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13393000000009

第9章 常用补脾胃食物(1)

白扁豆

白扁豆又名扁豆、蛾眉豆。味甘、微温。入脾、胃经。

【功效】

(1)健脾: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便溏腹泻、白带多、反胃等症。常与党参、山药、芡实、薏苡仁等配伍应用。

(2)解暑化湿:对于暑湿内蕴所致呕吐、腹泻等,与厚朴、香薷等同用。

【用法】

(1)使用前要经过炮制。生扁豆是将扁豆放于沸水中稍煮,至豆皮鼓起松软时捞出,浸于冷水中脱去皮,取出晒干。炒扁豆是将扁豆放于锅内炒,炒至黄色,略带焦斑,取出放凉。

(2)水煎内服,每剂量为15~30克;或入丸、散。

【应用】

(1)党参25克,山药25克,炒扁豆2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豆蔻5克,防风10克,焦内金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脾气虚所致的腹泻,症见泻下未消化食物、饮食减少、乏力、四肢无力等。

(2)白扁豆、藿香(后下)、佩兰(后下)、苏梗各15克,厚朴10克。治疗脾气虚所致的腹泻,症见泻下不消化食物、饮食减少、乏力、四肢无力等。

(3)白扁豆(用米泔水浸后去皮),同红糖、山药同煮,至豆熟为度,每日服2次,连续服用。

(4)治疗妇女白带多。

【注意】

(1)注意本品质的优劣:以个大、色白、颗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2)外感寒邪以及疟疾病者忌用。

(3)扁豆宜加热煮熟食用:因为扁豆含有血球凝集素,是一种有害的蛋白,如遇高热即会被破坏,故煮熟后则无害。

(4)注意生扁豆和炒扁豆的不同作用:炒扁豆健脾作用强,生扁豆则化湿功能强。

(5)用量过大易使气壅滞,而致脘腹胀满。

糯米

糯米又名稻米、江米、元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

【功效】

(1)温补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体弱。

(2)益气:用于气虚所致的自汗、妊娠腰腹坠胀、劳伤后气短乏力等病症。

【用法】

(1)煮粥:根据补益需要,可与大枣、莲子等煮粥,加糖食用。

(2)炒熟为末冲服:将糯米炒至黄熟,研细末冲服,每次15~50克,加白糖冲服。亦可与其他药品研末开水调服,或用米汤、肉汤调服。

(3)酿酒:将糯米蒸煮成饭,加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加盖,应尽量少与空气接触,保持一定的温度,4~6天即成。

(4)水煮:每剂量50~100克,内服。

(5)入丸、散。

(6)蒸熟食用。

【应用】

(1)糯米、大枣适量,用水煮粥食用。治疗胃气虚或阳虚所致的胃脘隐痛。

(2)糯米、莲子、大枣、山药共煮粥,熟后加适量白糖食用,有健脾胃作用。可治脾胃虚所致的泄泻、食后即泻、泻下不消化食物之病症。

(3)糯米100克(炒黄、熟),浮小麦(炒)50克,共研为细末。

每次15克,用开水或用瘦肉汤送服,治疗气虚自汗。

【注意】

(1)注意本品质的优劣:以颗粒饱满充实、色白、无发霉、无杂质者为佳。

(2)发热、痰黄黏以及黄疸、淋证、胃脘胀满,午后发热的湿热证忌用。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宜少用。

小米

小米又名粟米、白粱米、谷子、黄粟、稞子等。味甘、咸、性凉。入脾、胃、大肠、肾经。

【功效】

(1)滋养肾气:用于肾虚体质虚弱者,调养食用。

(2)健脾胃、清虚热: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泄泻、胃阴不足所致的消渴。

【用法】煮粥食用,或水煎内服,每剂量25~50克;或磨粉发酵后蒸熟食。

【应用】

(1)将小米洗净,加水煮粥食用,有养肠胃、止渴的作用。若加红糖食用,对于妇女产后有补益作用,补益气血。

(2)陈小米,做米饭食用,有清热止渴的作用,用于消渴的治疗。

(3)小米50克,山药25克,大枣5枚,煮粥食用,有健脾胃、补益气血的作用。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泄泻,以及气血不足之体弱。

榛子

榛子又名棰子、平榛。性平、味甘。入脾、胃经。

【功效】补益脾胃,补养气血。用于治疗饮食减少、体倦乏力、易疲劳、眼花、机体消瘦等病症。

【用法】炒熟食用,或煎汤内服,或研末内服。

【应用】

(1)榛仁炒,研末,加白糖或红糖食用,能补益气血。用于气血不足及病后体虚乏力、身体消瘦、饮食减少等病症。

(2)榛子仁100克,党参25克,山药50克,砂仁(后入)4.0克,陈皮10克,莲子2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身体瘦弱、气短乏力等病症。

(3)榛子仁50克,枸杞子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两目昏花。

荔枝

荔枝又名离友、干荔枝。性温、味甘、酸。入脾、肝经。

【功效】

(1)健脾、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泄泻。

(2)补肝、养血:用于血虚证,治疗贫血。

(3)理气止痛:用于治疗疝气和肝胃气痛。

【用法】

(1)荔枝干果5个,山药25克,莲子15克,大枣10枚,水煎或煮粥食用。治疗脾虚泄泻。

(2)荔枝7个,连皮核烧炭研末,用温开水调服。治疗呃逆不止。

(3)荔枝干50克,扁豆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脾虚便溏。

【注意】

(1)注意本品质的优劣:以核小、肉厚、味甜者为佳。

(2)入药治病需用干品,鲜品多食则生内热。

(3)阴虚火旺所致的咽喉干痛、齿龈肿痛、鼻出血等病症忌用。

(4)不宜空腹多食。

猪肚

猪肝性微温、味甘。入脾、胃经。

【功效】补益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小便频数、肌肤消瘦、乏力和胃下垂。

【应用】

(1)将猪肚洗净,切片,与大米和山药共煮粥,加盐和生姜调味,煮熟后食用。有补益脾胃、治疗脾虚胃弱之泄泻的作用。

(2)将猪肚1具洗净,炒枳壳20克,砂仁5克纳于猪肚。用于嗳气、疲乏无力、气短、消瘦等病症。常用来治疗胃下垂。

(3)将猪肚150~200克,生姜50克,肉桂5克放于碗内或陶瓷器皿具内,加水隔水炖。炖熟烂后,分2次吃完。治疗脾胃阳虚或胃寒所致的胃脘隐痛、喜热畏寒、吐清水、口淡不渴等病症。

羊肚

羊肚性温、味甘。入脾、肾经。

【功效】

(1)补益脾胃:用于素体虚弱所致的反胃、消瘦、饮食减少等病症。

(2)补虚收敛:用于体虚之汗出,小便频数等病症。

【用法】用食盐将羊肚内壁的附着物搓洗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应用】

(1)羊肚1具,白术20克,党参25克,山药25克。用水煮熟后,去药,食肉、喝汤。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肢体消瘦。

(2)羊肚1具,黄芪400克,黑豆50克,用水煮熟食用。治疗体虚汗多。

【注意】素体阴虚或阳热者忌服。

黄羊肉

黄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胃经。

【功效】

(1)补益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纳少、四肢乏力等病症。

(2)补虚劳:用于过劳而致的身体虚弱。

【用法】将黄羊肉去净筋膜,沥干备用。

【应用】

(1)黄羊肉250克,先往锅内加油、姜丝、盐及水,煮沸后加入黄羊肉和党参50克,煮熟食用。用于脾胃虚弱及体弱者调养。

(2)黄羊肉500克,切块,加入生姜及肉桂、小茴香少许、盐适量,煮熟食用。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病症。

(3)黄羊肉150克,切丝;大米250克,山药50克,扁豆25克,同煮粥食用。有健脾强胃作用。用于脾虚胃弱而致的纳呆、乏力、脘腹胀满等病症。

【注意】外感、内热及痰火者忌食。

牛肉

牛肉性温、味甘。入脾、胃经。

【功效】

(1)补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湿气停留而引起的水肿,以及脾胃虚弱而致的人体虚弱和消瘦。

(2)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诸症,以及精血虚所致的筋骨酸软。

(3)由于黄牛肉益气养血,故功效似黄芪。

【用法】将牛肉洗净,除去筋膜和皮备用。

【应用】

(1)牛肉(以黄牛肉为优),煮肉取汁,饮用。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浮肿、乏力、脱肛等病症。

(2)牛肉1500克,砂仁、陈皮各5克,生姜25克,桂皮5克,白胡椒5克,加大葱及盐调味,同煮。待牛肉熟后取出,切片食用。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不思饮食、身体瘦弱。

(3)牛肉100克,切薄片,与大米煮粥,加入五香粉和适量盐,

煮熟食用。治疗体虚乏力,筋骨酸软。常服能大补人体。

【注意】

(1)凡火热、痰火、湿热之证者不宜食用。

(2)病牛牛肉不能食用。

牛肚

牛肚又名牛百叶。性平、味甘。入脾、胃经。

【功效】

(1)补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2)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的体质虚弱。

【应用】

(1)牛肚1具,砂仁5克,陈皮10克,生姜15克,共煮熟后,食肉、喝汤。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2)牛肚,加醋、生姜煮熟食用。可补五脏、疗气血之不足。

(3)牛肚1具,与薏苡仁200克,煮粥服用。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注意】外感未清、湿热内敛,脘腹胀闷者忌用。

鸡肉

鸡肉又名烛夜、角鸡、家鸡。入脾、胃、肝经。

【功效】

(1)温补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或阳虚所致的饮食减少、泄泻、反胃、体弱、乏力等病症。

(2)养肝补血: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产后乳少、头晕等病症。

(3)补肾填精:用于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耳聋、月经不调等病症。

【应用】

(1)鸡肉250克,何首乌25克,当归25克,枸杞子25克,煮熟,食肉、饮汤。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眼花。

(2)公鸡仔(或黑公鸡)1只,去毛及内脏,加肉苁蓉50克,用水炖,加酒,熟后食用。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耳聋、小便频数等病症。

(3)母鸡1只,去毛及内脏,切块,煮熟取汁,用鸡汁与大米煮粥,加少许盐食用。有补益气血、疗虚劳的作用。

【注意】

(1)外感发热或邪毒未消忌食,疟疾、痢疾、疳积、黄疸以及肝火旺、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烦躁、便秘或内热盛等实证亦忌食。

(2)不宜过食,过食则生热动风。

鲫鱼

鲫鱼又名鲋鱼、喜头、童子鲫。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

(1)温补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或阳虚所致的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呕吐、子宫脱垂、乳少等病症。

(2)消肿:有补中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尤以脾虚水肿最适宜。

【应用】

(1)鲫鱼500克,去鳞及内脏,切块。先煮豆豉10克,水沸后下鱼,调入生姜3片,陈皮10克,白胡椒2.5克,煮熟食用。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等病症。

(2)鲫鱼500克,通草15克,加猪蹄1只,或加天生草10克,共煮汤。熟后去药,食肉、饮汤。治疗产后乳汁不足。

(3)鲫鱼500克,炒枳壳15克,水煎,去药后食肉、饮汤。治疗气虚所致的脱肛、胃下垂、气短、乏力等病症。

【注意】不宜与麦冬、沙参同用。不宜与芥菜同食。

鲢鱼

鲢鱼又名白脚鲢、白鲇。性温、味甘。入脾、胃经。

【功效】

(1)温补脾胃:对脾胃阳虚或气虚者适用。

(2)润泽肌肤:对用脾虚胃弱而致的皮肤瘙痒症、食少纳呆、

缺乳等病症有效。

【应用】

(1)鲢鱼1条,去鳞、鳃及内脏,干姜10克,切片,与盐少量共蒸食,有温补脾胃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证。

(2)鲢鱼1条,丝瓜仁50克,共煮汤食用。每日1剂,治疗产后乳少。

【注意】

(1)脾胃蕴热所致的口渴饮多、便秘,以及发热等病症忌用。

(2)多食则内热口渴。

饴糖

饴糖又名胶饴、饧糖、软糖、麦芽糖。性温、味甘。入脾、胃、肺经。

【功效】

(1)补虚、缓中:本品富于营养,可用于体虚者及小儿、产妇的滋养品。

(2)补气缓痛:用于脾胃阳虚或气虚所致的脘腹疼痛,多为隐痛,饥饿则痛,食则缓解或按之痛减,食冷物或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则痛甚之症。常配以黄芪、白芍、甘草等同用。

(3)润肺止咳:用于肺虚或肺燥痰少乏力之咳嗽。常配以蜂蜜、百合、百部等同用。

(4)滋阴生津:用于阴津亏损而致大便秘结等病症。

【用法】烊化冲服,每次用量50~100克;或入丸、散。

【应用】

(1)百合25克,太子参25克,北沙参20克,水煎,取药汁,调入饴糖50克饮用,有补气阴的作用。用于气阴不足所致的气短、口渴、干咳、四肢倦怠、自汗等病症。

(2)饴糖拌红皮萝卜片,放置1夜,溶成糖水后饮用。治疗咽喉疼痛,咳嗽。

(3)炙黄芪30克,白芍20克,桂枝10克,炙甘草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水煎,去渣取汁,纳入饴糖烊化,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喜按温,饥则痛,食则缓之,脾胃虚寒的胃脘隐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4)萝卜汁1杯,加饴糖15克,炖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5)误吞金属货币或稻芒,可服饴糖,使其从大便排出。

【注意】湿邪阻滞脾胃所致的胃脘胀满、呕吐等病症忌用。湿热盛者或食积于胃之食欲缺乏患者亦忌用。

豆腐

豆腐性凉、味甘。入脾、肺、大肠经。

【功效】

(1)益气和胃: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吐血,以及水土不服所引起的呕吐。

(2)生津润燥:用于消渴、乳汁不足等病症。

(3)清热解毒:用于硫黄、烧酒中毒。

【用法】治病用时,多用水煎服。每次量为50~500克。