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播音主持艺术11
13830900000018

第18章 兴来如答 即兴而言(1) ——谈播音主持教学中“艺术生命的激活”

徐树华“兴”在中国古典文论当中是一个特有的内涵异常丰富的重要范畴。叶嘉莹(1997)曾谈到:“至于‘兴’之一词,则在英文的批评术语中,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相当的字可以翻译。”袁济喜(2001)认为“兴”是“艺术生命的激活”,并对“兴”的产生、内涵和价值进行了非常精练的概括:“原夫‘兴’之诞生,肇自华夏民族的生命冲动之中。‘兴’中保留着中华远古生民天人感应、观物取象、托物寓意等文化观念痕迹。从审美与艺术活动的角度来说,‘兴’是现实人生向艺术人生跃升的津梁,是使艺术生命得到激活的中介,它是中国古典美学有价值的传统之一。”无论是从“兴”的本源、思维特点、文化根基,还是从其与人生和艺术的关系、理论价值等来看,“兴”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对于如音乐、表演等存在于时间维度的艺术来讲,“兴”往往是创作的重要源泉,甚至是生命线,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中,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在强调精心准备的同时,都十分注意强调创作中话筒前、镜头前积极自由的状态,也可以说是强调创作当中“兴”的存在和表露。而创作中“即兴而言”的部分往往是整个作品的华彩部分,“即兴而作”的作品才可能成为精品、典范。因此,播音主持教学也就格外重视学生“即兴而言”的表达能力。

一、兴本[节中关于兴的基本意义和读音的论述主要依据为:

甲骨文当中有“兴”字,是象形字,罗振玉最初将它解释为“舆”,后经过商承祚、郭沫若、杨树达等古文字学家的考证,确定为“兴”字。

(一)“兴”的含义

彭峰(2003)系统地对“兴”的起源和含义进行了考证,并梳理生发出“兴”的三种基本含义。

甲骨文当中的“兴”字是象形字,取众人托盘起舞之形,取其中的“起、举”之义;《尔雅》当中“兴”的解释为“起也”。也就是说,兴最基本的含义是“起”。在先秦文献中,“兴”基本都是这个意义,这也是“兴”的本义。这个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保留,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兴”的第四个义项为:“起;起来”,用例为:“晨兴、夙兴夜寐”。

“兴”的第二个意义是隐喻、美刺。这主要是汉代经学家解释《诗经》时所衍生出来的含义,也就是《论语·阳货》中“诗可以兴”的兴。这个兴的第一层含义是,泛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中,言与意之间的特殊关系,即譬喻关系;第二层含义是,对文学作品的目的作出规定,即要求它们必须为某种外在的政治、道德目的服务。这实际上是经学家们为了阐发出“微言大义”的需要,而将兴看做了一种修辞手法,基本上等同于比喻。当然,实际上兴和比喻仍然不是一回事。在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并列对举的关系。而兴则不同,先言的“它物”和“所咏之词”之间可以没有形式上的相似、没有逻辑上的关联,它们之间是一种序列关系。

彭峰认为,随着魏晋以来审美意识的不断自觉,“兴”具有了第三个主要含义,“即纯美学意义上的情感的兴发和兴发的情感,我们把它称作‘审美的存在状态’”。这种“审美的存在状态”在袁济喜看来,应该是随着汉末以来人的觉醒而逐渐自觉的,在魏晋六朝时代得到了“最辉煌的展现”。

所谓“审美的存在状态”,彭峰首先解释为一种“合一”,认为这种合一是没有条件的,是人与自然的本然状态,人原本是脱胎于自然的,后来,人们越来越脱离自然,这种合一状态就被逐渐蒙蔽起来。他引用叶秀山的表述来阐释这个过程:“基本的经验世界本就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世界,一个活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却总是被‘掩盖’着的,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的覆盖层也越来越厚,人们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把这个基本的、生活的世界体会并解释出来。所以‘艺术的世界’竟常常表现为与‘现实的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天才’的作品是把那时常被掩盖着的最为基本的世界揭示出来,把那时常被遗忘的经验唤醒起来。”其次,作者认为这种“情感的兴发”体现出拒绝理性分析的特点,在我们看来似乎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和体认方式。另外,这种兴发所兴起的是一种愉悦的情感,可以使人沉醉迷狂。

(二)“兴”的读音

在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兴有两个读音:一是阴平,有“兴盛、流行;开始、发动;起来”等几个义项。另一个是去声,主要是“兴致、兴趣”的意思。

根据清代的小学家考证,兴字古无平去之分,统读平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兴:《广韵》‘盛也,举也,善也’,《周礼》‘六诗’曰比曰兴,兴者托事于物。按古无平去之别也……虚陵切。”至晚在唐代,就出现了把“比兴”的“兴”定做去声的。彭峰认为,当时把汉代经师解释为譬喻的“兴”都注为去声,是因为譬喻不是“兴”的本义,而且与本义“起、举”有较大距离,因此在读音上有所区分,所以注为去声。也就是说,“兴”本训“举、起”,读平声,后衍生了譬喻之意,也就衍生了相应的去声,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兴”,一般用作单音节词。

我们这里所讨论“即兴”之“兴”现在读为去声,其意义应该怎样理解呢?宋代的李冶说:“然兴字仍有两读,读去声,则为兴起之情;读平声,则为兴起意。”(《敬斋古今·拾遗》)也就是“兴”作为兴起的含义,如果是名词,读作去声;如果是动词,则读作平声。“即兴”当中的“兴”应该是名词,是“兴起之情”,所以也应该读作去声。《现代汉语词典》对“即兴”的解释为:“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个“兴”应该是指“兴致”或“兴发”的状态,而不是“比喻”。这里读作去声,按照李冶的说法也可以解释得通。

当然“兴”的含义起源、演变以及读音的问题非常复杂,学界尚有不同的观点,也不是我们探讨的重点。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的是“兴”这一范畴所蕴含的审美和艺术创作活动中的一些规律。有两点值得重视和汲取,一是由“兴”的本义得来的“起、上举”之意,这个“上举”可以理解为物理、生理上的上举,也可以进一步引发出精神境界的“升腾、上举”。第二点是彭峰所谓的“审美的存在状态”和袁济喜所谓的“艺术生命的激活”,二者的着眼点不同,但是本质无悖,都是通过对“兴”的含义的阐释和把握,完成对超越日常琐碎生活的一种艺术升腾的存在方式的指认。从“升腾、上举”的角度来看,这个意义仍然是和“兴”的本义有关联的。中国古典文论往往把“兴”看做一切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基础,没有“兴”,艺术家就不能进入“审美的存在状态”,按照彭峰的说法,也就是不能完成“揭示”和“唤醒”的使命,不能把人还原到与自然的本然合一的状态中,也就不能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这两点对于我们研究播音主持艺术的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即兴

“即兴”中,“即”可以理解为“乘着、凭借、依靠”,依靠的“兴”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兴致”作为一般的解释可以,谈到艺术创作就不够用了。我们可以理解为彭峰所说的“审美的存在状态”或者袁济喜的“艺术人生”。如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就应该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所进入的一种脱离日常生活状态的“升腾”、“上举”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成为创作的依据,实际上创作者也只有在进入到这种状态后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这种“兴”不仅仅是一种主体的存在状态,而且还是一个统摄机制:统摄主观与客观、统摄语言和语境。统摄创作过程包括从目的产生,到经过艰苦的劳动改变物质形态,再到创作成果产出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对“兴发”状态的驾驭,在播音主持的教学中往往体现为对学生的一种启发和诱导,并帮助学生逐渐产生驾驭的感觉和能力。

(一)兴发的状态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中写到人和自然的互动:“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山环水绕,树木匝合,往往会引人心动,自然会导致兴发,目光所及自然会有心弦拨动,言语应和。这里,刘勰实际描述了一种情景互动交融的创作境界。在这种状态中,创作者内心的情愫与自然界景物相互刺激、激荡,一赠一答而使得创作主体进入到一种兴发的状态。

这种兴发的状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应该是一种主体全身心的鼓荡和张开的状态,这种鼓荡既有生理层面的,又有心理层面、文化层面的。它是审美和创作的前提和基础。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首先应该是一种兴奋状态。孔建英、金开诚(1992)对于神经活动的“兴奋”状态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和描述,谈到“兴奋”和“抑制”是一对矛盾,它们是“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是大脑两半球对外界刺激进行分析与综合过程的主要的‘调整’力量。所谓兴奋,是指神经细胞的活跃状态。因此,兴奋过程总是跟有机体某种活动的发动或者加强相联系的。”“所谓抑制,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活动的状态。因此,抑制过程总是跟有机体某种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的大脑细胞、神经细胞接受外界的某种刺激,产生某种“活动的发动或者加强”反映,从而达到一种活跃的状态。

但是文艺创作中的兴发状态要比一般生物学意义上的“刺激—反应”过程复杂得多。在文艺创作中,兴发的状态不仅仅是神经细胞的兴奋,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外在的生理机体上的表征,如同感冒了要发烧那样。深入到内核,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兴发状态中的人所特有的文化积淀的内涵。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不光能够接受直接的感官刺激,而且还能够接受语言等抽象符号系统的刺激,而且后者所引起的反应有时候比前者还要强烈。也就是说,兴发的状态除了机体的反映之外,还包括主体内外经验的融合,也就是文化层面的共振。

兴发状态还具有一定的非理性特征,运用科学实证的理性分析方法不完全能说清楚,但却并不妨碍应用。实际上,有很多东西我们都无法定量把握,但却并不影响整体的驾驭和运用。比如人的情感机制,尽管我们可能并不会真正从科学意义上懂得情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们却都有自己的情感经历。我们不知道“爱”的能量通过科学图谱应该怎样描画,但是我们都会知道怎样营造爱的气氛、爱的感觉。“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我们很难用标准来划定到底怎样才算进入了“兴”的存在状态,但是并不妨碍我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引导进入一种兴发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