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贞德(名人传记丛书)
13411400000011

第11章 洛西宫廷里的分歧

奥尔良虽然被解救了,可是,贞德还没有完全完成神赋予她的使命。她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促请王子到兰斯举行加冕。因此,贞德离开奥尔良城后,立即赶往王子那里。

当时,王子已将宫廷迁到卢瓦尔河畔的洛西城堡。这座城堡年代久远,是法兰西历代国王的行宫和游乐之地。现在,王子带着他心爱的王妃住在这里,朝廷的高官要员也都随着迁入。

贞德到达洛西宫廷时,受到了王子的热烈欢迎。王子不断地夸赞她的功绩,称她为“奥尔良的勇者”。但是贞德表现得很冷淡。她对那些赞美和歌颂就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请王子立即前往兰斯,在那里举行加冕吧。”

贞德之所以对王子的夸赞如此冷淡,因素很多。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王子的表现实在太懦弱了。奥尔良被解救之前自不必说,就算在奥尔良获救之后,王子做起事来仍旧胆怯、不积极,他的信心增强得太有限了。同时,王子厌恶战争,不管是非正义的还是正义的,也不管是开疆破土还是保家卫国,他不喜欢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些在他看来根本没有好处的事情,也不喜欢使用武力去达成任何目的。他希望用政治的力量来统治国家。

贞德虽然解救了奥尔良,宫廷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士对她持原来的否定态度,他们因为各自的既得利益想要破坏贞德的“加冕计划”。这是目前贞德面对的最大的障碍。

宫廷人士使用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召开永远没有结果的会议。他们在会议中批评这种行为,否定那种态度,永远没有结论。

另一方面,军队中也产生了分歧。指挥官们的态度互不一致,有的主张先收复诺曼底,有的主张先前往兰斯,让王子加冕登基。前者认为,诺曼底靠近英国,是英军在法国的行动基地。夺回诺曼底,必可断绝英军的补给,有助于巴黎的光复。当然这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在这一派的内部,人们为了个人的利害,细节方面意见不一。所以,两派的观点根本无法取得协调。

贞德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可能为了缓和贞德焦虑的情绪,也可能为了让贞德适应宫中的生活,宫廷里的人开始派许多工作给贞德,也送给她种种礼物。

1429年夏天,奥尔良公爵为感谢贞德为奥尔良民众做出的一切,送给她很多华丽的衣裳。贞德并不喜欢穿着奢侈而豪华的衣裳,不过这是宫廷的习惯,她不能随意加以破坏。

查理王子也送了许多执事、侍童和礼物给贞德,并正式封她的兄弟为骑士。

贞德完全摆脱了以前的生活,在她身上几乎已经看不到农家女孩的影子。她手里拿的不再是牧羊棒,而是寒光凛凛的宝剑;她脚下踩的不再是田园的烂泥巴,而是毫华的地毯;她身上穿的不再是那些寒酸的衣服,取而代之的是价值30枚金币的华贵衣裳。

可是,贞德讨厌这种奢侈的生活,她看不惯宫廷妇女的奢靡浪费。她喜欢和普通百姓相处,即使是病人、穷困的人或者不懂事的小孩子,她也会亲切地问候他们。每当贞德走出宫廷时,人们便争先恐后地拥到贞德周围,想触碰她,想分享“神的女儿”的灵光。

那时,街上流传一种说法,只要谁把身上的徽章或念珠让贞德触摸一下,他就再不会有不幸和疾病。

这个传言很快流传到上流社会,那些生活奢靡的贵妇人也希望贞德触摸一下她们配戴的金属饰物,好让她们从此远离疾病和不幸。

有一次,一位贵妇人和贞德在洛西宫廷的后花园相遇,她请求贞德触摸她的金饰。贞德拒绝了。可是,与百姓在一起时,贞德很少拒绝他们的任何要求,她觉得被民众如此需要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幸福。

王子的决定和宫中的会议实在太慢了。贞德终于下定决心求见王子。

当时,王子正在和高级官员及随从们举行千篇一律、永无结论的会议。贞德立即走上前对王子说:“王子殿下,请不要再犹豫了,马上到兰斯举行加冕吧!”

王子旁边的一位祭司问她:“这也是神的告示吗?”

贞德回答:“是的!是神的告示!神对我说‘去吧!神的女儿!’”

之后,贞德很详细地说明了必须趁早进击兰斯的理由。官员们问了她很多问题,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贞德的话很有道理。经过一番讨论,王子和在场的人士决定先攻击奥尔良附近的敌军,为进击兰斯扫清障碍。

1429年6月,贞德再度披上铠甲,骑上白马,准备收复奥尔良周围的地区。她在奥尔良的战绩已传遍各地,许多士兵自发地加入贞德的队伍,还有很多人带着武器赶来。这一次,组成了共有约1200人的部队。贞德把马首向着东北,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在奥尔良被击退的英军,已经放弃重占奥尔良,不过他们正驻扎在奥尔良周围的三个地方,我们姑且称其为A城、B城和C城吧。率领这些军队的是沙霍克、赫鲁斯达夫、塔鲁伯特三位将军。

为了使王子能顺利地到兰斯举行加冕,必须先将这三个城市的英军击退才行。

贞德率领她的队伍非常勇敢地出发了。

到A城附近时,其他指挥官开始畏畏缩缩,对这场战斗不抱乐观态度了,因为他们看到英军的守备十分坚固,而他们自己的军队数目却又太少了。

贞德对他们的态度感到愤怒。她身先士卒,紧策白马,向城墙奔驰。

到达城墙下之后,贞德立刻架起云梯,往上攀爬。

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反击,无数的石头从城墙上被丢下来。有一块石头刚好落在贞德的头上,幸好她戴了钢盔,所以只是从云梯上摔了下来,并没有受伤。

贞德毫不气馁,迅速站起来,再度爬上云梯。士兵们深受感动,个个精神振奋,抓紧手上的武器,随着贞德拥入城堡。

于是,A城被攻下了,敌将沙霍克被俘。

6月12日,贞德一行人凯旋回到奥尔良,再次受到热烈的欢迎。14日,他们又向附近的B城出发。

B城的英军知道A城已被攻破的消息,吓破了胆,弃城而逃,撤到了C城。

贞德主张乘胜追击,指挥官却不同意。不久,法军接到英军的讲和信函。贞德还是坚持彻底肃清敌人,但是,指挥官亚兰逊公爵却说:“可以讲和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打仗呢?那只是浪费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何况王子殿下渴望的是讲和,不是战争。”

如此一来,贞德只好沉默了。接着,两军开始休战、议和。其实,这只是英军的一项缓兵之计。

当时,约有1500名的英国士兵正在法斯托夫将军的率领下,自诺曼底南下,急速前往C城增援。英军正是利用停战议和的时间在等待这批援军。

如果法军能听从贞德的主张,追击英军,并彻底加以击溃,王子前往兰斯的道路,也许会顺利很多。而贞德本人的命运,也可能会有很大改变。但历史终究没有“如果”。贞德当时因为一些原因根本无法坚持自己的主张。

6月17日,里修蒙元帅率领约1300名士兵到达贞德的阵营。

里修蒙元帅本来是亲英的勃艮第派人物。王妃的母亲有感于自己的领地经常受到勃艮第派人的欺凌,因此,萌发了拉拢勃艮第公爵和勃艮第派的念头。

她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将与勃艮第派不和的阿尔玛纳克派人物由宫廷中放逐,而将与两派都有关系的人物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然而,不仅是阿尔玛纳克派的人,就是王子本人,也不喜欢里修蒙元帅。于是,王子趁机将他派到了前线。

里修蒙元帅来到贞德的阵营时,王子已经下令不准再进军。可是里修蒙元帅不听。他说:“我是为王子和法国的命运而来的。只有向英军进攻,才是体现我来到这里的价值!”

这时,军队里的指挥官和里修蒙元帅也不太和睦,亚兰逊公爵竟然宣称:“如果要和里修蒙元帅并肩作战,我宁可放弃。”

如此一来,法军更不可能出征了。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军队的首脑们竟然为了意气之争,眼睁睁看着英军日益壮大,实在很没有大局观念。

贞德拼命说服亚兰逊公爵放弃个人成见,却不见成效。幸好这时有人来传来消息说,英军已经等到了援军,很快就会违反停战协定,再度与法军开战。亚兰逊公爵和里修蒙元帅才勉强作出让步,暂时摒弃前嫌。

贞德在此地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不过,她还是打起精神,协调指挥官与里修蒙元帅之间的矛盾,说服他们继续进军。

未来,还有一场更激烈的战争在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