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13704700000027

第27章 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4)

2.双层董事会(bicamel board)

双层董事会在美国私立高校中为数不多,仅个别院校如哈佛大学、布朗大学和个别宗教院校在采用这一类型。

哈佛大学的双层董事会是最古老的双层董事会,由法人董事会和监事会两层结构组成。董事会是大学的法人代表机关,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规章,拥有学院的财产,包括任命校长;监事会不能创制规则,但董事会制定的规定、特别是重大规定,必须通过它的同意后才能有效。布朗大学的双层董事会在美国是独一无二的。它有两个董事会,并共同组成大学法人,共同对外代表大学。两个董事会一个由名誉校长(chancellor)担任,一个由校长(president)主持,并共用一个董事会秘书(secretary)和一个财务官(treasurer)。某些宗教学院也实行双层董事会结构,如圣母大学,则由大学成员会和外围董事会组成90。

限于篇幅,本文重点探讨美国私立非营利性高校中单层意义上的单校园董事会,特别是重点对美国私立高校普遍效仿的耶鲁大学这种单层董事会进行分析。

7.4.1.3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董事会一般设主席、副主席、秘书和司库各1 人。其中,董事会主席是一个关键职位,他是董事会的领导人、发言人,在许多活动中协同校长工作,是校长的顾问。董事会主席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或由董事会成员轮流担任,任期由1 年到终身不等,平均任期4 年。91除少数规模很小的董事会外,大多数董事会都下设各种委员会来处理各种具体事务,一般的董事会都下设执行委员会、投资委员会、发展委员会、财务委员会、设备委员会、学术事务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等不同机构。董事会成员一般都分属一个或多个委员会。董事会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其下设的各种常设委员会来进行。各校所设委员会的数目多少不一,委员会的具体职责也不尽相同。根据董事会的需要,可以增减常设委员会数量。对于是否需要吸收校长作为董事会成员,具体的私立高校会有所不同,但19世纪50年代之后,校长参与到董事会中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私立高校董事会所接纳,校长成为董事会的当然成员,有的校长还任董事长,校长自然就成了董事会的代理人,对董事会负责,有的校长还担任一些常设委员会的主席,在董事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职能研究的并不多见,更多是集中在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对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功能的研究已在本文综述中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许金龙和徐晓娜认为,美国高校董事会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1、确立大学的发展方向与目标。2、遴选、支持与评价校长。3、坚持大学长期发展规划。4、寻求适当的资金来源及确保其运用。5、维持和改善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6、维持学校自治。7、自我评价。92但他们并没有对私立高校和公立高校进行区分,同时还存在着进一步补充的必要,在遴选方面,董事会不仅遴选校长,同时通过自我增选等方式遴选董事长与董事。因此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的基本职能是:1、拟定办学理念;2、遴选董事长及董事;3、遴选、支持与评价校长;4、维持和改善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5、维持学校的自治; 6、决定学校经营策略;7、自我评价董事会表现;8、坚持大学长期发展规划;9、募款及筹措学校财源。

7.4.2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7.4.2.1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的涵义

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是指私立高校董事会为实现其基本职能,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其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运作方式。93简要地说,就是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私立高校董事会持续、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

由于“一定的运行机制是在一定的体制下形成的”,“运行机制是以既定的体制为前提,当一种制度安排被确定后,一定的运行机制则相应产生。”94在不同的体制条件下,运行机制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结形式、作用关系及功能则各不相同。因此,对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这一概念的理解应把握三个基本要义:

第一,私立高校董事会系统的运行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体制下,构成运行过程中的各主体要素(董事会、校长、委员会、出资者及其继承人、政府、社会)和客体要素(知识、信息、权力、报酬或荣誉、责任)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制约关系以及功能。在私立高校董事会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配置方式与组织形式以及调节功能不同,则运行机制的运行过程呈现的性质与特点也不同。

第二,私立高校董事会系统的运行机制的质的规定性取决于私立高校董事会体制选择,即私立高校董事会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运行机制。

第三,私立高校董事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私立高校董事会体制及运行机制取决于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安排,它从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个部分。私立高校董事会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性质与方式受制于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性质与方式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及运行机制,就有什么样的私立高校董事会体制及运行机制与之相适应。

7.4.2.2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探究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的运行机制应以系统科学“三原理”作为理论依据。这里讲的“三原理”包括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反馈原理”指的是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有序原理”指的是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走向有序。或者说,没有开放、没有涨落,处于平衡态的系统,要走向有序是不可能的。“整体原理”指的是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为使某一系统始终处于良性动态发展过程,就要时刻注意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及时、准确地实施信息反馈,要善于分析、处理各类矛盾,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评价,使之在系统诸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协同。95

从系统科学“三原理”出发,笔者认为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两个部分,其中主体要素则由董事会、校长、委员会、出资者及其继承人、政府、社会这六个要素构成;客体要素则包含知识、信息、权力、报酬或荣誉、道德这五个要素;而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的子机制有六个,分别是选聘机制、沟通机制、决策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与评价机制、保障机制。

选聘机制主要是选聘董事、校长和委员会成员,涉及由谁来选聘,选聘怎样的董事、校长和委员会成员,以及如何进行选聘的问题。首先是关于董事的选聘。董事会成员一般由当然董事、董事继承人、校友董事等组成。在当然董事中一般包括政府的代表、校长。一般而言,联邦和州很少插手私立非营利性高校董事的遴选,但有些著名高校,如达特茅斯学院、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仍然为州政府官员保留有投票权的当然董事席位。96校长作为管理学校日常事务的重要管理人员,一般都被列为拥有投票权的当然董事。董事继承人是董事会成员空缺时的补充者,其选聘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自我增选。首先创办人有权挑选第一届董事会成员,以后在董事会缺额时,则有权自己挑选自己的继承人,即采用现有董事投票来填补董事会空缺的做法;97二是由委员会提名,交董事会讨论通过产生。在需要提名董事人选时,往往由董事会的下设委员会(治理委员会或提名委员会)负责物色候选人,交董事会讨论并投票,如候选人达到法定人数,即可成为董事继承人。三是由校长提名,交董事会讨论通过产生。具体做法与委员会提名类似,只是变成由校长提名而已。校友董事是由学校的校友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校友都有机会成为董事,往往是那些在社会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的校友担任,而且以工商业领袖和专业界领袖居多。其次是校长的选聘问题。由董事会选拔和任命校长,这是美国高校的普遍做法,但董事会不会整个选拔程序进行包揽,而是主要担任组织者和最终定夺者。一般是通过董事会的下设校长选拔委员会来组织选聘,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开招聘,另一种是私下物色。最后是委员会成员的选聘问题,一般董事会都设置下设委员会,其成员一般包括校长、董事、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等,这些人员的产生往往是根据委员会的性质与作用来考虑究竟要哪些人参与,大多由校长或董事提名,交董事会讨论通过产生。

沟通机制包括董事会内部及董事会与学校组织成员之间的内部沟通机制、董事会与政府及出资者之间的外部沟通机制。董事会采用的是合议制,董事与董事之间以其专业及民主的素养,相互尊重的态度沟通意见,进而做出决策,共同负责推动学校的发展政策。在合议制下,董事们必须协调出一套内部的互动沟通机制,并建立彼此间互相尊重、充满沟通的组织气氛,在学校的经营方向上各显其能、各展所长。但董事们平时并不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必须要透过某些讯息沟通及流动的方式,才能对学校的校务进行了解,进而融入学校组织中来以提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计划及愿景,因而不应过多强调董事会监督角色,反而应建立董事会与学校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沟通机制。98这是对内部沟通机制的理解。根据王绽蕊博士对美国私立非营利性高校董事会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论述可知,董事会是州和联邦公民在契约意义上的代理人,是捐赠者在信托意义上的代理人,是教会在管理意义上的代理人。根据最初创办资金来源,可以把美国私立非营利性高校分为由私人捐赠成立的高校、由基金会成立的高校、由教会成立的高校以及由多种资金来源创办的高校等几种类型。99可见,捐赠者和教会往往是私立非营利高校的出资人。董事会与州和联邦公民(往往是由府做代表出面)、捐赠者和教会(出资人)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有限理性与信息的非对称性的存在,很可能出现委托代理问题,为了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必须在董事会与政府及出资者之间建立信息通畅的外部沟通机制,以加强信息的有效沟通,保持信息流转的顺畅。

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组织,确保自身理想的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实现是重要目标之一。决策机制的建立就是为了能够使组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统一,共同为实现组织的整体功能作出贡献。决策权对董事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决策权的大小制约着董事会发展的进程。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是一个合议制团体,其决策不是由哪一个成员说了算,而是集体表决的结果;董事会的权力不是董事个人权力的总和,也不可以分解为每个董事的权力,董事只有通过董事会的集体决策才能行使其最高权威。董事会成员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法律地位,也没有权力单独做出任何对高校具有约束力的决策。“作为个人,董事没有任何法律地位(legal standing)”。100虽然董事只有在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才具有法人代表地位和最高决策权力,但违背信托义务的董事往往需要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个人责任。不作为、明知故犯或有违法行为的董事要为个人的抉择负法律责任,这一责任并不以缺席董事会会议而得以免除。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的决策机制既集中了集体的智慧,防止个人的独断专行;又明确了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使每个成员为集体负责,发挥最大限度的才能。这种决策机制是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管理体制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激励和约束董事会朝正确方向发展的机制,具体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发挥董事、校长、委员会成员的积极性,必须对他们进行激励。美国非营利性高校董事会一直保持无偿服务的传统,主要靠声望机制和利他动机的内在激励方式,声望机制主要体现在能担任高校董事会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莫大的荣耀,是志愿者主义最高荣誉,而利他主义则一直被认为是美国国民性的真实流露。对校长的激励则采用薪酬激励方式,薪酬的多少通常由董事会来确定,在美国非营利性高校,大多数校长的薪酬要高于公立高校,当然除了薪酬激励以外,校长本身的自我激励也很重要,比如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自身声誉的爱护等。约束机制主要来自法律法规的约束,声誉和道德的约束。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成员一般都是社会知名人士,声誉和道德对其有一定的约束,但其属于“软约束”,还需要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强制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