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13656500000008

第8章 海沧区提升文化产业课题调研报告

◎海沧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为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海沧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海沧区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自2003年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以来,海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实施“文化强区”战略部署,通过立足市场化运作、强化管理引导、加大政策扶持等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以油画、玛瑙、陶瓷等产业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区现有1条省级特色商业街、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5家市级重点文化企业。可以说,文化产业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一)油画产业

海沧油画产业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现已建成永信花园油画街、兴港花园油画村和中沧油画产业基地三大油画创作生产集聚区。区内共有油画企业30多家,画廊画室580多家,从业人员10000多人,2013年油画产业产值达12亿元。海沧已跻身我国三大商品油画出口基地之列,并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手工油画生产基地。海沧油画村先后被授予“省级特色商业街”(2007年)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等荣誉称号。

(二)玛瑙产业

东孚玛瑙产业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目前海沧全区共有玛瑙相关企业、店面及家庭作坊30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2013年玛瑙产业产值突破3亿元。东孚玛瑙原石进口量占全国80%以上,玛瑙工艺制品中的手镯占据全球市场份额90%以上,玛瑙戒指和圆珠占到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海沧区东孚镇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玛瑙生产基地和玛瑙原石交易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玛瑙之都”。

(三)陶瓷及树脂等产业

陶瓷、树脂产业是海沧区文化产业的新亮点。目前以敦海艺品、纽威轻工等为代表的陶瓷、树脂生产企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海沧区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海沧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多次莅临海沧调研指导,为进一步发展海沧文化产业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区委、区政府更是把文化产业当作工作重点抓紧、抓好。2008年以来,区政府先后成立了“区油画产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玛瑙专业市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具体负责规范和指导区美术产业协会、区玛瑙协会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近年来,市里先后制定出台了《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海沧区也制定了《海沧区关于扶持海沧油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厦海政〔2008〕63号)、《海沧区关于进一步扶持海沧油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厦海政〔2012〕71号)、《海沧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暂行办法》(厦海委办〔2013〕70号)等扶持政策,从管理机制、产业规划、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宣传推介等多方面全力推动海沧油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完善产业链条,凸显洼地效应

海沧区油画、玛瑙产业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洼地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2009年10月,海沧区中沧文化产业基地投入运营。基地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投资额2.26亿元,是以油画、陶艺、香道等生产为主的轻工业园区,致力于打造厦门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文化产业基地。2011年6月,中国(海沧)油画村艺术品交易中心建成投用,交易中心共有店面53家,营业面积近8000平方米,成为厦门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油画生产和贸易基地。2011年9月,东孚商业街玛瑙展示中心开业,为海沧玛瑙提供了一个优质、便捷的展示和营销平台。2012年6月,福建省首家玛瑙艺术博物馆——石语珠宝商城在东孚商业街开张。2012年8月,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玛瑙雕刻厂——和玉缘玛瑙工艺品厂在东孚玛瑙工业园正式开业。

三、海沧区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规模偏小

海沧区文化产业在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文化产业相关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缺少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链延伸不够,对地方经济、财税贡献有限。辖区文化企业中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90%以上为传统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工商户,鲜有年产值超1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

(二)文化产业结构单一

2011年海沧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9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5%,占比为全市最高。其中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2.85亿元,占比63.5%;文化贸易业实现增加值0.07亿元,占比0.2%;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5亿元,占比12.9%;个体工商户实现增加值8.40亿元,占比23.4%。在油画、玛瑙等传统基础产业快速增长的强势带动下,海沧文化制造业以每年20%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优势十分明显。相比较而言,海沧文化服务业基数过小,发展滞后,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2012、2013年文化服务业偏弱的格局仍未改变。

(三)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文化产业提升的关键在于创新性和创造性,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在于人才。与北京、上海、深圳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海沧的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匮乏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油画、玛瑙等产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画家、雕刻家。导致油画、玛瑙等文化产品多以临摹仿制为主,原创作品较少,产品附加值偏低,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内部竞争形势日益严峻。

四、海沧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优化政策,落实文化产业发展保障

一是加快落实扶持政策。落实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是提升海沧文化产业经济贡献力的重要保障。要结合实际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省、市已有的文化产业优惠政策,确保执行力度。要关注细节,提高已有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把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完善扶持政策配套。按照“市场调节、政府引导”的发展战略,政府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配套,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施税收减免、项目补贴、贷款贴息、获奖奖励等措施,完善扶持政策的配套体系。

(二)调整结构,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健全文化产业价值增值链建设。通过完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降低文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文化产业的运营质量,推动文化产业扩大规模、优化结构。重点发展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油画、玛瑙工艺品的原创设计、生产,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完善油画、玛瑙工艺品设计研发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国内外知名高等艺术院校与海沧当地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在海沧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实践基地,加快培养研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经纪等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合作开发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以重大文化项目带动策略为工作重心,抓好项目前期生成、招商落地、建设运营、后期服务四个主要环节。加快推进海峡两岸(翔鹭)旅游文化综合体项目、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园区的建设,打造文化产业新洼地,壮大海沧区文化产业领军队伍实力。二是完善园区配套。全力打造油画、玛瑙专业文化产业园区,依托海沧油画村、东孚玛瑙村的资源优势,加强规划引导,进一步完善海沧油画、东孚玛瑙两个专业文化产业园区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其产业集聚能力。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在海沧规划建设大型专业化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打造成为集商贸对接、品牌展示、物流集散、文化教育、旅游会展、消费购物为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平台。并争取纳入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闽台(厦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范畴,获得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四)拓宽渠道,密切对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

一是充分发挥海沧作为国内设立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对台优势,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进一步拓宽两岸合作渠道,创新两岸合作模式,探索海沧与台湾两地文化产业深度合作的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一些重大改革措施。二是围绕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论坛等节庆活动,持续举办海沧油画、东孚玛瑙分会场活动,不断开创对台经贸、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五)培养引进,完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实施“人才兴文”、“文化强区”战略,加快落实《海沧区文化人才发展规划(2013—2016年)》(厦海委办〔2013〕64号)、《海沧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暂行办法》(厦海委办〔2013〕70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实施文化名家、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文化产业创新创业英才的培养和引进计划。二是设立“海沧区文化人才专项资金”,确保财政资金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专项投入。完善文化产业人才的工作补助、安家补贴、创业奖励等配套扶持措施,积极为文化产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执笔人:张洁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