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送别
13537700000014

第14章 相遇是缘,我们都曾来过(9)

(十二)Hookers green亦绿色,较前稍深,其用甚广。

(十三)Indigo不透明之暗蓝色,与黄色混,得绿色。

(十四)Prussian blue透明强蓝色,混黄色,得美绿色;又画天空与水面,得清澈之趣。

(十五)Cobalt blue半透明之美蓝色,不论明部暗部,皆可用之。混朱或红,得紫色,少加黄色,得温灰色。又画天空或水面,常用之。

(十六)Frenchultra marine半透明之青色。阴影部分多用之。混黄色,得种种之绿色。

以上所言,特其大略。至配合之方法,皆在自己实地试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故不赘述。

其绘具箱之价格,最廉者一角八分,笔二枝,干制颜色十色附(日本制),然粗劣不适用。最昂者十元左右(英制或法制),炼制颜色十余色附。

②笔毛笔一一以貂毛为最良。此种笔专为水彩画制,大小有十数种。择购三四种已可敷用。其价格不甚昂,日本制者尤廉。海绵笔一一洗画上之颜色用,大小有数种。

铅笔一一画草稿用。H者,硬之记号,B者,柔之记号。若记号递加者,其硬柔之度亦递加。学者择与自己顺手者用之,不必拘泥。

③纸

第一种,OW纸一一此种纸为英国水彩画协会之特制,在日本购,每张四角。第二种,Whatman纸(译为“画用纸”)一一此种用者最多,其价亦稍廉。此外各种纸,皆不适用。不赘述。

④画板有大小数种,或自制亦佳。惟木料须坚而平,俾不致有凸起之虞。

未画之前,将画纸裁好,铺画板上,用净水拂拭数次。迨纸质湿透,用纸条抹浆糊,贴其四周,待干后再着色彩。

2.水彩画之临本

欧美新教授法,初学绘画,即由写生入手,不用临本。然吾国人知识幼稚,以不谙画法者,强其写生,如坠五里雾中有无从着手之势。况水彩着色,最为复杂。倘不先用临本,知其颜料配合之大概,即从事写生,亦有朱墨颠倒之虞。故初学水彩画,当先用临本。迨稍谙门径,然后从事写生,较为便利。日本水彩画临本,无佳者,以余所见,英国伦敦出版水彩画帖数种尚适用。胪列其名如下:

Vere Foster‘s water Colourbooks.

(1)Landscape Painting for beginners First Stage.(山水)(2)Landscape Painting for beginners Second Stage.(山水)(3)Animal Painting for beginners.(动物)(4)Flower Painting for beginners.(花卉)(5)Simple Lessons in Flower Painting.(花卉)(6)Simple Lessons in Marine Painting.(海景)(7)Simple Lessons in Landscape Painting.(山水)(8)Studies of Trees.(树木)(9)Advanced Studies in Flower Painting.(花卉)(10)Advanced studies in Marine Painting.(海景)以上一至七,皆浅近者;八至十,皆稍深者。

石膏模型用法

1.石膏模型为学图画者最良之范本

自来图画专门之练习,每取古代制作品及其复制品为范本。但近来于普通教育图画之练习,亦采用此法。其范本以用石膏制之模型为主。

普通教育设图画科,不仅练习手法,当以练习目力为主。此说为今日一般教育家所公认。因眼所见之物体,须知觉其正确之形状。此种知觉之能力,为一般人所不可缺。但依旧式临画之方法以养成此种之能力,至用困难。于是近年以来,欧美各国之普通教育,以实物写生为图画之正课,即用兼习临画者,亦加以种种限制。因临画之教式,教以一定之描写法,利用小巧之手技似甚简便;然能减杀初学者之独创力,生依赖定式之恶习惯,且于目力之练习毫无裨益。故学图画者,当确信实物写生为第一良善之方法。

实物写生,取日常所用简单之器具为范本,固属有益。但初学者练习画线,以单纯之直线曲线构成之物体为宜。又练习阴影,以纯白之物体为宜。石膏模型,仿实物之形状,以美妙之直线与曲线构成,其色纯白,阴影处无色彩错乱之虞。阴阳浓淡之程度,容易判别。故学图画者,当确信石膏模型为实物写生用第一完全之范本。

石膏模型分二种:

(一)摹仿古今雕塑之名品杰作之复制品。

(二)作者摹仿实物之创作品。写生练习用,以第一种为宜。因以艺术上之名作为范本,自能悟解线形及骨相纯正之状态,且可以养成审美之智识。

2.收藏法

石膏模型,质甚脆弱,最易破坏,且图画用之模型,以纯白为适用。故须注意收藏,不可使受尘埃及油烟。其他污点斑纹亦不可有。

石膏模型当贮藏于标本室,不可陈列于图画讲堂。因生徒常见此种标本,日久将毫无新奇之感情,故须另设收藏室,临画时再搬入讲堂。

3.教室之选定及室内之设备

写生用教室须高广,向北一面开玻璃窗。如以寻常教室充用,当由一面取光线。倘由二面或三面光线混入,模型之阴影将紊乱,初学者甚困难。

室内设备,当依其室内之形状酌定,无一定之程式,模型或近壁或在室之中央。如近壁时,壁面以浓色为宜,否则亦可挂布幕以为模型之背景,俾生徒观察物形之外线能十分明了。模型台之高低,当与多数生徒之视线在同一水平位为适宜(生徒座位前列低,后列高,最后列者每直立,故视线之高低不能统一)。

4.图画之材料

普通学校图画用纸,虽无一定之限制,但须择其纸质强固,纸面不甚光滑者为宜。描写之材料,有铅笔木炭及黑粉笔等。但其中以木炭为最适用。故西洋各普通学校皆专用木炭。日本之普通学校,从前专用铅笔,近亦兼用木炭。

国画

应诸位同学盛情相邀,于此讲谈国画历史与绘画之技巧,朽人只好勉而为之,权当与大家共学吧!

我国绘画技法堪称“一宝”,与书法并称“双绝”。只是,国画不似西洋画易于保存,多因国画绘制于易碎的纸或绢上。

两汉时期,我国艺术可称谓“大家风范”,但那时的艺术多为壁画,只可观摩,不易携带,不似西洋画之木板或布等材质易于流传。

两汉时期的艺术,材质多是石材或陶瓷、砖瓦,艺术水平极高,但多为笨重之材质,故可遇不可求,临摹亦不易得。

至隋、唐之时,因国富民强、文化兴盛,故艺术成就亦高,我国艺术方至前所未有之顶峰。当时的绘画艺术延续了雕刻之艺术技法,创作作品多以宗教题材、人物肖像画成就最大,亦开“山水画”之先河。

及至宋、元,则为我国绘画艺术之巅峰期,其中尤以山水画为代表,花鸟绘画成就亦不俗。至明代时,绘画作品则以花鸟为卓著。清朝一代,则将山水画发挥到极致,风格倾向写意,虽寄托自然景观之写实,然而重在体现自我之心境,故而流派纷起、大师并出,大有百花齐放之势。

以下,朽人就一些名家或名画加以简述与评析,以供同学欣赏,我们先从隋唐开始讲起。

隋唐时期

1.展子虔

展子虔,渤海(今山东阳信)人,是北周末年、隋朝初年的大画家。他曾经历北齐、北周,最后在隋朝担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

展子虔擅长画人物、山水及其他杂画,在绘画技法上几乎无所不能。其对人物的描绘相当细致,喜以色景染面部。他亦善画马,所画之马以神态逼真见长一一如画立马更有足势,若画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与当时的大画家董伯仁齐名;所绘山水,能就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

他曾在洛阳天女寺、云花寺、长安灵宝寺、崇圣寺等处所绘制佛教壁画,作品有隋朝官本《法华变相图》、《长安车马人物图》、《白麻纸》、《弋猎图》、《南郊图》、《王世充像》、《白描》等六卷,收录入《贞观公私画史》之中;还有《朱买臣覆水图》、《北齐后主幸晋阳图》、《维摩像》等画迹,著收录入《历代名画记》

展子虔作《游春图》

中;又有《北极巡海图》、《石勒问道图》等20余幅,收录入《宣和画谱》中。他传世之作有《授经图》、《游春图》。据称,《游春图》乃我国现存最古之卷轴山水画。

2.阎立本

《步辇图》所绘之景为唐太宗召见吐蕃使者。画中,太宗威严平和,端坐于宫女所抬的步辇上;红衣虬髯者为宫中执掌礼仪之官员,其后着藏服者即为吐蕃使者。

此画的作者阎立本是唐代画家,陕西西安人氏。其父阎毗及其兄阎立德都擅长绘画及建筑。而立本则擅长绘画人物、车马和楼阁,后人有称为“丹青神化”、“冠绝古今”之誉言)其传世之作创《步辇图》、《历代帝王图》、《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作《步辇图》

此画特色在于,画家将人物的仪态与身份、气质与心境刻画得至为鲜明,尤其是衣纹展现圆转、流畅至为突出,人物之五官亦勾画精细。其中,人物的发式与服饰颇具初唐时期之特点。

3.周昉

周昉,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出身显贵家庭,先后官越州、宣州长史。

此人一生性情直爽、好学不倦,擅长仕女画。初学张萱,后取长而自创;其绘画多为贵族妇女,所画人物多优游闲佚、容貌丰满、衣褶劲简,且色彩柔和艳丽,为当时宫廷贵族、士大夫之所重。后来,唐德宗李适闻其名,诏至章明寺绘画,经月余始成,德宗推为“第一”。他所绘制的、具有华丽优美的“水月观音”像颇具特色,雕塑者多仿效之,世称“周家样”。

其传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

周昉作《簪花侍女图》

《簪花仕女图》以四位贵妇人为表现,分“戏犬”、“漫步”、“看花”、“采花”四个情节;而中间穿插一持扇侍女;侍女形象较小以示其身份,与贵妇人形成身份对比;其中人物发型、眉毛及体态都以丰腴肥硕为主,故能体现唐代之审美风尚;勾线流畅、笔画有力,色彩也很艳丽丰富,突显出肌肤之质感和服饰的轻薄感。

4.李思训

李思训,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氏,是唐朝皇亲宗室,后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封“彭国公”。

他是唐代杰出的书画家,工书法、绘画,尤擅长绘画山水树石,其笔力遒劲、格调细密,喜写“云霞缥缈”之景色,鸟兽草木皆能穷其姿态,亦爱用神仙故事点缀幽曲、寂静之岩岭。他喜以青绿为质、金泥为纹的山水画,作品多富装饰性。他的绘法技巧源于隋代的展子虔,并继承和发展了六朝以来以“色彩为主”的表现形式,玄宗皇帝曾评其画作为“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明代大画家董其昌更推他为“北宗”山水画之祖。唐代张彦远总结说“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其子李昭道亦擅山水,人称其父子为“大、小李将军”。其传世的画作有《山居四皓图》、《江山渔乐图》、《群峰茂林图》等,收录入《宣和画谱》。

《江帆楼阁图》所绘长松秀岭,翠竹掩映,群山层迭,朱廊碧殿,江天阔渺,风帆近流;有着唐朝衣冠者四人;此画融山水树木与人物,既自然又交相辉映,一派春光景象;画中山石用墨线勾勒轮廓,后以绿色渲染,不作皴擦;所画松树以交叉取形,整体则势态葱郁;他用笔工整,山石青绿,着色艳丽,安歧评之为“傅色古艳,笔墨超轶”,表明山水画到这一时代已趋成熟。

5.王维

王维,自幼聪颖,据载他9岁即能作诗写文,后成为唐开元、天宝间的著名诗人;其人书法工于草书、隶书,亦熟娴丝竹音律,搜长绘画,乃多才多艺之才子;其青年时便已名享京师,甚得皇族王公之敬重。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就有记载:“王维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

王维对于绘画的贡献有二:一是融诗情于画中,开创了绘画新篇章,延至宋代,形成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风格;二是突破“金碧山水”之局限,初步奠定我国“水墨山水画”之基础,而至元、明、清三代发展为最重要之绘画形式,故他被后人尊为“文人画南宗之祖”。

此幅《伏生授经图》卷,所绘为汉代的伏生授业的情景,亦是人物肖像画。所绘人物形象逼真、清癯苍老,所用笔法清劲有力。此画无画家之自款,但画上有南宋高宗所题“王维写济南伏生”般字样。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而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手段以统治人心,诸多宝贵之书籍顿遭损毁。

伏生,济南人,原为秦博士。据说当时焚书时,伏生冒生命之危保存了《尚书》,汉文帝为求能治《尚书》之人而知伏生,其时年已九十余,不便行使,故汉文帝遣晁错前往受教,得文二十八篇。此画上有南宋高宗题的“王维写济南伏生”字样。

王维崇信佛教,性喜山水,其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所绘物景颇为传神,笔法精深入微;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吟诗作画、谈禅说佛的隐逸生活。此人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搜画平远之景致,喜以“破墨”手法绘制山水松石,北宋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有“不衣文采”之创作理论对后世文人画影响甚大。

6.李昭道

李昭道,甘肃天水人,字希俊,唐代著名画家。曾任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等官职,后官至太子中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