面;等等。

〔王卫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讲师、博士;

阮氏梅香:越南中文版《西贡解放日报》记者、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