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13834200000069

第69章 民间艺术,路在何方——由“葡萄常”看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2)

2.民众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度受年龄和地域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度受年龄和地域的影响。

在“下列(怀梆剧、聚元号、泥人张、风筝哈、葡萄常、景德镇瓷器、吴歌)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您了解的有多少项?”的问题中,三个区50岁以上的人平均有35%选择大部分,而10-20岁和20-30岁的人仅为2%和8%。30-40岁的人为17%。由此可见,年龄对于民间文化的认知有一定的影响。年龄相对大的人群对于民间文化的了解远大于年龄相对小的人群。在青少年群体中尽快普及民间文化的知识和教育,是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条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于志海在采访中表示,目前,许多民间艺术已经进入中、小学的课堂。北京市金台小学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开设了专门教授部分制作过程相对简单的手工课,加大民间艺术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推广。

此外,根据地区差异,我们对同一问题进行了再次统计分析。海淀区选择“大部分”的人为19%,朝阳区为13%,崇文区为34%。在海淀区的数字统计中,20-

30岁的人群选择此项的比率大大高于其他两个区。这是与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分不开的。海淀区大学城的地理区位因素是此数据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而崇文区作为民间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文化因素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北京的崇文区,因崇文门而得名。花市就在崇文门外的一条老街。崇文门在元大都时代,就建有寺庙20余座,香火盛极一时。到了清代,每到开庙之际,全城百姓都到这里进香、游乐,由此带动了花市商贸的繁荣。在老北京,从西花市口到小市口约一公里的地面,就有300来家老字号店铺,可见当年花市商业繁荣的盛景。

花市的文化底蕴非常厚实,近代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在花市居住过。老北京的花市是各种手工作坊的汇集之地,是京城民间艺术大师的摇篮。北京民间艺术的许多大师都是从花市走出来的,如“花儿刘”“花儿金”“葡萄常”等。

3.民众对政府出力保护我国民间艺术期待颇高

在对于“您认为谁最应该对保护我国民间艺术出力”的问题中,54%的人选择了“政府及各项政策”,27%选择了“媒体”。由此可见,民众对政府为保护我国民间艺术出力期待颇高。

加强民间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是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延续和发展令人担忧,只有政府引起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才能带动起全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加紧制定民间艺术保护规划,迫在眉睫。政府要着眼长远,立足实际,真正把民间艺术资源建设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对一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典型民间艺术,建立健全资料档案,列入《保护名录》,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抢救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和经费,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同时,为民间艺术提供坚强保障,创造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积极宣传保护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从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软实力标志的高度,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民间艺术资源,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认识,增强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自觉性,培养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感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为民间艺术找寻出路

民间艺术源于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群众基础;它有着浓郁的民族特征、鲜明的地域色彩,而且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中国民间艺术在世界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其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洋溢着中华文明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文明的大旗。在它们以及它们的传承人身上,更多地折射出了中国人坚忍不拔、勤奋敬业的精神实质。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机遇,在保持了自己传统特色的前提下,适应了社会的改革和变迁,不断发展壮大,走出国门,为国争光。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下,仍然有大批具有很高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民间艺术因失去市场和必要的群众基础而消亡,许多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也在不断消失。因此,开发、保护和抢救民间艺术文化,不仅需要其自身的发展创新和变革,社会各界的协力合作也同样必不可少。

从自身来看,民间艺术的流传也要打破旧有模式,要解放思想。民间艺术是时间和汗水的结晶,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腐存精地把它们传下去,现有的民间艺术流传方式,更多地只停留在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方式上。显然,这样的传承方式必然有一定的缺点,因此,在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方面,我们应该打破常规、解放思想,同时也要打破旧的模式,集思广益、多方探求、敢于实践,建立多方向、多模式的民间艺术流传方式,使民间艺术能够更好地得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另外,惜艺更要惜人。寻觅和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人,迫在眉睫。在开发、保护和抢救民间艺术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敬惜、爱护、关心、帮助那些民间艺术“活生生”的承载者——民间艺术师和民间艺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角。

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民间艺术之所以能生存并传承下去,较好的环境不可或缺,而民间艺术家们的生存状况就是这个环境的重要部分。当那些以“民间艺术手艺”为主要谋生手段或重要生活补充的民间艺术家过着艰难的生活时,就很难想象这一门门技艺会后继有人。因此,保护民间艺术,还要从生活经济等方面保护、照顾民间艺术家。因为无论如何,人们都不愿看到众多优秀民间艺术只存在于博物馆的文字和图像之中。

从社会层面来看,政府首先应该负起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政府的一项职责,民间艺术也是其中之一。保护是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要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不是只发发文件,开开会,喊几嗓子,那样于事无补。充其量是应付了上面的检查对付了下面的老百姓,丝毫不能挽救那些正在消亡的民间艺术形式。

其次,学校教育应当担负起保护传承传统艺术文化的义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在大家脑子里的印象变成了一个和“考试”、“升学”相关的地方。考试也好升学也好都无可厚非,但学校的功能不仅仅只有考试和升学这两条。作为教育下一代人的基地,学校更担负着传承我们文化传统的神圣职责,每个地方的中小学校都应该让学生知道本地都有哪些民间艺术形式,并从中去学习它、保护它。

调查后记

做“葡萄常”的选题,前后三次,历时一年多。每次成稿之后,总觉得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对“葡萄常”的现状和成因挖得不够深,对“葡萄常”所代表的中国民间艺术的外延拓得不够广,对群众关注民间艺术的呼吁力度不够大……而每想及此,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玻璃葡萄,还有创始人常在老爷子穿越了100多年时空的老照片,都在迫使着我们不能放下,不敢放下。

每一个深入了解过民间艺术的人,不管是风筝哈,还是鼻烟壶,不管是“葡萄”,还是“绒鸟”,都会让自己的心神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是享受,更是焦虑。这些民间艺术品越是美丽,喜欢它们的人越是为着它们的日渐式微甚至不断消亡而忧心如焚。“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当这些存留百年千年的民族精粹在身边彻底消失,我们怎么还能看出自己是炎黄子孙?

想我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史,一直让我们津津乐道为之荣耀。但我们可曾想,在享受中华文明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要付出自己的一点力量,或者仅仅是关注,来把这种源于文化之根的自尊自信留传给我们的子孙?

也许,我们做的只能是呼吁,也许,我们还远远没有呼吁的能力。我们仅仅是怀着一份诚挚,把这种感情传递给身边的人。我们仅仅是想,这样,是不是能给那些衣食尚可堪忧但仍不离不弃的民间艺术家一丝慰藉。

教师评语

我国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凝聚着历代无数民间艺人的心血。《民间艺术,路在何方———由“葡萄常”看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者主要采用资料、访谈法,查阅相关图书、报刊,并深入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展示“葡萄常”的现状以及发展态势,借此窥视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普遍问题之所在。该调查报告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体现了较强的文化责任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国民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国家软实力有重要作用。

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该调查报告体现了这种责任感。

第二,以点观面,所选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葡萄常”的传奇历史及其发展困境,是我国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葡萄常”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继承人难得、市场与艺术的矛盾等,与其他类似民间艺术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共性。

第三,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该文是在广泛走访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写就的,有材料、有观点、有分析,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所得结论对实际工作和领导决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丰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