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钟声燕园柳
1352900000060

第60章 诗人的职业

在北京大学“罗门蓉子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社会的各种分工中,诗人的工作是创造完美。这是诗人的荣幸,却也是诗人的不幸。因为诗人面对的是愈来愈不完美的世界。世界无情地展出它真实的面容,那就是残缺和破损。而诗人的使命却是通过幻想和想象创造一个有别于此的世界。

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却成为不完美的现实世界的一个完美的补充。一切曾经存在的东西都会消失,而唯有诗人创造的“不存在”却成为永恒。这就是李白说的: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从这个意义讲,这就是诗人的幸运,至少他比帝王幸运。

今天到会并且将被我们谈论的一位诗人深知这一点,他用智慧的诗句概括了诗人的这种光荣与悲哀一一《完美是一种豪华的寂寞》(罗门):

你是一种无限的时空就不能让短暂走出去永恒走进来

你是完美就得因完美

永远守在那份棄华的寂寞

世界很热闹,而诗却永远寂寞。

深刻的诗人知道这一点。他们的心灵深处潜伏着旷古的忧患与悲怆。他们知道他们的职业有点像神话中的那个不断推石上山的人。但他们对此却不改痴心。

今天在座的另一位也是我们要加以谈论的诗人,表达了她对这种悲剧命运的理解:这是一出未完成什么的悲剧当一切巳然如此坚牢地缚住我我真怕这过重的负荷使我裂碎而我固有的完美会磨损(蓉子:《梦的荒原》)

她还说:正如我未见完美一在高高低低的海上有很多呕吐而梦在海深处却难以企及(《旱夏之歌》)

不可企及的怅惘,完美受到碎裂的忧虑,这一切,不仅未能阻拦诗人义无返顾的追逐,恰恰相反,愈是感到“不可企及”便愈要以百倍的热忱去实现“海深处的梦”。

当世界呈现出某种缺失时,诗人用辛苦的劳作去弥补和完善它;当灵魂感到悬置或失落时,诗人用坚定的寻求去抚慰它。在失望甚至绝望处生起希望,在不可能处争取实现。也许世上的聪明人会嘲笑诗人的愚顽,而真诚的诗人却心甘情愿地走着这一条也许永远不能到达的路一

在贝多芬的乐音里有一条永远的路。让鸟能飞回刚展翅的地方花能开回刚开放的地方河能流回刚流动的地方人真的回到人那里去(罗门:《有一条永远的路》)

这条永远的路谁都不曾见到,然而,谁都相信它存在着,而且上面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诗人的职业不在别处,就在这里,他描写并指点人们去走这条永远的路。昨天晚上我对诗人罗门和蓉子说,要是连这一点都不能守住,人们还要诗人干什么。他们认同了我的看法,我为此深感欣慰。(原载《香港大学》1996年3月第1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