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静观的艺术
13660200000020

第20章 意愿(3)

(七)对“执著心”的进一步解释

修炼界常好说“我有什么执著心”或“我在执著什么”或“谁在执著什么”,或“我要修去什么心”等,都是个错误说法,至少是个不准确的说法,对人们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这些说法对人们的误导作用有三点。

1.暗示“执著”就是我们“拿住”什么东西不放,因为,“执”就是“拿”,“著”就是“住”。这就使人们把执著的对象理解为抓住外部对象不放,把人们修炼的思维方向引向外部世界、外部对象。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对执著的理解,也是绝大多数人对修炼的理解。当我们说某人有执著的时候,人们自然会认为他牢牢拿住什么东西不愿意放弃,比如金钱、地位、事业等。所以,有许多修炼者以为他只要能够把某些具体的东西放掉,就是不执著了。比如,有人为了修炼离婚、出家,就认为自己放下了夫妻之情,放下了人情。有人认为自己能够把钱捐出去,施舍出去,就是不执著于钱了;认为自己不去谋取地位就是不执著于地位了。所以,历来都有许多人这样理解修炼,把做什么事或不做什么事理解为去执著。这都是有为的修炼,只是修炼的初级阶段,还未进入真正的大道修炼。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所以,当我们说我在执著什么东西的时候,从表面上看似乎我们在牢牢抓住什么东西不放,其实不是的,是我们的心被与那个东西有关的愿望和观念控制住了。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执著金钱的时候,其实你是被与金钱有关的观念控制住了。这些观念包括金钱是好的,是我生活必须需要的,我需要金钱,没有金钱我无法生活等。在某个时刻,如果你的大脑没有被这些观念控制,你对金钱就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任何执著,有钱无钱都不影响你的情绪。许多修炼人可能对自己有没有钱不在意了,但他会把这个心转移到别人身上,比如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拥有很多钱,看到亲朋好友有钱依然会很高兴,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得到许多钱,会不高兴等,都是他与金钱相关的执著还存在的表现。还有些人认为金钱是不好的,很讨厌金钱,就认为自己在钱方面没有执著了。其实,也不是的,他只是被一些相反的想法、愿望控制住了。一个没有金钱、厌恶金钱的人也同样会执著于金钱,他见到金钱就会起心动念,有情绪反应,只不过动了是不同于喜欢金钱的人罢了。所以,执著是一个心理状态,只与自己的愿望和观念有关,而与客观事物无关。一个修炼的人也可以拥有很多金钱,无数的钱都可以。当你发现你还存在着与钱有关的观念和愿望时,静观一下,解除它们对你的心灵的控制就行了。如果有一天你不仅面对与金钱有关的任何事物、任何观念,都没有观念升起,没有情绪波澜,那时你在金钱方面就完全解脱、自由了。从此,金钱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纯粹的存在,与你的心灵没有任何关系,你就可以真正完全自由自主地支配、控制金钱和相关的所有观念了。

2.暗示人有很多个“心”,比如人们常把欢喜心、怕心、求心、爱心、嫉妒心、求财爱财的心等等都称为执著心。比如一个人怕死,就被认为有一颗叫怕死的执著心。这种理解就把“执著”这种心理状态实体化了,似乎人有无数颗心。其实,人就那么一颗心,那颗心是不变的,也就是我们的先天本我,那颗心是修不去的,如果真没了,人也就没了。对执著心的这种理解的积极意义就是容易使人们认识到自己有执著,因为,这些心理活动我们很容易发觉,这些心理活动的存在确实说明你有执著。但它也容易使人们的修炼停留在表面。比如许多修炼者都知道要修去怕心和希求心,但人们会发现这个心总是修不去,不是怕这个就是怕那个,不是希求这个,就是希求那个。那个怕心、希求心总是不经意间就上来了,虽然有时能够压制住,但常常会不由自主的不断升起。其实,人类没有一种心叫怕心,也没有一种心叫希求心。所谓的怕心和希求心都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你有一个愿望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或若干个希求之心,希望得到某些东西,同时也会产生一个或若干个怕心,害怕愿望不能实现,害怕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害怕某些你认为不利于愿望实现的事情发生等。如果你不去直接针对那个愿望(表现为一个观念)进行静观,把它修去,那么,你的怕心和希求心就不可能修去。害怕和希求都是根源于我们的愿望,当你通过静观把那个愿望修去的时候,你与这个愿望相关的害怕和希求就自然不存在了。你有一个愿望在,你就会体验到害怕和希求心理状态的存在。所以,仅仅在这些心理状态上下工夫,都仅仅是剪叶而不是挖根。当你没有任何愿望的时候,你的害怕和希求的心理状态才能不会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怕心和希求心被修去了,而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过去佛教讲人有贪嗔痴慢疑五种执著心,或人心的五毒,给人的感觉似乎也有五颗心,五种带毒的心,其实不是,它们都是从“愿望”出发产生的人心的五种状态。就是有人的愿望引发人的所有非宁静性心理状态,情绪状态。人们把不同的心理状态称为不同的心,害怕的心理状态就是怕心,希求的心理状态就是希求心,傲慢的状态就是傲慢心。

人有一个愿望,如果这个愿望指向某种事物,那么他就会对某物、某事形成一个贪求,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远离某种东西;做成某些事,不做某些事。当这个贪求心理形成后,他对世界的看法就会转变,对万物的情感也会转变。当他认为什么事、什么物、什么人对他的目标实现有利时,就会喜欢、爱上那个东西,形成积极的情感。当他得到他所贪求的那个东西时,就会高兴,激动;如果他所贪求的东西是其社会主流文化认为的好东西,当他得到时还会产生自豪感、成就感、荣誉感,会很得意。如果他认为自己通过努力本应该得到,现在由于自己的某种过失没有得到,就会产生懊悔感,后悔不已。当他认为某事、物、人对他的目标的实现有害时,就会讨厌、害怕那个东西,形成消极的情感。当他意识到所讨厌的东西就要来了,甚至真的来到面前,他就会惊慌、恐惧;当那个东西对他产生实际作用时,就会恨那个东西,也就是嗔;当然他会努力赶跑那个东西,如果赶不走,就会愤怒、沮丧。如果他所想得到的是那个社会主流文化都否定的东西,他还会产生羞耻感,感到难为情。

同样,当他有了一个贪求的目标之后,他就会形成一个期待心理(期盼),希望那个东西尽快到来,如果意识到快要来了,就会激动。同样,当他有一个贪求的目标后,就会害怕自己的目标不能实现,害怕别人会妨碍、干扰他目标的实现,那么由此就会对某些对象产生怀疑:这个东西会不会对我不利?那个人会不会干涉我的行为使我的目标不能实现?这个说法会不会影响我的理想,干扰我的行动?严重的会疑神疑鬼,这就是“疑”。相反的,如果他认为某人、某事对他目标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他就会形成崇拜心理。历史上各种宗教崇拜都是由于人们认为这些宗教是他实现某种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愿望的依靠,现代的各种拜物教形成的心理基础也是这样。所以,“崇拜”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其中包括信任、依赖、尊敬、畏惧等多种心理成分。这种崇拜的心理状态也是应该修去的,当你将引发崇拜心理状态的那个愿望修去之后,你的崇拜心理和疑心一样都会自然消失。

当一个人有了一个贪求的目标之后,当他感觉到目标的实现将受到自己不知道的因素和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的阻碍时,他就会产生焦虑、忧愁,严重的会形成沮丧;如果意识到根本不能实现,就会失望,甚至绝望。

同时,当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一个贪求目标时,他的思维就会向这个目标汇集。这样一来,他的视野就会被这个目标限制住,高度关注与这个目标相关的东西,而忽视其他的东西,或者只注意对这个目标实现有价值或有害的东西,而忽视其他东西,从而使自己的智力下降,对事物的看法出现偏向,常常会产生一些判断错误,把有益的判断为无益的甚至有害的,把有害的判断为无害的或有益的,出现“痴”的状态。任何一个愿望的存在都会降低人的智力,一个愿望越强烈,它对人的智慧的限制就越厉害。大觉者之所以有无限的智慧,就是因为他没有任何愿望,他的意识保持全开放状态,这就是传说中的空的状态,所以,能够在瞬间全面了解其所面对的对象。当然由于愿望与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所以,任何一个观念也会限制人的智慧。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目标即将实现或已经实现的时候,或者认为跟别人比自己获得某种优势的时候,他就升出“傲慢”之心,感到“我是多么伟大”或“我是多么幸运”,或“我是多么智慧”,或其他肯定性判断。总之是感觉自己很行,而别人不行。这种傲慢的心理状态,也会对其心灵产生封闭作用,限制其智慧,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缺陷。与之相反,当一个人某种愿望很强烈,但自己并没有实现,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那么当他看到别人得到了时,就会产生嫉妒心。尤其是当他认为那个人不如他或跟他一样时,就更容易嫉妒。人们通常不会妒忌一个不如自己的人。或者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很高、很厉害时,如果他听说别人跟他一样厉害或比他更厉害时,他也会很自然的嫉妒。当一个人出现嫉妒的心态时,就很容易做出攻击、伤害对方的事情,也就是做出某些坏事。他的愿望越强烈,嫉妒的程度就会越强烈,伤害对方的冲动就越强烈,对对方的伤害也会越强烈。当他意识到自己对嫉妒的对象无能为力,或者确认自己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对方所获得的成就时,就会在对方面前形成自卑心理,感到自己不行,运气不好,不如对方等。

同时,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愿望是不合理的时候,或者不会被社会所认可时,就会产生很深的压抑感和焦虑感;如果他不愿意放弃这种愿望,那么他就会找出种种借口来掩盖自己的焦虑心理,做出种种夸张的言行、虚假的言行来掩饰自己的不合理愿望,做出种种自欺欺人的勾当。

对于上面所描述的从愿望出发衍生的种种心理状态,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三点。

(1)我们所说的上述这些心理状态的出现都是自然产生的,与你的社会身份、地位、修养、信仰、知识没有关系。即使你非常不想有这些心理,或者你认为你没有其中的某些心态,都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有一个愿望在,这些心态都会根据环境和对象自然衍生出来,是你自己不能控制的。这是愿望控制人的生命(思维、言行、情绪、情感)的方式。

(2)你的愿望越强烈,这些心态出现时,表现的就会越强烈,反之,愿望的强度越小,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状态、情绪状态的强度也越小。因此每种情绪、情感都存在着强度的差别,情绪强度取决于愿望的强烈程度。这是人类心理运作的自然规律,准确地说是愿望运作的基本规律。对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必须承认这个规律的存在,承认自己每一个心态的存在,然后你才可能通过静观消除它。静观、修炼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你身上终止这个规律的运作,方法就是清除一切愿望。

(3)由于上述心理状态的根源是我们内心的愿望,所以,许多人想直接清理这些心理、情绪状态,而忽视了内在愿望的存在,就自然是舍本逐末,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是有些人整天都想修去怕心、贪心而不能的原因。

所以,“执著”不是一颗心,不是一个独立的东西,既与外部对象没有关系,与你的任何行为没有关系,也与先天本我(真正的心)没有关系,它仅仅是人心的一种状态,是人的生命、心理被观念(包括愿望)控制住的一种状态,简单地说,是心的不自由状态。准确地说,执著是我们的心灵、生命被后天自我控制住了的表现。不执著就是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完全被先天本我控制住的状态。

所以,“执著心”是个不准确的说法,也是会误导人的说法。这种说法的好处是符合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尤其是在交流时比较方便,它把心的每一个状态都实体化了,便于人们把捉。因为,人的思维对实体化的东西容易把握。但这种方便的代价太大了,对人们起到了很大的误导作用。当然,这也是因为过去人们对人的执著状态产生的原因不清造成的。我们今天把人的执著的原因、表现和清除方法讲得非常清楚,是所有人都能看懂、能做到的,因此,会使修炼、修心变得极其简单。当然,整个修炼过程还是很漫长和复杂的,需要无数次的静观。我们在今后相互交流的时候,还可以用“执著心”、“执著”这样的概念,它仅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告诉人们自己的心灵被某些东西控制住,需要去静观。

3.“执著心”这个词还容易给人们造成一个更大的误导,就是它告诉人们这些心都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抓住那些东西、愿望、观念不放。所以,我们往往会责备人们:你太执著了!你的心真的很执著!而听者也会因此自责:我怎么那么执著呢?我想,读完前面的文字,大家应该清楚,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执著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我们的心被那些观念、愿望控制住的表现,它与我们的心,真正的我们自己(先天本我)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把先天本我比喻为晶莹剔透、毫无瑕疵的钻石,那么所有的观念、愿望都是落在这颗钻石上面的灰尘。当这些灰尘落在钻石上面之后,钻石的光彩的发射就受到影响,然后人们才会发现各种阴影、瑕疵、墨点。如果你是钻石,你能承认那些东西是你吗?有那些东西产生的各种后果,你能承认是你干的吗?当然不能。所以,我们才说所有的观念、愿望以及有它们引发的情绪、各种行为都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都是后天自我的表现、活动结果。后天自我的活动方式和先天本我的活动方式的区别就是执著和不执著,后天自我是执著的,而先天本我(我们的生命本体)是没有任何执著的,所有的执著表现、执著心态都不是我们,都是后天的观念和愿望活动的表现,都不是我们自己。先天本我对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愿望的(他只是通过这个世界体验其是其所是,比如自己是爱,是宽容,是智慧等),也不形成观念的,他遇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是直接反应,而不经过观念和思维这个中介,更不带有自己的愿望。所以,他才没有被观念和愿望控制住的情形发生。

因此,所谓执著就是大脑中的那些愿望和观念在维护自己、扩张自己在我们生命中所引发的反应;这种反应过去一直被我们误认为是一种纯粹的虚幻性的心理状态,似乎是随时变化、变幻莫测的,实际上它是一个生物的物理的生命活动过程,其活动过程存在着严格的规律性;我们的愿望和观念就是通过这种反应形式、活动过程来控制我们生命,以达到维护它们在我们生命体中继续存在的目的;每一个愿望和观念都具有这种能力和特性,也就是说都有这种执著性;由此我们又误认为每个愿望、观念都是一个执著心,一个独立的心,其实不是。而我们常说的各种心,比如嫉妒、贪婪、害怕、傲慢等也被认为是一颗独立的心,其实也不是,它们都是愿望和观念控制生命所引发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状态),这些心理状态都会随着解除愿望和观念的控制而消除;我们解除所有愿望和观念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静观,其他的方法都只是暂时压制了它们,而不能真正的清除。

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执著”与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执著”的含义是有重大差异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某某对事业非常执著,正是这种执著精神成就了某某事业”,这句话中的执著所表示的含义是人们在做某项事业时“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行为表现,它表现为人们能够克服遇到的各种内在和外在困难而坚持把事业做下去。比如,克服内在懒惰、激情的丧失、知识技能的不足、疾病的困扰,外在的别人的嘲笑、打击、干扰、破坏、社会条件的不足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使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事业。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就能够使人们克服这些因素的干扰把事业进行下去。那么,这种执著与我们这里所说的执著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二者所指存在相同之处,都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心理被某种东西控制的状态,都使人们的身心失去了自由。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他持之以恒地从事某项事业,他的大脑中一定存在着许多与该事业相关的观念,比如认为该事业很重要,能够给社会、他人或自己带来多少利益,或者认为该事业很好玩,有意思……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控制着他,从而使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下去。这种被控制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著状态。由此,该项事业会给他带来丰富而持续的情绪反应,如喜怒哀乐忧惊恐等都会有,也会主导着他的思考和学习活动,主导着他的言与行。他对该项事业越执著所获得的情绪的强度就越大、占据他的时间就越多,对他的生活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虽然普通人所说的执著一词中不包含我们所说的不自由、被控制的意思,但在这种状态中必然包括心灵不自由、被控制状态。所以,那些执著于某项事业的人总是在承受着许多平常人承受不了的痛苦,也会享受平常人享受不到的欢乐。就像许多在有为法阶段的修炼者,他为修炼付出的越多,他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就越大,当他认为获得了一些进步时所获得的快乐就越大。对一个修炼的人来说,只要他还在追求,那么他就在有为法层面上修炼,他就不可能真正悟道,走上无为法修炼,直到有一天他放弃了,不再追求了,他才有机会进入无为法修炼,也才有机会悟道。

其次,从语言自身的意义上言,我们所说的执著与人们日常语言中所说的执著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第一、我们所说的执著是指内在心灵不自由的精神状态,而与行为无关。一个人在心灵完全自由的情况下,也即完全没有执著的情况下,也可以持之以恒从事一项事业,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率。而日常语言所说的执著更多的是外在行为的持续性和外在行为表现。一个人外在的持之以恒的从事某项事业,其内心既可能是自由的,也可能是不自由的。但对普通人来说,极少能处于自由状态,他们的内心必然受到相关观念和愿望的控制,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执著的程度不同,表现为人们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情绪强度的不同。只有通过静观才能达到完全自由的持之以恒的从事某种事业。第二、很多人把个人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功归之于执著的精神,似乎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精神状态或心灵状态,我们许多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赞美执著的。其实,这是一个不完全归纳法思维的结果。

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只有你坚持努力,舍得付出,就一定能成功。意思是鼓励人们对自己的事业要有执著精神。人们会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这句话害了无数人,许多人在某项事业方面奋斗一生却一无所获。我认识一个老人,一生以偷盗为生,他说起他的偷盗眉飞色舞,显示他很厉害,他讲他偷盗的技术和成果都很兴奋,可以说他对金钱、对享受、对偷盗都非常执著。就在他七十岁的时候又再次坐牢,这已经是他第六次坐牢了。就一个小偷来说,他成功了吗?就他的追求来说,他成功了吗?我们看到无数的人苦苦奋斗,一生无成,并且还承担着失败的心理压力。还有许多修炼者也一样,为修炼圆满苦苦奋斗,顶住各种压力,咬牙坚持着,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但如果不能了悟无为法,以为自己只要坚持不放就能成功,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一个人在世间事业的成功与否是有许多因素构成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是一个因素,且不是根本因素。因为,有很多人是那么轻易地取得成功,没有费多大事就取得别人奋斗终生都得不到的东西、完不成的事业,这就说明努力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如果执著、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这些人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就像禅宗六祖慧能,并没有什么苦行,就能直接悟道。

许多人坚信自己只要好好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到老时发现除了像普通人一样混了一趟人世,除了心灵的累累伤痕,一无所成。我们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社会就能发现这一点。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一点呢?这是因为他通常只去观察那些成功者,并且只去观察那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人,对没有怎么努力就成功的人不感兴趣,甚至看不起他们,把他们自动排除在外。如果去仔细倾听那些所谓的失败者的声音,也许你会发现许多人苦苦奋斗一生,一无所获,还有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都被别人占有了,他依然一无所有,默默无闻。

如果我们能仔细了解有些成功的人士,也许会有这么一个意外的发现:有些成功者虽然一直在坚持做某些事情,外人看来好像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其实,他本人并没有这些感受,他一直在快乐、幸福地工作着。那么为什么如此呢?如果我们仔细了解就会发现,这种人的情绪情感强度比较低,他不过在顺其自然地从事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观念和愿望都不怎么执著,或者说自己的观念和愿望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较低,同时,他对其他东西也不怎么执著。比如他工作时间长一些,娱乐时间少一些,在许多人看来多亏啊,牺牲多大呀,其实他本人并没有这种吃亏、牺牲的感觉。也就是说,你感觉他受苦了,都仅仅是你的感觉,是你自己的执著心所致。所以,我们看到一些事业成功者在享受他的事业,但这种享受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很快乐、很激动、很满足的感觉,而只不过是顺气自然地做着,行也行,不行也行。而有些人则是稍有所获就迫不及待地去享受自己的成果,稍有失去、稍受打击就撕心裂肺、痛苦不堪,这种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其努力过程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他的心太执著了,成功的可能性反而不高。

就像那些好学生,每天花很多时间读书学习,别人感觉到他学习真苦,但他却并无此感觉;别人会说他喜欢学习,学习给他带来快乐,但他并不是整天都很兴奋。如果一个学生要忍受很大的精神痛苦或克服很多心理诱惑才能去学习,那么他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成绩也不会好,因为他的思想精力的大部分都会花在与痛苦、诱惑做斗争上;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很快乐,那么他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好,因为他的快乐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我想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心灵宁静的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那些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应该是在学习时能很快使自己心情宁静下来的学生,这种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和学习过程、结果都是不怎么执著的,所以才会静心,才能取得好的成果,也就是在不执著的状态下,或者在执著很轻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取得好成绩。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大多情绪都很平淡,情感也很简单的原因;他们遇事都能不温不火,沉着冷静。

所以,有些人对我们讲“你们整天讲不要执著任何东西,我看你对修炼就太执著了”就是一个不准确的说法。确实对那些没有明白执著状态的人来说,他虽然每天都在讲不要执著,但他根本就不知道不执著是怎么回事,所以,也就是讲讲而已,甚至会执著于讲不执著,执著于不执著。对一个真正理解执著的心理状态,明白破除执著的有效方法的人来说,他能很轻易地破除对修炼的执著,对去执著的执著。当他不执著于修炼,不执著于去执著时,他才能更好地修炼,更快地去执著,这种修炼过程完全是无为的,虽然每天、每时都在进行,但表现形式上与像普通人一样,如果他不跟你讲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一个修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