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13663100000034

第34章 传统节会(2)

第一节节 日民俗

一、春节

1.概说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初二。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

2.节俗

(1)抢年。

在鸡叫头遍时,人们要放炮竹守年。鸡叫二遍时,人们放炮竹,迎接新年的到来,名叫“抢年”。

(2)抢金银水。

人们要拿香烛纸钱到水井边祭拜井水神,然后争着挑水回家,叫“抢金银水”,全家人吃金银水后,可以祛邪镇痛,身体健康。同时,还要把外面的柴拿进房屋内,意思是每年都能进财。有的在柴块上贴上红纸,送到有钱人之家,称为“进财(柴)”,再吝啬的主人也要给些喜钱。小孩则将井水舀来互相赠送,称为“送银水”。

(3)烧天香。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在大门口摆上桌子,桌摆放12个杯子(象征12个月)杯中装净茶;摆放12个碟子,里面装净豆腐和供天粑;同时,插9枝香烛,祭天上的玉皇大帝,叫“烧天香”。然后,在茶杯里各放1粒豆子祭天。祭后,看杯子中的豆子哪一颗最涨,就预示那一个月运气最好,称为“占岁”。此香要一直烧到正月十五。

(4)贴春联。

一般要贴春联,除丧期用黄纸写黑字或用蓝纸写白字外,都用红纸,以图喜庆。

(5)开财门。

早晨首先打开中堂大门,叫“开财门”,并要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早餐后,在堂前按老幼依次拜天地、祖宗、神灵;晚辈要到堂屋跪着给长辈拜年,讨大人的封赠,长辈回一些吉祥话勉励,并赐以“喜钱”;亲朋邻里见面要互道“恭喜发财”,说一些吉祥如意的话。

(6)吃汤圆。

无论贫富,都用糯米面做的汤圆过早(吃早点)称为“元宝”,为进财之兆。吃以前,要先舀3碗(每碗留3个)献祖宗,午饭和晚饭不另煮另蒸,热除夕夜的剩饭,象征每年“吃不完”。有的地方还有人在汤圆里包铜钱或者硬币,看谁吃到的多,兆示谁当年运气好。

(7)上坟。

早饭后,长辈带着小辈去给祖先上坟,燃放鞭炮,烧纸钱和香烛,清除坟墓周围的杂草。谁家放的火炮多,表示后人有能力、有出息。如果某个坟墓没有人放火炮或者烧纸钱,则表示其后人比较差。

(8)拜年。

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依次拜尊长及至亲好友,恭贺新禧,叫做“拜年”。新婚夫妇,要带着糍粑、猪腿和糖果等,到娘家给父母及亲戚拜年。拜年期间,主人要用醪糟(又名“甜酒”)糍粑及好酒好菜接待客人。

(9)摆手舞。

自初三跳摆手舞、玩龙灯、花灯或者舞板凳龙,十五方散。过十五吃猪头,才开始新一年的农活。由于过赶年的关系,秀山土家族把农历正月十四作为“过的年”,又叫“忙十四”。在这天,人们要点燃“照路烛”,在院子里燃烧松油烛照“五更”,象征吉祥。

(10)牛日。

正月初五为牛日,这一天,喂牛之家要在牛栏旁边点香烛祭牛王,要推一盆豆浆喂牛。有的还要把牛牵出去,把牛栏打扫干净。

(11)上九。

即正月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要隆重祭祀。无论有客无客,晚上除了在堂屋摆设香案祭祀外,全家人也要像过除夕那样,办一顿丰盛的晚餐。玩狮舞、龙舞的从这一天开始,吃“上九斋”的,从正月初一起开始吃素,这天晚上才“开斋”(吃荤)

(12)说春。

在春节期间,讲春的“春官”拿着春牛,走村串户,到人家的堂屋说春。春牛用萝卜制作,其角为猪牙,牛毛为麻线。说春者一边说一些吉祥的话,一边送给主人一张刻印的农历,名为“春贴”。

土家族也有“迎春”的习俗。如酉阳民间歌谣《隋阳太子送春来》就是在迎春时所唱:“哎!金字(哪个)牌来(嘛)银字牌,今日才到你(个)贵府(啊)来。主家朝门大大(的)开,隋阳太子(就)送春(的)来。”

左脚跨门(哪个)生贵(的)子,右脚跨门贵儿(的)生。这个(的个)财门我来的开,带坨黄金(的个)滚进来……迎春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春天到来,地气初动,万物开始复苏生长,正是农耕播种的大好时节。在迎接春天和句芒神的过程中,有一些歌舞表演及举行(13)禁忌。

春节这一天,民间忌扫院、忌洗衣、忌使针。早上不能煮饭,如果煮饭就会犯蚊子多;只吃汤圆,也吃一些绿豆粉之类的食品,不能吃荤,为的是讲究一年“素净”,表示贞洁而免除灾难;不能吹火,否则风大会吹倒庄稼;不能扫地,否则风会吹倒房屋;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特别忌说有碍吉利的话,要尽说好话,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如“鬼”、“死”之类,一般会有人用红纸写一张“元旦发笔,上上大吉,童言妇语,百无禁忌”或“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之类的纸条,贴在显眼处,便可无事了;妇女不能梳头,否则以后煮饭会掉头发;防止打碎盘碗,万一失手,打碎碗盘,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大人禁忌打骂孩子,否则小孩一年到头都会挨骂;鸡、鸭不能出窝,要喂以上等饲料;不能用蓑衣,否则毛虫多。等等。

二、元宵节

1.概说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等,本来是汉族的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殷商时期,人们以月亮的圆缺一次为一个月,初一月缺,名之为“朔”,十五月圆,名之为“望”。西汉初年,定正月为岁首,称“元月”,正月十五夜晚,是“新年。”

后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觉得它象征着人间的团圆,应该像节日一样加以庆贺,于是,就将该日称之为“上元节”、“元夕节”或“元宵节”。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唐代以后,民间有在当晚悬挂花灯、观赏花灯的风俗,而且自此流行开来,并沿袭成习,人们于是又将其亦称之为“灯节”了。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2.节俗

(1)吃元宵。

“元宵节”的民间风俗之一,是要食用“汤团”,民间俗称之为“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这一俗称的由来,有很多民间传说,其中一个传说与东方朔的故事有关联。相传,在西汉武帝时,有一年腊月岁末,著名辩士东方朔到御花园内看宫女折梅花,忽见一位宫女疾步向井边奔去,就马上跑过去阻拦,知这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身在深宫思念家中亲人而不得相见,欲投井自尽了却一生。东方朔同情宫女们的遭遇,决定帮助她们化解离愁。他冥思苦索,想出一条妙计。他到处向人们散布说:天上的玉皇大帝痛恨世人敬天不诚,传旨在正月十六火烧长安,予以惩戒。这话越传越广,闹得京城内外人心惶惶。

他还请一位道士朋友,向汉武帝敬献一幅揭帖,上写“长安在劫,火烧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等偈语。汉武帝十分惊恐,就向东方朔请教防解之法。东方朔说天上的火神君非常喜欢吃一种名叫“汤团”食品,如果在正月十五晚让百姓都以糯米面裹馅儿做成汤团供奉于他,必可讨其欢悦而不会纵火;同时宫城御苑于当夜在通衢巷陌、殿庭院屋都高悬红灯,点放鞭炮,燃放焰火,让百官吏员、宫廷勋戚、宫娥彩女都出出进进往来观灯,形同火烧,定能骗过玉皇大帝,免此一劫。汉武帝闻言大喜,依此而行,元宵众宫女遂于当晚得以与亲人团聚,暂解离愁。后来,人们以该节因宫女元宵而起,于是将其称之为“元宵”。

(2)送年。

土家族人称十五为大年,下午天黑要“送年”,各户要放鞭炮,将踢的“毽子”烧掉;晚饭要煮猪尾巴吃,表示年节已经过完。要祭祖宗,泼水饭,把三十夜的“袱子”烧掉,称为“上元化财”。然后“发路烛”,每间房屋,甚至猪圈、牛栏都要点一支烛,在住宅周围的路上,隔一定距离点一枝,一直点到很远的地方,这是为了送回家过年的祖宗出门。

(3)放孔明灯。

土家族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是放孔明灯。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酸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似春雨;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入夜之后,家家户户放路灯,即送灯之意。正月玩灯,一般是初九,也叫“上九”出灯,十五收灯。民间接灯之俗,见灯来即放鞭炮迎接,观后给“封封”或“宵夜”以酬。有的地方出灯前要敬神,请先生开光;收灯时要“送灯”,把所有灯具拿到土地庙前烧掉,并敬神一次。

(4)闹元宵。

有锣鼓的家庭或院落,晚上要敲锣打鼓,儿童们演习歌舞,叫“闹元宵”。

(5)给果树喂饭。

晚饭后,端一些吃剩的饭菜,来到每一棵果树前,点上香烛,用斧头或刀把果树皮砍开一个口,在口子上填上饭菜。边砍边问答,希望来年果树结满果子。

(6)爆格蚤。

在院坝烧大火,砍来“爆格蚤”树枝叶,放在火中烧炸,边烧边念:“爆格蚤,爆格蚤,爆给对门王二嫂……”相传这样可把跳蚤赶跑。

(7)打老鼠。

在院坝里点上香烛,把1只烂草鞋系在五六尺的绳子上,前面一个拖着走,后面几人追着打,边打边念:“老鼠哥,老鼠哥,哪怕你的子孙多。今天晚上把你拖,从今后,你有一窝落一窝。”

(8)偷菜。

有些人为自己得吉利,便到别人菜园子里去偷菜,想惹主人咒骂。民间认为,如果主人骂得越凶,偷菜的人就越吉利。主人知道后,也不会介意。如果干脆不当一回事情,那么偷菜的人就不会得到吉利。

三、端午节

1.概说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土家族人称“打端阳”。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代以来众说纷纭,有说源于上古三代时的“兰浴”。相传,当时每逢五月,人们都有“蓄兰为沐浴”(《大戴礼记·夏小正》)的习俗,此俗沿袭下来,遂演变为“端午节”的礼俗。

有说起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练兵的故事。史载,吴王夫差将战败归降的越王勾践放归会稽,勾践为了复国,于当年五月初五举行竞渡,操练水军,后遂沿袭而成为“端午节”的礼数。还有人认为源于纪念汉代著名的孝女曹娥。传说曹娥是有名的孝女,当她听说父亲去世,非常悲痛,就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水殉父,人们有感于她的孝心,就于她投水这天祭奠她,后来沿袭为节日。更多的人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对古代诗人屈原的祭祀。

2.节俗

(1)吃粽子。

农村以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一般习惯过小端阳。土家族民间风俗,在端午节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家家都要包粽子、食粽子、饮雄黄酒;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美观漂亮。女子佩戴用各色彩线编织而成的带子,称为“带百索”,男子则腰挂内贮香料和雄黄的荷包,称为“挂香包”。

(3)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户户门上高插菖蒲与艾叶,室内贴挂绘有蜥蜴、蜘蛛、蛇、蜈蚣、蟾蜍等被称为“五毒”之昆虫图形的黄符;有的则上山采草熬水洗澡,据说可以防止生疮。

(4)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划龙舟以纪念他。土家族地区的人们,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活动,除纪念屈原之外,更是为了借这种体育竞技活动,开展群众体育运动。赛龙舟可以比赛速度。

力量、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人的意志力,所以,今天土家族地区还有这项活动。

四、族年

1.概说

土家族人把祭祀祖先的日子叫“过年”,即过各自宗族的族年。

在酉阳县可大乡、沙滩乡的李姓中,流行七月初一过族年。传说在很早以前,他们的一位祖先被迫离乡背井,多年戍守边关,杳无音信。望眼欲穿的家人,突然得知戍边人正月初一回家团聚的消息,非常高兴,约亲友即日前来相聚。可是征人因战事紧张,直到来年七月初一才返回故里。但是这天人们仍举行隆重的活动,庆贺亲人的团聚。

族年是土家族富有特殊含义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土家族人对祖先的缅怀。其时间因姓氏、宗支、地域而不同。酉阳县酉水乡的田姓、沙滩乡的彭姓及秀山县海洋乡的彭姓中的一支人家,是农历四月初八过族年,另一支是四月十八过族年;秀山县石堤的彭、白、李、马、蔡、田六姓是农历四月十七或十八过族年;酉阳县老寨乡的彭姓是五月初五过族年,酉阳县沙滩乡的彭姓五月十五过族年。

关于族年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的说重庆土家族人是从湖南搬迁而来,有的乘坐杉木船,有的乘坐柏木船,有的乘坐青杠船,由于速度快慢不一,到达的地方也不同,所以有的是四月初八到,有的是四月十八到,有的是五月初五到,有的是五月十五到。到达后要祝贺,以后相沿成习。也有的说是因为打仗或被皇帝害死祖先等所致。

2.节俗

(1)吃团圆饭。

土家族人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打糍粑、磨豆腐、酿米酒、灌香肠,并且要祭祀祖先,庆贺亲人胜利凯旋。

(2)跳摆手舞。

节日期间,亲戚朋友要互相往来拜年,家人要吃团圆饭村子里要举行祭祀活动,跳摆手舞。

(3)祭祀祖先。

过族年祭祀祖先一般在祠堂进行。人们聚集到祠堂,供上斋粑、豆腐、酒肉等,点燃鞭炮、香烛等,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到祖先牌位前祭祀本族祖先。

(4)祭祀土王。

土家族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谢姓和部分彭姓祭祀八部大王。

五、女儿会

1.概说

女儿会原是土家族青年谈情说爱的传统习俗节日,时间在农历七月十二(也有地方五月初三)旧时,女孩平素不得出门,唯这天去集会,故称“女儿会”。相传,该节日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女儿会”是土家族原始的母性崇拜的发展,是土家族女性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形成的民间节日。现在,“女儿会”则演变成了土家族地区的文化群英会和物质交流会。

2.节俗

(1)购物。

赶会时,土家族姑娘穿着多层衣服,内长外短,便于让所有好衣裳都能被人看到。随身带一些土产山货,佯装赶集售物。欲觅对象的男子则身背空背篓,佯装购物,相中那位姑娘,便近前“购物”。于是,男女双方在一场风趣的“讨价还价”中各显聪明才智,进行互相了解。如果男青年被看中,价格将会越来越低,到最后男女双方就相约到乡场附近的丛林互表爱慕之情。如果男青年未被看中,价格将会越来越高,男青年则知趣地离开,重新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2)对歌。

私订终身、抗婚逃婚、情人幽会、偷情私奔等,这些被封建礼教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却在“女儿会”这种民间习俗中变得合法化。

“女儿会”上,相互有意的男女青年在经过“购物”的交往后,通过对歌达到相交,最后私定终身。

六、中秋节

1.概说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团圆节”等。中国古代历法,以农历七、八、九3个月为秋季,名为“三秋”(孟秋、仲秋和季秋)八月十五,恰为“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或“仲秋”。此时,炎热慢慢过去,天气变得凉爽,冬季的寒凉也将缓缓袭来。这一天又是望日,当太阳在西方坠落之际,圆圆的月亮从东方升起,人们沐浴着习习的秋风,油然想到家乡与亲人,借一轮明月寄托思念家乡与亲人之情,企盼早日团聚,这就是人们又将“中秋节”称之为“团圆节”的缘由。

中秋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节日,《礼记》中就曾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的记载,这里的“春朝日”,是指在春天要举行祭太阳的礼仪,“秋夕月”,是指在秋天要举行拜月亮的礼仪。可见早在秦汉以前,古代帝王就已经有了中秋拜月的礼制。两汉魏晋以来,中秋拜月、赏月逐渐流行于民间,已具节日的雏形。至唐宋以后,遂衍化为民间盛行的一种礼仪习俗。北宋年间,人们因八月为秋季3个月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为该月中间的一日,于是就将这一天定名为“中秋节”。

2.节俗

(1)月饼。

中秋节,土家族人要打糍粑,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也要回家吃糍粑、月饼等。圆圆的糍粑,象征一家人的团聚。晚上饮酒赏月,庆丰收。此外,还有八月十五看“开天门”的习俗。相传古历八月十五日“开天门”,晚上,男女老少聚集院坝看“开天门”,很多小孩看着天上的星星,憧憬美好的未来。

(2)偷瓜送子。

中秋之夜,土家族人多去野外偷冬瓜,然后送到没有子女的人家,冬瓜内部有瓜子,取其谐音为“子”。于是,送瓜子就成了“送子”。

主人接到送来的瓜后,要设宴款待送瓜人。被偷瓜的人知道以后,也不会计较。

七、重阳节

1.概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老年节”等,是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故又被俗称为“九月九”。中国古籍《周易》中,以阴爻为六。

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九九相遇,则阳阳相重,故九月初九称重阳。

“重阳节”流传历史悠久,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它始于先秦,根据是早在汉代,民间就有了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该节起源于东汉时期方士费长房导引其徒桓景登高避祸。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就已提到了。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2.节俗

(1)吃重阳糕。

民间习俗,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据有关资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等,其本意是重阳节这天,人们用片糕搭在儿女的头额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9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现在的重阳糕,没有固定的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可称之为重阳糕。一般人家则磨面做粑,代替精致的糕点。

(2)赏菊饮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人们借此机会赏菊并饮菊花酒。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性喜隐居,以诗酒出名,喜自然,爱菊花。后人效法他,从而形成重阳赏菊饮酒之俗。土家族人这天多外出登山,喝醪糟酒以示庆贺。

(3)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在土家族地区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八、赶年

1.概说

一进入腊月,土家族人就开始忙碌了,买年货、打粑粑、做团馓。

杀年猪等等。“腊月二十三,土家过小年。腊月二十六,家家烧猪头。腊月二十七,赶快推豆腐。腊月二十八,户户打糍粑。腊月二十九,家几样样有。”土家族和汉族一样过旧历年,但要提前一天或几天过年,称为过“赶年”。

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时间是比汉族过年提前一天,即月大是腊月二十九、月小是腊月二十八。也有提前两天甚至六七天的。“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秀山县宋农一带,则过腊月二十三、二十七、二十九或者二十三、二十六、二十八等,无论月大或者月小,都要过3次。其来历说法甚多,均与古代战争有关。一说是某年土家族人正忙于准备过年,突然外敌来犯,人们便决定提前过年。一则家人团聚,庆贺节日;二则祭祀祖先,祈求保佑。过年后的次日,外敌如期而至,结果被人们打败而逃。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后来就约定俗成,成为“年节”。二说是南宋时期金头和尚在酉水一带造反,土王奉命率兵镇压。为了鼓舞士气,土王决定提前过年,后来就相沿成俗。三说是土家族人的祖先腊月二十三那天,听说皇帝要他们出征打仗,为了与家人团聚,他们决定提前过年;到了腊月二十七,听说皇帝的圣旨快到了,他们就又准备过了一次年;一直到腊月二十九,他们才接到圣旨,于是再次团圆,过年后才出征。

2.节俗

(1)吃年饭。

过“赶年”的方式,不同的地方也不完全一样。如酉阳县可大。

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一般而言,过大年要贴对联,贴“喜钱”和门神。喜钱是土家族人的剪纸,工艺精美。门神是隋唐英雄中的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大将,分列门的左右,威风八面,把守门庭,任何邪魔歪道都休想来骚扰主人。

吃年饭又名“团年饭”、“团圆饭”或者“年庚饭”等,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即使出门在外也要赶回来,不能在别人家过年,也不请客或者串门。“年饭”做好后,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饭后,给家禽、家畜。

果树喂米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2)守岁。

大年夜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光顾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特别认真地打扫干净。

这天上午,后辈要去给近3年内去世的人坟头“送亮”,同时,敬山神和土地神。从中午或者晚上开始吃团年饭。吃年饭时,先要供“子”(准备纸钱,包好包,在包上写“除夕之期虔备信封奉与名下收用”等字,先竖立摆放在桌子上,待献饭结束后火化)和“献饭”(在桌子上摆好菜和碗筷,准备好酒杯,请祖宗回来吃饭,然后把碗里的饭及每种菜少量混合在一起,加入水,倒到外面)吃年饭不能用汤泡饭,否则来年只能吃稀饭,那就意味着贫穷。人吃饭后,还要给狗喂饭。先将各种菜摆放在筛子里,让狗来吃,先吃的菜来年就价钱昂贵。

年三十晚上,土家族人家里要烧旺火守岁。谁家火塘里烧的疙瘩大,来年喂养的猪就大。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周围,漫话家常。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意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更不睡觉了。小孩等着长辈给他们发“压岁钱”,没有睡意。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目前绝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娱节目。这种不睡觉的活动,民间习惯称为“熬年”或者“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