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主持人采编播训练教程
13834000000019

第19章 电视节目制作练习(2)

1.勋伯格生平介绍

勋伯格(1874-1951)出生在维也纳一个贫寒的家庭,8岁时学习小提琴。后来父亲早逝,家境更加贫苦。16岁时,勋伯格辍学到当地一家银行做职员,以维持家计。20岁时,在一个业余管弦乐团做大提琴手。27岁时,去了柏林,在剧院任指挥。后来回到维也纳,在画家康定斯基的影响下开始作画,两人成为至交。1911年,在慕尼黑的一场演奏会上,康定斯基为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而激动不已,这样的旋律表现正像他挥洒在画布上的抽象意识一样。勋伯格正是借助表现主义的手法,传达出孤独、无助、焦虑、紧张、恐惧等现代人对战争与工业化社会的疏离情绪。

一战的时候,年过40的勋伯格应征入伍。后来,他又回到柏林和维也纳从事音乐教学工作。1925年,他在普鲁士艺术学院当作曲教授。希特勒政府上台后,身为犹太人的勋伯格被解雇。1933年,他前往美国,1951年去世。

勋伯格的代表作有:《乐队变奏曲》、《净化之夜》、《小提琴和钢琴幻想曲》等。

2.勋伯格代表作《净化之夜》

1899年,25岁的勋伯格从理查·德美尔的诗集《女人与世界》中得到了灵感,创作出了这部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这也是他早期音乐创作的一个重大成就。1917年,这部作品又被改编为管弦乐队作品。

《净化之夜》描写的是月光下的森林中一对漫步的恋人,其中的女子怀上了别人的孩子,然而她深感身边的这位男子才是她唯一的爱人。她认为自己罪孽深重,正在祈求男子的宽恕。男子用真切的话语原谅并慰藉着这位女子。两人热情相拥,亲热相吻,随后,在林中漫步。乐曲共分为五段:第一段描绘了冷漠的月夜中彷徨踌躇的恋人的深情,第二段描写了女子深深的歉意,第三段相仿于第一段,第四段表现了男子温柔的慰藉,第五段和第二段相仿。

二、新古典主义音乐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音乐领域,掀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或称为新巴洛克主义的浪潮,主张否定浪漫主义以来的音乐传统,恢复18世纪的音乐面貌,恢复库泊兰、亨德尔、普塞尔等巴洛克时期和早期古典主义音乐家的创作风格及具体手法,提出了“返回巴赫”的口号,试图再现那些在巴赫时代一直是被人们尊奉的作曲原则。作曲家经常从包括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等人的创作中吸取灵感,寻找他们要表现的材料。艺术家们要求音乐整体的各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追求适度的、有控制的、普遍的感情。他们要求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提倡复调音乐、结构匀称、配乐清晰透明,提倡“纯音乐”,尽量使听众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

1.伊戈尔·菲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出生在俄国彼得堡,他的父亲是一个男低音歌手。他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9岁开始学习钢琴,中学毕业后进入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1905年毕业之后,又跟随私人学习音乐。1909年,他的作品《焰火》在彼得堡上演,引起了轰动。1914年,因为健康关系迁居瑞士,后来俄国十月革命中没收了他的土地,使他失去了经济来源。1920年,又从瑞士移居法国,并在此定居。1934年,加入法国籍。1939年,他再次赴美,很快参加了当地的音乐活动,并前往好莱坞发展,结识了卓别林,并为他的电影配乐。1945年,他加入美国国籍。

他的代表作有:《火鸟》、《春之祭》、《管乐八重奏》、《敦巴顿橡树园》等。

2.爱德华·埃尔加

(1)生平介绍

埃尔加(1857-1934)自幼爱好音乐,从小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和管风琴。中学毕业后,担任小提琴手,并开始尝试作曲。他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身为乐器行老板的儿子,他凭借音乐上的杰出表现被封为爵士。他的音乐颠覆了英国音乐一贯的稳重、含蓄或死气沉沉的停滞状态,在严谨之上加入了各种流畅的乐思,并融入英国民谣的优美旋律,让乐曲变得清澈而明朗。

埃尔加和其他人一起搜集钻研15、16世纪的宗教与世俗音乐,并从中探索音乐的发展复兴之路。这位将浪漫主义音乐和英国民谣相融合的音乐家是英国的骄傲,直到今天,他的音乐作品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电影、广告配乐中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代表作有:《谜语变奏曲》、《威仪堂堂进行曲》等。

(2)代表作《谜语变奏曲》

这部以“谜”为主题的、由十四个变奏组成的大型管弦乐曲,是埃尔加的名作。写作于1899年,同年6月在伦敦首演,听众反应热烈,并纷纷猜测十四个变奏的小标题有何含义。埃尔加指出,此曲是为朋友们所作的,但暗语是难以猜测的。1934年,埃尔加去世之后,他的挚友在报刊上披露了这十四个变奏的谜底。

3.乔治·格什文

(1)生平介绍

格什文(1898-1937)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犹太移民家庭,自幼喜欢爵士乐。他12岁开始学钢琴,1914年,中学还未毕业就当上了一名歌曲推销员。他发表的第一首歌曲是《当你想要它们时却得不到》,从此他的创作就源源不断。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已经成为一名老练的百老汇作曲家。

格什文是真正将美国通俗流行音乐与专业音乐结合起来的作曲家。1924年,他创作的钢琴与乐队曲《蓝色狂想曲》大获成功,使得原本在舞厅和夜总会里演奏的爵士乐鸣响在音乐会大厅中。这部作品也被誉为“交响爵士乐”,它具有的世俗、幽默、率真的特点是过去美国音乐中少有的,这也为后来作曲家利用流行音乐语言创作音乐会作品开辟了道路。1936年格什文开始在洛杉矶从事电影配乐。正当他事业处去顶峰的时候,突然因患脑癌离开人世,终年39岁。

(2)代表作《蓝色狂想曲》

1924年,格什文应著名爵士音乐指挥怀特曼的请求,为即将举行的流行音乐会创作一部严肃的“爵士协奏曲”。几天后,格什文坐火车前往波士顿参加他的音乐喜剧《甜蜜的小戴维》的首演,车轮飞速地旋转,发出“哐啷哐啷”的节奏声,他凝神细听,用力思索,腹稿已成。一周后,作品接近完工。格什文接受弟弟的建议把题目定为《蓝色狂想曲》。这部作品的结构非常自由,具有爵士乐即兴演奏的特色。

三、新民族乐派

20世纪的新民族乐派与19世纪的民族乐派一样,扎根本民族文化土壤,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振兴民族音乐。20世纪新民族乐派更为深入地探讨民间音乐的本质,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并使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他们比前辈更懂得如何使用尖锐的不谐和音,懂得如何使用打击乐般的节奏和各种古老的民族调式,这一切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语言,进而促进了本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匈牙利的巴托克等。朱秋华:《西方音乐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7页。1.贝拉·巴托克生平介绍

巴托克(188l-1945)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农业学校校长家庭,母亲是一位教师。6岁开始学习钢琴,很早就显露出演奏和作曲的天赋。1898年,他进入维也纳布达佩斯音乐学校学习。1904年,他记录了第一首匈牙利民歌。1905年,他和友人科达伊开始系统研究匈牙利民歌。1906年开始,他带着留声机,走遍匈牙利以及周边地区,收集、研究民间音乐,并发表了许多文章。1940年,纳粹在德国掌权,巴托克被迫迁居美国。但在美国,他并不被重视,作品很少演出,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又患上了白血病。1942年开始,他的健康每况愈下。1945年9月,巴托克因白血病在纽约去世。

巴托克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他亲手收集了9000首匈牙利民歌,纠正了多年来人们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误解,证明了匈牙利民间音乐不是被欧洲作曲家(包括李斯特、勃拉姆斯等)所常用的那种城市里的吉卜赛音调,从而摆脱了将质朴的民间音乐纳入传统音乐规范的惯例。巴托克挖掘民歌本身的美和真实感,同时还探索了新兴流派的本质,尝试着各种现代作曲技巧,最后形成了他立足于现代又扎根于匈牙利土地的独特风格。

他的代表作有:《舞蹈组曲》、《管弦乐协奏曲》、《罗马尼亚舞曲》等。

2.贝拉·巴托克代表作《罗马尼亚舞曲》

巴托克深爱着民族音乐,对民乐他有着深入的研究。除本国的民族音乐外,他对邻国罗马尼亚的民族音乐也做过广泛收集。那里独特的音乐激发了他的创作才能,成为他进行音乐创作的助推器。《罗马尼亚舞曲》就是最好的例子。

《罗马尼亚舞曲》完成于1915年,共包括六首个性鲜明、色彩纷呈的舞曲,这六首舞曲都十分短小,演奏时间总共才六分钟。它们好似六幅微型的罗马尼亚民间风俗画,画面朴素,笔法简练。罗马尼亚的当代指挥大师切利比达凯称巴托克是“最节俭”的作曲家:“他用那么少的音符写了那么多的音乐。”这也是对《罗马尼亚民间舞曲》的最恰当的评价。

舞曲开头是《杖舞》:规则而有力的节奏表现了特兰西瓦尼亚山民在跳传统的“杖舞”时以杖击地的情景。在这一节奏背景上出现的旋律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在欢快、热烈中透出甜美的伤感。旋律中的切分节奏以及末尾的重音,同样是在模仿木杖敲击的效果。

《饰带舞》是由腰间系传统的五彩饰带的山民所跳的一种轻盈、活泼的舞蹈。在弦乐拨奏的背景上,单簧管以顿音奏出质朴、跳跃的旋律,其中透出机智和从容的性格。这一简短的旋律由弦乐和长笛重复一遍后结束。

《踏脚舞》乐曲的开头描绘出夕阳下,暮霭沉沉的黄昏景象,孤独的短笛吹出一曲凄凉而伤感的歌,好似失意恋人的心声。

《角笛舞》同样哀婉深情,小提琴独奏的旋律充满缱绻、缠绵的情愫,可以将这一段抑郁而伤感的舞曲看做是对《踏脚舞》的呼应。

《罗马尼亚波尔卡》有力的节奏推动着充满活力的旋律,由两个重复的三拍子小节和一个二拍子小节构成。

《快速舞》是用急促的碎步跳的民间舞蹈,节奏越来越快,最后达到火热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