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13698100000028

第28章

我们生活在知足、感恩的世界中,又能相互关怀,应该好好珍惜,若人人都有这份大爱,就能过得安然自在。然而目前社会上有些人虽然物质富有,却生活在不安之中。其实人生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名车、豪宅,而是来自丰富的爱心;唯有尽心尽力、尽本分去为人群、社会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世上最富有的人,就是能付出的人。

——证严法师

世上的一切财富,都是无常的。得来是那样艰难!可是结果是不能不散失,而且又散失得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学佛的,财富不可强求;如散失了,也不必过分懊丧,因为这是迟早要散失的。反而应该注意:财富应怎样得来,得来了应怎样处理,才不致让它无意义地消散了。把财富应用得当,是大有利益的。佛法要我们修福修慧,如用财富来布施行善,便是成佛的福德资粮。

——印顺法师

世上的人,拼命为子女赚钱,想尽方法为子女积钱。但他不知给儿孙留下钱,反而惹祸来。如果不给儿孙留钱,反而没有麻烦。所谓“有子强如父,留财做什么?有子不如父,留财做什么?”

有子女比父亲有本领,留钱给他没有什么用处。有子女不如父亲有本领,钱给他,反教他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吃喝嫖赌,花天酒地度生活,秦楼楚馆混光阴,这岂不是害了子孙?有钱的人,多行功德事,济世救人,才能功德无量。

——宣化上人

助人,多利——善人最快乐

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

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

——宋·白云守端

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人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于贡献的大小。心生善念,就要立即身体力行,如此才能做成好事。我们在为他人贡献时,自己也在成长,同时还会收获一种成就感。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就能时时处处得到快乐。

人应该为了什么而行善

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富足。

做人修行,做一件善事或做一天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行善。在佛家看来,前者是布施积福,后者才是真正的觉悟。“大爱无私,至善无痕”,一个人倘若能拥有这样的品质,便与圣人无异了。

成佛不是参禅打坐,云游四海,不是面壁思过,艰苦修行。佛家常常告诫修行之人无须心外求法,也不用苦思明证。佛法并不高远,也并不深奥。它就在每一个人的身畔,就蕴藏在每个人发慈悲之心的那一刹那。真正的彻悟或许源于一个细微的契机,或者仅仅来自一件无私的善行。佛法的真意也许人人都能明白,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巢道林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去请教禅师。

白居易问鸟巢道林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哼了一声,说:“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说得出,但八十的老翁也未必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白居易初听到禅师的答案时,很不以为然,认为佛法原来这么简单。但禅师最后的回答却是发人深省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么简单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奉行呢?

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成佛需要莫作诸恶,并尽量做到至善。这就要求一个人能够大爱无疆,把他人的痛苦看做自己的痛苦,想他人之所想,尽心行善,至善了无痕。

做人也是如此,成就圆满,就要有至善的心,以一颗爱心惠及他人,不仅可以温暖他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喜好求佛问道,时日一久,为了求得更高的悟境,三人一起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他们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着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兄弟三人正要上路,最小的弟弟却对两位哥哥道:“你们两位前往求佛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于弟弟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刚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气愤地拂袖而去。寡妇看到老三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许。老三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老三又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三年后,女方又提出要结婚,老三再度婉拒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如此九年后,这户人家的儿女们都长大了,老三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继续求道的路。

求道要向何处求?深山野岭、风餐露宿,还是苦修苦行、访求名师?老三做出了不同的抉择。超脱于世外是佛,以一己之身投身尘世也是佛。修佛不仅仅是为求得自身圆满,更是为了修一颗博大的善心,普度众生。老三九年来心无杂念,只为助人,实在是至善无私。

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富足。真心帮助他人,就是要以他人的苦为苦,以他人的乐为乐:

一、时刻敞开心扉爱他人。

二、真诚地对待他人。

三、宽慰失意的人。

四、安抚受伤的人。

五、激励沮丧的人。

能做到这些,便能以自己的一颗善心改变周围的世界。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成功,不一定是用地位和财富来界定的,而应该看他是否能坚持良善的真心,坚持帮助他人的信念,不受动摇,至情无悔。

利他之道:和合,摄受,恒顺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利他,那么每个人也都会得到自利,这便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弘一法师在一次演讲的过程中讲到“利他方是利己”这样一个观念,并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只手和两只脚,这本来就是为劳动准备的,倘若我们不将它们用来劳动,不但让双手和双脚发挥不了作用,而且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换句话说,倘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很健康。这样对双手和双脚有利的同时也对身体有利,可谓是一举两得。

佛法从缘起论的观点来看,认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损人利己。

从前印度有一位一切施王,是个大慈大悲的国王。

在他的邻国,有一个婆罗门子,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和姐姐,三个人相依为命,生活贫穷。有一天,母亲叫儿子去向一切施王求乞,希望得到帮助。

可是,这时的一切施王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候,邻国的国王暴王正带着大队兵马进犯,想占据整个城池。

翌日,邻国的大军开到了城下,长驱直入,很快地便占领了这个城池。原来一切施王为了不让百姓受到无谓的损害,已于前日半夜留下印绶,换了便装,悄悄地离开了王宫。

可是暴王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座城池,但怕留下隐患,因此重金悬赏捉拿一切施王。

一切施王离开王宫以后,遇见了那奉母亲之命前来求乞的婆罗门子。一切施王得知小孩的遭遇后,平静地说:“邻国国王虽然得到我的国土,但他现在正出重金来捉拿我。你可以把我杀了,拿了我的首级去换取重赏。”

小孩子不忍心那么做,一切施王又教他割了自己的耳朵或鼻子送去也可以。小孩子也不忍心。最后一切施王说:“你不肯杀我,也不肯伤我,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我捆起来,押送过去,总可以了吧?”

小孩子照着一切施王的话去做,两个人一起向城里走去。

有人把一切施王被缚的消息传给暴王,暴王喜出望外,随即命人将其带进宫里。当大臣们看到被捆缚的一切施王时,都伏地痛哭,暴王也不由得动心,他问大臣们道:

“你们为什么这样悲伤?”

“大王!请您原谅我们的失礼吧!我们看到一切施王,他不但丢弃了国家和王位,现在更把他的生命布施给人,他的行为实在伟大,因此,我们被深深感动了!”

暴王听大臣们这么说,又听小孩子叙述他的遭遇后,不由得深深感动,跪在一切施王面前,把印绶、国土全部归还给他,说:“我得到你的国土,但我没有得到你的民心;你虽甘愿施舍一切,但你拥有最宝贵的人心,现在我明白了,用暴力获得东西没有价值,你的国家我还是还给你。”

因此,一切施王又拥有了他的国土。

先利人,再利己,一切施王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人活在世上,做到利人不利己虽然很难,但至少要能从利己想到利人。

利己与利他并不总是处于对立的位置,很多时候,二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人都有利己的一面,这是由于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生存的需求,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人的行为动机为利己。在利己的意识驱动下,人做出了种种行为,而这种种行为的客观结果产生了利他。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利他,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得到自利,这便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因为我们在别人眼中也是“他”,对别人来说是利他,对自己来说就是利己。

如果只是自私地考虑自己,从来不管他人,虽然自认为是利己了,但其实受损的还是自己。因为我们也是别人眼中的“他人”,如果人人都不管“他人”,而只顾自己,那么我们自己就成为了人人都不管的“他人”,而只有自己关心自己。

具体而言,要做到利他,就应在做事时先替他人考虑。

一、和合他人。所谓“和合”就是融合,即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从和谐的角度出发,既利人,又给人欢喜。

二、摄受他人。菩萨度众生,有一个四摄法,我们待人处世也可以依据“四摄法”来做:

(一)布施,将自己所拥有的布施给他人;

(二)爱语,也就是讲好话,让他人如沐春风;

(三)利行,意思是帮助他人,给人方便。

(四)同事,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圆融,以同样的身份去摄受他人,才能办成事情。

三、恒顺他人。要迁就他人,尊重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要太执著于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群体共生互助而依存的社会中,只靠自己关心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就需要从自身做起,有利于他人。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用一颗利他的心去对待他人。

寻觅、制造助人的喜悦

做人应当像火炬一样,不是为了照亮自己,而是为了照亮别人。

《增一阿含经》中有这么一句话:“随时念惠施,受福如响应;永已无短乏,所生常富贵。施为众行具,得至无上位;亿施不起想,欢喜遂增益。”意思是说,做人要时时保持施与的善心,最终才能得到福报。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乐于索取,一种人乐于付出。吝于付出的人,他的生活也将死气沉沉,被幸福疏远。懂得分享、给予和付出的人,才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这样的幸福犹如香水,给予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能留有余香。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超越狭隘之心,主动帮助他人,为世界散播美丽,善意地看待所有人和事,快乐、幸福和丰收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不吝于付出,既是一种道德与精神力量的感召,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

有一位家财丰裕且心地善良的长者,经常广开善门,主动救助那些遭遇疾病苦难的人。受过救济的人纷纷感恩长者的善心,因此,长者的声名远扬天下。

一位天人得知长者的事后,心生嫉妒,害怕长者的福报比他还要高。于是天人化作一个凡人,走到长者面前说:“你将辛苦赚回来的钱布施出去,难道不心疼吗?珍贵的财产总有一天会被你花光的。”

长者笑着回答:“天地毫无私心地养育众生,我如果只顾自己享用财产,未免太自私了,不如让众人一起分享。”

天人见状,便撒谎道:“听说勤于布施的人将来会下地狱。”

长者露出惊讶的表情。

天人见他不信,便幻化出地狱的景象,告诉他在地狱里受苦的人以前都是喜欢布施的人。

长者将信将疑,上前问其中一人:“你为何坠入地狱?”

那人答:“正如你刚才听到的,我以前常常布施帮助他人,因此死后坠入地狱。”

长者又问:“那么接受你帮助的人呢?”

“他们都往生天堂了。”

长者立刻高兴起来,说:“让别人脱离苦难,得到幸福是我毕生的心愿,既然受帮助的人能往生天堂,那我一个人在地狱受苦也是值得的。”

天人为长者的话感动,内心生起惭愧之心,便恢复天人的模样,对长者说:“实际上,行善能得天福,你这份‘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心怀,修得的境界更胜过天福,是无限清净光明的菩萨境界。”

长者的心怀可谓广大无边,即使自己因布施下地狱,只要帮助过的人都能往生天堂就心满意足。这才是真正的以助人为快乐,不求丝毫回报。

行善之心需要表现在形体和行动上:

一、修养身心。要正心、收心、修心、养心、用心,内心清净,举手投足间都很庄严,有威仪,内心正派,还要在形体上表现出正派。

二、多做善事。要多做有利于大众,能帮助到别人、关怀社会的事。

三、敬上爱下。一个善人,对长辈会恭敬,对晚辈也会爱护。

四、助孤贫,恤老少。扶助弱势者要雪中送炭,及时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