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郡山阴县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县。这里曾是上古时期的名郡,因会稽山而得名。上古时期的夏禹曾在此大会诸侯,建立中国第一个朝代“夏”,“会稽”(聚而考察的意思)之名也是由此而来,并名震华夏,成为中华文明象征。大禹死后也曾葬于此。而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此设郡,为了显扬功绩,秦始皇曾到各地巡游,据史料所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在此祭拜夏禹,并在南海之滨立下颂德碑。司马迁年轻时也曾来会稽探寻大禹墓,并将秦始皇所立碑石的碑文详记于《史记》中。会稽山清水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名士聚集的乐土。这里不仅有许多文人家族在此世代繁衍,也吸引众多大家移居于此。云集于会稽的重要文人及隐士便有谢安兄弟、王羲之父子、许询、支遁等人。
王羲之担任会稽内史时,看到会稽的山川如此俊秀,而且名士聚集,非常欢喜,因此当他对官场感到厌倦的时候,便会与一群好友来此游玩,时间长了,便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他终日跟一些好友以文酒相会,所谈不外诗、酒、文、史,至于解说佛教经典更是大家所热衷的课题,这一群文人名士志趣相投、以诚相待,在一起时只是赏花饮酒、谈论诗书,从来不涉及朝政。
会稽名士中以谢安最为杰出。谢安是王羲之的好友之一,出生东晋四大家族之一的谢氏家族。他的兄弟等人都是官场显要,可以说一门富贵,但他却对政治从不过问,生活得悠然自得。他成日在山水之间怡然自得,其他时间便在自己家中或王羲之等友人的住处舞文弄墨,全无半点想要入朝为官的意思,朝廷曾经多次邀请他,他都一一婉拒。他的夫人曾问他:“你不打算做官吗?”他回答说:“恐怕终究还是免不了的。”等到他的弟弟被黜,他才有出仕之意,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每次和王羲之等人一同去郊游,谢安都要带着歌伎,在山水间吟咏。
有一次,他和孙绰等人泛舟海上,忽然间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大家都吓得面无人色,而谢安却泰然自若。为了不使他扫兴,大家都不敢讲话。后来风势越来越大,谢安才慢吞吞地说:“我们回去吧!”这才把船驶回岸边。
谢安的弟弟谢万也与王羲之有很深的交情,王羲之非常赏识谢万的豪气与才智,但他还是认为许询的才情更甚于谢万。同为东山隐士的许询也是会稽名士之一,此人容貌俊美,才识丰富,是有名的清谈之士。他喜欢游山玩水,常常遨游山林,也经常往来于京城,丹阳尹(尹是官名)刘惔曾说过:“每当清风朗月之际,都会令人想起许询这个人。”
王羲之在初任会稽内史时,孙绰曾屡次在王羲之面前赞美一位名叫支遁的人,说此人是一个有才气、有独特见解的僧人,并问王羲之是否愿意和他结识,但王羲之起初并不在意。
有一天,孙绰带着支遁一起去拜访王羲之,王羲之对支遁表现得很冷淡,表现出一副不大想跟他交谈的态度,孙绰见状只好带着支遁告退。某次,王羲之因事外出,刚出大门时恰好碰到支遁,支遁主动跟王羲之打过招呼后,说:“贫僧想跟你谈谈,不知道能否稍留片刻?”王羲之不好意思拒绝。于是支遁滔滔不绝地谈起《逍遥游》,他的见解新奇,辞藻华美,听得王羲之赞叹钦佩不已,早已将等在门口的仆人和车马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次接触让王羲之终于相信了孙绰的话,爱才若渴的他一再劝支遁定居在山阴县的灵嘉寺,虽然支遁没有接受王羲之的好意,但从此以后两人就经常来往,感情甚笃。王羲之曾以“阔达敏捷”来评价支遁。
除王羲之外的其他会稽名士们也都很欣赏支遁的学识,更爱他洒脱的个性。据说,一位友人送给支遁一只白鹤,支遁对它极为喜爱,但又怕它会飞走,于是把它的羽茎剪短,但当他看到白鹤扑棱扑棱地拍着翅膀想飞却飞不起来的时候,又觉得于心不忍。等到它的新翅长成以后,支遁就让它自由地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