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很好学,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可惜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可惜英年早逝,不过三十一岁就死了。但是孔子认为能够继承他学问的最佳人选是颜回,因为颜回有师道的风范。有人问孔子为什么颜回足以为人师,他的学问、德业在哪里,这“不迁怒,不贰过”就是最好的答案。
颜回的“不贰过”,同样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什么是“不贰过”呢?就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道理虽简单,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也是对个人能力和做事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有没有成长,不能只看他学了什么东西,还要看他改进了多少。同样道理,出现了问题,除了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外,还要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主要的就是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其实,当生气、愤怒的时候,问一问自己,到底是迁怒于别人呢,还是应该冷静下来分析原因,争取“不贰过”。
答案当然是后者。那么,人在生气的时候要如何才能做到不迁怒别人,让自己冷静下来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碰到让自己气愤的事情,那就深呼吸几次,让脑袋有充足的氧气思考,或者离开那个令自己生气的场合,做做愉快的事,让自己放松,可以打打球、听听音乐,甚至大声唱唱歌都行,转换一下心情,怒气自然就会渐渐止息。等到这个时候再来想想如何处理,既不伤人也不害己,让事情得到完美的解决。
有人说:只有懂得消化愤怒,才不会储蓄痛苦。确实是这样,如果人只是一味地生气、愤怒,那么这些怒气不仅会累积,还会互相感染,除了伤害身体,这层层累积的怨气更会让人际关系跌至谷底。所以,当我们碰到困难与不如意,与其生气,不如换个角度鼓励自己,分析一下原因以求下次不要再犯,这才是积极的做法。这就好像两个人一起走路回家,路上有一块石头,前面的人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他生气地爬起来,对着石头恨恨地骂道:该死的绊脚石!而且狠狠地踢了石头几脚,结果他自己疼得哇哇大叫。而后面这个人看了只是微微一笑,正巧他们要经过一处洼地,后面的人就搬起这块碍人的石头,拿它来作为渡过洼地的垫脚石。
迁怒于人不仅是伤害别人,也是在伤害自己。要明白:以和为贵无价宝,心平气顺最美妙。我们应该学会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做一个如颜回一般不迁怒,不贰过的高尚之人。
生忍:生气前多想两分钟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一个人受辱的后果是什么?是嗔心!嗔是一切逆境上发生的憎恚心,为恶业的根本。当一个人的嗔恨心来的时候,他的无明怒火就把自己烧得坐立不安了,此时此刻说出来的话或做出来的事情,都会伤害到别人。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忍辱,就不可能在布施、持戒等其他方面取得任何成就。由此可见,忍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忍辱就是对治嗔恨心的。《金刚经》说一切法行成于忍,无忍辱则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可见忍辱的重要性。大德高僧们认为“忍耐”与“忍辱”是不同的,忍辱是没有“人相”、“我相”,忍耐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很多人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并指责别人。其实,仔细地想一想就会发现,那些事情根本就不值得生气。所以,人们在气头上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先想两分钟,缓一缓再说话或行动,你就会发现怒气已经在慢慢消失了。
一个人因为一件小事和邻居争吵起来,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谁。最后,那人跑去找一位高僧——当地最有智慧、最公道的人来评理。
“你来帮我们评评理吧!我那邻居简直就是一堆臭狗屎,他竟然敢说我买的花瓶一点品位也没有……”那个人怒气冲冲,一见到高僧就开始了他的抱怨和指责,他正要继续大肆指责邻居的过错时,高僧打断了他:“施主,请原谅我现在有些事情需要处理,麻烦你先回去,明来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那人又愤愤不平地来了,不过,显然没有昨天那么生气了。他对高僧说:“今天,您一定要帮我评出个是非曲直来,我那邻居简直是品位低俗到了极点……”他又开始数落起邻居来。
高僧说:“你的怒气还未平息,因为你的言辞有些语无伦次,还是等你心平气和再说吧。正好我的事情还没办完。”
一连好几天,那个人都没有来找高僧。一天,高僧路过那个人的家,看见他正在花圃里忙着为花草修剪枝叶,他的心情显然平静了许多。
高僧问他:“施主,现在你还需要我来评理吗?”说完,微笑看着对方。
那个人羞愧地笑了笑,说:“我已经不生气了,现在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事,本来就不值得动怒的。”
高僧仍然平静地说:“这就对了,我不急于和你谈论这件事情,就是想给你时间消消气。因为人们在气头上说话或行动,往往会带来无穷的悔恨和痛苦。”
任何悲伤或痛苦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一般而言,当人们争吵时,由于满腔愤怒,往往出言不逊,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使得人际关系是趋向恶化,不但给周围的人带来不便,更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
要想避免怒气伤人的恶果,你需要在生气发作前多想两分钟,给自己一个理清思路的时间:你为什么生气?你这样生气值得吗?你生气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仔细想一想有没有误会对方。许多时候,事物呈现出的表象其实是掩盖了很多细节。即使在看一个人的时候,也常会因看不全面而产生误解。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视角,不要以偏概全。
怒气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在生气前多想两分钟,等两分钟一过,或许你已经忘却了生气的理由了。
世界是不圆满的,不圆满就会有不如意,不如意就会有辱。在佛家看来,一切不如意就是辱,一切痛苦就是辱。谁都有辱,除了释迦牟尼佛。因此,忍辱是消除烦恼、获得欢乐的绝佳方法,它是一种大度,是一种谋略,是一种意志,是一种修炼,是一种信心,是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除去唯一的敌人:湮灭愤怒的种子
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里无嗔有珍宝,无染无垢是真常。
——唐·五台均提童子
每个人都处在贪嗔、痴、疑、慢这五毒之中,“嗔”是烦恼毒的根源,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贪欲虽然可以隐藏在内心深处,却很少有人能够将喜怒不行于色,大多数人是喜怒无常的。虽然快乐可以不动声色,但怒气却往往不受克制,很明显地就浮现在脸上或者付诸于报复的行为之中。
嗔怒常常发生于不知不觉之间,当人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却往往已经失控。嗔怒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跑的方向已经难以掌控,只能在它闯祸之后,自己再来面对一个更加尴尬,更加难以把握的结果。“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因此,人往往会有悔,但是能将这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的也是少数,很多人甚至会认为这易怒的品性来自于自己的父母。之所以会有这样荒谬的想法,一方面可能是对自己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刻意的推卸责任。
有一位学僧请教禅师:“我脾气暴躁、气短心急,以前参禅时师父曾屡次批评我,我也知道这是出家人的大忌,很想改掉它。但是这是一个人天生的毛病,已成为习气,根本无法控制,所以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这个毛病吗?”
禅师非常认真地回答道:“好,把你心急的习气拿出来,我一定能够帮你改正。”
学僧不禁失笑,说:“现在我没有事情,不会心急,遇到事情它就会自然跑出来。”
禅师微微一笑,说:“你看,你的心急有时候存在,有时候不存在,这哪里是习性?更不是天性了。它本来没有,是你因事情而生,因境而发的。你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还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你不认为自己太不孝了吗?父母给你的,只有佛心,没有其他。”
学僧惭愧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