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级会计实务
13546200000039

第39章 长期股权投资(1)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知识目标

1.熟知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2.知道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能力目标

会判断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

知识准备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股权投资是指企业进行的形成所有权关系的投资,即权益性投资。投资完成后,投资单位拥有被投资单位一定比例的股权,并按照投资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的经营管理权。被投资单位则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且不准备随时出售的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为长期持有,通常不能随时出售。一般来讲,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考虑或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包括:

(一)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控制一般存在于以下情况,如: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投资企业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情况。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实质控制权,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进行判定: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C公司拥有B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A公司与C公司达成协议,C公司在B公司的权益由A公司代表。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实质上拥有B公司70%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表明A公司实质上控制B公司。

2.根据章程或协议,投资企业有权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45%的表决权资本,同时根据协议,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由A公司控制。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这种情况是指,虽然投资企业仅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表决权资本,但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的多数董事,能够达到实质上控制的目的。

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这种情况是指,虽然投资企业仅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表决权资本,但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会议,从而能够控制其财务和经营政策。

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当将其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投资企业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二)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政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在确定是否构成共同控制时,一般可以考虑以下情况作为确定基础:(1)任何一个合营方均不能单独控制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2)涉及合营企业基本经营活动的决策需要各合营方一致同意;(3)各合营方可能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任命其中的一个合营方对合营企业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但其必须在各合营方已经一致同意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范围内行使管理权。

(三)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响。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低于20%的,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重大影响,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1.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并享有相应的实质性的参与决策权,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该代表参与被投资单位经营政策的制定,从而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2.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包括股利分配政策等的制定。这种情况下,因可以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可以为其自身利益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3.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有关的交易因对被投资单位的日常经营具有重要性,进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

4.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这种情况下,通过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有权并负责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活动,从而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5.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因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依赖投资企业的技术或技术资料,表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一方面应考虑投资企业直接或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股份;另一方面要考虑企业及其他方持有的现行可执行潜在表决权在假定转换为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后产生的影响,如被投资单位发行的现行可转换的认股权证、股票期权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影响,如果其在转换为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后,能够增加投资企业的表决权比例或是降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的表决权比例,从而使得投资企业能够参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应当认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四)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持有意图、准备持有期限的长短等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能力操练

按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下列事项中,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有()。

A.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B.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C.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知识目标

1.熟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原则

2.说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规定3.说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规定4.说出合并外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规定能力目标会进行不同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核算知识准备。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从合并形式上来看,企业合并包括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下同)通过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下同)的控制权,能够主导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将被合并方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情况。控股合并中,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是对被合并方的股权。合并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仅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

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中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

新设合并,是指企业合并中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由其持有原参与合并各方的资产、负债,并在新的基础上经营。原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后均注销其法人资格。

通过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且这种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终控制。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从能够对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来看,最终控制方在企业合并前及企业合并后能够控制的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合并方通过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计量成本是在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所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当调整留存收益。

具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合并方在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应享有被投资方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有关负债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为借方差额,应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T字账如图8-1所示:

图8-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核算【例8-1】2012年6月30日,A公司向同一集团内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00万元,取得B公司7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B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两公司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万元。

B公司在合并后维持其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日A公司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4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000000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权益性证券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具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在合并日应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如为借方差额,应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3.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4.合并方发行债券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计入所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

5.合并方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抵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