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13834200000068

第68章 民间艺术,路在何方——由“葡萄常”看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1)

杨胜利、张贝、胡宇杰、易方兴

一、“葡萄常”的传奇历史

“葡萄常”始于清末,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据说是1894年甲午海战之际,慈禧太后正在颐和园内庆贺自己的六十大寿,园中摆满了全国各地朝贡的寿礼。当慈禧来到德和园大戏楼准备听戏时,突然发现了一架葡萄,这架葡萄硕果累累,颗颗晶莹剔透。当时葡萄早已过了生长季,慈禧惊奇之余,当即传旨采摘食用。

这时太监才禀明,说是咱们大清朝的能工巧匠用玻璃做的假葡萄。慈禧听后大为惊讶,随即召见了做假葡萄的工匠韩其哈日布,赐名常在,赐匾“天义常”,后改为“葡萄常”。这件事轰动京城,各王公大臣、富贾大儒,都以有常家的葡萄为荣。

1915年,“葡萄常”应邀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一等奖。从此,“葡萄常”名震海内外,产品远销英法等20多个国家。

常在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子扎伦布,次子伊罕布,长女桂福,次女桂禄、三女桂寿。扎伦布有四个儿子,以“华光普照”起名,分别叫玉华、玉光、玉普、玉照。

一个女儿叫玉清。伊罕布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常玉龄。常在活着的时候,两个儿子跟着他学手艺。常在去世后,两个儿子把“天义常”的字号继承下来,靠父亲传下来的绝活儿踏踏实实地挣钱养家。但是到了第三代上,华、光、普、照这哥儿四个却不学手艺、好吃懒做,经常打着“天义常”的旗号去借钱赌钱,要不就是偷姑姑们做好的葡萄拿出去卖,最后干脆偷家里的东西往当铺里送。1930年,已经36岁的桂福一气之下削发出家当了尼姑,二姑桂禄和三姑桂寿为了家里的手艺能传承下来,横下心来,发誓终身不嫁。1937年,伊罕布去世,1944年,扎伦布也撒手人寰。玉华、玉光也前后脚死去。玉普、玉照出家当了和尚。从此,桂福、桂禄、桂寿、玉清、玉龄这五位女子操起祖宗的旧业。由于恨自家的男人不争气,她们立下了传女不传男的规矩。为了保持自家的手艺不外传,她们都决定终身不嫁。“葡萄常”手艺因此得以很好地保存并流传,姑侄五人,为此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后来毛主席还为她们赐名“常家五处女”。1956年,常氏五女加入了北京手工业合作化运动,但依然保持着自己“天义常”的字号。邓拓曾为“葡萄常”题过一首《画春堂》:“常家两代守清寒,百年绝艺相传。葡萄色紫损红颜,旧梦如烟。合作别开生面,人工巧胜天然。从今技术任参观,比个媸妍。”区区数十字,却描述出了“葡萄常”曲折跌宕的发展史与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色。

二、“葡萄常”传承难题

改革开放后,人们重新想起了“葡萄常”。北京市有关部门四处寻找,欲恢复“葡萄常”传统民族工艺,终于在崇文区花市一个大杂院中找到了常氏的唯一传人——常玉龄。此时,她已是七十古稀的老人。

1978年,崇文区花市街道组织“葡萄常联社”,常玉龄不顾年迈体弱,从垒灶、吹珠到上霜,都亲自动手,并把家传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从社会上招来的一批待业青年。常玉龄的侄孙女常弘、常燕因正在上小学而失去了学艺的机会。但生活中的有意无意间,常玉龄已把制作葡萄的家传绝技口授给了她们。

1986年,常玉龄去世,“葡萄常”由此销声匿迹。但“葡萄常”并非后继无人。

2003年,在看了北京某报刊刊登的一篇名为《“葡萄常”难寻,绒鸟不再》的文章后,常弘有了恢复“葡萄常”的想法。她和妹妹常燕通过一点点的回忆和琢磨,经过熔料、溜条、加色、吹捏、成形等多道工序的近三个月的试制,终于制出了第一件一米见方的葡萄盆景。2004年,姐妹俩的作品参展了为庆祝国庆55周年举办的“还看今朝——大型书法、摄影、民间艺术展”,吸引了众多民间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和媒体的重视。在两姐妹的继续努力下,“葡萄常”不但恢复了技艺,还改进了工序,增加了新品种。

“葡萄常”的复出,令许多人为之欣喜,媒体以及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相关部门,都为其做了大量的宣传。然而,喜悦之余,却又有许多问题摆在了常氏姐妹面前:

一是技艺传承问题。“葡萄常”的葡萄是纯手工操作的技艺,除了掌握必要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吃苦。“葡萄常”的消费市场有限,也卖不出高价,所付出的劳动和报酬并不相符。不要说让外人来学,就是常弘自己的儿子,也不愿花时间花气力来学这项“苦差事”。

二是资金问题。为保住家族绝技,避免类似产品的投机行为,常弘申请注册了“北京葡萄常民间工艺坊”,但这个厂却一天都没有投入生产,因为根本没有运行资金。每日朝九晚五拿着固定工资的常弘,实在是拿不出开办工厂的资金。

三是市场开拓问题。在各种文化错杂交织的现代社会,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了。虽然各种集会、展览、论坛活动都能为“葡萄常”作一定的介绍和宣传,但这项民间艺术在群众中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依然非常有限。

四是不能大批量生产问题。这是由民间手工艺的本身属性决定的。“物以稀为贵”,量少必然价高,但“葡萄常”的市场认可度有限,价高就意味着更加没有市场。因此,如何把“葡萄常”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有效地转化为商业价值,是摆在常氏姐妹面前的最大难题。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难题,常氏姐妹虽然想尽办法,却也无力解决。她们只能在闲暇时,思考着如何改良“葡萄”这些纯粹技术上的问题。例如,为了避免玻璃制品易碎的特性,她们设计出内置有海绵垫的礼品盒;为提高葡萄的观赏价值,她们设计出精美的玻璃匣……总之,她们倾尽了一切的努力让自己的祖传技艺不要在昙花一现后再度销声匿迹。

“葡萄常”面临的问题是当前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许多历尽千载风霜硕果仅存的民间艺术,都在社会的变更和人们的观念改变下消失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多数年轻人对传统民间艺术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商业化浪潮席卷的当代社会,当这些艺术不能带来实际功利性的价值时,毫无疑问会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然而,作为一项以纯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传统民间艺术,“葡萄常”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就是传承人,一旦传承人出现断层,这项艺术也将消失。

老艺人的逝世无可挽回,一个老艺人的逝去之日,也可能是一种手艺的失传之时。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言:“一旦失去传承人,马上就会断绝”。如果没有引起下一代的关注,没有完好的传承,长此以往,无论多么丰富多么优秀的文化艺术,都会走向衰亡乃至灭绝。

三、民间艺术,谁人问津

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那些承载民族情感,体现中华祖先基因的民间艺术已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巨大挑战,民间艺术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葡萄常”的传承难题与发展困境绝不是一个单独的案例。在它身上,可以折射出当今民间艺术面临的普遍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现代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可度不高,尤其是年青一代对它们难以产生感情。因而,单纯的扶持与保护,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手段。提高民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才是当务之急。民众的热情与参与,是民间艺术得以发展的一大外在因素。

为了解民众对民间艺术的态度,我们在北京市海淀区、崇文区、朝阳区进行了民众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度与认知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民众普遍关注,但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对“您认为保护民间艺术有必要吗?”的问题,89%的人选择了“很有必要”;对“您愿意出自己的一份力保护现存民间艺术吗?”的问题,76%的人选择了“愿意”。调查结果说明,对民间艺术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

然而,在“您通常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了解、参与民间艺术的相关活动”的问题中,选择“定期观看,参加民间艺术家参与的集会或者论坛”仅为5%,选择“购买民间艺术作品”占3%,选择“通过媒体进行了解”占76%,选择“与他人交流,获得少量信息”的占10%。6%的调查者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以得出,虽然民众对于民间文化有着普遍的关注,但是在获取相关信息,参与民间艺术活动方面还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政府和媒体对民间艺术活动的推广和宣传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

民间艺术发源于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并在人民的代代传承中得以流传至今,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它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土壤。因此,要切实抓好民间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出版音像、文字等资料,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全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