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讽,齐州(山东历城县)人。他很有才能,但不是正直之士。他为了升官不择手段,不顾名声礼法,作风偏激。他一再与吕夷简勾结,目的是希望吕夷简得势后援引自己入“二府”,但吕夷简对这种人避之唯恐不及。认为这种人只能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利用,若是援引上来与自己同列,将来一定会成为大的祸患。所以,后来非但没有提拔他,反而在利用之后就把他排挤出去。
针对废后的理由,范讽给吕夷简献出一个他自认为是天衣无缝的说词:“当今皇后,册立以来已经九年,一直没有生子,义当废!”吕夷简听到后满心欢喜,两人立即商讨废后的步骤。
宋仁宗还在为废后的决定犹豫不决时,这个消息就已经传遍朝野。范仲淹这时已回到京师,他明知发生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天子本来就不喜欢郭后。若提出异议,必会忤逆天子心意,但他知道郭皇后并无大过,没有理由废去,这样做会使天下人对皇帝有异议。于是他以谏官的身份极陈其不可,并请皇帝趁早把这件事情搁置不议,免得外面闹得满城风雨。
范仲淹的上疏并没有得到宋仁宗的回应。这时,又有传言,说皇上和宰相已经商议过决定把皇后废除,并移居道观,正式诏书即将宣告天下。
当时的观点认为,皇后乃是母仪天下之人,除非确实犯了无可饶恕的大过,否则不宜轻易废之。郭皇后显然还没有犯这么大的过错,若遽言废后,至为不当。再者,即使皇后确实当废,也应告之于皇室祖宗,并示之于天下,岂可由两府大臣私自商议?
吕夷简早就料到废后的消息一出,必定会引来轩然大波,尤其来自职司言责的谏官、御史之压力,必会直接猛扑而来。所以,他事先就下令有关单位,不得受理台谏奏疏的呈转。
范仲淹听到郭皇后将被打入道观的消息,立刻上疏谏止。然而因为吕夷简有安排,奏疏在中途被截,无法送达皇帝面前。不久,诏书公布于天下,诏称:“皇后以无子,愿入道,特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 降皇后为净妃,而且不许大臣再劝谏。无奈之下,范仲淹就与御史中丞孔道辅,率同知谏院孙祖德、侍御史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殿中侍御史段少连、左正言宋郊、右正言刘涣等人,拜伏在垂拱殿门,劝谏宋仁宗不可废皇后,请宋仁宗接纳他们的谏言。可是守殿门的人早已接到命令,紧闭大门,不肯为他们通报。
御史中丞孔道辅情急之下,手抚大门铜环大叫:“皇后被废,奈何不听台谏入言?”不久,内中传出诏令,要他们有话到中书省去说,不必打扰皇帝。于是,一群人怒气冲冲地来到中书省办公的地方,纷纷指责吕夷简等人。
“人臣对于皇帝及皇后,犹如人子之事父母。父母不和的时候,为人子的本来就应当予以谏止,怎么可以反而顺着父亲的意思,把母亲给抛弃了呢?”众人越讲越激动,每个人都争着发言,简直分不清到底谁在讲些什么。吕夷简制止住前来劝谏的人,轻描淡写地说,废后这种事情,哪朝哪代没有发生过,你们何必大惊小怪,把小事当成大事。
范仲淹和孔道辅对这番说词感到非常不满,就挺身而出说:“为人臣者,应当引导国君成为尧舜才对,岂可援引汉、唐时代的失德之举,让国君效法?您不过是引汉武帝废掉无法生育的陈后之前例,以劝说皇上,但这个前例分明是汉武帝失德,有什么值得效法?” 吕夷简被他们这么一说,半天答不出话来。
那些附和吕夷简的执政大臣,还编造一些理由,搪塞范仲淹等人。有的说,因为皇后有嫉妒之行,所以才被打入道观,继而降为妃。有的则说,因为有打伤皇帝的前事,担心皇后不利于皇上,所以必须把她置于别馆,与皇上远离些。按照前一种说法,皇后称不上有大过,而后一种说法,则已经到了荒诞的地步。吕夷简等人根本无法列出一个令天下人心服的理由,只能闪烁其词,自欺欺人,怎么可能不被理直气壮的范仲淹、孔道辅说得哑口无言呢。最后,吕夷简只好使出缓兵之计,让他们找皇上据理力争去吧,这才使范仲淹等人退去。他们商议,将在明日上朝的时候请留百官,与宰相在御前辩论,以达到谏止的目的。
精明的吕夷简,自然早已料到他们会来这一招,就先下手为强,来个釜底抽薪。他立即上奏皇帝,指责范仲淹等台谏官的“伏合请对”,绝非太平美事,只会扰乱视听,因此提议将这些人逐出京师。
第二天一大早,范仲淹等人刚到达待漏院,就有诏命宣布,调范仲淹担任睦州(浙江建德县)县令,孔道辅担任泰州县官,孙祖德等人各罚铜20斤。范仲淹、孔道辅由朝中刚刚回到家,皇帝的敕书马上就送达,命他们立即起程,不得对外透露,秘密前去上任。
跟随范仲淹、孔道辅伏合请对的马绛、杨偕,看到他们被用这种方式逐出京城,也相继请求一起贬降,以示同生死、共荣辱,结果都没有回音。朝廷处理这件事的真相很快传遍天下,天下人都同情范仲淹等人因忠心而被贬的遭遇。
富弼这时也因父丧已过,回到京师了。他一听闻这件事情,就很不满地上疏指责皇帝处置不当。他说:“皇后自居中宫以来,未曾听说有过失,却遭到废斥,实在难为舆论所容。大宋自太祖、太宗、真宗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这种事情,现在发生了,就是皇帝没能遵守祖宗之训。治家尚且如此不以道,更何况治天下!”同时,他特别为范仲淹叫屈。他指出,范仲淹是谏官,遇不合理的事则极谏是他的责任,天子怎么能加以罪责?再说,即使是所谏不当,也应当容忍,以示鼓励谏诤才是。何况范仲淹所谏者,正是天下人所共有的心声。
他指出宋仁宗犯有二大过:一是废无罪之后;二是逐忠臣。而此二大过,都不是太平之世所应该发生的。今废后既行,已成定案,无法予以改变。逐忠臣之过,却是可以补救的。他建议皇帝,火速将范仲淹追回,恢复其谏官之职,这样可使二过减其一。
他又向宋仁宗说,四年前范仲淹秉忠直不挠的精神,上疏皇帝,请皇帝勿率百官向太后上寿,是大正君臣之分的诤谏。后来太后崩逝,宋仁宗亲政,也因为范仲淹这次的表现而加以擢用,命为谏官。范仲淹既居谏官之列,又听说宋仁宗屡次宣谕,事无大小,既有过错谏官务必直谏无隐。现在,范仲淹遵照皇帝的要求,有过就谏,却谏来一身祸,难道不是应陛下的要求而招致今天的灾祸吗?富弼愤愤不已。
富弼接着又说,皇上今天以劝谏得当而奖赏上谏之人,明天又因为劝谏内容不合自己的心意而降祸于那人,不知从今以后,将如何指挥臣属?可以想见,就算陛下每天宣谕,要求谏官务必如何如何,谏臣们恐怕也都以范仲淹为戒,必不再相信皇帝求谏的诚意,从而闭口不言。谏臣不谏,绝非朝廷之福,是显而易见的。再者,当前的一般官吏,大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只要依赖定期升迁的人事制度,就可坐等显要之位。而范仲淹不惜性命为天子论事,敢做敢当,反而被远徙外郡。这种结果,无异鼓励天下官吏,只求得过且过,不为难为之事。他担心,一旦天子有难为之事时,不知有谁能够效力?
他语重心长地说,与其如此不公,不如将谏官废掉算了!假使不废,就应该将默默不谏者予以贬黜,而像范仲淹那样直言无隐者则予以任用。
富弼的这份为营救范仲淹而写的奏疏呈上后,也像其他人的奏疏一样,如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1034年,范仲淹到达睦州任所。到任后,循例呈上“谢上表”。表中,范仲淹仍不忘为反对废后极力辩护。他表明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违逆天子意旨的后果。他之所以“理或当言,死无所避”,是因为从历史上可以知道,凡废后之朝都没有因而得福的。例如汉武帝废陈后、汉宣帝时的杀许后、汉成帝废许后、魏文帝杀甄后及唐高宗的废王皇后、立武昭仪等等,是皆“宠衰则易摇,宠深则易立,后来之祸,一一不善”。他又为自己敢于劝谏作辩护,他说,劝谏皇上不合理的作为,是臣子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劝阻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国家才能太平兴盛。而且有缺点就去补救,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睦州州治在今浙江建德县,建德县之北有桐庐县。宋朝习惯在州名下系郡名,睦州即为睦州桐庐郡。范仲淹在睦州时旧疾复发,因为他一向身体瘦弱,而且常年过着清苦的生活,经常生病,还很难治愈,他正好可以在这休养身体。
除了处理日常的政务外,范仲淹的生活十分潇洒。他曾写信给晏殊,诉说他谪守睦州的生活情形,他对当地的风景名胜极为推崇,说自己常以文琴会友,相互唱和,并且与林僧、野客来往,“大得隐者之乐”。在这期间,他作有《潇洒桐庐郡十绝》:
一
潇洒桐庐郡, 乌龙山霭中。
使君无一事, 心共白云空。
二
潇洒桐庐郡, 开轩即解颜。
劳生一何幸, 日日面青山。
三
潇洒桐庐郡, 全家长道情。
不闻歌舞事, 绕舍石泉声。
四
潇洒桐庐郡, 公余午睡浓。
人生安乐处, 谁复问千钟。
五
潇洒桐庐郡, 家家竹隐泉。
令人思杜牧, 无处不潺。
六
潇洒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
新雷还好事, 惊起雨前芽。
七
潇洒桐庐郡, 千家起画楼。
相呼采莲去, 笑上木兰舟。
八
潇洒桐庐郡, 清潭百丈中。
钓翁应有道, 所得是嘉鱼。
九
潇洒桐庐郡, 身闲性亦灵。
降真香一炷, 欲惠悟黄庭。
十
潇洒桐庐郡, 严陵旧钓台。
江山如不胜, 光武肯教来。
范仲淹后来在诗中提到的“严陵钓台”处建立严先生祠,以纪念这位东汉的隐士,并找到他的后代子孙,负责奉祀之事。
祠堂建成,范仲淹作了《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对严光及汉光武帝都非常称赞。他写道:“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
这诗中记载的严光与汉光武帝的故事,为后世所津津乐道。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光武帝和严光是相交甚好的同学。光武帝即位后,第一次亲自登门拜访这位有名的隐士时,严光仍躺在床上不起来,汉光武帝走到他床边,摸摸他的肚子说:“咄咄子陵,不肯出来帮我治理天下是吗?” 光武帝一点都不在意这时是否要显出皇帝的威严来。
后来,光武帝引他入宫论道忆旧。两人谈得兴起时,严光不把光武帝当皇帝,光武帝也不顾自己皇帝的身份,两人索性一起躺在床上。严光还把脚放在光武帝肚上,就像当年的好同学、好朋友一般。
第二天,观察星象的大臣紧张兮兮地奏道:“有客星犯帝座甚急。”
光武帝笑着说:“没什么,只是朕与老朋友严光共卧而已。”
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对光武帝度量的推崇,可以想见范仲淹当时的心境。他是多么希望宋仁宗也能有这种大度量。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他写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从另一方面来说,范仲淹也十分向往严光的隐逸生活。
在睦州任职期间,范仲淹还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
一
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
平生仗忠信,尽室任风波。
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
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二
妻子休相咎,劳生险自多。
商人岂有罪,同我在风波。
三
一棹危于叶,傍观亦损神。
他时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其间,少不了也有一些表明心志之作,例如在往睦州去的途中所作的诗:
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
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
铜虎恩犹厚,鲈鱼味复佳。
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
可以看出,范仲淹虽遭贬谪,仍心怀天下,处处想着为国效力。
任职苏州
1034年,范仲淹由睦州被调到苏州。苏州是范仲淹的故乡,也是国内著名的稻米盛产地区之一。但是苏州西边的太湖每年夏天都发生水灾,淹没周围的郡县。每年因此而受损失的百姓超过10万户。
范仲淹到任后,就立刻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去察访水道,分析水患原因,发现太湖之所以泛滥酿成水患,是因为众多的河渠都已经被淤泥堵塞,根本无法将江湖里的水输送到海里。于是在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逐一完成,环环相扣的治水方针。
范仲淹先招来大批善于游泳的人疏导吴凇江,再疏常熟、昆山入江通海的支流。因为昆山、常熟有三十六浦,其中茜泾、下张、七鸦、白茆、浒浦五浦最大,由于潮水泥沙逐渐淤塞。范仲淹在疏浚工事完成后,就开始在河上设闸。因为在多雨季节,开闸可以疏通河流,使泥沙不会堵塞河道;在旱季的时候,还可以储存水量,注水溉田,可解旱灾。在置闸后,他又要求设镇屯兵,专门管理所设之闸。
范仲淹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妥善地解决了蓄水与泄水、挡潮与排涝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水患问题,使当地百姓的生活有了保障。当地的人们为了感激范仲淹的恩德,将浦闸称为“范公闸”,修筑的圩堤叫做“范公圩”。
范仲淹治水又引起了许多官员的议论。有的说,江海淤积已高,就算疏浚河渠,也无法使水流入大海;有的说,如果疏浚后,不到一两年又堵塞了怎么办;还有的说,开浚工程,劳民伤财,不宜办理。范仲淹并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坚持要整修水利。后来,这件事情还闹到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