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论纲
13705000000026

第26章 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态(6)

由于对公民社会认识的偏差,出现了对公民社会不恰当的态度:一是轻视和漠视公民社会,认为它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无足轻重,成不了气候;二是不信任公民社会,认为公民社会不是正式机构,不可靠;三是害怕公民社会,认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势必削弱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对社会稳定造成压力;四是敌视公民社会,认为公民社会是与政府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消极负面力量,要予以遏制。为此,需要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既不要敌视它,也不要忽视它;既不要惧怕它,也不要溺爱它;既不要放任它,也不要封堵它,而是给予恰当的政策和法律承认,并加以正确引导。在当前公民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和受制于自身局限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助力,把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当作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公民社会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正如联合国的报告所指出:中国下一阶段改革的优先领域中应包括向协商参与式的治理方式转变,使非国有部门和公民社会成为政府的伙伴,帮助制定和实施政策。要加强NGO(非政府组织)和NPO(非营利组织)的建设,以分担政府承担的繁重的管理职能和道德重负,从而在政府、非政治公共领域与市场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伙伴关系。18政府要摆正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不要把公民社会看成是政府的下属部门或附属单位,而应该看成是共同进行社会治理的平等主体。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坚持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组织协同、公民参与相结合,将那些应由公民社会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移出去,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拓展空间。政府对公民社会的管理要做到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监督到位。总之,对于公民社会,政府应该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公民社会更好地与政府合作,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

(2)夯实公民社会的经济基础

公民社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而出现的,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市场经济以自由和平等为其核心价值,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公民社会也必然以自由和平等为价值取向,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弘扬自由和平等的契约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平等经济,必然会促进各种经济实体的迅速发展,促进新的阶层的出现,促进社会多元化,社会的多元化必然激发人们公民意识的提高,带动人们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传统意识形态的号召力逐渐减弱,人们不再执迷于教条和单纯的信仰,而是更加关注现实政策,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公民意识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价值观念的转变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开始远离政治,人们的私人生活领域逐步扩展。市场经济承认私人利益,保护私人权利。只有公民的私人权利得到保障,他们才有条件、有能力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发挥其积极性。市场经济不仅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公民之间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而且能激活其它要素,比如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产阶级,促进社会多元化,提高公民意识等等,因此,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培育公民社会的基础。

(3)营造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

制度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是指国家用以规范和制约民间组织活动的所有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公民社会合法性的基本来源;②法律,即国家颁布的有关民间组织的普通法律和专门法律;③行政法规,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关于民间组织的相关法令、条例、准则、规定、规章等;④党的政策,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民间组织的规定、通告、通知、意见、办法、指示等;⑤非正式制度,即官方对民间组织及其活动的态度。

公民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制度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度环境是有利于公民社会发展的。首先,宪法和党的基本政策对民间组织持积极的肯定态度,这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存在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宪法把结社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确定下来,党制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如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鼓励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等,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合法的制度空间。其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直接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现存的制度环境在许多方面已经难以适应它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目前,我国关于民间组织的主要法规只有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缺乏一部专门的国家法律,需要制定一部管理民间组织的专门法律,以明确和保证其法律地位,为制定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没有这样一部法律,民间组织就缺乏合法性,其法律地位问题就无法真正获得解决,更谈不上健康发展。行政法规,其主要作用是对民间组织进行日常性的审批登记和监督管理,而现有法规内容多侧重于登记程序,缺乏针对特性、规范发展的内容,法规之间缺乏统一性,应该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相关管理条款,撤销重复的规定和条例,减少管理环节,防止政出多门,提高管理效率。党的政策也是管理民间组织的权威性规则,主要作用是对民间组织进行宏观调控,与法律、法规共同构成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党的政策性文件不仅有其客观的必要性,而且对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应该及时把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政策性文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和政府法规。同时,政策性文件如果与现行国家法律相左,则应让位于国家法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互为补充,构成了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培育公民社会的保障。

(4)加强公民社会的自身建设

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不仅与外部制度环境有关,更与内部环境有关,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便是内部环境之一。作为我国公民社会主体的民间组织,与西方国家的民间组织相比,还很不成熟,它们本身还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其能力离社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相当一部分民间组织是由政府创建的,或者是从政府职能部门转制过来的,它们在活动方式和管理体制上都严重依赖于政府,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尽管党和政府力图增大民间组织的自主性,规定所有民间组织必须与党政机关脱钩,但是,一些组织依附于党和政府的情况仍然明显,其相对独立和自治的性质体现不明显,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导致其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为此,应该逐步消除其依附性倾向,促使其功能回归,进而达到其相对独立和自治于政府的性质,真正有效地发挥其作为联系政府与公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完善自律机制,是民间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民间组织实行自律,既可以弥补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滞后的问题,又可以健全民间组织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律性运作体系,形成独立的运作体系,提高专业化服务程度,因而也提高了公信力和动员能力。民间组织要健全内部规章,建立公开制度与财务审计监督制度,通过加强审计和监督,使经得起审计的民间组织获得社会更广泛的公信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工作。

解决好人才缺乏和资金短缺问题,是民间组织自身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这是制约和困扰民间组织发展的大问题,如果不解决好,民间组织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功能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人才缺乏主要是因为民间组织的工作报酬较低,发展和提升机会不多,使许多人才流向政府和企业,民间组织的人才建设不能良性循环。政府应该投入项目和资源来推动民间组织吸引高素质人才,同时,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推动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其成为学习型组织,在和谐社会中不断发挥作用。资金是民间组织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资金,组织的运行难以保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自力更生,在开展公益性活动的同时,广泛开展与自身业务相符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合法经营活动,努力做到自食其力。二要广开财源,争取各种资助。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和增加财政预算支出,扩大民间组织的财政资源。民间组织可以通过宣传和游说获得企业的资助。公民个人既可以志愿者和组织者身份参与民间组织的活动,也可以捐赠资金和实物的形式帮助民间组织。只有加强了民间组织自身建设,完善了公民社会发展的环境,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公民社会对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使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密切合作,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7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

3 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第161页,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第33页,人民出版社,2002年。

5 《人民日报》,2002年12月5日,第1版。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32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7 江泽民:《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94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

8 张志慧:《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性保证》,《社会主义论丛》2006年第11期。

9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19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 朱信臣:《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2 杨月如:《公民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实事求是》2005年第2期。

13 党秀云:《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4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增补本)第137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15 李燕荣:《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发展》,《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6陈志:《第三部门与和谐社会》,《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17 俞可平:《改善我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若干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18 董明:《柔性面相下的冲突与和谐——中国公民社会成长路径再探》,《学术论坛》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