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家看来,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又随因缘分散而灭。正因为如此,对于已然成定局的世间诸事,我们无法去改变什么,只能随顺世事本有的因缘,对于已经失去的不要纠结,对于尚未得到的不要过分期待,以如如不动之姿,平静地应对生命中的一切。
如如不动:以寻死之心活着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宋·苏东坡《自题金山画像》
佛教经典中曾有“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句,这是在形容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的心,是说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任何执著。“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著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而“如如不动”是指他们心的平静状态,指他们面对一切事物,完全以随缘与平静的心态来应对。
人生有悲欢离合,真正幸福的人生,并不等于圆满的人生。在佛家眼中,有苦有乐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才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才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才是自然的。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白居易曾在他的《适意》诗中这样表达过自己对自由生命的向往之情。其实人生实相,正如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无所牵系,却各有承载。
一只飘摇的生命之舟,从时空的长河中缓缓驶来。
这是一只刚做成的小舟,他不会说、不会笑、不会跳、不会闹,也不会思考,他只是沉睡着,这时,从远处传来一个声音:“你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小舟重复道:“我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却没有得到答案,只能默默前行。忽然,又传来一个声音:“等一等!我们想与你一同旅行,请载我们同去!”
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痛苦与欢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手拉着手游向小舟,上了船,进到了船舱。小舟顿时沉重了许多,舱中的气氛也活跃了,哭声和笑声接连从舟中传出来。
忽然,又一个喊声传来:“等一等,还有我们。”众人寻声望去,只见清醒与糊涂、路人与朋友双双携手游来,也上了船。
走了一段,后面又传来了呼唤声:“等一等我……”这是死亡在呼喊。
小舟显然不肯为死亡停驻,但无论如何,死亡依然紧紧地跟在它的后面,寸步不离。这小舟正如同我们的生命之舟,满载着痛苦与欢乐、爱与恨、善与恶、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聪明与愚钝,在人生的得意与失意间破浪前行,同时又摆脱不了死亡的紧紧跟随。
凭山临海不系舟,山水系不住生命之舟,个人的心愿意志也系不住,它有着自我的轨迹,我们只能将其圆满,却不能彻底改变。若想在这茫茫旅途中获得真实的幸福,唯有认清并接受生命中必然存在的缺陷。
世间一切有生就有死,每个人终究要走向死亡。人们常说“人死如灯灭”,该熄灭的时候自然会熄灭,但是灯灭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毕竟曾经的光仍在我们的心中闪烁。
细想来,我们每天夜里睡觉,不都是处在死亡的状态中吗?睡眠是一种假死状态,只不过确知第二天早晨会醒过来,方能安心入睡罢了。毕竟谁都无法保证明天一定还会活着,所以不妨将今天视为生命的最后一天,以寻死之心活着。人生犹如不系舟,既然我们无法决定我们的生老病死等世间诸相,那不如就以如如不动之姿面对它们,随缘看,泰然处一世。
没有无常,很难长大:对已失去的不纠结
世皆无常,必会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
——《佛遗教经》
在日本有一位桃水禅师,他修为精深,很多人不远千里来跟他学禅,但他们大多都经不住桃水禅师的严格考验而没有坚持下去,这让桃水禅师很失望。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桃水禅师从寺院里失踪了。
三年后的某一天,禅师的一个学生发现他正跟一群乞丐住在一起。当下,这个学生便向他请示禅法。禅师说:“如果你能跟我住几天的话,我就教你。”学生十分高兴,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同桃水禅师一样与乞丐们住在一起。
那天半夜,人们发现一个乞丐死了,于是桃水便与学生一起将乞丐的尸体抬到外面埋了,回去接着睡觉。桃水睡得十分香甜,可是那位学生却因感伤而久久无法入眠。
第二天,桃水禅师兴高采烈地将死去乞丐讨来的食物与学生分食。桃水禅师高兴地说:“太好了,今天可以不用出去乞食了。”他大口地吃着死去乞丐留下来的食物,可学生却一口也无法下咽。桃水禅师吃完后对学生说:“你可以回去了。”
学生只得黯然离开。
这则禅宗故事的寓意十分深刻。桃水禅师的学生无法像桃水禅师那样安然地处于一无所有的环境中,对生死一事又过于执著,所以才会寝食难安。
佛教大师每每看到芸芸众生看不透世事无常,而抱守心牢犹不自知,就会发出感叹。佛家奉劝世人的正是“放下”二字,人的内心对世界要有正确的认知,即佛家所谓知正见。世间诸相都是无常难得久的,所以,我们对于已失去的不要纠结,对于未得到也不要憧憬,只有如此不断悔过、反省,将内心的恶业全部驱除,淡视是非名利,才能坦然自在的活着。
《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后,又累又渴。突然,他看见一条竹筒连成的水道淌出清清的细流,就赶紧跑过去捧水喝了起来。喝饱后,他满足地对竹筒说:“我已经喝够了,就不要让水再流了。”他说完后,却发现水依然细细地流着,于是,他就对了竹筒发起了火:“我说我喝完了,叫你不要再流,为什么还流?”这时,有人路过,见到他那副样子,暗自发笑,就上前开导他说:“你真是没有智慧啊。为什么你自己不离去,反而叫水不要来呢?”
世间的人常常挣扎于七情六欲,对很多虚妄的、无意义的东西都难以放手,正像《百喻经》中的那个笨人一样,明知这些欲望困扰你却不主动离去,反而对着这些虚妄的欲望大发光火,又何必呢?不如像智者所说的那样:“一个人若要离开五欲,应该收摄自己的六情,关闭心意,妄想不生,这样才能得到解脱。何必执著眼前的事相,而希望它不生呢?”
化繁就简:追随生命最根本的因缘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水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唐·皎然《闻钟》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都被各种虚幻的诱惑填充着,以至于遗忘了这样一条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简单的生活,是一种为满足需要而不为满足欲望的生活,也是我们生命最根本的因缘,正是由于简单,我们的生命可以容纳更多,我们的心灵可以更平静顺意,我们的修行也能进行得更顺利。但是,很多人都误以为简单是孩童才会有的心境,到了成人世界,是没有人容许你简单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实简单很简单。
住在田边的蚂蚱对住在路边的蚂蚱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蚂蚱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蚂蚱去探望路边的蚂蚱,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了。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打算背着蛋壳过一生。它受了很多苦,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大公鸡。原来摆脱沉重的负荷很简单,寻求名师指点就可以了。
一个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孩子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一位农夫,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农夫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而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换掉坏的灯管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原来快乐很简单,只要放弃多余的包袱就可以了。
生活看似烦琐,其实很简单,主要看你存着怎样的信念,怎么操控人生的方向。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都不曾得到道悟禅师只言片语的法要。一天他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讲的话,是在冤枉我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没有一日不曾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地问。
然而师傅并没有理会他的诧异,只是淡淡地问:“吃过早粥了吗?”
崇信说:“吃过了。”
师父又问:“钵盂洗干净了吗?”
崇信说:“洗干净了。”
师父说:“去扫地吧。”
崇信疑惑地问:“难道除了吃粥、洗碗、扫地之外,师父就没有别的禅法要教给我了吗?”
师父厉声说:“我不知道除了吃粥、洗碗、扫地之外,还有什么禅法!”
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禅就是生活。吃了粥去洗钵盂、去扫地,这些是很平常也很自然的事,却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当我们追随着生命最根本的因缘,将生活简化到最简单时,就等于是抓住了幸福的生机。
随顺因缘:用平常心尊重我们所拥有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禅师《颂》
平常心是一种透析世情、了悟人生的智能,能以平常心处世,自能“超然物外见真章”。保持平常心,保持真我,自然不会为种种情感所困扰,也不会郁结难舒,这样就能成就脱俗的自我,过得坦坦荡荡,活得舒舒服服。
“对境无贪妄,是名平常心。”这就是星云大师所说的平常心。宋代的无门慧开禅师曾作《颂》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种怡然自得的心境,这种日日是好日的洒脱超逸,与星云大师所言的平常心不谋而合。
所谓的平常心,就是不管时空如何变化,不管人情如何转变,始终心情平静,不为琐事费尽心思,不去钩心斗角,每一天都活得轻松自在,自然时时都像过节一样,使人兴致高昂。
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应做之事,享受每一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永恒存在的挫折与痛苦,也自然能够获得更纯粹的幸福。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禅师,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告诉他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学士,云游去了。
这一别就是3年。一次,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3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大喜地喊道:“雪窦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