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13661000000036

第36章 政府管理创新(1)

“十一五”期间重庆人才资源开发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兼谈“建设长江上游人才高地”的目标

陈文权

一、建设长江上游人才高地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要求

在重庆建立直辖市时,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要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经过“十五”期间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综合考虑重庆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确立了在2010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在2020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发展目标。与此相适应,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意见提出:构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是为了为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2006年3月王鸿举市长在市人大二届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聚集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加快构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高地。

为了落实市委市府的决定,有关部门在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人才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重庆市人才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壮大,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环境较大改善,人才效益明显提升。到2010年,全市党政人才保持在12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0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165万人,技能人才达到22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到200万人,建成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的基本框架,全国性人才集聚、区域性人才辐射中心、专业性人才培养中心渐成雏形。到2020年,人才政策框架更加完整,人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服务平台更加完备,人才培养机制更为健全,人才吸引机制更具生机,人才使用机制更显活力,人才队伍总量、结构、素质较好地适应重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建成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使重庆成为全国性人才集聚中心、区域性人才辐射中心、专业性人才培养中心。

二、建设长江上游人才高地的机遇与挑战

据2006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最新报告:2005年31个省市区人才竞争力排名,重庆市位居第19位。在西部地区仅在四川和陕西省之后,仍有一定优势。但是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

1.总量不足,质量不优。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市地方人才资源中,共有党政人才11.9万人;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41.9万人;有专业技术人才84.3万人;全市机关、事业和体制内企业技能人才134万人,非公有制企业技能人才57.8万人;有农村实用人才150万人。这些成绩为我市“十一五”期间人才资源开发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重庆与京、津、沪比较。2003年6月,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达到1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5%。北京为14.6%,上海为10.4%,天津为10.1%,分别低于北京、上海、天津9.1、4.9和4.6个百分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者仅占人才总数的18.8%,而北京、天津和上海这一比例分别达到29.9%、33.3%和38.2%。

——重庆与西部比较。我市有两院院士10人,约为四川的1/6、陕西的1/4、甘肃的3/4;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是天津的58%、四川的51%、陕西的29.5%;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是四川的34%;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四川的44.3%。

2.行业分布不均衡。从行业分布看,机关占7.1%;事业单位占25.5%;企业占58.4%(其中,国有企业占23.7%);社团和基层群众组织占1.1%;其他单位占7.9%。主要表现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相对富集,社会中介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等其他领域的人才比较短缺。

3.专业分布不合理。按国家现行29个专业技术职务分类,目前,全市8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工程、经济、教学、卫生、会计五大专业,律师、公证、翻译、科研等其他24个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则比较少。

4.地区分布失衡较突出。从三大经济圈的分布看,都市发达经济圈占42.6%;渝西经济走廊,占20.8%;三峡生态经济区,占36.6%(其中,渝东南民族地区15.1万人,占9.4%)。越是贫困地区,越是缺乏人才。城口、武隆、云阳、巫山、巫溪、彭水等边远区县人才占全市人才总数的比重,都不到1%,最低的城口县只有0.4%。

三、用“科学的人才观”统领人才强市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一)在人才的理念上要树立“第一资源”的观念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因此,只有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才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和持续增长,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两个一手抓”即抓第一要务与第一资源。

(二)在人才的价值上要树立“人力资本”的观念

我们要把人才看做是特殊的“人力资本”,是与货币、土地等资本一样具有参与分配资格的资本。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在制定人才战略时要注意“人才资本的保值增值”。可借鉴四川省“关于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决定”。

(三)在人才标准上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

《决定》指出的新人才观是“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发展,关键是要靠真抓实干。“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就是发展的功臣,就是有用的人才”。不能干事、干不成事,学历再高、文凭再多也无济于事。我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只有树立了这一观念,才能在用人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拓宽选人的视野和渠道,选拔更多的有用之才。

(四)在人才的选拔上要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

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挖掘人才资源,才能广泛地借助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在人才强市战略中要“五支队伍一起抓”。当前要特别注意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十一五”期间要把“巴渝人才工程”作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统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3+2”人才队伍)的专门培养计划和具体实施项目,着力建立一级架构以“巴渝人才工程”为总揽,二级架构以“3+2”人才队伍建设专门计划为支撑,三级架构以区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具体项目为抓手的人才工程体系。

(五)在人才的使用上要树立“因岗用人”的观念,我市组织人事部门在人才的使用上一定要坚持人才使用的原则

人才的能级、类别与岗位要求相匹配,量材使用人才。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减少人才浪费。

(六)在人才资源配置上要树立“市场化”的观念

“一岗定终身”,很多人干到退休都是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没有选择岗位的权利。这种“拉郎配”的形式,往往使人才不能干自己想干的工作,难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导致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僵化的体制限制了人才价值的实现。我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有“经营人才”理念,坚持两条:(1)人才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人才是社会人,不是单位人。(2)人才是资本,人才资本在使用中才能增值。只有树立了“市场化”的观念,才能增强交流人才、盘活人才的自觉性,才能使人才的价值在交流中盘活、在交流中增值。

(七)营造人才成才的环境

1.政策法制环境:培养、评价、实用、流动、激励、保障;2.工作创业环境:改善创业环境、拓展创业舞台;3.居住环境:安居才能乐业;4.人际环境:身心健康环境:有利于学习,身心健康,激发积极性。重庆和西部地区怎样留住和吸引人才?答案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这方面可借鉴陕西省为实施建立“中国西部高层次人才开发基地”的目标,提出要为高层次人才营造“最优惠的待遇、最宽松的环境、最优化的政策、最优厚的报酬、最优秀的成果、最优异的业绩”的环境。

(八)按照三大经济区域的战略定位,突出区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

围绕都市发达经济圈构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购物中心,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基地等重大项目,加紧培养、广泛集聚、用好用活一大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依托渝西经济走廊建设卫星城镇密集区、新兴工业密集区、集约高效农业区的重大项目,培养造就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围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提速提档”的战略定位,培养和吸引一大批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物流管理、资源加工、现代农业经营、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总之,在人才问题上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解放人才,发挥人才作用,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只有构建长江上游人才集聚高地,才能为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重庆行政学院)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

陈建林 闫建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历史性变化。其中有近1.35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了就业转移,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8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跨省区就业时间超过半年的人数达到2200多万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4%。到2003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外的就有16950万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34.9%。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缓和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上升与土地承载力下降、粮食消费趋增与耕地面积趋减、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与农民滑向边缘化贫困化的三大矛盾,提高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工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的进程。

但是,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处于不完善、不彻底阶段。据统计,2003年农业在我国GDP构成中的份额已降到14%以下,但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以上,农村仍有约1.7亿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而且已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也面临许多具体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任务艰巨;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与转移就业要求不相协调;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转移空间非常有限;四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组织;六是促进转移就业的服务网络有待完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考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业劳动力就有几百万人,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如此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任何单一的方式和途径都难以解决如此突出的问题,必须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解决。

必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国家应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规划,并综合运用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产业化战略、组织化战略和知识化战略来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全方位、多产业、宽领域的转移。

(一)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村劳动力转移,首先必须要有规划。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约为1.2亿人,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然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将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一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安排。国家应尽快着手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10年、20年规划,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使这项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推进。

(二)工业化

实现工业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问题。农村工业化的主体是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长期稳定的、有序实现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之一。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已达2133万个,实现增加值3238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0252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达1.33亿人,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更新发展观念,采取新的发展措施。一是要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二是重点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要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优化乡镇企业的经营发展环境,四是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促进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高效益、低成本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有利条件。

(三)城市化

城市化是完成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城市化进程与增加就业成正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从业人员就增长6%以上,就有可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然而,由于我国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使大量的农村人无法进城,以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到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3%,但与发达国家75%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实施城市化战略,从硬件建设方面看,必须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的方针,要合理发展与改造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扶持并稳妥发展小城镇。利用规模经济效应为农村劳动力进城经商务工创造条件,增加城市就业岗位。要特别重视有重点、分步骤地发展小城镇,因为相比大中城市,小城镇作为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潜力更大。同时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小城镇具有竞争压力小、就业难度低、更适合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特点。要创造条件,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机制,让农村劳动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小的风险实现转移,推动城乡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从软件建设方面看,必须优化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实行以住房、职业、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加快就业制度改革,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护农民工的各种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立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四)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关资料显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部门可容纳的就业人数比例大致是4:2:4,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大有可为。

一是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建立一批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形成农业产业化体系,多层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与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保障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互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政府应积极创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要通过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完备和规范的市场机制,提供市场服务。在财政和金融政策等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必要扶持,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环节间的转移。

(五)组织化

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工作,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提高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一要引导各级政府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健全组织指挥体系,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输出地和输入地用工信息对接机制,把政府管理从外出就业的行政审批、限制流动、办证收费转到支持与服务就业、农民工权益保护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管理上来,形成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大合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实现有序流动。二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连接农村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职业介绍机构,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其运作和管理,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正确判断,以减少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三要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规范劳动关系,强化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的监管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企业、劳动者、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使违反劳动法、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受到惩处。四要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而发达,对各类劳务特别是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劳务的需要较大,为我国扩大劳动力输出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共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六)知识化

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从文化素质方面看,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与就业要求不协调。2003年年底,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其遍布全国的319个观察点村、2万多个农户2002年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以此推算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情况变化。调查数据表明,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完成初中学历的人占59.5%,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占12.6%,外出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学历人群分别占4.1%和23.8%。由于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加剧了低层次劳动力供给过剩的矛盾,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从2003年调查的情况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返回农业劳动力的16%。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一要扎实抓好基础教育,改革现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短缺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夯实智力资源基础。二要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岗位定向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门专业技能。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广开农村就业致富门路。三要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的衔接机制,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找准市场需求,主动与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挂钩,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确定培训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培训”,改进师资、教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