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级会计实务
13546200000024

第24章 存货(7)

1.企业对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进行会计处理时,该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应结转到()账户。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其他业务成本D.销售费用2.下列各项中,关于周转材料表述正确的有()。

A.多次使用的包装物应根据使用次数分次摊销B.低值易耗品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C.随同产品出售出借的包装物的摊销额应计入管理费用D.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取得的收入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3.企业销售商品领用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一批,计划成本为6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此项业务应计入销售费用的金额是()元。

A.6000B.6060C.0D.5940

库存商品

知识目标

1.知道库存商品的核算范围

2.熟知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

3.熟知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毛利率法

4.熟知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能力目标

1.会进行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2.会进行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知识准备

一、库存商品的内容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等,但不包括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商品和已完成销售手续而购买单位在月末尚未提走的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其方法与原材料相似。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为了反映和监督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借方登记本期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贷方登记本期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企业库存商品的成本。该科目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二、库存商品的核算

(一)工业企业

1.商品验收入库

对于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企业,当库存商品生产完成并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例4-37】A公司“产品入库单”记录,2013年10月完工验收入库甲产品200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15元;乙产品30000件,实际单位成本为25元。

依据产品入库单,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00000

——乙产品750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000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750000

2.商品销售

企业销售商品时,应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例4-38】A公司“产品出库单”记录,2013年10月已销售甲产品10000件、乙产品20000件。甲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15元,乙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25元。

依据产品出库单,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150000

——乙产品500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50000

——乙产品500000

(二)商品流通企业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本期销售净额=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退回与折让本期销售毛利=本期销售净额×毛利率

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净额-本期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销售存货成本商品流通企业常用这一方法计算本期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尤其适用于商业批发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由于经营商品的品种繁多,如果分品种计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而且一般来讲,商品流通企业同类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这种存货计价方法既能减轻工作量,也能满足对存货管理的需要。

【例4-39】B商贸批发公司采用毛利率法进行核算,月初库存商品100000元,本月购货400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净额为4500000元,上季度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0%。

本月已销商品和月末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

销售毛利=4500000×20%=900000(元)

本月销售成本=4500000-900000=3600000(元)月末库存商品成本=100000+4000000-3600000=500000(元)2.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验收入库商品进销差价期初结存商品售价+本月验收入库售价×100%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对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百货商场、超市等),由于经营的商品种类、品种、规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价格标价,采用其他成本计算结转方法较困难,因此,这些企业广泛采用这一方法。

【例4-40】E超市2013年8月份期初某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400000元,售价总额为550000元,本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310000元,售价总额为45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600000元。

商品进销差价率=(550000-400000)+(450000-310000)550000+450000×100%=29%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600000×29%=174000(元)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600000-174000=426000(元)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400000+310000-426000=284000(元)

能力操练

1.某企业存货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该企业2013年3月份毛利率为20%,本年度4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400万元,4月购入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销售收入为1100万元。该企业4月末存货成本为()万元。

A.720B.540C.500D.300

2.某百货超市2013年年初库存商品有2800万元,售价总额为3500万元。当年购入的商品成本为2000万元,售价总额为2500万元,当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4200万元。在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情况下,该百货超市2013年销售成本为()万元。

A.4200B.1440C.3360D.4800

知识拓展

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盘盈实现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存货盘亏发生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发生存货跌价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跌价转回时,计入“营业外收入”;出租、出借周转材料,不需要结转其成本,只进行备查登记,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计入“营业外收入”。

课后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中,不利于存货成本日常管理与控制的方法是()。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2.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的是()。

A.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D.已收到发票账单,但尚未收到材料3.出借的包装物,应将其摊销额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